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西夏風雲最新章節列表 > 第076章 牛溫舒不辱使命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076章 牛溫舒不辱使命

李乾順迎娶了成安公主,心情豁然開朗,等待宋朝退還所侵堡寨和土地。左等不見宋朝的動靜,右等不見宋使來通報。不免心中著急。他相信遼國不會欺騙他,宋軍已經退兵了。退還堡寨是麻煩的事,糧草、輜重、軍兵,一應所需都需要慢慢撤離,非三日五日所能完畢。

李乾順靜下心來,慢慢地等待。

察哥急急忙忙進殿:“稟皇上,臣得到情報,宋朝陝西轉運副使、延安府知府陶節夫正在修築銀州。”

“陶節夫修築銀州?”李乾順不相信地看著察哥:“大宋朝答應退還所侵堡寨和土地,怎麼會修築銀州呢?銀州是他們剛剛奪去的。”

察哥道:“稟皇上,宋朝答應退還所侵堡寨和土地,不過是應付遼國而已,實際並非真心。有諺語道;‘吃進狼嘴裡的肉,豈能吐出喂狐狸?’宋朝滅我之心不死,大動干戈所侵之地何能退還?”

李乾順憂心忡忡地點點頭,“愛弟說得對,以你所見如何應對?”

察哥回道:“臣認為首要當遣使赴遼,說明情況;再出兵相爭,讓宋知道我大夏不是任人宰割的羔羊。”

“好。”李乾順同意察哥的建議,“朕命你領兵收復銀州。”

察哥深施一禮:“臣遵旨。”

蔡京答應遼使蕭良,下令宋軍罷兵退地,好言安撫蕭良回國覆命。隨即向宋徽宗建議童貫掌管西界之事。

宋徽宗接受蔡京的建議,命童貫為熙河蘭湟、秦鳳路經略安撫制置使。童貫到任,秣馬厲兵,力主對西夏和西蕃用兵。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宋軍攻佔銀州後,陶節夫立即向朝廷建議:今既得石堡,又城銀州,西夏洪、宥皆在吾顧盼之中。橫山之地,十有七八,興州巢穴淺露,直可以計取。

於是上取興州、靈州之策。朝廷大加讚賞。加陶節夫龍圖閣學士。

夏軍的動向被宋軍探馬探知,立即稟報陶節夫。陶節夫得報微微一笑,“夏軍向東進兵,必趨銀州而來。”遂命裨將耿端彥引軍萬人,疾馳銀州城外駐防,保護築城。五日後,銀州城修築完畢。

察哥率軍來到距銀州十里之地,休整一日,次日大軍進兵銀州。察哥見銀州城修築完工,宋軍戒備森嚴,不敢輕舉妄動,下令撤軍。

夏軍退兵,耿端彥在城頭望見,知察哥會用兵,箭法高超,不敢追擊,下令固守城池。

察哥引軍退回境內,向西奔去,突然出境,由杏子河東山殺進延州塞門寨,大掠五日而退兵。

沒過幾日,察哥率軍出現在蕭關(注1)。

此蕭關乃宋朝遷漢代的蕭關,北移至兜嶺南險隘之處,利用原有廢棄的城基再築。此地山巒起伏,水草豐盛,便於屯兵駐守。對西夏十分重要,是西夏的左臂之地。隨著平夏城的失守,此地陷於宋境。

宋將鍾傳因虛報白草原斬敵首數量,被貶連州別駕。後被起用河中府,再遷渭州知州。到任後向朝廷建言:“河南要地,靈武為根本。其西地十五州,六地為王土。其東由清遠距羅山走靈州不及百里,夏以五監軍駐守。若選將輕軍先擊之,以趨韋州,可斷夏右臂。招撫夏眾,逐漸進取,重築蕭關,可斷夏左臂。”

宋朝採納鍾傳的建議,命其督築蕭關。鍾傳遣折可適領軍護衛築關,從鎮戎軍出發,

一路遭遇大雨,沒有按期到達。

察哥偵到宋軍動向,在踏口地區設伏。折可適領軍急急忙忙向蕭關進發,進入夏軍埋伏圈。夏軍突起,宋軍戰敗,折可適奮勇突圍,領殘軍逃走。

多羅巴念念不忘收復湟州,上次殺了高永年,方解心頭之恨,正要下令兵進湟州,探馬稟報宋軍來援。恐宋軍前後夾擊,遂命撤軍。

他再次向李乾順請兵,先到卓囉和南軍司,休整了幾天,領軍出發。大軍越過別六嶺,進入湟州地界。

多羅巴下令二萬大軍圍困臨宗寨,一萬軍兵埋伏在乳酪河西岸,以待宋軍援兵。待殲滅宋軍援兵後,再兵進湟州。

湟州新任知州辛叔憲得報夏軍圍困臨宗寨,命部將李寧領兵迎戰。宋軍行進到乳酪河五里之地,李寧命大軍停止前進。他勒馬向前眺望。只見乳酪河沿岸樹木森然,野草茂密,一股殺氣。

李寧對副將命道:“河畔恐有夏軍伏兵,命你率騎兵一千,馬踏草叢密林,以探有無埋伏。如無夏軍,大軍再前進。若有夏軍,不要慌亂,立即迎戰,我率大軍掩殺,夏軍必敗。”

