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最新章節列表 > 第134章 大清要拷餉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34章 大清要拷餉

第134章 大清要拷餉

朱老板這一隻蝴蝶震翅引發的風暴已經快要把這個世界改得面目全非了。

現在連太平天國都出來了。

歷史上劉之協很倒黴,這個白蓮教領袖在某次開壇做法的時候被舉報,直接被抓了,沒多久就和他的倒黴老爹一樣被清朝凌遲處死。

而歷史上的白蓮教大起義。

也沒有像是現在這樣有劉之協這個領導人物,而是各地的白蓮教自行其是,一盤散沙。

但哪怕如此。

也讓大清朝花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壓下去。

現在這白蓮教比歷史上的白蓮教強太多,至少有個名義上的共主,而且這個公主還掌握著白蓮教最能打的天王軍。

現在又建了個太平天國。

又要在陝西分地,實行府兵制改革。

府兵形成於北魏,盛於大唐。

不過現在太平天國進行的府兵改革當然不可能和大唐的府兵一模一樣。

土地分給老營、內營的士兵,士兵需每代出丁,自備兵甲、馬匹作戰。

而擁有土地、莊園的府兵們也同樣有本錢可以置辦精良的武器,也有動力進行軍事訓練和作戰。

同樣的。

府兵的衰敗也是因為土地。

畢竟府兵們作為社會上的上層階級,他們擁有的繁殖資源要超過普通人,府兵後代增加速度會很快。

而後代多了。

土地就不夠用了。

因此,府兵這種在前面兩三代還是很強的。

而對於劉之協來說。

他知道太平天國無法得到文人士大夫的支援。

因此他要在陝西各地建立府兵莊園,以府兵來替代士紳階級對地方上的統治——從這一點上來說,至少從革命的徹底性上,劉之協做的可是要比朱道樺徹底得多。

而如果太平天國真的在陝西完成府兵化改革。

大清朝怕是就奈何不了這個劉之協版本的太平天國了。

“什麼?太平天國?!”

正在乘船從海路返回廣州的朱道樺得到這個訊息的時候眼珠子都要突出來了。

“怎麼會是太平天國呢?他們不是白蓮教麼?又不是拜上帝教?這這怎麼聯絡上的?”朱道樺實在是想不通啊,來回踱了幾步,“他們那裡有沒有姓楊的或者是姓洪的頭頭?哪怕是姓馮的呢?”

“王上,這劉之協下面還有三個王,有地王齊林、文王張漢潮、武王姚之富,下面各地還有幾個折衝府的大將軍,也沒有姓楊的或者是姓洪的,更沒有姓馮的。”龔逐滿道。

“那就沒什麼聯絡了?”朱道樺深吸一口氣。

一聽到名字的時候朱道樺差點都跳起來了。

別是有人和他一樣穿越了吧?

不過現在看起來。

這太平天國劉之協,也沒有什麼穿越者的跡象。

“府兵制,軍國化”朱道樺看著手中的《太平天國分田制》的抄本,不由得眉頭微微皺了起來。

“看來是我小看了這白蓮教劉之協了”

雖然按照這個制度進行變革的太平天國肯定是個窮的冒泡的國家。

但是戰鬥力絕對不容小覷。

至少要比乾隆的八旗要能打。

壓下心中的疑惑,朱道樺交代錦衣衛要密切注意太平天國的動向。

隨後就把自己的精力集中在了大明自己的內部變革上了。

要制禮,要梳理地方,還要籌備改江寧為應天府,為大明中都——按照規劃,大明北都會是燕京,南都則是放在廣州,那這原來的南京應天府,就是中都了,也是未來大明朝廷常駐之所在。

事情還是很多的。

而朱道樺暫時也不想節外生枝,去招惹這個太平天國。

完成內部的梳理,還有稱帝建制等等,都要耗費個一年兩年的。

朱道樺想要去管這個太平天國,也沒時間啊。

“各地的知府們都到廣州了吧?”

“除了湖南幾個府的知府還在趕路,其他的基本都到了。”

朱道樺聞言點點頭。

“還有各地有名望的鄉老,豪族,對了,所有得了爵位的明軍官兵也要全部到位。”

