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大宋帝國風雲錄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十七章 走投無路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五十七章 走投無路

初九日凌晨,李定川、拜羅泉率軍撤回統安城,他們接到了從賀蘭山傳來的訊息,李察哥、仁多保國被罷職,皇帝李乾順決定退守河西,李仁忠率軍趕赴河西戰場,而李安惠則率三萬大軍趕赴喀羅川支援。

李定川看完這封信,臉色當即就變了。

從賀蘭山到沙陀後大道一分為二,一路沿黃河南下,抵達朔方重鎮蓋朱城,一路則沿天神沙漠(騰格裡沙漠)西進,抵達河西重鎮西涼府。李安惠和謀寧平衍肯定是從沙陀南下,但此刻蓋朱城已經失陷,這支援軍一旦被虎烈軍發現,必定會遭到伏擊。

“快,即刻派人截住李使相。”李定川三兩步走到地圖前,手指地圖上的墩墩山,“李使相初四日出發,至今不過四天時間,還沒有到沙陀。沙陀到墩墩山大約三百餘裡,我們派人日夜兼程迎上去,肯定還來得及。”

拜羅泉俯身望著地圖,濃眉深皺,神情異常凝重。這支援軍來遲了,不出意外的話,李安惠將於十四日前後抵達蓋朱城,但蓋朱城方向有李虎的主力大軍,三萬人馬不過是送死而已。

“你是叫他們撤回沙陀,還是在墩墩山一帶屯兵威脅?”拜羅泉問道。

“我當然希望他們到墩墩山和秦山一線屯兵威脅,做出攻擊蓋朱城之勢,以便牽制一部分虎烈軍,緩解我們正面防守的重壓。”李定川停了片刻,無奈搖頭,“如今皇帝決定退守河西,說白了就是放棄賀蘭山,但不知道皇帝和朝廷是否想過,一旦賀蘭山丟了,朔方側後翼完全暴露,朔方還能守得住?喀羅川的控制權還能拿到手?朔方丟失,河西前有虎烈軍,後有草頭韃靼和黃頭回紇,腹背受敵,首尾難以兼顧,又能支撐多久?”

“察哥為什麼要放棄兵權?”拜羅泉越想越氣,一拳砸到了地圖上,“他難道不知道這一仗關係到我大夏的生死存亡?他為什麼任由梁乞申、薛元禮那幫奸佞禍害國祚?”

李定川閉上眼睛,強忍怒氣。李察哥被趕出朝廷,先前的防禦策略被徹底拋棄,大夏國祚因此岌岌可危。按照李察哥的設想,只要夏軍牢牢控制住喀羅川,然後把虎烈軍主力拖在賀蘭山,把戰局無限期拖下去,那麼李虎和虎烈軍最後必定後撤。李虎目前的處境其實很艱難,之所以打西夏,也是無奈之舉,以他現在的實力堅持不了多久。這麼簡單的道理,皇帝和朝廷裡的那幫大臣難道不懂?他們竟然如此懼怕李虎,要棄守京都而逃?這太荒謬了。

“現在怎麼辦?”拜羅泉問道,“李安惠和謀寧平衍都曾在賀蘭山敗於李虎之手,這兩位的膽子有多大,我相信你也知道,如果你告訴他們蓋朱城丟了,李虎帶著十幾萬大軍正在猛攻統安城,你認為他們還會兵逼蓋朱,幫助我們牽制李虎嗎?”

李定川咬咬牙,臉色有幾分獰猙。他的確沒有把握,尤其現在皇帝決心退守河西,那麼眼下保存實力最為重要,李安惠三萬人支援喀羅川,要面對十幾萬敵人,他敢打嗎?仔細衡量得失,即使換作是李定川本人,估計也不會貿然逼近蓋朱城。正常情況下,李安惠會讓軍隊停下來,遠遠避開虎烈軍,同時請示皇帝。皇帝正在撤往河西,急需軍隊,理所當然命令他撤回去,趕赴河西作戰。

“我看信可以送,提醒李安惠小心防備,但不能告訴他蓋朱城丟了,否則他肯定後撤。”拜羅泉看到李定川不說話,於是建議道。

李定川斷然否決。這事不能幹,一旦李安惠不小心,中了虎烈軍的埋伏,那三萬大軍可就全軍覆沒了。此刻三萬大軍對西夏來說無比寶貴,萬萬不能出現意外。“我們寧願丟掉喀羅川,也不能損失這三萬大軍。”

“放棄喀羅川?”拜羅泉大吃一驚。

“皇帝的決策是退守河西,但現在河西混亂不堪,仁多保國都顧此失彼,更不要說代替他的烏蘭辛隆了。烏蘭辛隆勇猛有餘,謀略不足,讓他主持河西軍事,河西局面會變得更糟,所以我可以斷定,皇帝到了河西後會想方設法從各處抽調軍隊援助河西,結果可想而知。”李定川越想越是憤怒,但他偏偏無計可施。

