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西夏風雲最新章節列表 > 第032章 奇計退宋軍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032章 奇計退宋軍

劉昌祚見靈州城門沒來得及關,正要進攻,高遵裕的信使急馳趕到,對劉昌祚傳令:“幕府(注)大人有令:且勿攻城,待環慶大軍到後再聽將令。”

劉昌祚看著夏軍驚慌地奔進城裡,關閉城門,嘆道:“城就在腳下,卻怕我爭功,奈何?”只得下令不要攻城。

傍晚時分,環慶軍離靈州城還有三十裡。夏軍騎兵趁夜色降臨,向宋軍發起襲擊。劉昌祚得報,連忙派三千騎兵赴援。戰鬥進行了一夜,天快亮的時候,夏軍騎兵撤退。

劉昌祚謁見高遵裕。

高遵裕面有慍色:“增援的軍隊怎麼來的這麼遲緩?”

劉昌祚回道:“接到信使的傳令,隨即赴援,未曾耽擱。”

聽到劉昌祚的回話,高遵裕十分不滿,心裡頓生殺意,斜了他一眼,問:“靈州在前,如何攻取?”

劉昌祚回答:“末將本欲攻城,但幕府在後,未敢輕動。前日磨臍隘之戰,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夏軍敗退,若乘勢進攻,靈州必破。”

高遵裕冷冷地道:“我夜裡用以萬人背土壘城,天明即可入城。”

劉昌祚見高遵裕不高興,只得告退。高遵裕乃是宣仁聖烈皇太后的叔父,當今皇上宋神宗的外祖父。劉昌祚豈敢得罪。

劉昌祚走後,高遵裕怒氣未消,拿出宋神宗給他的密信。這封信是劉昌祚報捷時請示授予獨立兵權時,皇上寫給他的,言劉昌祚無能力統領大軍,可撤其兵權。於是,找來副將姚麟。

高遵裕看了一眼姚麟:“劉昌祚沒有能力統領大軍,靈州未下,不能再用他了,本帥將軍權交予你。”

姚麟抱拳施禮:“回大人,末將更無將才,不敢受。”

高遵裕無奈,只得取消任命,讓姚麟回去。

高遵裕命士兵挖土壘城。此時已是十一月,天寒地凍,無法挖土。他犯愁了。

仁多凌丁率四萬兵馬來增援靈州,宋軍射箭,阻擋夏軍。劉昌祚是神箭手,舉弓對著仁多凌丁,一箭正中其臂膀。仁多凌丁無法再戰,下令撤軍。劉昌祚率軍追殺,繳獲甚多。

高遵裕見劉昌祚再立大功,更加妒忌,將所獲糧食馬匹盡歸環慶軍,並將涇原軍調歸自己統領。

高遵裕見土壘城牆的辦法不行,又命伐木做攻城器具。靈州城外方圓百里沒有大樹。宋軍砍來一些小樹,無法製作。高遵裕見狀,在心裡生悶氣。

高遵裕望著靈州城進不去,命士兵在城下喊話。

士兵們站在城下,衝著城頭高喊:“我宋朝十萬大軍圍困靈州,還不趕快投降。不然,困死你們。”

夏軍在城上嬉笑著大喊:“我們沒有反叛,也沒有與你們打仗,怎麼能談到投降呢。”

高遵裕無奈,只得下令圍城。

夏軍在漫長的戰線上東堵西擋,不敵宋軍,節節敗退。有的宋軍離興慶府只有四百多裡,周圍諸多堡寨被攻破,沒攻破的堡寨也被宋軍圍困。西夏朝中一片驚慌。

梁太後和梁乙埋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無計可施,召開緊急會議,商討對策。

梁太後對大臣和大首領們道:“宋軍已兵臨國門,我軍兵力不足,如何抵禦宋軍?”

