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西夏風雲最新章節列表 > 第001章 擁立新君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001章 擁立新君

“來人!”沒藏訛龐大喝一聲。

聽到喝喊聲,幾名家兵跑進來:“奴僕在。”

沒藏訛龐對家兵們下令:“寧令哥大逆不道,竟敢弒殺皇上。快給本相拿下,推出斬了。”

“是。”幾名家兵奔到寧令哥的房間,不容分說,將他綁上。

寧令哥一邊掙扎一邊叫喊:“為什麼綁本太子,你們好大的膽子。本宮要見國相,本宮要見國相。”

家兵喝道:“你弒殺了皇上,國人都在討伐你。”

寧令哥見到沒藏訛龐,叫喊著:“國相,是你讓我殺……殺皇上的……是你讓我殺皇皇……上的……”

沒藏訛龐兩眼一瞪:“大膽逆臣,膽敢弒殺皇上,給本相推出砍啦。”

“國相……”寧令哥哭喊:“你這個奸人,是你讓我刺殺皇上的,要立我為新君的呀——”

沒藏訛龐嘿嘿冷笑,“你想的好美,弒殺了皇上還能立為新君?你等著吧,和你母后一起去死吧!”

寧令哥咬牙切齒地大罵:“沒藏訛龐,你不得好死,你不得好死!你這個奸人——”

沒藏訛龐瞪著寧令哥,惡狠狠地:“給我拉出去。”

家兵們扭臂推肩,將寧令哥拽出大廳。

寧令哥扯著嗓子叫喊:“沒藏訛龐,你這個奸人……你不得……”

李元昊臨終時留下遺言:日後如國勢弱衰,宜附中國,不可專從遼國。蓋遼國殘虐,中國仁慈,順中國則子孫安寧,又得歲賜、官爵;若為遼國所脅,則吾國危矣。爾等切記切記。

並遺囑:立從弟委哥寧令為國主。

沒藏訛龐召集党項大酋長諾移賞都、埋移香熱、嵬名浪布、野乜浪羅和族人沒藏山塔,議立新君。

埋移香熱道:“先皇曾立下遺言,立委哥寧令為國主,我等當遵守遺命。”

沒藏訛龐道:“委哥寧令即不是先皇的子嗣,而且沒有功績,如何服眾?怎麼能立為國主呢!”

幾個人看看沒藏訛龐,眼睛慢慢地變大。

諾移賞都道:“先皇已去,國主之位不可久虛。委哥寧令不能立為新君,那麼……”他停住話頭,盯著沒藏訛龐的眼睛:“莫非國相想自立為君?”

嵬名浪佈道:“國相如能保護大夏和國民,這也是我等所希望的。”

野乜浪羅也道:“國相要是能保護西夏和民眾,我們就立你為新君。”

“本相何敢妄想。”沒藏訛龐搖搖頭,看著幾個人,神色凝重地道:“本相沒有當立新君的想法。剛才我說委哥寧令即不是先皇的子嗣,也沒有功績,是不能立為新君的。西夏世代為党項李氏相傳,父死子及,國人乃服。”

埋移香熱道:“國相說得有理,就依國相之意。”

嵬名浪佈道:“國相說得有理,可按國相之意選立新君。”

諾移賞都道:“聽國相之言,國相應有中意人選了。”

“有有有。本相說出來,你們看看這個人可立不可立。”沒藏訛龐威嚴地環視著,看看在場的每位大酋長,然後站起身,莊重地道:“這個人就是李諒祚,可立為新君。”

“立李諒祚為新君?”

幾個大酋長紛紛議論起來。

“對,就立李諒

祚。”沒藏訛龐道:“眾所周知,李諒祚是先皇愛妃沒藏氏所生,乃先皇嫡嗣,立為國主,誰敢不服?”

沒藏山塔立即響應:“李諒祚是先皇嫡嗣,可立為國主,我等擁戴。”

沒藏訛龐又道:“立李諒祚為新君,我等善加輔佐,大夏定能繼往開來,國泰民安,繁榮興盛。”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諾移賞都點點頭:“我看可以。李諒祚雖小,即有國相舅父,又有掌兵舅父,可以服眾。”

埋移香熱道:“好,就立李諒祚。”

眾大酋長計議已決,於是立李諒祚為西夏國主。尊沒藏氏為宣穆惠文皇太后。

沒藏訛龐命諾移賞都、埋移香熱、嵬名浪布三人分掌國事;命沒藏山塔掌兵

權;自為國相,總攬國柄。

沒藏氏乃西夏党項大族,沒藏訛龐又是大族長,其族弟掌握兵權,於是權利越來越重,出入儀仗侍衛有如王者。

沒藏訛龐派遣楊守素為使,到汴京告哀。

陝西轉運使任顓陪同楊守素進京,一路上他問楊守素:“敢問先生,先王李元昊是怎麼死的?”

