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大宋帝國風雲錄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十五章 手足相殘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六十五章 手足相殘

李乾順的本意沒有錯誤,在太子已經陣亡、大夏國祚即將傾覆的情況下,把皇位傳給自己的弟弟李察哥,讓李察哥來承擔力挽狂瀾的重任,這應該是最正確的決定,但可惜是,他選擇的時機和時間都是錯誤的。

李乾順口傳詔書之後便陷入昏迷,人事不知。

宰執大臣們即刻召集文武百官,傳達皇帝的旨意,同時準備新皇的登基大典。

李仁禮首先反對。他也是宰執之一,但這兩天他都在城外和李虎談判,沒有親耳聽到皇帝的口詔,所以他有理由懷疑,這個口詔是假的,是李察哥篡僭的陰謀,由此他得出一個驚人的推斷,皇帝的病不會致死,皇帝突然不行了,一定是遭人謀殺。

李察哥勃然大怒。他是庶出宗室王,是李乾順的弟弟,他從來沒有篡僭的想法,他更不會謀殺自己的哥哥。李仁禮同樣是李乾順的弟弟,大家都是至親兄弟,怎能如此誣衊?

李仁禮毫不畏懼,衝著李察哥怒聲咆哮,既然你沒有篡僭的想法,不會謀殺自己的哥哥,那你為什麼要做皇帝?你是皇帝的弟弟,哪來的資格繼承大統?當今皇帝有嫡子三人,太子陣亡了,他的弟弟可以繼任太子,可以繼承大統,哪裡輪得到你?

李仁禮這麼一喊,朝堂上頓時就亂了,所有的宗室王、皇子都乘機發難。不過說實話,李察哥的確沒有繼承大統的資格,但李乾順為了大夏國祚的延續,特意做出了這個安排,而李察哥也沒辦法拒絕,因為李乾順說完之後就昏迷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李察哥心裡的怒火在熊熊燃燒。此刻勢成騎虎,他被逼到絕境,沒有退路了。如果他不做皇帝,他等於承認自己篡僭,等於承認自己害死了李乾順,即使現在迫於形勢,新皇帝和宗室、百官也不會吝嗇於幾句讚頌自己的話,但一旦形勢穩定了,那自己必死無疑,而追隨自己的部下們幾乎一個都跑不掉,統統都得為自己陪葬。

幾位宰執們大臣們面對宗室、百官們的質疑,百口莫辯,非常明智地選擇了沉默。總而言之一句話,這是皇帝的口詔,等皇帝醒了再說一遍就行了。

朝會沒有任何結果,文武百官怒氣沖天,紛紛散去。

李察哥回到府上的時候,一大幫親信全部到了。大家紛紛進言,值此國祚危亡之際,容不得半絲猶豫,必須當機立斷,否則不堪設想。

當機立斷的意思就是把所有反對者全部鎮壓,逼著他們接受李察哥這個皇帝。不堪設想的意思更好理解了。李察哥如果退讓,把皇位讓給別人,那大家只有等死。既然沒前途,那仗還怎麼打?軍無鬥志,人心喪失,這一仗必敗無疑。所以,此刻沒有選擇了,只有一條道走到黑。

李察哥斷然拒絕,因為皇帝還沒有駕崩,還有一口氣在。

“如果皇帝醒了,手寫一份詔書,把皇位傳給某位皇子,你怎麼辦?”仁多東進看到李察哥依舊顧念兄弟親情,再也忍不住了,衝著李察哥就吼道,“你想讓多少人為你陪葬?是不是想把國祚也拉進你的墳墓?”

李察哥委決不下。他已經發動了一次兵變,已經錯了一次,不能再錯了,如果再錯,國祚真的就要敗亡了,但是,他如果任由別人控制自己的命運,那事實很殘酷,就算皇帝不醒,就算皇帝醒了依舊堅持自己的決定,宗室、皇子還有那幫漢蕃大臣也不會輕易向自己低頭。

人都是很現實的,在皇統這件事上,既然大家撕破臉了,那就沒有回旋餘地,不是我殺你,就是你殺我。現在李察哥手握兵權,實力強悍,這種情況下宗室權貴還敢正面抗衡李察哥,顯然是他們有所倚仗,而倚仗顯然就是大夏國祚。我得不到的東西,你也別想得到,你李察哥若做了皇帝,我就投降李虎,大家一起完蛋。

李察哥終究不夠狠,不敢揹負篡僭的罪名,他考慮再三,請來一幫宰執大臣們商議妥協方案。

與此同時,李仁禮則召集宗室、皇子和一幫漢蕃大臣們商議皇統繼承的事。他知道李察哥絕對不敢拿國祚賭博,李察哥肯定要讓步,所以他的意思是,皇帝由某位皇子來繼承,而權力則由李察哥和他兩人共同控制,從而最大程度緩和內部矛盾,把內訌的可能降到最低。這個時候如果興慶府爆發內訌,結果可想而知,因此不管是李察哥還是李仁禮,都要顧全大局,以國祚為重。

