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大宋帝國風雲錄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十二章 以身為餌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五十二章 以身為餌

十一月初二日,仁多保國接到了李定川的書信,知道李虎終於向喀羅川發動了攻擊。

至此,李虎的攻擊策略基本上明朗,那就是先在西線攻佔仁多泉,並翻越雪山向河西發動偷襲,繼而將河西夏軍牢牢牽制;接著在東線實施南北夾擊,直逼賀蘭山,將賀蘭山夏軍主力牢牢牽制;最後,集結主力向喀羅川發動攻擊,攻佔朔方,完成對賀蘭山的合圍。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李虎的攻擊策略和李察哥的判斷基本一致,而李察哥把防禦重點放到喀羅川也完全正確,現在,戰爭的勝負已經決定於喀羅川的控制權,誰拿到了喀羅川的控制權,誰就能贏得這場戰爭。

對於西夏來說,由於總兵力不夠,在賀蘭山和河西兩個戰場的兵力被虎烈軍牢牢牽制的情況下,喀羅川的防守力量明顯不足,為此,不管是賀蘭山還是河西,都需要想方設法儘快支援喀羅川。

仁多保國急召烏蘭辛隆和昂盎溪,商議支援喀羅川一事,然而,此刻不管是烏蘭辛隆還是昂盎溪,都已經無能為力。

九月二十四日,姚平仲帶著熙河軍殺進河西,至今已經打了三十多天,訊息已經傳遍祈連山,河西諸蕃震動,其中甘、肅一帶有三個回鶻、韃靼部落舉兵叛亂,更為嚴重的是,草頭韃靼和黃頭回紇聯手殺進了玉門關,沙州和瓜州告急。

昂盎溪已經盡遣西平軍司的主力回援瓜州,而烏蘭辛隆也調集了數千軍隊到甘州、肅州一帶平叛,這還是得益於仁多保國遲遲沒有攻打鷹崖堡,如果西平軍和甘肅軍在涼州打得筋疲力盡,那回援禦敵和平叛勢必要耽擱,後果不堪設想。

“目前涼州府還有三萬人馬,而據最近一段時間對鷹崖堡的零星攻擊和斥候的反覆探查來看,攻佔鷹崖堡的敵軍是熙河主力,人數至少有兩三萬。”烏蘭辛隆搖頭長嘆,“那個姚平仲打仗很有一套,前期大肆擄掠,搶了成千上萬頭牲畜,這段時間又化整為零,派小隊人馬四處打劫,不但把河西攪得風生水起,還不斷的補充了食物。以我們現有的實力若想把這支軍隊趕回河湟,難度太大,除非天下暴雪,切斷雪山南北的聯絡,同時斷絕其小隊人馬的擄掠,那麼時日一久,這支軍隊就被困死了。”

“現在的問題不是攻打鷹崖堡的敵軍,而是急速支援喀羅川。”昂盎溪不滿地打斷了烏蘭辛隆的滿腹牢騷,“我的主力已經回援瓜州,你還是想辦法抽調部分人馬即刻南下喀羅川吧。”

“我可以調軍南下,但涼州怎麼辦?西涼府還要不要了?”烏蘭辛隆反問道。

“以姚平仲的那點人馬,自保有餘,攻城掠地那是斷無可能。”昂盎溪對此不屑一視。

“叛亂已經開始了,甘肅回鶻和韃靼的很多部落都在蠢蠢欲動,我可以斷言,隨著戰事不斷繼續,各種流言被逐漸證實,叛亂者會越來越多。”烏蘭辛隆激動地說道,“這時候調我主力南下,涼州必然吃緊,姚平仲極有可能乘勢殺出,一旦西涼府失陷,宋人就可以對喀羅川實施南北夾擊。你知道南北夾擊的後果嗎?涼州丟了,朔方丟了,賀蘭山被包圍,我大夏國祚就完了。”

“事情哪有你想像你的那麼糟糕?”昂盎溪不以為意,和烏蘭辛隆爭吵不休。

仁多保國抓著光腦殼,一籌莫展。現在他是進退兩難啦,河西局勢越來越亂,軍隊既要戍守邊境,又要平叛,捉襟見肘,這時候如果盡遣主力攻打鷹崖堡,勢必上當中計,被宋人死死拖住,不打吧,又無法調兵南下支援。

仁多保國考慮良久,斷然決定發動攻擊,不管喀羅川結果如何,他都必須把宋軍擊退,以確保河西安全,一旦賀蘭山失陷,党項人好歹還有一塊存身之地。

仁多保國十萬火急稟報興慶府,河西無兵可援喀羅川,請從賀蘭山調兵支援。

初二日,楊可世指揮大軍猛攻樸龍城。

同日,統安城下,宋軍在党項人整夜的騷擾叫喊下,不但沒有休息好,士氣也倍受打擊。

楊惟忠召集各軍將帥仔細商議後,隨即兵分兩路,折可存率軍南下,直殺蓋朱城,以便儘快會合楊可世,打通糧道。

這一軍情立即被夏軍探知,李定川聞訊,即刻命令曹吉安會同蓋朱城的拜羅泉,在牛角山合圍這支宋軍。

統安城的整體防禦包括城池、虯龍嶺和喀羅川,若想守住城池,必須在東面的喀羅川和西面的虯龍嶺上埋伏兵馬,以便配合城內守軍。當初劉法在統安城下大敗,夏軍統安城的整體防禦便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這次也是一樣,李定川以部分人馬守城,以一部人馬切斷虯龍嶺山道,另外一部分人馬則潛伏在喀羅川河畔,以便隨時攻擊宋軍的側翼和後方。

