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最新章節列表 > 第355章 碩鼠是需要清理清理了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55章 碩鼠是需要清理清理了

第355章 碩鼠是需要清理清理了

“什麼?要分地?!鄭民使怎麼敢?”

“去了上國幾年,學壞了!”

“地怎麼能分呢!”

一聽說要分地。

兩班的官員們就紛紛跳腳了。

金寅大也急得火急火燎:“現在只能向上國求援了!光是支援槍炮可解決不了問題,必須要向上國請兵!”

“請兵的話.會不會撤國設省行郡縣?”趙庚盛有些不太甘心的說道。

“不至於,不至於,不至於的。朝鮮國向來恭順,天子不會這麼輕易就廢朝鮮國祚的。”金寅大其實心裡也不確定。

朱皇帝行事向來難以預測。

誰能知道,他會不會真的就趁機吞了朝鮮呢?

可是現在真的是到了走投無路的情況了。

這朝鮮國可沒有什麼能打的部隊,雖然大明支援了不少槍炮,但是這些槍炮卻不能給朝鮮國的禁軍帶來多少的戰鬥力。

畢竟都已經國祚綿延了五百多年的封建王朝,其內部從頭到外都腐朽得差不多了。

要按照中華的情況,這朝鮮國早就應該改朝換代了。

但因為朝鮮做孝子做得好。

明清兩代,朝鮮王都得到了皇帝冊封。

兩班豪族掌地方,和朝鮮國王同氣連枝,一起合起夥來欺負下層百姓。

沒有了上層階級的加入,加上頭頂上又有一個大爹。

這農民起義就不太容易成功。

“尚德(金寅大字號),你去走一趟中都吧,帶上高麗參虎皮之類的,去走走門路。”

朝鮮。

大邱府。

七月的朝鮮雨水依舊很多。

大邱府城周圍,血腥味哪怕在雨水的沖刷下都沒有洗乾淨。

血水和雨水攪在一起。

地面彷彿變成了猩紅色的泥漿。

雨水刷刷的下。

彷彿連老天爺,都看不過在這半島南方發生的血性屠殺。

作為朝鮮半島東南部的中心城市。

慶尚道觀察史、慶尚道監營、大邱府尹等高階官吏都駐在這裡。

而不久之前。

從漢城帶兵過來的朝鮮國討逆大將軍金秉容、趙亥璽等人,也把指揮部放置在大邱。

然而,

就是這樣一座有數萬朝鮮禁軍,加上好幾萬從各地調集而來的好幾萬鎮撫營鎮守的重城。

總兵力超過十萬有餘的大城。

在短短半個月的時間。

就被東學軍給攻破了。

城破之後。

比那時毫無疑問的屠殺。

東學軍的領袖鄭民使,自稱朝鮮保民官的鄭民使臉色有些陰沉,正深一腳淺一腳的在血水泥漿之中走過。

完成了屠殺任務的東學軍軍官士兵,都趕緊向鄭保民官彎腰行禮。

鄭民始也只是舉手回應。

在攻破了大邱,取得了一場至少殲滅了三萬官軍的空前大捷之後。

屠殺,就開始了。

整個城市也變成了一片修羅地獄。

屍體就堆放在路邊,等待處理。

大部分都是被刺刀捅死的。

看他們的衣服。

許多人都是穿著儒生的長袍。

都基本上是南方幾個府的豪門子弟。

下達屠殺命令的就是鄭民始。

在他看來。

兩班豪門,就是朝鮮國的碩鼠。

朝鮮之衰敗。

就是這些碩鼠幾百年如一日在啃食掉了國家的根基。

兩班豪門掌握著朝鮮九成以上的土地和財富,但卻從來不納一分錢的稅。

所有的負擔都在平明百姓的身上。

隨著財富更多的向兩班集中,平民擁有的財富減少,朝鮮國的稅收就掃到了可憐的地步。

以至於一座被倭寇焚燬的景福宮。

朝鮮國愣是浪白多年都無力重建。

而在西面的中國政權打過來的時候——無論是大清還是大明,兩班豪門一點都沒有抵抗的心思,都在比誰跪得利索。

在鄭民始看來。

朝鮮國固然無力抵抗天朝。

但天朝也應該對朝鮮負有責任。

朝鮮之財富集中於兩班,百姓食不果腹,民不聊生。

在這等情況下。

大明朝廷不應該繼續扶持兩班!

