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1899大時代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十章 維新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十章 維新

第四十章維新

“汨羅淵中波濤動,巫山峰旁亂雲飛。混混濁世吾獨立,義憤燃燒熱血湧......”

唱片緩緩地轉動,低沉的歌聲傳了出來,讓陽光明媚的房間中多了不少的陰鬱。伊藤博文面無表情地聽著這明顯是反對政府的歌曲,就像是沒聽出歌詞中的意思一樣。

“權貴只曉傲門第,憂國此中真乏。豪閥但知誇積蓄,社稷彼心何嘗思.....”

坐在伊藤博文對面的高橋是清是很贊同這位元老的政治理念的,平時的時候也能高談闊論,滔滔不絕,但是現在也只是正襟危坐,表情嚴肅的不行。

辨清雖然是嚴肅,但是高橋是清的心中卻是掀起了驚濤駭浪。他實在是不明白伊藤博文這位大佬把它叫過來一起聽這種反動歌曲到底是為了幹什麼。現在的明治元老之中,伊藤博文雖然以才氣和眼光而為其他人所京中,但是他的那一套文治派的做法,並不是為其他元老所完全接受的。

在這樣一個路線之爭的時刻,高橋是清可不敢表露出任何的傾向來。他又不是陸軍和海軍的出身膽敢攪合到這樣的紛爭中,說不定那跳就會落得個粉身碎骨的下場。就算是站對了隊,哪天被天誅了也不是他所願意的。

“高橋,”伊藤博文緩緩地開口道:“這首歌曲最近在京都很是流行呢,不知道你聽過沒有?”

“聽過。”高橋是清老老實實地回答道:“在日比谷公元那邊曾經聽到有人放過。”

“那你覺得這首歌怎麼樣?”

“額....”,高橋是清嚴肅地道:“歌聲中有很重的關西腔,定然是些非國民所為!”

“哈哈,非國民?”伊藤博文難得地笑了起來,他用輕鬆的語調道:“再按些人看來,我們這樣的高官,才是真正的非國民吧?”

這種話高橋是清哪裡敢回答?他只能是將腦袋低下,沉默不語、

“那些人說我們將國民辛辛苦苦地才建立起來的產業瓜分一空,才是日本的罪魁禍首,你怎麼看?”

高橋是清斟酌了一下,謹慎地道:“官辦產業,確實是有很多積弊。政府將產業由公辦變成私營,也是不得已為為之。”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哼,私營就一定會比公辦的要號碼?”伊藤博文冷哼一聲,輕蔑地道:“不過是找了個理由,來瓜分國家二蛋財富罷了。”

“這......”,高橋是清對此是相當的贊同,但是他的出身就決定了他必須對這個問題保持沉默。人都是有自己的立場的,他的身後有財團的支援,所以他就不可能在這個問題上提出反對意見了。

高橋是清就只能道:“鋼鐵,製造等重工業是國家的命脈,必須要儘快的發展壯大,才能讓帝國變得更加的強大。”

“不錯,鋼鐵實在是一個國家的脊樑。”伊藤博文也不再提之前的話題,道:“西邊的中國,據說現在已經能一年生產數百萬噸的鋼鐵了,你認為這件事情是真的,還是只是某些人信口胡說的?帝國現在一年也不過才四十多萬噸的鋼鐵產量,如果是真的,那.....”

“張之洞建立,後來落入了楊氏之手的漢陽鋼鐵廠,建設之初,就被成為是亞洲第一鋼鐵廠。加上中國本土的鐵礦石和煤炭都很充足,因此,一年能夠生產出二十萬噸的鋼鐵是有可能的。”

“哦,你是說中國人誇大了他們的鋼鐵產量?”伊藤博文追問道:“那中國人的鋼鐵產量會超過大日本帝國了嗎?”

“肯定是誇大了的!”高橋是清肯定地道:“一年八百萬噸.....實在是讓人難以想象。但是說不定已經能和帝國的鋼鐵含量不相上下了。”

高橋是清道:“除了漢陽鋼鐵廠外,中國的西軍所控制的地盤上,太原,邯鄲,唐山,這幾處都有建設重工業基地。以西軍席捲中國的架勢來看,他們的鋼鐵產量應該在南方諸侯的三倍左右。”

“也就是說北中國一年有六十萬噸?”

“不,不止是楊氏三倍,還有廣西,海南的產量加起來,北中國的鋼鐵產量應該在一百萬噸左右。”

“一百萬噸,真是一個可怕的數字。”伊藤博文感慨道:“以如此強大的實力,大概是能夠自保無虞了。高橋,你說,強大之後的中國,會願意和動過保持和平嗎?”

“大概是不能的,”高橋是清搖搖頭,道:“強大的國家總是要向外擴張的,帝國只要還佔領著臺灣和東北,中國就永遠不會和我們保持和平的。”

伊藤博文淡淡地道:“那你是支援現在對中國開戰了?”

“是,如果有可能,最好是和俄國人聯手,在東北堵住中國人的北進勢頭。在南邊奪取海南,封住中國人的南下之路,將中國人堵死在大陸上,這樣,他們才不至於對帝國造成威脅。”

“能辦到嗎?”

“....不能。”高橋是清洩氣地道:“和俄國人的戰爭完全是虧本了,一點賠款都沒得到。想要將債務還清,還要好些年才行。沒有錢.....沒有足夠的金錢,是不可能答應一場戰爭的。而且現在的中國政府雖然名義上是張之洞作為總統,但是實際上掌握權力的,是陳誠,楊洪森那些人。他們同樣的都是性格強硬喜歡I人,就算我們能夠打進北京城,他們也是不會就此屈服的。”

“那麼,高橋,你親自去一趟中國吧。”伊藤博文最後道:“用你的眼睛,去看清楚現在的中國到底是什麼樣子的。評估一下他們的戰爭潛力,並要儘可能的和他們簽訂一份條約,來保證帝國在東北的利益。”

“和中國人簽訂條約?”高橋是清有些遲疑地道:“這個事情交由日置益大使去做不就行了嗎?”

“日置益和陸軍的人牽扯的太深,你晴子去一趟,我比較放心。”

“中國人會同意嗎?”

“會的,”伊藤博文低聲道:“現在他們正在和俄國人作戰,定然會同意的。”

高橋是清對這個理由還是有些信服的,俄國人的戰鬥力很強。哪怕是日本人最終逼退了俄國人,消滅了俄國的大部分作戰艦隻,但是俄國人的陸軍之悍勇,就讓日本人感到了深深的忌憚。

在他向來,中國人就算有些一些進步,但是在和俄國人這麼一個強敵作戰的時候,也是不會想要再招惹上另外一個強敵的。大日本帝國自從逼迫俄國人堅定了停戰協議之後,已經是踏入了列強的行列,算得上是強國了。

當然,陳誠和楊洪森都不這麼認為,至於林夢楚,她連年產鋼鐵兩千多萬噸的美國人都不放在眼裡,就更不用說日本這樣的國家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