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最新章節列表 > 第303章 不考?那就別考了!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03章 不考?那就別考了!

第303章 不考?那就別考了!

“皇上,變亂已蔓延出了四川,貴州、河南、山東、陝西、河北等地也都有人串聯,或是上書官府,或是聚眾抗議,甚至湖北、安徽都發生了類似的事件”

中都皇宮。

勤政殿御書房內。

錦衣衛都指揮使龔逐滿正在向朱皇帝彙報發生在新收復的諸省份的“學生運動”。

雖然說,朱皇帝其實已經做好了“保守勢力”反撲的準備。

但這次波及範圍之大,也還是讓他有些頭痛。

從四川蔓延到貴州、河南等地。

幾乎波及了整個中原、西南地區。

可以說是新大明自立國以來受到的最大國內政治挑戰了。

而且朱皇帝可以肯定,這次能這麼迅速的蔓延到全國。

肯定和各地地方官的默許有關。

沒辦法。

誰讓現在在大明朝當官的都是儒生呢。

讓他們去主動彈壓這些讀書人。

根本就不可能。

朱皇帝現在無比希望在今年五月份畢業的經過了一年預科、四年大學教育部的道樺大學、南洋大學、中都大學、南都大學四家高校畢業的學生們儘快能進入到社會的方方面面。

改變整個中國社會的理想。

只是憑藉朱皇帝一個人果然是不行的。

憑藉著開國大帝的權威,他可以強行推動很多事情。

但一旦他去世了,如果沒有一個新學的利益階層存在。

那這大明朝的工業化,說不定就和歷史上被毀掉的寶船圖紙一般,被保守勢力反攻倒算,人亡政息。

想到這裡。

朱皇帝不由得有一種時不我待的緊迫感。

教育體系,必須要全面進行變革!

但現在緊迫的。

還是怎麼把現在的亂子壓下去。

“四川的亂子,要平下去也只是皇上一句話的事情而已,這次歸根結底還是因為改革的步子太大了,天底下的讀書人一時間接受不了,不少人都已經三十四歲了,到了這個年紀要去學點新的東西也難啊”

勤政殿,弘儒院大學士秦瀛大聲說著。

秦瀛江蘇無錫大儒,治學兩江,桃李遍江浙兩省。

影響力很大。

而且和李調元、張問陶這種一心寓居治學的大儒不同。

秦瀛還是有點當官的“上進心”的。

不過朱皇帝卻不太看得上這些大儒們做官的本事。

所以只是安排這位大儒做了弘儒院大學士。

沒有什麼實際權力,只是相當於給個鎮邪委員的位置招安了。

畢竟這些大儒們學生還是挺多的,地方上的關係人脈也很廣,統戰價值還是很有一些的。

權力小地位高影響力大。

所以說話也沒有什麼遮攔了。

“都三十四歲了,還考什麼科舉,趁早去學門營生的手藝比較好。”

教育部尚書彭浚冷聲說道。

“此言差矣,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此乃讀書人之輩之理想,若三十四歲就不能考了,豈不是斷了人的念想?”秦瀛搖頭反對。“如今國家初定,還是應該以穩為主,就算考點八股文章又能怎麼了?”

“只會做八股文章的士子能有何用?”顧松連連搖頭反對。

“如今朝廷實行“秀才為官”的政治,若是不通實學,如何清靖地方,如何清稅治民?那些只會八股文章的秀才們能不能做事,這幾年看到而還不清楚麼?連本鄉本土的事情都做不好,將來還能讓他們做一方父母官?”

秦瀛卻道:“顧相,你不會不知道科舉真正的用意吧?”

“自是知道,只是我大明如今崇文卻並不抑武,當今天下乃是亂世春秋,諸國爭霸之時,豈能用牢籠智士那一套,讓一國之精英窠臼於八股文章不問實事,豈能在戰國亂世行自愚、自弱之法!”顧松當即反駁。

他是“三百老兄弟功勳集團”之一。

作為朱皇帝的鐵桿。

哪怕作為一名儒生,他實際上也贊成儒學的內容在科舉之中佔比更多一些。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但是在這個場合下。

他必須要旗幟鮮明的支援皇帝。

三百老兄弟就是皇帝平衡朝中儒生士大夫的勢力的最大砝碼。

顧松的屁股可不能歪。

秦瀛有些惱了:“顧相,現在的問題是各四川士子罷考,諸省士子也都不穩,如果不退一步,只怕地方上都要起亂局了。”

就在此時。

又是一名弘儒院的鎮邪委員.呃,是大學士說話了。

說話的也是兩江地區的大儒張惠言。

“不如切退一步,眼下關鍵還是先穩定四邊,如今天下初定,還是要穩妥行事為好。”

就在此時。

在朝中一直沒有多少存在感,但是卻被朱皇帝安在了議政院議長的位置上的錢橫說話了:“四川士子無非就是罷考而已,其實秀才為官這事對四川士子是有利的,他們不考,從外地調遣一些官員過去就行了。”

錢橫之前是朱皇帝在歐洲做生意的賬房掌櫃。

做過一段時間海峽總督府的總督,又在大明皇家銀行做過一段時間,現在被安在了議長的位置上。

自然也是朱皇帝在朝中的傳聲筒。

現在大明雖然有議會。

但是這個議會不是普選議會。

勳貴的票佔了一半,地方上則是要按照納稅額度來分配“選票”。

再加上朱皇帝能指定一些功勳之後為議員。

因此這個大明議政院是妥妥的鼓掌議會,完全是大明皇帝意志的體現。現在錢橫這個“皇意代表”說話了。

大家自然沉默以對,不敢和他頂。

只是把目光看向坐在御座上的大明天子。

朱皇帝見眾臣都不說話了。

他便開口說道:“凌滄先生,一鳴先生,你二人且去四川一趟,聽取士子們的意見,若是他們覺得變動太勐,科舉可以暫停一年,但考綱是絕不可能更改的,如果他們不願意考那就不考!科舉不考,四川的公局選舉也暫停,暫用軍政治四川!另外,傳朕旨意,凡是三族當中有欠稅未交者不得擔任文職官員,不得參加科舉!!”

秦瀛和張惠言互相看了看,愣住了。

聽取士子意見他們能理解。

怎麼畫風一轉,就要涉及到欠稅了?

這是要整頓吏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