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大宋帝國風雲錄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十六章 西北戰略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十六章 西北戰略

第三次西征的目標是滅亡西夏,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李虎的決策是先拿下河西和朔方,切斷党項人退保河西之路,把党項人包圍在賀蘭山。所謂朔方,就是蘭州到祈連山這一塊,也就是西夏卓囉和南監軍司所控制的地區。

攻佔河西和朔方,對賀蘭山形成夾擊之勢,歷來是大宋對夏作戰的重要戰略。大宋為此努力了幾十年了,耗費無數,但終究沒有成功。

大宋建立之初,其西北疆界實際控制地區西不出秦州,北不逾靈州,正是在這種情況下,崛起於晚唐、五代的党項羌,利用它和吐蕃文化相類、信仰如一的優勢,招撫了靈、夏諸州的吐蕃種族,消滅了其中最大的潘羅支部落,吞併了甘州回鶻,佔領了整個河西走廊。

党項人實力強大了,野心也大了,而大宋擔心無力控邊,於是決定削藩。党項人因此和大宋決裂。

李元昊嗣立,建國西夏,銳意拓展。仁宗皇帝朝,李元昊率大軍入侵陝西,宋夏之戰就此爆發。

歷經多次大戰,李元昊沒有實現目的,於是另尋伐宋之道,這時他把目光投到了祈連山南部的吐蕃諸蕃,而首先目標就是盤駐河湟流域的吐蕃唃斯囉大部落。

與此同時,大宋為了在戰略上對西夏形成鉗形夾擊之勢,決定經略西北吐蕃,大宋和西夏再次展開了角逐。

西夏景祐二年(公元105年),李元昊攻打吐蕃唃廝囉(藏人稱之為宗喀王國),一路勢如破竹,直到馬銜山方止,築城於凡川。嘉祐七年(公元106年)西夏人再次對河湟發動攻擊,擊敗了唃廝囉首領董氈,築城於古渭之側。河湟這條道路如果被西夏人打通,陝西腹背受敵,大宋危矣。

西夏人對河湟的攻擊引起了大宋的注意。仁宗皇帝朝,陝西秦鳳路經略使就曾上書朝廷,認為如果讓西夏人佔據了河湟,則陝西難保。王安石之子王雱在言洮河之事時,也認為一旦西北諸蕃歸順了西夏,必然導致邊患不停。

為解除西夏的威脅,神宗皇帝立志重振先輩基業,遂決定發動西北戰事,熙河開邊。熙寧元年(公元1068年),王韶上《平戎策》,提出收復河(今甘肅臨夏)、湟(今青海樂都南)等地,招撫沿邊羌族,孤立西夏的方略。此策順應時勢,深得帝意,於是在王安石的主持之下,排除了一切阻撓,揭開了熙河開邊的序幕。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熙寧五年(公元107年),王韶以古渭寨為基地,向西開拓。置熙河路。六年,新建置的熙河路擁有熙、河、洮、岷、疊、宕及通遠軍一軍。元豐四年(公元1081年),李憲取蘭州,復會州,宋夏兩國隔黃河而對峙。

趙佶登基稱帝後,蔡京舉薦童貫、王厚發動西北戰事,先後收復了湟、鄯、廓、洮四州和積石軍,滅亡唃廝囉,並全取橫山和天都山,對西夏形成了一定的戰略優勢。

然而,這種大好形勢,卻被童貫自己一手葬送了。宣和元年(公元1119年),童貫命令劉法率十萬大軍渡河北上,攻打朔方,試圖佔據河西。李察哥和劉法決戰於統安,劉法大敗,十萬大軍全軍覆沒,劉法陣亡。

朔方之戰,又叫統安之戰,這一仗的慘敗給了西北軍沉重一擊。

從神宗皇帝發動熙河拓邊開始,歷經王韶、李憲(這是個宦官,童貫當年就是跟著他到西北打仗,學了一些本事。)、童貫等兩代人五十年的努力,還是沒有攻佔河西,實現擊敗西夏人的戰略意圖,由此可見攻打河西的難度。

李虎和樞密院的長官們早在長安的時候就已經預料到這一仗的艱難,所以董小丑在議事堂上才公開宣稱,河西一戰是生死之戰,是第三次西征的決定性一戰,這一仗打贏了,第三次西征基本上勝券在握。

李虎不熟悉西北,董小丑和羅青漢也是一樣,但劉延慶和折可求熟悉,不過,這兩位常年在麟延路和麟府豐三州一帶作戰,對河湟地區的戰事也不敢指手劃腳。相比起來,熙河路經略使姚平仲是目前西北軍裡最熟悉河湟地區的將領。他和父親姚古就是在河湟成長起來的西北大將。

楊可世把攻打河西的的困難詳細說了一番後,李虎感覺非常棘手,隨即詢問姚平仲。

“大帥命令耶律馬哥從兀剌海城佯攻,命令羅使相從麟延路屯兵威脅,命令折使相從環慶路北上,試圖迫使党項人從河西、朔方調兵支援,我認為未必能達到目的。”姚平仲手指地圖上的賀蘭山,“前年大帥發動西征,兵圍興慶府,當時党項人就有意撤保河西。如今党項人實力不濟,而他們的盟友女真人又在代北遭到重創,無法得到有力支援,這種情況下,我大軍全力攻擊,党項人勢必放棄河南、平夏和瀚海三路,據賀蘭山和黃河之險,死守興慶府,同時以重兵保護河西,以便在萬不得已的時候全線後撤,這樣他們還能保有河西這塊生存之地,還有東山再起的機會。”

姚平仲望著李虎,小心翼翼地問道:“大帥,如果你是李乾順,或者是李察哥,看到虎烈軍氣勢洶洶地殺向賀蘭山,你還會和虎烈軍決戰嗎?”