頗超青豹出班稟奏:“臣願領一軍增援靈州,與宋軍決一死戰。”

費聽悉訛出班道:“我等願出兵與宋軍決戰,誓死保衛興慶府。”

梁太後道:“你們都有傷在身,如何出戰。”

細封黑男道:“臣等身上雖有傷,為了保衛國家,何懼傷痛。”

諸多青年將領都表示以死抗宋,血戰到底。就在這時,房當皆雄在家人的攙扶下,走進大殿。

梁太後連忙道:“老將軍來了,快請坐。”

房當皆雄自遼夏戰爭救國母身負重傷,一直在家養傷,好不容易死裡逃生,活過來了,卻喪失了征戰的能力。在府中得知夏軍敗退,興慶府告急,遂來到朝中。

“謝太後。”房當皆雄坐下,啟奏:“臣聞我軍不敵宋軍,故來朝中看看。”

梁太後道:“宋軍大軍壓境,我軍節節敗退,本宮正與眾臣商議退敵之策。諸將願出城與宋軍決戰,以死打破宋軍包圍。”

房當皆雄回奏:“不須拒戰,只需堅壁清野,引誘宋軍深入,取精兵守靈州和興慶府,而以輕騎抄其饋運,宋軍無糧,天氣寒冷,可不戰自潰。”

“好好。”梁太後喜出望外,“老將軍之計,太好了。”

於是,梁太後下令調十二監軍司和龕谷、桃堆諸寨精兵十萬,駐守在興慶府和周圍要塞之地,以保衛興慶府。又命頗超青豹、費聽悉訛、細封黑男等青年將領,各領三千精騎,襲擊宋軍糧道。

斥候來報:高遵裕大軍圍靈州,涇原總兵魯福和副將彭隼向靈州護送軍糧;種諤自黑水降橫河平人戶,破石堡城,駐軍夏州索家平,等候糧草;另一宋軍運糧車隊向韋州進發。

細封黑男率軍到達鳴沙州,趁夜色衝向宋軍糧隊。宋軍倉皇應戰,魯福被殺,彭隼受重傷被俘,護糧的一千軍兵連同二千民夫皆盡被殺,糧草被燒。

費聽悉訛率軍奔向韋州,過樂山,截住宋軍糧隊,一陣燒殺,盡毀數十輛大車糧草,斬殺宋軍和民夫千餘人,其餘逃竄。

頗超青豹率軍奔向夏州,三天後的傍晚,探馬來報宋軍運糧車隊正過無定河。頗超青豹下令疾奔無定河。

黑夜寒冷,北風呼嘯。夜空上的圓月似一個冰盤,發出冰涼的寒光,使得原本寒冷的黑夜更加清冷。無定河已經結冰,寬闊的河面映照著月光,猶如一個巨大的銅鏡。宋軍糧隊大車有的已經過河,有的正在河面上,還有一部分在河對岸等待過河。

頗超青豹下令:“燒燬糧草。”

夏軍鐵騎點燃火把,殺向車隊。宋軍大驚,慌忙迎戰。夏軍鐵騎如入無人之境,殺人放火。頓時,火光映紅了夜空上的冷月和冰河。

三隊西夏鐵騎凱旋而歸,朝野歡騰,士氣大震。

宋軍陷入絕糧困境,紛紛向朝廷要糧。

宋神宗御覽諸路大軍要糧的告急文書,心中不解,問群臣:“諸位愛卿,我朝大軍討夏,捷報頻傳。朕記得:李憲兵至龕谷,言掘‘御莊’窖粟數萬;劉昌祚於鳴沙州得積穀百萬、草萬束;種諤取米脂,亦稱收藏粟萬九千五百餘石。何以未過三個月,各軍卻無糧,紛紛告急,是何原因?”

宰相王圭出班啟奏:“稟皇上,我軍戰敗夏軍,事不容疑。但不免出現將領貪功而誇大戰果,謊報軍情。”

“這……”宋神宗一愣。

翰林學士、右正言章惇啟奏:“資糧於敵,自古難之。何況李憲、種諤等言誕而誇,兵行鮮序,是其入夏人圈套中也。”

西夏道途險厄,自熙寧寨經磨移口至兜嶺,皆大川,通車無礙。自嶺以北,多山少水,輜重難行。此時,王中正大軍由奈王井北進至牛心亭,將士戰亡二萬多人,因無糧困守等待。高遵裕和劉昌祚仍然圍困靈州,等待糧食。種諤困在夏州的索家平,無法與王中正大軍會合。李憲率軍北進,過殺牛嶺,