朱道樺這個大明朝的統治基礎,其實還是個“資產階級和地主階級大聯合”的半吊子帝國。

說是封建帝國,明王本人都是最大的商人。

說是資本主義國家吧,地方上的地主士紳的勢力還是挺大的。

而且朱道樺也沒有用暴力革命的方式來打地主,

因此這個國家的情況就相當複雜了。

要制禮也不是朱道樺一言而決,他也不可能一個人能想到方方面面。

因此他需要一個制憲委員會才行,呃,是制禮委員會。

按照朱道樺的設想。

這個新的禮,不只是憲法那麼簡單,將會囊括政治、文化、倫理等等方方面面。

既是天憲,又是中華版的聖經。

是既要起到限制約束各方權力,制定政治規則的作用。

又要起到指導中華百姓生活的作用,還要起到區別敵我,團結過人的作用。

可以說是囊括了方方面面了。

不過這本來就是《周禮》的作用。

現在要新制定的明禮,當然也要起到這些作用。

當年的周禮可以說是奠定了中華基本盤。

守禮華夏。

非禮蠻夷。

靠著一部禮,將中華大地的各部族分成了兩部分,認同華夏文化,遵守華夏之禮的,就逐步融入到了華夏大家庭裡面。

而不認同周禮,不依禮行事的,就會被當成蠻夷,被諸夏攻擊。

直到現在。

中華的基本盤,所謂的漢地十八省,大體上不還是當年周朝的統治地盤麼。

都兩千年過去了。

後世王朝在當年周的基礎上,也就秦漢滅南越國,開拓鞏固了嶺南,前明改土歸流開發了雲貴,將嶺南和雲貴也拉近了漢人基本盤之中。

和周朝的大拓展比起來。

簡直是有些愧對祖先了。

所以這個禮,是要好好的制,而且還不能變成死禮。

可不能認死禮啊,世界在變,這個禮也要留下可變的制度。

要做到這些可不容易。

不過朱道樺有信心,他現在才二十七歲,哪怕只能活到六十歲,那也有三十多年呢。

三十多年的時間。

建立、完善一部能夠讓他的新大明延續七八百年的《明禮》,應該夠時間吧?

揚州。

大清皇帝行宮。

這個行宮說起來還是揚州的鹽商們送給乾隆的。

乾隆當年幾次下江南遊玩,這揚州鹽商都要承擔起乾隆的遊玩經費。

比如說有個叫做江春的大鹽商。

名氣相當大。

也非常非常有錢。

因其“一夜堆鹽造白塔,徽菜接駕乾隆帝“的奇蹟,而被譽作“以布衣結交天子“的“天下最牛的徽商“。江春一生經營商業,任總商達52年之久。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乾隆皇帝在兩淮鹽運使離京拜見時說“江廣達人老成,可與諮商“。

能得到乾隆的如此評價,可見當時江春的地位之高。

據《揚州畫舫錄》所記,江春任總商四十年,先後蒙乾隆賞賜“內務府奉辰苑卿布政使“,正一品“光祿大夫“等銜。

但就是這麼一個號稱史上最牛的揚州鹽商。

晚年卻家世衰敗,在貧困潦倒中闇然辭世。

究其原因,就是年接待皇帝下江南的鋪張靡費和無窮無盡的報效捐輸導致的。

所以這揚州鹽商作為一個整體,當然是有錢闊老的代表。

不過在乾隆面前。

他們就是一群奶牛。

不過如今光是喝奶已經滿足不了乾隆的胃口了。

他現在要吃牛肉了。

砰砰砰。

現在在不斷的磕頭,腦袋都已經頭破血流也絲毫沒有讓他停下來的倒黴蛋叫做黃均太,是現在揚州鹽商的總商。

“皇上,這兩千萬兩銀子,您就是把揚州商人的家都抄了,都抄不出來啊!”

黃均太砰砰砰的磕頭哀嚎著。

抄家是肯定炒不出這麼多銀子的。

不過把這些揚州鹽商的商館抄了,說不定就有了。

“哼!誰不知道你們揚州鹽商是天下最富,豈能兩千萬都拿不出來,竟然敢只拿五百萬打發朕,你當朕是叫花子?”

乾隆冷哼一聲說道。

黃均太嚇得渾身一軟,噗的一聲就趴在了地上。

心裡面卻在想著。

萬歲爺啊,那可是五百萬,五百萬兩銀子,你見過有人用五百萬兩銀子打發叫花子的嗎?

“黃均太,你也別趴在地上了,你就說這兩千萬能不能拿吧!”乾隆冷聲說道。

兩千萬兩白銀。

一點商量餘地都沒有。

要麼自己拿。

要麼

他派兵去拿!

這朱道樺只讓朕不得劫掠百姓,這百姓可不包括揚州鹽商!

而且這揚州鹽商和十三行的行商一樣,也是大清朝廷養出來的。

鹽是朝廷專營專賣的。

這些鹽商能把鹽賣到全天下,靠的是大清朝給的鹽引——換句話說,這揚州鹽上,也同樣是壟斷經營下的產物。

如果不攀附大清朝廷,揚州鹽商是絕無可能有這麼多錢的。

“皇上,這兩千萬實在是太多了,咱們做生意的都要有流水的,您這是.把這池子裡面的水全部抽走,這樣鹽商還能怎麼做生意?”

黃均太顫顫巍巍的說道。

誰在乎你們能不能做生意呢。

朕只要錢!

“拿不出來?朕可記得,你們可是要比十三行的那群廣東老有錢的,知道他們去年給朱道樺繳了多少稅嗎?”

“足足一千萬!一千萬白銀!”

乾隆伸出一根手指。

“光是稅就給了一千萬,還有孝敬、捐舒可沒算上。”

“你說人家都能給一千萬,你們給兩千萬都推三阻四,我看你們是人在大清心在明了!”

“來人!摘去黃均太頂戴,押入死牢!”

“饒命,皇上饒命”在地上砰砰砰磕頭的黃均太嚇得都尿了。

乾隆一揮手,他馬上就被兩名八旗兵給拉了下去。

“查封所有揚州鹽商宅邸、商館,把所有鹽商都抓起來,嚴加拷打,務必要把他們所有的錢財都拷問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