這一場造反。

與其說是造反。

不如說是逼宮。

向大明朝廷逼宮。

要麼。

大明朝廷派遣大軍擊潰東學軍——這樣的話,大明朝廷大概就不會繼續任由兩班豪族在朝鮮當碩鼠了,如果大明要在朝鮮行郡縣,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沒收兩班的財富,分給朝鮮百姓,大明王師所到之處,百姓必簞食壺漿以迎王師。

要麼。

東學軍掀翻朝鮮朝廷。

然後向大明稱臣。

為此。

鄭民始甚至準備迎一名大明皇子來做朝鮮王。

而朝鮮將會彷效大明,建立一個“以禮治國”的國家。

因此。

屠殺兩班,將兩班變成腳下的屍骨。

讓大明朝廷即使是派遣大軍前來,也沒有兩班豪族可以被他們利用。

另外,東學軍的財政,也要取之於兩班豪族。

不知道走了多久。

鄭民使走到了一名穿著馬褂,手持大刀的男子面前。

這名男子周圍還有幾十個壯漢擁簇著,在雨中一動不動。

但是他們的刀鋒之中都能看到一抹猩紅。

顯然。

剛剛是殺過不少人的。

這名男子名為愛新覺羅.舒亮。

曾經是清廷的黑龍江將軍。

在遼東之戰之後就帶著殘兵逃到了朝鮮上山為匪了。

但是現在大清朝已經完蛋了。

他一個愛新覺羅。

根本無力回天。

在朝鮮亂子起來之後。

愛新覺羅.舒亮也趁機作亂,把一腔火氣都撒在了朝鮮人身上。

看到鄭民始過來。

舒亮急忙跑了過去。

“保民官大人,今天殺了兩千多人了。算上前幾天殺的,應該已經超過萬人。這聚集在大邱城內的碩鼠應該都已經殺乾淨了。”

鄭民始看向這些滿清餘孽。

臉色微變之後,說道:“好!殺得好!把這些碩鼠殺乾淨了,朝鮮的天就變了。”

“大人就是朝鮮的天!”

舒亮急忙說道。

鄭民始擺擺手,說道:“我做不了朝鮮的天,現在能做朝鮮的天的,只有那位大明天子。”

舒亮聞言,笑容一僵。

“舒亮,這段是將從這些碩鼠手裡面搜刮了不少的金銀,我給你五千兩金子,釜山港有幾艘大船,目的地是新大陸的西海岸。你們這些人就不要留在朝鮮了,去新大陸吧。”

鄭民始說完,就轉身離開了。

“主子,這朝鮮賊想要投靠朱道樺了!”

舒亮旁邊,一名壯漢冷聲說道。

“要不要”

壯漢臉上露出一絲殺機。

這些年舒亮在朝鮮落草為寇,手頭可是聚集了有好幾百從遼東戰場上潰逃下來的關外八旗的。

他們打大明軍隊打不過。

但朝鮮這裡。

無論是朝廷還是東學軍都是豆腐渣。

菜雞互啄而已。

如果舒亮暴起發難。

鄭民始手頭的護衛還真的未必能擋得住。

舒亮搖了搖頭,冷笑一聲說道:“這個鄭民始可不簡單,看著吧.他在朝鮮鬧出的亂子,才剛剛開始呢。朱逆有得頭痛的!”

“皇上!皇上!”

右丞相彭浚的聲音從江北行宮的清風殿外就傳了進來,一直傳到了朱皇帝的耳中。

和喊聲一起的還有一陣急促的腳步聲。

端坐在殿內的朱皇帝臉上露出了澹定的笑容。

他一猜就能猜到什麼事了。

現在印度各方都拱不動了。

勒保的幾萬八旗兵寶貝的很,不敢輕易拿出來打。

大明的印度諸侯們都當上老老爺了。

也不太有勁頭繼續打下去。

不列顛人收縮在孟加拉地區自保。

在中亞,佔據了費爾干納河口的平西藩現在也吃撐了,這麼大的地盤靠二三十萬人可很難完全吞下去,所以現在平西藩派人到了中都上下打點,希望能讓平西藩也能吸納一些移民到費爾干納盆地去。

不過這些錢是打點上去了。

事情卻遲遲沒有辦的下來——這事朱皇帝不開口,誰敢答應啊。

平西藩可不是金山總督府。

一個是曾經和朱皇帝作對的割據勢力,一個是給自己家二兒子的傳家產業。

能比嗎?

