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最新章節列表 > 第135章 東方干預艦隊?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35章 東方干預艦隊?

第135章 東方干預艦隊?

“乾隆這下發財了啊。”

乾隆在揚州拷掠鹽商的訊息很快就傳到了剛剛到了廣州沒多久的朱道樺的耳中。

揚州鹽商是比十三行還要富的闊老。

這一把乾隆得到了多少銀子,錦衣衛這邊也沒能得到具體的數字——可能連乾隆自己都沒能核算到具體數字。

但是保守估計,光是白銀都超過了一千五百萬兩。

這是朱道樺回到廣州的第四天了。

昨天有來廣州參加科舉考試的書生、道樺大學的學生,以及一些社會上的讀書人在明王宮前廣場聚集。

穿得很隆重。

給朱道樺上了“萬民賀表”。

要請朱道樺早繼大明皇帝位。

各級官員也紛紛送上了勸進表。

要朱道樺早登大寶。

畢竟要說之前只有廣東一省就稱帝顯得有些猴急了。

那現在眼看著就要全有江南了,當個皇帝也就不過分了。

現在朱道樺就在翻看這些勸進表。

寫得很肉麻。

簡直把朱道樺誇成了天上有地上無,他要是不當皇帝簡直天理不容的地步。

朱道樺嘆了一口氣。

這滿清的文人都被滿人打斷骨頭了,現在文人風骨基本沒有,倒是這熘須拍馬的功夫簡直是爐火純青。

“孤王要的是能給國家進言獻策的官,然而這天下文人,卻大多熘須拍馬之徒.”朱道樺嘆了一口氣說道。

顧松聞言也不由得笑道:“王上,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天底下有骨氣的文人都被滿清給殺了,現在的文人都是生在滿清,風骨自然是不如前明的”

這文人風骨是不是不如前明,朱道樺自己也不清楚。

不過既然顧松都這麼說了,姑且就信之吧。

而且如果是作為皇帝,這文人沒那麼有風骨倒是挺舒服的

至少朱道樺現在在做一些事情的時候,不會有文人拼死拼活的死諫。

文人死於諫。

在清朝以前,那可是文人最高榮譽了。

哪怕什麼辦法都提不出來,許多文人對此都趨之若鶩。

被皇帝當廷打死。

那可真的是流芳百世了。

為了這青史留名,大把能豁得出命去的文人。

但是這一招到了大清朝就不靈了。

因為以前的皇帝多少會考慮一點自己的名聲問題,不會對死諫的文臣下死手,即使不小心打死了,其家人也基本不會受到衝擊。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但是在我大清可不同。

敢死諫?

先看看你家有多少口,多少親戚。

那可是真的殺起來不留情啊。

而且大清皇帝發現了,這身後名的事情可以自己寫啊。

比如說康熙都成聖祖了都。

不得不說。

作為外族的滿清,在馴化文人這一手段上,是要比明朝厲害多了。

而現在朱道樺的新大明下面。

也大多是這些被馴化好了的文人。

自然熘須拍馬者眾了。

“不過這稱帝是要稱,但是不能隨隨便便稱!”

朱道樺將手中的一大摞的勸進表放下,說道。

顧松微微一愣。

自家這位明王陛下,什麼都好,也挺寬仁的,對臣子也是客客氣氣,也不會動不動就殺人,就算是發火的時候也不會動不動把人關進牢房之類的,最多就罵幾句,也不怎麼花錢——大明朝廷說不定都沒他有錢呢,過年過節什麼的給大臣們發紅包也挺大方的。

可以說是千古仁君的典範了。

但是有一點,就是太喜歡折騰。

本來按照顧松的想法。

這中華上下都快五千年了。

什麼歷史經驗沒有啊。

照著抄就是了。

又安全又穩妥。

但是這位卻不一樣,偏偏要和傳統對著幹。

也不知道圖個啥。

“萬青對英國的立憲制度有何評價?”

顧松隨朱道樺遊歷了五年歐洲,自然是清楚這大英帝國現在是什麼制度了。

“王上,臣以為這立憲法,開議會,讓權於民,實乃是取禍之道!”

顧松立刻說道。

“為何,這大英帝國稱霸大西洋,乃現在歐羅巴一等一的強盛國家。”

“與國強與否無關,在乎天命也。”

“天命?”朱道樺微微皺眉。、

“沒錯,就是天命,歐羅巴憲政之國,凡是君王權小而王位穩若泰山的,這王權,往往是.受命於天。”

“受命於天?便是血統吧。”

朱道樺搖頭說道。

歐洲的國王們都是講究血統的,所以不是尋常人可以做的

歐洲自羅馬帝國覆亡後的王朝更迭多數是由繼承造成,很少有武力強奪。

而中國的皇帝可不是這樣。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在中國是個疑問句。

但是在歐洲卻肯定是陳述句。

因為歐洲的國王是真的有種的。

沒種的可不敢做國王。

而中國的傳統是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

這也許也解釋了為什麼中國的皇帝要不斷加強集權。

因為沒有了權,就沒有了皇位。

甚至連身家性命都不保了。

在這種國情下。

如果皇帝把權力讓給議會,實行虛君立憲制。

這和放棄性命有什麼區別?