困在滿丁川。

宋朝諸路大軍等待糧草,久等不見糧草的蹤影,軍心渙散,將士飽受風寒,死亡無數,開始逃跑。

王中正盼不到糧草,無奈之下傳令撤軍。

高遵裕兵圍靈州已經十八天。

此時,天寒地凍,諸川皆冰封,惟有黃河浪濤滾滾,竟如盛夏的水勢。

房當皆雄遣人進宮,向梁太後再獻一計。梁太後大喜,下旨掘開黃河七級渠道。大水滾滾,呼嘯著卷向宋營,頓時宋營一片汪洋。高遵裕沒想到西夏能用水攻,在將士救助下倉皇奔逃。出征時的八萬大軍,戰死萬人,餘下近七萬人只有一萬三千逃得性命。

頗超青豹率夏軍追殺,將校任成、俞平拼死護衛高遵裕,雙雙戰死,高遵裕逃得性命。劉昌祚率涇原軍殿後,軍兵渡葫蘆河時,劉昌祚領一隊騎兵掩護。夏軍追來,劉昌祚領軍迎住,揮劍拼殺,且戰且退,力戰數日,退到韋州,軍兵爭相入城,夏軍趁機衝殺,宋軍大潰。

種諤在皇上面前誇下海口,現在進軍不利,怕受到朝廷責備,見河東軍遲遲不到夏州,只得硬著頭皮領軍進發,去會河東軍。大軍到達鹽州時,天降大雪,寒風肆虐,無法繼續前進。駐紮數日,糧草斷絕,人馬皆有餓斃,將士開始潰逃。

殿直劉仁歸見士卒逃跑,揹著種諤,率眾南奔,三萬潰兵逃進宋境,居民驚駭。陸續有敗兵逃回。延州知州沈括得知有軍兵回來,出東郊迎接鄜延歸師,竟有數千人,聲稱回來取糧草輜重。

沈括問:“副都總管遣你等歸來取糧,主者為何人?”

軍兵們七嘴八舌地回道:“在後邊呢。”

沈括下令各歸軍營聽令。傍晚時分,又有八百多人回來。不到十天,有四五萬軍兵逃回。

沈括覺得事態重大,回來取糧豈用這麼多人,急忙遣人向朝廷報急,帶兵出城巡視,正遇劉仁歸和一群軍兵奔回。

沈括問:“劉將軍回來,有何公幹?”

劉仁歸慌忙道:“都副總管遣末將回來取糧。”

沈括道:“請將軍出示兵符。”

劉仁歸一聽,心中驚慌:“回大人,末將回來甚急,忘請兵符了。”

“忘請兵符了?”沈括盯著劉仁歸的眼睛:“自古行軍征戰,皆以兵符為憑,無兵符即為違令。”

“大人……”劉仁歸無言以對。

沈括大怒:“無兵符擅自逃歸,當斬。來人,與我拿下。”

劉仁歸嚇得跪倒:“請大人饒我一命,饒我一命……”

軍士手起刀落,當著潰兵們的面,將劉仁歸砍頭,以正軍法。

鄜延大軍九萬三千人,只剩下三萬人。種諤等不到糧草,下令殺戰馬充飢,實在堅持不住,只得下令撤退。

李憲得到諸路大軍撤軍的資訊,心中一驚,還沒攻佔興慶府,何以半途而廢。正猶豫時,探馬來報西夏大軍來攻。急忙傳令迎敵。

梁乙埋親自領兵進攻李憲軍。宋軍人無飯吃馬無草喂,無心再戰,一觸即潰。

李憲大呼:“若不戰,全軍死於荒野!”宋軍聞言,抖擻精神,返回身咬牙迎戰。夏軍廝殺一陣收兵而去。

李憲見夏軍退兵,心中稍安。

傍晚時分,探馬奔來稟報諸軍潰敗的訊息。李憲大驚,不敢留在夏境,顧不得天黑路險,傳令撤軍。將令一下,將士們撒腿狂奔……

注 幕府:軍隊出征使用帳幕,所以古代將軍的府署稱“幕府”,也代指統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