宋軍不熟悉這一塊的地形,楊惟忠到了統安城下也只能搶佔高地和山口,確保營寨的安全,相反,夏軍早已把統安城和蓋朱城的防禦連為一體,這兩城之間百餘里的山川都是攻防戰場,這裡的任何一處地形都有可能幫助夏軍攻擊敵人。牛角山位於虯龍嶺東南麓,毗鄰喀羅川,距離蓋朱城三十五裡,是個伏擊的好地方。當年劉法就是突圍到此,中伏陣亡。

李定川和蕭合達屯重兵於牛角山,以確保統安和蓋朱兩城的防禦,這是一個萬全之策。如果宋軍從蘭州發動正面攻擊,那麼牛角山駐軍可以集結兩城的防守主力予以反擊;如果宋軍從震武城發動攻擊,那麼正好陷入統安城和牛角山的包圍之中;如果宋軍同時從蘭州和震武城發動攻擊,那麼牛角山駐軍則同時兼顧兩個戰場,發揮決定性作用。

夏軍左廂西壽保泰軍司的拜羅泉率軍支援到朔方之後,他的軍隊就駐紮在牛角山,而曹吉安則把原來戍守牛角山的卓囉和南軍的主力移到了喀羅川東岸,以便隨時支援各戰場。

折可存率軍南下之前,楊惟忠在地圖上給他標註了幾個可能中伏的地方,其中最為醒目的就是牛角山。當年楊惟忠隨劉法突圍,從統安一直殺回蘭州,對這一路的地形記憶深刻,尤其是劉法陣亡之地,更是刻骨銘心。

“統安城也罷,蓋朱城也罷,容納不了幾萬軍隊,而夏軍的防禦一向注重內外結合、攻防互輔、以攻代守,所以夏軍的主力都在虯龍嶺和喀羅川之間的山川裡埋伏著。你此刻南下,肯定中伏,而你的任務就是將計就計,把埋伏在山川之中的夏軍全部吸引出來,一則幫助大都督北上攻克樸龍、水波和蓋朱三城,二則掩護折使相的大軍悄然逼近蓋朱城,三則讓夏軍暴露他們的實力和防禦策略,以便我們迅速拿出對策,在最短時間內攻克喀羅川。”

楊惟忠一再囑咐折可存,小心謹慎,穩紮穩打,確保此計成功。

“你部中伏之後,固守待援。我將於初五日南下與你會合。”楊惟忠冷笑道,“能不能把喀羅川的夏軍全部吸引到一個戰場,就看此計能否成功了。”

折可存於初二日中午南下,一路緩緩而行,到黃昏紮營時才走了三十裡。

初三日下午,折可存抵達牛角山。再往前就是蓋朱城了,折可存懷疑夏軍的伏擊地點就在這裡,於是派五百騎先行。

拜羅泉和曹吉安為了把虎烈軍誘進伏擊圈,任由五百騎順利透過。

這五百騎來回跑了兩趟,平安無事。折可存愈發懷疑,當即決定,就地紮營,並搶佔附近所有高地,命令斥候擴大搜尋範圍。

拜羅泉和曹吉安知道無法隱藏形跡,當即決定發動圍攻,然而,戰場的主動權給折可存搶了過去,夏軍陷入了被動,一場伏擊戰變成了一場圍攻戰,其中的難易程度有著天壤之別。

夏軍完成包圍的時候,天色已黑,但南面的虎烈軍正在攻打樸龍城,北面的虎烈軍近在咫尺隨時可以支援而來,為了儘快“吃掉”獵物,拜羅泉和曹吉安指揮軍隊連夜攻擊。

當夜,牛角山火光衝天,號鼓如雷,殺聲驚天動地。

當夜,楊惟忠接到了折可存被圍牛角山的訊息。據斥候探查,攻擊折可存的夏軍除了卓囉和南軍外,還有西壽保泰軍,總兵力估計在四萬人到五萬人之間。

楊惟忠暗自松了一口氣,臉上竟然露出了一絲笑容。

“此計成功了。”侯概高興地建議道,“明天我們是不是攻一下統安城?”

“當然要攻了。”楊惟忠笑道,“我們要做出驚慌失措之態,想方設法把夏軍主力拖在牛角山,以掩護折使相的主力悄然趕到蓋朱城。只要拿下蓋朱城,再在牛角山予敵以重創,喀羅川就基本到手了。”

“折使相能否在預定時間趕到蓋朱城?”張高兒有些擔心。不管是折可存還是他們自己,只有十天的糧草,十天後,只有突圍而走了。

“絕對沒有問題。”楊惟忠十分自信,“党項人自駱駝河大戰後,損失慘重,實力已經無法與我們抗衡。過去僅卓囉和南軍司就有五萬多人,再加上西壽保泰軍,至少有十萬人馬,但現在他們根本不是我們的對手。”

=(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qidian.,章節更多,支援作者,支援正版閱讀!)(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