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西夏風雲最新章節列表 > 第033章 梁太后復仇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033章 梁太后復仇

元豐伐夏以失敗告終,戰沒將士三十餘萬,傷亡民夫四十多萬,輜重糧草損失無數,朝野震動,哀聲遍野。

宋神宗更是傷感滿懷,如切膚之痛。他是個立志有所作為的皇帝,即位後,小心謙抑,敬畏輔相;求直言,察民情,恤孤獨,養耆老;不治宮室,不事遊幸,勵精圖治,變法振匱,欲大有作為。他深知祖宗志吞幽薊(注1)、靈武(注2),而數次兵敗,壯志未酬。他立志奮起,要雪數世之恥。

元豐之敗,如當頭一棒,椎心泣血,創巨痛深。宋神宗當著群臣的面道:“朕涉道日淺,昧於知人,不知將帥,以天賜可乘之機,欲為祖宗殄滅一方世仇,深用厚顏。”

大臣們能說什麼呢,皇上自己已經檢討了,自責了,就別再說了。

然而,宋神宗又毫無辦法,積弱積貧的國情,不是他造成的,又不能埋怨祖宗,只能追究領兵將帥的責任。於是,種諤貶為鳳州團練使,高遵裕貶為郢州團練副使,劉昌祚貶為永興軍鈐轄,王中正貶為金州觀察使!

如何處置李憲,宋神宗頗傷腦筋。李憲因戰績較大,基本保全熙河路大軍。但不能兵至靈州,出師無功。

同知樞密院孫固上奏:“兵法雲:期而後至者斬。況諸路皆至而李憲獨不行,不可赦。”

宋神宗道:“李憲還是有功的,責其擅自回軍。”

李憲奏道:“臣知罪。非臣狡辯,兵出熙河,下蘭州,破龕谷,陷西使,進軍天都山,焚行宮。熙河至靈州,道路艱險且長,一路即行即戰千餘里,饋餉不接,兵馬無食,風寒凜冽,舉步維艱,實難前進。若再等下去,全軍餓畢於荒野中,臣也不得再瞻龍顏矣。臣為保全大軍,只得甘冒違詔擅自撤軍。”

一席話說得宋神宗和滿朝文武大臣沒了言語,孫固看看李憲,也不好再說什麼了。

內侍押班李舜舉啟奏:“出師百餘日,兵疲師老,民恐死於凍餒,百緡不能僱一夫,糧運受阻,回兵有因。”

宋神宗微微點了一下頭,對李憲道:“朕知愛卿辛苦,也知用心良苦。賜銀帛四千,復還熙河,為涇原、熙河、蘭會安撫制置使。”

李憲跪倒磕頭,“臣謝皇上厚愛,雖肝腦塗地,無以報知遇之恩。”

西夏戰敗了宋朝,梁太後並沒有高興,面對戰爭留下的創傷,殘破的堡寨,流離失所的百姓,斷壁殘垣的天都山行宮,她無法高興。更讓她氣憤和不安的是吐蕃,那個後顧之憂的罪魁禍首董氈。這個沒有恩義的兩面三刀的傢伙,竟然出兵協助宋朝,本宮饒不了你!大宋朝的仇也要報!

面對滿目瘡痍,面對宋吐的仇恨,梁太後陷入深深的思索:仇要報,民要安生,大戰後,西夏已無力再興兵征戰。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她想起了這句話。

這時,侍臣稟報:“稟太后,汴梁細作回來,有要事稟報。”

梁太後道:“讓他上殿吧。”

細作進殿來,跪倒,“稟皇太后,小人在汴梁探聽到董氈因出兵助宋,神宗認為協濟軍威,事功可紀,由長樂郡公進封武威郡王。鬼章、阿里骨、黨令支皆

授予團練使,心牟欽氈、阿星、李叱臘欽皆為刺史。”

“本宮知道了。”梁太後看看細作,“你辛苦了,賜銀百兩,絹十匹。回去休息吧。”

細作磕頭:“謝皇太后。”

細作走後,梁太後思忖,董氈這個老狐狸,這回更得居功自傲了。其勢強盛,不可用兵,只可與其同好。欲結兩好,不能再嫁女兒了,怎麼辦呢?思來想去,決定割地給董氈。

於是派臣下出使吐蕃,見董氈,呈上西夏國書。

兩國雖有隙,卻結秦晉之好。今欲割斫龍城以西地,贈贊普。如

歸我,即官爵恩好,一如所欲。

董氈看完,嘿嘿一笑,對使者道:“請貴使轉告太后:謝謝太后美意,那塊地她自己留著吧。”

董氈知道梁氏不會善罷甘休,立即遣使進京,上表朝廷,說夏人欲與臣通好,已經拒絕。現在已經訓練好甲兵,等待朝廷出兵,隨軍進討。

宋神宗下詔李憲,告訴董氈:師行有期,即預以告。

梁太後得到密報,怕宋朝再出兵,兩面受敵,遂打消出兵討伐董氈的念頭。她突然想到,應該將宋朝入侵的事告訴遼國。於是派使臣出使遼國,並將鳴沙之戰所俘獲的寧遠寨監押張天益獻與遼國。

遼道宗命燕京留守司涿州知州給宋朝雄州行公文:

夏國使來朝稱,南朝兵起無名,不測事端,請全兩國之歡,言尋

舊好。

宋朝得報,宋神宗命雄州回覆:

夏國主受宋封爵,昨邊臣言秉常見為母黨囚辱,比令移問事端,同

惡不報,繼引兵數萬侵犯我邊,義當征討。今以屢遭敗衄,遣使詭情陳

露,意在間貳,想彼必已悉察。

遼道宗見宋朝如此說,也不再追問了。

當初宋朝五路進兵入夏界,蕃部投降的不下數萬族帳。梁太後想召回他們,就放其家屬到宋境內,找自己的親屬,讓他們回到夏國。並派梁永能在宥州屯兵三萬,準備到塞門和保安軍接應。此謀劃被宋朝探子得知,密報延州知州沈括。他立即派人在降者中查訪,嚴加防範。西夏降者覺察到宋朝已經注意他們了不敢行動,放棄回西夏的打算。

梁太後得知延州阻止夏人迴歸,十分氣憤,又得到宋朝要在鳴沙城南修築城堡,以防夏國的情報。

鳴沙城西扼靈武,北臨黃河,南距鎮戎軍熙寧寨四百餘裡,是一處戰略要地。梁太後立即派宥州觀察使格眾領兵三萬,屯駐金湯城,伺機進攻延州。

延州知州沈括命副總管曲珍率步騎兵二萬,授予密計。

曲珍引兵進駐東川,聲稱出兵鄜延路東道,襲擊葭蘆城。梁太後得報,命大軍防守東方。曲珍果然率軍東進,行軍十數裡,突然傳令:“後軍變前軍,前軍變後軍,向西進發。”

宋軍轉身向西急進,在途中俘獲夏軍探馬,曲珍下令殺掉。三天後,宋軍偷偷進到永平川,突然向夏

軍發起進攻。格眾沒得到宋軍情報,也沒察覺到宋軍來到,倉猝迎戰。夏軍敗退,被殺二千餘人。格眾率軍奮戰,身負重傷,被宋軍俘虜。夏軍見主將被俘,軍中無主,倉皇逃遁。

曲珍敗宥州夏軍後,沈括與曲珍商議,乘勝攻取葭蘆城。遂命曲珍領兵屯綏德軍城。

梁乙埋急急忙忙奔進大殿,“稟太后,宥州兵敗,格眾被俘。”

“什麼?!”梁太後大驚,“格眾被俘啦?”

梁乙埋回道:“是的,格眾被俘了。臣還得到宋軍要進攻葭蘆城的密報。”

“宋軍還要攻取葭蘆城?”梁太後神情凝重,看看梁乙埋,“立即派遣大將防守。”

“諸將有傷在身,無人可遣。”梁乙埋想想道:“派兀己去吧。”

梁太後道:“就讓他去吧。”

梁兀己得令帶一萬軍兵,扼守明堂川險要。兩軍大戰,宋軍被阻。曲珍遣人向沈括急報。沈括命曲珍紮營下寨,引誘夏軍,暗中派別將李儀出兵。李儀引一軍秘密進入河東路,從客臺津奇襲葭蘆城。河東副將訾虎率麟州和豐州精銳,從東面進攻葭蘆城。

葭蘆城夏軍兩面受敵,派出人馬到明堂川求救。梁兀己急忙遣軍支援。曲珍得報,立即下令攻擊。梁兀己支持不住,向葭蘆城退軍,宋軍緊緊追趕。宋夏大軍在葭蘆城下展開大戰,夏軍三面受敵,大敗而逃。曲珍下令攻城,葭蘆城遂破。

梁兀己逃回興慶府,進殿請罪,跪在梁太後面前:“稟太后,侄臣沒能守住葭蘆城,請皇太后責罰。”

梁太後看著梁兀己,心裡生氣,又沒辦法,不能殺了他,再說殺了他也不能挽回敗局。其他將領戰敗都沒殺,責罵幾句了事,何況是自己的親侄子。

“起來吧,回去歇息吧。”

梁兀己給梁太後磕了一個頭,“謝皇太后。”

梁太後對梁乙埋道:“宋朝破我葭蘆城,我也破他一城。國相,你再調集人馬,進攻淮安鎮。”

“遵旨。”

梁乙埋遂在國內各地徵調軍兵,共調集大軍六萬人,命都統軍嵬名精魅、副都統軍訛勃遇進攻淮安鎮。

淮安鎮守將是張守恩。元豐兵敗,各級將領都受到處罰,張守恩被降為淮安鎮城守。得細作密報,立即會合諸路宋軍向淮安鎮增援,準備合擊夏軍。

嵬名精魅和訛勃遇來到淮安鎮城下,命大軍安下營寨,準備休整後攻城。夜裡,宋軍突然攻營。夏軍在夢中驚醒,慌忙應戰,無數將士還沒有清醒,就被殺死,夏軍潰敗。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嵬名精魅聽到喊殺聲,急忙披掛,奔出營帳。無數支利箭射來,嵬名精魅倒在帳門口。訛勃遇領軍逆戰,身中數槍,力竭而死。夏軍見主帥戰亡,四散奔逃。大小將校戰沒三十八人,失銅印及兵符、軍書、器械無數。

注1 幽薊:即幽薊十六州:幽、薊、瀛、莫、涿、檀、順、新、媯、儒、武、雲、應、寰、朔、蔚。

注2 靈武:古縣名,郡名,今寧夏靈武縣。這裡指西夏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