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鐵血始皇帝最新章節列表 > 第150章 理學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50章 理學

哪怕時間已經到了,許多學子試卷上面還是空白。君子者,言定情堅!兩者兼得,可謂小人!

再有大同,何為大同?

源自於《詩經》中的《碩鼠》篇,產生於公元前 611年以前,把貴族剝削者比做一隻害人的大老鼠,並且發出了決心逃離這只大老鼠的“適彼樂土”、“適彼樂國”、“適彼樂郊”的呼聲。《碩鼠》是迄今保留下來的關於大同空想的最早的材料之一。

春秋末到秦漢之際的大同思想這一時期是中國古代社會制度發生劇烈變動的時期。在這樣一個新制度產生的分娩陣痛時期,產生出各種各樣的關於理想社會的設計:農家的“並耕而食”理想,道家的“小國寡民”理想和儒家的“大同”理想,是這一時期大同思想的三種主要型別。

而儒家的大同卻和道家不同,道家的影響力卻是比儒家更甚,況且這些大同被孔申所恥,並未傳播。

唐傑沒有作答,他什麼都沒作答,這一切的答案,無數人有無數的觀點!小時候,同學之間可能還看不出差異,倘若過了十年,或者過了二十年。

社會體會不同,最後的觀點也就不一樣,只要在人性道德之內,沒有人是錯,沒有人是絕對正確,只有相對的好而已!

而最後看鳥兒如何飛天,光是這話,就已經挑戰了道家的神經,道家以為天上並不是空氣,而是另外的土地,另外的一個世界,上面有神仙。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地面上厲害的人物,只要死去或者活著,要麼是飛仙,要麼便是仙人轉世。

不過,唐傑作為一個轉世的人,他腦海裡只有科學,哪怕是唯心主義也只有在困難到沒有解決的方法才會祈求上天圖個安慰。

唐傑舉著自己的白卷上了平臺,所有人都望著他,所有人都不解。

牟利說,要問天下事,南洲有張唐,而似乎在百姓心中,張啟雲地位高一點,而在士族在匠人,在商人心中,唐傑的地位卻是達到師祖級別!

相公怎會如此?柯兮有些不解,倘若以相公出題,他不會不知道答案,相公交了白卷,意思何為?

唐傑朝著眾人,朝著學子說道:“在這裡,唐某要想諸位道個歉!唐某並不是為難各位。”

唐傑還沒有說完,孟老就率先站了出來,他說道:“唐大人用心良苦,各位學子,倘若怪罪便朝著老夫而來。”

哪裡有人會怪罪唐傑,光是唐傑的政績,就沒人敢說出一個責怪的話,誰要敢說出,光是圍觀的百姓唾沫,就足夠將他們淹沒。

孟老說道:“老夫曾以為四書五經便是太陽,世間再無一門學識能與之匹敵,自從後來平安(唐傑的小名),給我講過他偶然入夢,得天書一門,其中變化萬千,格物致知,天下萬事萬物,皆有科學依據!此為理學!修身養性,知恥知德知禮,此為文!”

“文科?理科?”

這一下輪到現場的人沸騰了,倘若以唐傑的劃分,那天下的教派,不論道不論儒學,不論墨家,甚至不論陰陽家,皆為文?

理何為理?

其中,哪怕面對自己的偶像,公孫致也並沒有迷失自己,他父親就是一個讀書人,他父親告訴他,四書五經包含萬千,囊括宇宙真理!

公孫致突然覺得,他看到了一扇門,門裡似乎有許多看不見的東西,裡面究竟有什麼東西,連他都覺得好奇。

“敢問唐大人,何為理?先人著作,大人何德何能,膽敢推翻?”

尊敬是一回事,但是面對底線,面對矛盾,又是一回事,孟子沉默了,哪怕是孟老也沉默了,因為他們很想知道,唐傑說的理到底是什麼東西?

唐傑站在高臺,下面全是一雙雙眼睛盯著他,他知道利益來了,真正的利益來了,要這裡是京都,他將會被撕碎,最後連骨頭都不剩下。

還好這裡是揚志縣,這裡是一個貧窮落後,一個連識字都找不出一百人的南洲!

唐傑說道:“理為真理,既為本質!理既科學,所謂科學,簡單比喻,便是萬事萬物的根本!這裡是南洲,這裡是揚志,不過我唐傑可以告訴諸位,天下學派,終將不如揚志先進!不出百年,揚志理學,遍佈天下!”

唐傑一說完,原本還竊竊私語的現場,他們都停止了討論!他們彷彿看到了一顆種子,一顆正在揚志生根發芽的種子,最後長大,慢慢籠罩天下!

孟老不敢呼吸,倘若理學如此,那世間正道將在這裡揭曉?天啊,孟老不敢想下去,他似乎想起了他師傅真聖子說的話,他的學識,不過糊弄人而已。

他又想到了易曾經對他的卦象,孔申入北,不過淪為他人綠葉;你孟老入南,終將學徒天下!

這也正是孟老多年無怨無悔,選擇隱居南洲的原因。

難道這一切,都要在今天開始了嗎?

柯兮默默站在唐傑身旁,她彷彿看到了一群群士子朝著唐傑走來,要和他理論,甚至是拔劍相對。士子之間,在真理觀點面前,沒有朋友,甚至沒有兄弟父親。

在大周,隨處可見這樣的情況,兄弟兩人拜不同的師傅,因觀點不同,最終兩人形同陌路,甚至拔劍相對決鬥!

天啊,相公他怎敢挑戰天下,怎敢如此?相公,他不怕死嗎?柯兮抓著唐傑的手,能感覺到他手心的冷汗,能感覺到他心裡的害怕。

或許,相公說的是對的,他此行京都,危機四伏,他要種下一顆種子,一個可以顛覆天下局勢的種子,只要他有了信仰者,就不怕危險。

“理學,最簡單來說,一畝田假如一年可產五石稻米,那麼十畝如何?百畝如何?千畝如何?此乃最簡單,接下來才是理學用處,有十畝田,第一畝假如有二顆石頭,第二畝有四顆,第三畝有八顆,倘若千畝多少?”

“如此?請各位給我答案,請各位作答白紙?只要能算出,唐某萬兩白銀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