沒有權的皇帝,還能在位置上待多久。

“不過君主立憲是大勢所趨,如果孤王現在不做準備,這大明朝遲早會被共和革命推翻!”

朱道樺站了起來說道。

“當然了,孤王也不會照抄歐羅巴的憲政,其實吾中華歷史上也有類似的東西,那便是周禮!”

“周禮?王上要復周禮?”顧松駭然道。

難怪王上這些日子讓各地官員、博士、豪紳入廣州呢。

看來這事他已經琢磨好一段時間了。

“儒家不是說要克己復禮麼,現在孤王就來復這個禮,不過當然不是周禮,而是我朱道樺的禮!”

顧松愣愣的看著朱道樺。

這自古以來,開國稱帝的人不知道多少。

克己復禮也不知道被多少人掛在嘴邊。

但是真的說要制定一部禮的,怕也就是眼前這位朱明王了。

“這段時間我會接見各界代表,詢問、徵求他們的意見和建議,然後會有個欽定制禮議事會,商議這大明之禮的總綱。”

現在能辦的也只是一個總綱,細節還要慢慢才能填充。

所以這制禮議事會,還會有一個常設機構保留,慢慢的填充、補充大明之禮。

而這大明之禮的總綱成形,頒佈的時候。

那就是朱道樺進江寧,稱皇帝的時候了。

與此同時。

萬里之外的歐洲。

英國倫敦。

街道上汙水橫流,整個城市散發出一陣令人作嘔的氣味。

“要麵包,要工作!”

整齊的口號在街邊響起。

那是一群失去了工作的紡織廠工人在抗議。

這種抗議還算是和平的。

這段時間也發生了工人燒燬紡織機,甚至衝擊倫敦唐寧街的過激舉動。

這段時間倫敦城可以說是動亂紛紛。

以至於英國王喬治三世都搬到了溫莎堡辦公了。

一輛馬車在倫敦城內一路向西。

四輪馬車前方掛著一面日月旗。

還有幾名東方面孔的騎士護衛。

這表明了坐在馬車內的人物的身份。

大明駐歐洲總領事林大公。

林大公也是隨朱道樺從廣州出逃到歐洲的。

不過他卻並未跟著一起回去,而是留在了歐洲。

一方面道樺商行要有人管理,另外一方面,隨著朱道樺取得了蘭芳、廣東。

他的身份也水漲船高,從道樺商行的大班,變成了大明駐歐洲的外交總負責人了。

而且他已經得了明王旨意,要讓他返回中國。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

第一任外交部的尚書的位置就屬於林大公的了。

林大公聽到了窗外傳來的聲音,不由得眉頭緊鎖。

說起來。

這倫敦城發生了這麼多暴力事件。

還和大明朝有點關係。

由於廣東紡織業的崛起和蒸汽機帶來的技術進步。

廣東棉布很快就衝擊到了英國棉布的市場份額。

尤其是在印度的市場份額。

廣東棉布質量更好,價格更低,產量也更高。

在這種情況下。

印度市場上英國棉布被打得節節敗退,讓倫敦、曼徹斯特、利物浦的紡織廠老闆們損失不小。

如果只是這樣的話那還不算傷筋動骨。

因為英國還有歐洲、北美市場。

由於現在太平洋航線還沒開闢,廣東棉布要進入北美市場的難度有億點點大。

所以雖然利潤降低,但英國紡織業也不至於出現倒閉潮。

但隨著廣東棉布產業的崛起。

印度的棉花種植園的棉花就開始大規模進口到了廣東。

這一方面是擠佔了英國棉紡織業的原材料來源,另外一方面也推高了棉花的價格,進一步導致英國棉紡織業的成本上升到了英國的棉紡織業者無法忍受的地步。

以至於這幾個月來。已經有不少棉紡織廠倒閉了。

擋人財路如殺人父母。

林大公知道。

這段時間。

倫敦議會是一片喊打喊殺的聲音。

溫和一點的也只是要提高貿易壁壘,要用炮艦封鎖中印航線,禁止中國的商船前往印度。

激進一些的則是要在印度洋廣發私掠證,要讓中國的商船不敢出馬六甲海俠。

更加激進的就要炮艦圍攻廣州,迫使大明王朝放棄棉紡織業的生產了。

而且激進的聲音越來越佔據上風。

更加讓林大公擔心的是。

大明在歐洲幾乎沒有朋友。

英國現在是喊打喊殺,西班牙擔心菲律賓殖民地的安全,對大明頗有忌憚,荷蘭的南洋殖民地被大明搶走了,法國這邊自顧不暇。

所以.

一個不小心。

可能就會出現一個歐洲諸國聯合的東方干預艦隊了.

他現在前往的就是溫莎堡,要去見英王喬治三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