初九日,折可求指揮大軍猛攻統安城。

初十日,李虎抵達統安城下,親自督戰。

初十日,李安惠、謀寧平衍接到了皇帝的聖旨,這份聖旨的內容讓兩位統帥立即意識到京都出事了。

皇帝再次改變決策,重新讓李察哥主持軍事,同時以篡逆的罪名誅殺了梁乞申、薛元禮等大臣。這事隨便用腦子想想都知道肯定是李察哥發動了兵變,否則皇帝決不會改變決策,更不會誅殺自己的親信大臣,而且一殺就是十幾個,這太血腥了。

李察哥發動兵變,理由是清君側、衛國祚,但此仗一旦打贏了,李察哥權傾朝野的時候,接下來的事就難以預料了。李察哥不可能放棄兵權,否則皇帝第一個就要宰了他,既然皇帝和李察哥反目成仇,那麼李察哥當然不可能再讓皇帝主掌權柄,未來的京都將會發生什麼,一目瞭然。

李安惠、謀寧平衍對當今天子忠心耿耿,對李察哥則是防備有加,如今京都突變,皇帝的安全受到威脅,這兩位大臣的第一個念頭就是要撤軍回京,護駕勤王,但李察哥手上有天子,命令都是以天子的名義下達,兩人不能不聽,不聽就是造反了。

兩人商量了半天,決定找個藉口停下來,然後一邊派斥候到蓋朱城聯絡蕭合達,一邊派人回京打探訊息。這個時候,京都政局的變化遠比救援喀羅川更加重要。喀羅川丟了還可以奪回來,奪不回來還可以固守河西,但皇帝一旦出事了,權臣篡僭,國祚敗亡,那大夏就徹底完了。

李察哥似乎知道這兩人肯定要動歪心思,僅僅隔了六個時辰,又送來聖旨,勒令兩人必須到達什麼位置,否則以軍法論罪。

李安惠、謀寧平衍大為惱怒,但李察哥挾持了皇帝,兩人毫無辦法,這時候總不能舉兵造反吧?

十一日,仁多保國接到聖旨,復職,並接到李察哥的密信。

同日,李仁忠、高守忠抵達西涼府。

李察哥命令兩人調轉方向,南下支援喀羅川,但這兩位和李安惠一樣,懷疑京都出事了,沒有遵從命令,而是直接趕到了西涼府。兩人知道,皇帝極其痛恨仁多保國,絕不會讓他復職,如果仁多保國復職,那說明李察哥可能發動了兵變,挾持了皇帝。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李仁忠和高守忠商量了一番,隨即做好了兩手準備。如果仁多保國復職,則將其誅殺,奪其兵權,控制河西軍隊,以此來威脅李察哥,迫使李察哥把皇帝送到河西。

出城迎接兩人的是烏蘭辛隆。烏蘭辛隆說他接到了皇帝的聖旨,“你們應該急速南下支援喀羅川,怎麼到了西涼府?”

李仁忠和高守忠沒有看到仁多保國,又見烏蘭辛隆依舊主掌河西軍事,不禁大為疑惑,警惕性隨即降低。烏蘭辛隆把兩人熱情地迎進了府衙,大堂之上,霍然坐著仁多保國。兩人大驚失色,轉身就要離開。仁多保國一聲令下,左右扈從殺出,將兩人當堂斬殺。

仁多保國命令烏蘭辛隆,帶著城外那一萬馬軍,急速趕赴喀羅川。

十一日,李安惠、謀寧平衍到了墩墩山。

兩人接到了李定川的書信,得知蓋朱城失陷,當即紮下大營,不走了,但就在這天晚上,梁義豐帶著扈從飛馳而來。

他是逃出來的。李察哥這次下了狠心,要徹底剷除梁家,所以滿門抄斬,男女老幼一個不留。梁義豐正好在黃河前線,接到報警後連夜逃跑。梁義豐的夫人就是李安惠的女兒,謀寧平衍和梁家也是世代的姻親關係。梁義豐無處可逃,只好投奔李安惠和謀寧平衍。

三個人商量了一夜,沒有商量出好辦法,但李察哥不給他們時間。十二日早上,仁多東進帶著五百精騎趕到墩墩山,名義上是督促李安惠急速支援喀羅川,但實際上是來殺人的。李安惠和謀寧平衍沒想到李察哥如此狠毒,措手不及,給撲倒在地五花大綁,推到轅門斬首示眾。

梁義豐帶著扈從突然殺出,救下了兩人。仁多東進勃然大怒,率軍追殺。

這時,李安惠的幾位親信部下忍無可忍,毅然舉兵,攻擊仁多東進。仁多東進大敗而逃。

李安惠、謀寧平衍、梁義豐走投無路,最後,他們做出了一個痛苦的抉擇,投降李虎。

十二日,梁義豐做為特使,飛馳蓋朱城求見李虎。同日,李安惠和謀寧平衍帶著大軍急速趕赴水波城,他們相信,李虎一定會接受他們的投降。

十三日,李虎在統安城下接到這個訊息,覺得匪夷所思,當即下令,停止攻擊,調遣五萬主力返回蓋朱城、樸龍城一線,以防萬一。當天晚上,李虎見到梁義豐之後,這才知道興慶府發生的一切。

十四日,李虎親自趕到水波城,迎接李安惠和謀寧平衍。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