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大宋帝國風雲錄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十八章 出爾反爾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五十八章 出爾反爾

雙方會面,彼此神交已久,戰場上更是正面交過手,寒暄之後馬上熟悉起來,氣氛很好,但因為無法信任對方,談判過程中提出的條件難以達成一致。

喀羅川大戰已經進入關鍵時刻,雖然從興慶府的決策來看,虎烈軍不再受限於七天的攻擊時間,但因為李安惠率軍投降,喀羅川局勢對西夏人來說驟然惡化,幾乎沒有挽救的可能,仁多東進返回賀蘭山之後,李察哥勢必要改變決策,一旦他急速退守河西,那麼留給虎烈軍攻克喀羅川的時間同樣不會太長。

現在的問題是,李虎必須接受對方的投誠,以免讓大軍陷入兩線作戰的窘境,同時以最快的速度拿下統安城。

李安惠正是知道李虎的處境,所以提出了一系列對自己較為有利的條件。他是皇族出身,因此要求享受王爵的待遇,並在大夏國祚敗亡後做為大宋的藩鎮繼續擁有賀蘭山。靈、夏地區本是党項人的根本,李安惠的這個條件也算合情合理,說得過去。比如現在的契丹大王耶律馬哥就等同於藩鎮,而且耶律馬哥還不願意投降大宋,他公開表示他只遵從李虎的號令,獨立性非常強。李安惠所提的條件,比耶律馬哥要低一點,他投降大宋,願意做大宋的藩鎮。

李虎不願意答應。

契丹人之所以擁有一定的獨立性是因為當時李虎困守代北,他需要耶律馬哥和契丹人的幫助,而耶律馬哥和契丹人在這幾年的確給了他巨大的幫助,今日契丹人所得到的地盤是契丹人用自己的生命和血汗換來的。契丹人和大漠諸蕃、和女真人有血海深仇,契丹人試圖重建大遼,他們需要李虎這個強大的後援,而李虎也需要他們為自己扼守代北,以保證北疆的穩定,給虎烈軍統一中土贏得有利的北疆形勢和充足的時間。這種彼此利益上的需要把兩者牢牢聯絡在一起。

党項人提出同樣的要求,那後果就完全不一樣了。只要給党項人時間,只要給他們地盤,那時日一久,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之後,党項人肯定會再次崛起,成為中土巨大的隱患。大宋的突然敗亡和党項人的背叛分裂、和宋夏八十五年的戰爭有密切關係,李虎無論如何也不敢重蹈覆轍。

然而,時間不等人,李虎必須權衡利益得失,拿出決策。

當天中午,李虎召集折可求、侯概、楊可世、楊惟忠等人商議此事,大家都覺得棘手。答應吧,後患無窮,不答應吧,喀羅川大戰難以達到預期目標,直接影響西征。

張高兒為此怨言滿腹,“既然如此麻煩,不如一口吃掉他們。”

眾人保持沉默。這種大事,最終還得李虎拿主意。党項人畢竟是北方的大部落,人口眾多,如果給他們休養生息的機會,遲早都會再度成為中土禍患,此刻如果哪個拿主意接受李安惠的條件,將來一旦党項人背叛,那罪責可就大了。

諸夏支援張高兒的建議。李安惠到了墩墩山,斥候很快傳回訊息,諸夏隨即做好了迎戰的準備。在他看來,李安惠兵力有限,不敢靠近蓋朱城,雖然對虎烈軍會造成一定的威脅,但只要虎烈軍派一支人馬於秦山阻截,主力迅速拿下統安城,然後馬上就可以調頭攻打這支援軍。現在這支援軍投降了,看上去是好事,其實對整個戰局非常不利。

“目前我們沒有拿下統安城,李安惠藉著投降的名義又把軍隊拉到了水波城下,這時候就算我們接受了李安惠的投降條件,也不敢盡遣主力攻打統安了。”諸夏望著李虎說道,“我們身邊有三萬剛剛投降的敵人,需要拿出一定數量的軍隊防備他們背叛,這種情況下,我們怎麼打統安?統安拿不下來,李察哥又不斷的派軍來援,我們越來越被動,先機盡失,如何合圍賀蘭山?”

“我有理由懷疑這是党項人的奸計。”張高兒陰惻惻的插了一句,“李安惠不投降,這仗好打,不過有個先後主次而已,主動權還在我們手上,現在李安惠這麼一投降,我們反而受制於三萬降軍,不但主動權丟了,仗也不好打了。”

李虎眉頭緊皺,臉色漸漸冷肅。

“我們拿不下喀羅川,無法合圍賀蘭山,西征也就無功而返。”張高兒繼續說道,“當前最重要的事情是攻佔喀羅川,而党項人卻要想方設法阻止我們攻打喀羅川,假如党項人因此設下詐降拖延之策,李安惠的投降是假的,那後果如何,我不說,想必大帥也清楚。”