楊守素不敢以實相告,只回:“先王突患急症,不治而去。”

到了朝廷,楊守素將告哀表章呈上,遂回去覆命。

宋仁宗遣開封府判官、尚書員外郎曹穎叔為祭奠使,達州刺史鄧保信為弔慰使,出使西夏弔唁。賜絹一千匹、布五百端、羊百口、米麵各百石、酒百瓶。下葬時,又賜絹一千五百匹,其餘物品與初賜相同。

沒藏訛龐又遣使到遼國告哀。遼興宗遣永興宮使耶律嫋裡、右護衛太保耶律興、老將作少監王全到西夏祭奠撫慰。

沒藏訛龐再遣使以李元昊的遺物獻與遼國。

李元昊死了,宋朝的對頭沒了,宋朝大部分官員高興了,紛紛上表上奏。有的大臣提出:乘李諒祚幼小,母黨專權,乘機授予西夏掌管軍政大權的大臣和大酋長官職和權力,收買他們,分化瓦解,消弱西夏國勢,西夏一定屈服朝廷。有的大臣建議:乘西夏國喪期間,出大軍征討,一舉可滅西夏。

陝西安撫使延州知州程琳上表:“對他家死人幸災樂禍,乘喪陰謀用事,並非是懷柔邊遠地區的良策,不如因喪撫慰。”

慶州知州孫沔上奏:“伐喪非中國之體制,豈能因其喪而用兵。”

賈昌朝奏道:“若不趁此時以平西夏,待日後李諒祚年長,羽翼豐滿,必為朝廷之患。望皇上深思。”

兵部尚書陳執中啟奏:“自李元昊用兵以來,我朝損兵折將,將校戰歿千餘,軍兵捐軀近二十萬,費國用無可計數,國衰民苦。西夏乃朝廷大患,天賜此良機,剿滅西夏正在此時。”

程琳再奏:“中國乃天朝上國,誠如孫知州所言,中國自古無伐喪體制。我朝如開啟先例,定使列國譏笑,後世詬病。”

“好,說的好。”宋仁宗確實是仁義之君,聽到程琳的稟奏不住地點頭,看看群臣,神情傷感地道:“朕所知,中國無伐喪的先例,朕豈能做不仁不義之事。朕雖憎惡李元昊,然中年長逝,誠為可惜。李諒祚尚在襁褓之中,何罪之有?朕於心不忍,豈能以兵相伐。”

宋仁宗的話說得滿朝文武大臣都低下頭,心中悽然,再無人出班勸諫出兵。

賈昌朝奏

道:“皇上仁至義盡,不念舊惡,臣五中震動,深感汗顏。”

“愛卿不必自責。”宋仁宗道:“議論國政當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朕感謝眾位愛卿忠心耿耿,為國披肝瀝膽。”

眾臣一起回奏:“謝皇上嘉譽,為國披肝瀝膽是臣等的職責。”

宋仁宗又對群臣道:“朕意已決,命尚書刑部員外郎任顓為冊禮使、供備庫副使宋守約為副使,冊封諒祚為夏國主。”

在西夏軍民守喪期間,宥州蕃部酋長孟香,領著部族千餘人投奔了慶州。沒藏訛龐得報,立即派人到環慶安撫司治所環州通報情況,並以追索叛臣孟香為名,派遣大軍進兵定邊軍,劫持邊民,搶掠牛馬。

宋仁宗得到環州報急文書,下詔慶州知州杜杞,按照合約有關條款的規定,立即遣還孟香等人。

杜杞上書奏:“西夏違約舉兵,進攻邊界,搶掠財物,屠殺軍民。孟香等不可遣還。若遣返,西夏更加猖獗。”

於是宋仁宗給西夏下詔:返還搶掠財物,否則,孟香等不可返。

沒藏訛龐接詔後猶豫不決,即想要人,又不想返還財物。此事便耽擱下來。沒藏訛龐沒有返還財物,杜杞也沒遣返孟香。

本來是朝廷違約在先,西夏效仿在後,才出兵報復。沒藏訛龐想來想去,就覺得朝廷不講理,以大欺小。怪不得先皇在世時,屢屢出兵攻宋,感情大宋朝說的好聽,做的不怎麼地道。

沒藏訛龐下定決心,既然朝廷不講理,就別怪我沒藏訛龐無禮啦。他要效仿先皇領兵征戰,以振西夏國威,樹立自己的權威。

西夏党項費聽部五百多戶,趕著大車和牛羊,越過宋夏東南部邊界,進入延州境內,對邊將訴苦:“遼國大軍進攻,我們的家被燒燬了,國中大亂,沒辦法,特來投歸。”

邊將不敢怠慢,趕緊派快馬上報延州府。

知州程琳曾經抓獲過闖進宋境的西夏蕃部酋長,沒有斬殺,以酒相待,好言安撫,令回夏界。邊界諸蕃部受到感動,也表示以後不在捕殺漢人。此地邊界的宋夏邊民相安無事。

程琳得到急報,想想道:“這是西夏的詐降計。遼國進攻,西夏當舉國抵抗,

豈能允許部族逃亡他鄉避難。聽說西夏正在追捕叛夏逃宋的人,可能就是這些人。

如果不是這樣,那就是西夏設計引誘我們。”

程琳感到此事重大,怕引起不良後果,遂領軍趕赴邊界,對邊將下令:“這些人切不能收留,命其返回夏境。”

西夏民眾不回,紛紛道:“以無家可歸,望大人收留。”

程琳大喝:“你等詐降而來,速速返回夏界,如不返回,格殺勿論!”

宋朝大軍刀出鞘箭上弦,對著夏民。夏民見狀,只得返回界內。不多時,只見遠處旌旗招展,馬蹄噹噹,西夏騎兵飛奔而來。

沒藏訛龐騎在馬上,向宋境望去,只見宋軍嚴陣以待,心中驚詫,不敢妄動,只得領軍返回。

是年四月,任顓和宋守約來到興慶府。沒藏訛龐隆重地接待了宋使。任顓宣讀了宋仁宗的詔書,冊封李諒祚為夏國主。。

這次冊封只有封冊,而沒有賜印。

宋夏暫時和好,相安無事。遼夏邊界卻硝煙突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