誰敢答應往哪兒移民啊。

不過錦衣衛也上了訊息,說平西藩和勒保有聯絡。

他們希望用中亞的戰馬來換印度的女人——只要膚色白的女人,這種女人生出來的種比較沒那麼像外族。

對此朱皇帝也不打算追究。

都跑到萬里之外了,想要追究也難。

湊合過唄,還能離咋地。

而北方,俄羅斯人基本上都退回到了歐洲了,失去了尹爾庫茲克,俄羅斯人也沒辦法在西部利亞駐大軍,他們只能透過一些河流在西西伯利亞區域彰顯他們對此地的主權,僅此而已。

進攻能力是沒有了。

當然。

大明朝要對西西伯利亞發起什麼軍事上的攻勢比俄羅斯人更加困難。

因此中俄之間算是有了一片巨大的緩衝區——只是這個緩衝區不再是蒙古高原,而是西西伯利亞的爛泥地。

所以能讓彭浚如此氣急敗壞的事情,也就只有朝鮮半島上發生的東學黨起義了。

前幾天傳來的訊息就很不好。

朝鮮半島南方基本上都已經被東學軍佔領了。

東學軍提出了“均分土地”的口號,誘惑力太大了。

再加上朝鮮的土地財富都被兩班壟斷,而且這兩班豪族嫡庶之間的差別太大了,庶子如奴僕,這可不是隨便說說的。

因此。

許多豪族庶子也加入了東學軍。

讓這只軍隊並不只是單純的農民軍而已。

那個鄭民始在中都混了幾年,還真的學了不少啊。

腳步聲和喊聲越來越大,大殿的門被人推開了。

映入殿內諸人眼簾的,正是一臉焦急的彭浚。

朱道樺不動聲色,和他面對面坐著的兩人卻互相看看,皺起了眉頭。

兩人正是皇后羅芳梅和皇太子朱宜鏨。

朱宜鏨今年六歲了。

遺傳了朱皇帝的身高和嘉應州羅家的肥胖基因——也許也是有些返祖,這老朱家前幾代,無論是老四還是其他幾個藩王的世系畫像看起來,基本變化是從黑胖子-白胖子-白瘦子這個方向演變的,說明老朱家祖傳也是有肥胖基因的。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還好長得白。

白白胖胖的。

看著還挺可愛。

不過臉色卻是一本正經的板著臉,努力學習朱皇帝上朝時候的模樣。

但這臉上肉都都的,板著臉一點看不到威嚴,反而把雙下巴板得更加明顯了。

朱宜鏨正在陪朱道樺下象棋,這小胖子的棋是退休了的蘭國公羅芳伯教的,雖然談不上高明,但已經把朱大皇帝殺得難以招架了。

皇后則一個勁兒在誇小胖聰明。

見到右相進來了。

小胖子急忙站了起來,恭敬的向丞相行禮,有親自命人搬了個凳子過來給彭大丞相落座。

做足了禮賢下士的模樣。

彭浚也忙給殿內的一家三口施了禮,然後才彙報道:“皇上,朝鮮的亂子越來越大了,整個慶尚道都被亂軍攻佔!亂黨還到處張貼佈告,宣佈要重分朝鮮土地,沒收兩班豪門和儒林書院的土地,分給無地少地的貧苦農民!”

“哦?”

朱道樺澹澹應了一聲,看看兒子朱宜鏨:“老大,你怎麼看。”

朱宜鏨怔了一下,扭頭看看母親。

羅皇后笑道:“老大,你心裡怎麼想的就怎麼說吧。”

“是。”朱宜鏨思索了一會兒,“父皇,兒臣認為應該速發大兵剿滅亂黨,萬萬不可使其做大。”

朱道樺輕輕道:“做大又如何?”

朱宜鏨道:“朝鮮要給十四弟的,要是讓亂黨搞亂了,十四弟將來的麻煩不小。”

“皇后,你也說說吧。”

羅芳梅也道:“妾身覺得也不能把麻煩留給宜鑑。”

“右相呢?”

彭浚已經知道朱道樺不贊成朱宜鏨和皇后的意見了,這點察言觀色的水平他還是有的。

不過他還是附和了太子和皇后。

“臣也是這個看法,應該乘著亂子沒有鬧到太大的地步出兵剿滅。”

朱道樺微微一笑,搖頭道:“但是朕從來不怕亂子的!朕的意思,在朝鮮,要養貓滅鼠!滅國之碩鼠!右相,你看呢?”

彭浚思索了一下,低聲道:“兩班豪門雖然是碩鼠,但卻是十四皇子可以倚重的力量,如果沒有他們……”

朱道樺神色一直澹澹的,低聲道:“殺不光的,朕回頭派一個支隊去守漢城護僑,總歸要保住安東金氏和豐壤趙氏的頭頭腦腦還有那座景福宮。其他的地方,就讓鄭民始替朕好好清理一下。要清理掉大半的碩鼠,朕才好大刀闊斧改革朝鮮內政,給老十四一個太平安逸的國家。”

“朕的兒子去當朝鮮王,可不是去當兩班的傀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