“是啊,大帥,誰能證明李安惠的話是真的?”楊惟忠不失時機地補了一句,“我們聽到的都是李安惠的一面之辭,而且我覺得可信度不大。此刻正值西夏國祚存亡之際,李察哥會不顧大局,冒著國祚敗亡的危險發動兵變,而且千里誅殺前線統軍大帥?他就不怕逼得李安惠舉兵造反?或者逼得李安惠投降?所以從整個大局來看,這件事根本不可信,李安惠的投降極有可能是反間計。”

李虎斷然決定圍殺李安惠,全殲三萬降軍,這樣既斷絕了後患,又可以迅速調集主力攻打統安城。

“明天夜裡,偷襲降軍大營。”

當天下午,李虎、折可求、楊可世和李安惠、謀寧平衍、梁義豐再度談判。

李虎原則上答應了李安惠的投降條件,然後就具體細節進行磋商。這是談判的一個重大進展,李安惠三人緊懸的心稍稍放下,會談氣氛更加好了。

晚上李虎設宴,在城外的臨時談判大帳裡宴請降軍高級將領。酒酣耳熱之際,李虎更是做出了一系列承諾,並當場賞賜了大量金銀絹帛。一幫降軍將領本來忐忑不安,至此才感覺生命有了一些保障。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酒筵散後,李虎要求連夜談判。虎烈軍急於攻克統安城,這件事必須儘快解決。李安惠表示理解,積極配合,連夜商談。因為彼此建立了初步的信任,李安惠也不再隱瞞李虎,把李察哥的防禦策略和做出的一系列部署詳細告之。有關兵變的事他知之甚少,而梁義豐當初在黃河前線,得到的訊息也不完整,所以兵變之後興慶府的決策和部署如何,他們都不知道。

商談具體細節的時候,李安惠提出,他的軍隊不參加攻打統安的戰鬥,也不參加攻打賀蘭山的戰鬥,他願意帶著軍隊到河西去,幫助李虎佔據整個河西。

李虎佯裝考慮良久,答應了,“既然你們不願意攻打統安,那我就要連夜調整部署了。”

十五日清晨,侯概、楊可世、折可存、楊惟忠率軍離開水波城,趕赴統安戰場,留下看守降軍的只有張高兒和劉子羽的軍隊。虎烈軍主力的離開,讓党項人真正松了一口氣。

當天上午,李虎下令,送給降軍錢帛和酒肉,犒勞三萬將士。

李虎的意思很明顯,叫李安惠馬上把投降大宋的事通報全軍將士,雖然這會造成一定程度的混亂,甚至某些忠誠將士要叛亂,但李虎沒有更多的時間,他急需穩定這支降軍,以便騰出更多的軍隊去攻打統安城。李安惠表示理解,接受了李虎的要求,並於當日下午正式通告全軍。

軍隊的混亂是肯定的,即使有錢帛和酒肉的安撫也無法迅速穩定軍心,但在虎烈軍的威懾下,即使有人圖謀叛亂,也要等待時機。

夜裡,李安惠、謀寧平衍等一幫將帥擔心有人叛亂或者逃跑,更擔心李虎出爾反爾乘機攻擊,於是命令親信部下們嚴陣以待,小心防範,務必保證大軍的安全。

十六日子夜,虎烈軍主力又悄然返回,進入戰鬥位置。

寅時一刻,張高兒帶著閻王軍,劉子羽帶著河東軍,突然向夏軍發動了攻擊。

李安惠、謀寧平衍、梁義豐等人都是全身披掛,不敢睡覺,正在惶恐不安的時候,突然聽到震天的號鼓和殺聲四面而起,當即知道中計了,一個個氣得破口大罵,匆忙率軍迎戰。

寅時兩刻,楊可世、侯概、折可存、楊惟忠率軍殺到,海拉蘇的虎烈第九軍、羅蘭的虎烈第十三軍、折可存的虎烈第十六、十七軍、韓世忠吳玠的虎烈第二十軍,楊志的涇原軍、楊陵的環慶軍、趙哲的秦鳳軍從四面八方殺進了夏軍大營。

夏軍將士在睡夢中驚醒,軍營裡頓時一片混亂。他們的軍心本來就亂了,很多人都在考慮逃跑和叛亂的事,此刻看到機會,毫不猶豫,撒腿狂奔;更多的人則是恐懼、茫然,不知所措,明明投降了,為什麼虎烈軍還是殺來了?

李安惠和謀寧平衍等人指揮親信部下,竭力阻擊,但虎烈軍數倍於己,勢如猛虎,勢不可當,而夏軍不但兵力處於絕對劣勢,更可怕的是軍心亂了,士氣低迷,在突然打擊之下,驚慌失措,瞬間崩潰。

虎烈軍四面殺進,幾乎沒有遇到抵抗,將士們刀槍並舉,步騎協攻,殺得酣暢淋漓,血流成河。

這場戰鬥僅僅持續了一個多時辰,天亮之後,戰鬥結束。

虎烈軍以極小的代價殲敵三萬,斬首七千級,俘虜兩萬餘人。李安惠、謀寧平衍、梁義豐和大約三十多位將領全部被殺。天亮之後,李虎下令,除百人隊率外,其餘降將一律誅殺。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