二十三日凌晨,皇帝李乾順駕崩。

凌晨丑時兩刻,李察哥、李仁禮和一幫宰執大臣共議,雙方各自讓步,以年幼的小皇子繼承皇位,李察哥和李仁禮監國。考慮到二皇子即將成年,可能會給皇統繼承帶來預料不到的麻煩,所以李察哥、李仁禮和一幫大臣決定,隨便找個理由縊殺二皇子,以絕後患。

二十三日清晨,趙文雅趕到虎烈軍帥營報喪。

國有大喪,按照禮儀,交戰雙方都要罷兵。

李虎當然不會顧忌什麼禮儀,但趙文雅把興慶府的形勢一說,李虎當即決定停止進攻,不但如此,他還決定撤軍。

趙文雅佩服李虎的手段,也不多說,躬身告退。

李虎書告夏國皇帝,議和吧,這仗不打了。

二十五日,李虎下令,耶律馬哥、高寶龍、胡立濤率軍回撤。

訊息傳到城內,李察哥的第一反應是李虎在使詐,李虎打算以議和來挑起夏國朝廷內部的矛盾,繼而引發夏國主戰、主和兩派的血腥廝殺,從而尋找破城的機會。

果然,如李察哥所料,虎烈軍開始撤軍的訊息迅速傳遍了興慶府,軍民欣喜若狂,求和的呼聲頓時高漲,以李仁禮為首的一幫漢蕃大臣即刻擬定了議和方案,李仁禮再度趕到城外談判。

李察哥憂心忡忡,李察哥的親信部下們更是膽戰心驚。李虎走了,虎烈軍撤了,接下來,興慶府就要展開一番血腥的廝殺了。

李虎非常有“誠意”,但夏人卻誤以為李察哥的預測變成了現實,女真人和大宋人可能已經聯手展開攻擊,李虎因此顧此失彼,沒辦法繼續攻打興慶府了,所以,李仁禮當仁不讓,開出了極高的議和條件。議和條件高了,談判肯定要拖延,而李虎沒有時間拖延,最後只能妥協。

李虎大怒,一聲令下,當場斬殺了兩位議和副使,把李仁禮拖下去狠狠打了二十軍棍,然後叫李仁禮帶著人頭滾回去,他要和李察哥談判。

李察哥拒絕。他不會接受李虎的議和條件,所以他也沒必要出城,不論李虎用什麼辦法激將,他都不會出城。李虎是個小人,根本沒有信義可言。

二十七日,李虎下令,攻城。

虎烈軍休息了四天,精神抖擻,繼續作戰。

城內謠言四起,說李察哥拒絕議和,堅決要戰,導致虎烈軍再次攻擊。這下城內軍民的心態不一樣了,明明可以議和,可以不打仗了,但因為李察哥一個人的原因,非要成千上萬的人陪葬,有這樣的道理嗎?

李察哥感覺到了危機,而且這次危機非常致命。他的部下們再度進言,這都是李仁禮和那幫反對你的漢蕃大臣故意設下的陷阱,仁多東進甚至懷疑這是李仁禮和李虎聯手設計的一個陰謀。很顯然,李察哥的威信已經受到了謠言的打擊,而軍心正在變亂,民心正在消散,一旦軍中有半數以上的將領傾向於議和,倒向以李仁禮為首的議和派,那李察哥的腦袋也就危險了,而興慶府也就保不住了。李虎不正是一直在尋找這樣的機會嗎?所以要下手了,要堅決鎮壓那些議和派大臣。

李仁禮、趙文雅繼續出城議和,這兩位知道李虎不會殺他們,所以佯裝一副慷慨赴死的樣子,每日出城議和,贏得了興慶府軍民的很大好感。

他們的努力終於有了結果。

三十日,李虎下令停止攻擊。

新年就這樣悄然而去,轉眼到了大宋建興三年(公元118年)。

正月初三,議和漸漸取得進展,軍中很多將領動搖了,很多人公開支援議和之策。

李察哥氣得咬牙切齒,他知道這是李虎的離間計,但偏偏党項人就願意吃下“議和”的誘餌,這導致朝堂上的矛盾越來越激烈,尤其嚴重的是,它打擊了軍心士氣,分裂了本來就派系林立的軍隊,而軍隊一旦分裂,李察哥無法全部控制,其後果不堪設想。

李察哥沒有選擇了,如果任其發展,遲早都是敗亡之禍,不如賭一把。

初五日夜,李察哥突然發動了第二次兵變,把李仁禮和一幫議和的大臣全部抓了起來。趙文雅早有防備,乘著黑夜逃到了謀寧梅兆的軍營。梅寧梅兆是皇帝李乾順的女婿,和李仁禮的關係非常親密,正是因為他的暗中支援,李仁禮才有膽氣和李察哥抗衡。如今李察哥開始屠殺主和派大臣,接下來就要清算謀寧梅兆了。

謀寧梅兆沒有退路,斷然決定舉兵反擊,誅殺李察哥。

趙文雅當即阻止,“內訌的結果是兩敗俱傷,白白便宜了李虎。以我看,不如投降李虎,這樣既能誅殺李察哥,又能保住你世世代代的榮華富貴。”

謀寧梅兆其實根本不是李察哥的對手,舉兵反擊也是無奈之舉,聽到趙文雅的建議後,他僅僅考慮了片刻時間,便果斷接受了。

=(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qidian.,章節更多,支援作者,支援正版閱讀!)(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