當然不會決戰了。前年党項人在決戰的時候遭遇大敗,這次無論如何不會重蹈覆轍了,如果再打敗,那就永無翻身之日了。

“我肯定要死守,同時給自己留一條後路。”李虎想了一會兒說道,“這裡是党項人的家,是吐蕃、韃靼諸蕃的家,他們只要把軍隊保住,那完全可以發揮自己的優勢,即使放棄了賀蘭山,他們也還有反敗為勝的機會。”

李虎的手指從地圖上的河西走廊緩緩劃過,“這裡地形非常好,南邊是雪山,北邊是沙漠,只有這麼一條走廊,而我們長途跋涉,不但人困馬乏,糧草運輸也極度困難,稍有不慎就有敗亡之禍。”

李虎抬頭看看楊可世和姚平仲,“所以,河西之戰才是西征的關鍵,我們必須拿下涼州,攻佔西涼府,切斷党項人的退路,否則西征必定無功而返。”

“大帥,我們想得到的地方,党項人也會想到。”姚平仲毫不客氣地說道,“我可以肯定地說,只要耶律馬哥和羅、折兩位使相在東邊發動攻擊,党項人必定要從賀蘭山抽調軍隊,加強涼州的防守,確保河西安全。”

“興慶府距離蓋朱城,距離西涼府不過四百餘裡,馬軍日夜疾馳,兩天內就能到達。”楊可世也是一臉無奈,“東邊的軍隊只要做出攻擊之勢,党項人必定加強河西和朔方的防守,河西之戰根本沒辦法打。”

李虎考慮良久,問道:“兩位認為,河西之戰應該怎麼打?”

“要想打河西,首先要拿下朔方,要想拿下朔方,首先必須奪取喀羅川的控制權。”姚平仲苦笑道,“為了奪取喀羅川的控制權,我們西北人發動了三次攻擊,為此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這件事李虎知道。姚平仲所說的慘重的代價,其實就是統安大戰,也就是劉法全軍覆沒的那一仗。

統安之戰,可以說是西北人的一個噩夢。

“大帥,你看,這就是喀羅川。”姚平仲把地圖推到了李虎面前。

喀羅川也就是現在甘肅的莊浪河,它源自虯龍嶺,自北而南注入黃河,兩河交匯處就是蘭州。在喀羅川東岸,自南向北,依次是蓋朱城,統安城,再往北就是西涼府了。拿到了喀羅川的控制權,攻佔了蓋朱城和統安城,等於拿到了朔方,河西走廊的大門也就開啟了。

童貫主持西北軍事大約二十年,目標就是喀羅川的控制權,繼而完成對賀蘭山東西夾擊的戰略意圖。

在童貫進獻《平燕策》之前,主要攻擊目標是河湟,收復熙河失地,滅亡吐蕃唃廝囉,為渡河北上攻打朔方做好準備。進獻《平燕策》之後,他為了實施北伐大計,更加迫切需要實現夾擊賀蘭山的戰略,所以馬上發動了西征,試圖攻佔朔方,切斷賀蘭山和河西之間的聯絡,繼而對西夏形成鉗形攻勢,讓大宋從兩線作戰的窘境中擺脫出來,由此集中力量收復燕雲十六州。

童貫的第一次西征是政和五年(公元1115年)發動的,攻擊策略是東西夾擊喀羅川。

當時的熙河經略使劉法率步騎十五萬出湟州(即今甘肅蘭州西北部的樂都一帶),從左翼攻打朔方,而秦鳳經略使劉仲武率五萬大軍出會州(即今甘肅蘭州東北部的靖遠城一帶),從右翼渡黃河攻打朔方。童貫則領中軍於蘭州,向蓋朱城方向展開攻擊,以牽制卓囉和南軍司的党項軍隊,策應左右兩路。

劉仲武在右翼的任務主要是佯攻,迫使党項人分兵迎敵,所以他打到黃河邊上的清水河之後,築城屯守。

劉法在左翼是主攻,他渡過浩水河,直逼虯六嶺,在古骨龍城與党項人的右廂軍大戰,斬首三千級,然後在古骨龍城的基礎上建震武城,後改名震武軍。

党項人的援軍蜂擁而至,戰事膠著,攻擊受阻。這年九月,童貫移師麟延路的保安軍,集結劉仲武、王厚的大軍攻打臧底河城,結果被李察哥擊敗,劉仲武的大軍折損過半,王厚帳下的主力全軍覆沒。王厚因此解甲歸田。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