“得令。”副將引一千騎兵奔向河岸,專向草茂林密的地方踐踏。

騎兵進入岸邊不多時,只聽得炮聲響起,夏軍伏兵殺出來。宋軍騎兵立即迎戰,李寧率大軍殺來。夏軍伏兵沒想到宋軍騎兵有援軍,慌亂起來,漸漸不敵,四散奔逃。李寧領軍馳援臨宗寨。

西夏敗兵逃到臨宗寨,向多羅巴稟報遭到宋軍前後夾擊,伏兵敗潰。多羅巴大驚,急命撤兵。他提馬向前,心情沮喪地向湟州方向望望,忍恨回師。

李乾順見夏軍數次戰敗,又聞聽宋朝欲大舉進攻靈州和興慶府,知國力衰弱難敵宋軍,卻無計可施。察哥建議再遣使請遼相助向宋朝請和。李乾順別無良策,只得再派遣李造福和田若水赴遼。

此時正值嚴冬臘月,天寒地凍。李造福和田若水領著一行隨從,頂風冒雪,催馬急奔,少宿多行,飽經風雪,來到南京析津府。

李造福向天祚帝謝賜婚,貢獻方物,稟報了宋朝並未退還所侵堡寨和土地,意欲出兵進攻靈州和興慶府。

天祚帝一愣:“南國已經答應貴國所請,怎麼還沒退還?”

李造福回稟:“非但不退所侵土地,還要攻取興靈。事已緊迫,我主無奈,只得命微臣再來乞請大遼相助,出兵伐宋。”

天祚帝道:“好,朕遣使赴宋,定討公道。”

李造福跪倒拜謝。

蕭良再出使宋朝,參拜已畢,對宋徽宗道:“聞聽朝廷出兵侵夏,聖主特命微臣前來說情。大遼以帝妹嫁夏國主,請貴國早退兵,還所侵之地。”

宋徽宗道:“朕已下詔邊臣退還,尚需時日。當遣使面向聖主稟明。”

蕭良拜謝。宋徽宗命翰林學士林攄(音:書)出使遼國。

蔡京秘密召見林攄,對他道:“朝廷之意欲藉機平定西夏,決無歸還所取堡寨和疆土之意。學士出使遼國,可激怒遼主,使其引起釁端,為朝廷出兵征討西夏佔得口實。”

林攄拱手道:“謹遵恩相所囑,定不負使命。”

林攄進入遼境,一副上國天使氣派,對迎接的官員盛氣凌人,稍有不如意

,即厲聲呵斥。

天祚帝接見時,林攄大搖大擺,來到丹墀下,往上看了一眼,慢慢地跪下,呈上國書,厲聲道:“夏人有罪,多羅巴攻宣威城,殺高永能,又攻臨宗寨;察哥攻銀州,大掠塞門寨,伏兵踏口,敗折可適,殺宋軍。北朝不能加以譴責,反而多次幫助西夏所請。望聖主明鑑。”

天祚帝並不詳細宋夏之間具體發生的戰事,聽宋使這麼一說,也無言語以對。

北院樞密使蕭得裡底立即出班奏道:“稟聖主,臣得知南國韓世忠殺西夏駙馬兀移,攻佔銀川寨和銀州城,王厚擊敗溪賒羅撒和多羅巴,佔領鄯州和湟州。夏國和西蕃反擊,皆敗北。”

天祚帝面露怒色,“貴使可知這些事?”

林攄不屑地道:“回聖主,西夏和西蕃本為蕃臣,卻不守臣道,天兵出討何罪之有?”

天祚帝道:“西夏和西蕃雖為蕃臣,但各有疆土,相安數世。還請南國歸還夏國城寨土地為宜。”

林攄微微一笑,“聖主可記燕雲十六州乎?”

天祚帝聞聽大怒,拂袖而去。

遼國群臣人人憤怒,斷絕林攄一行下榻驛館的酒水飲食和煙火。更有遼國人將糞便潑灑在其地。林攄等人困在驛館,飢渴難忍。三天後,天祚帝乃遣還。即無人送行,例行的饋贈也不給了。

隨後,天祚帝命北院樞密使蕭得裡底、南院樞密使牛溫舒一起出使宋朝。

宋朝君臣見遼國同時派來北院和南院兩個樞密使,感到事態嚴重,遂設宴款待二位遼使。

宴席之間,蔡京命兩個優人(注2)進行滑稽表演。二人身穿道袍,表情嚴肅。一優人向另一優人索土和泥貼上藥爐。只聽另一優人大手一揮,高聲喝道:“土少不能和。”

陪同的宋朝官員都明白“土少不能和”的含義,表面上是說土少了不能和泥,貼上不了藥壺。實際是說給遼使聽的,警告遼使為夏國請和,夏國割讓土地少了就不能言和。宋朝官員用眼睛溜著二位遼使。

只見牛溫舒將酒杯用力頓在几上,站起身,伸出大手,抓了一把土放進懷中。

宋徽宗不解,問道:“貴使何以拈土懷中?”

牛溫舒朗聲回道:“臣奉天子威命來請和,若不從,則當卷土收去!”

宋朝君臣大驚。知遼國下了狠心,若調和不成,就興兵攻取宋朝的土地。

宋徽宗和蔡京等大臣,恐與遼國征戰不利對夏用兵,為避免兩面受敵,遂在協商時應允遼國與夏講和。許諾歸還崇寧以來所佔的土地,先帝時期所劃定的疆界,不在歸還之列。駁回西夏提出的歸還元符議和以後所侵夏國疆土。

蕭得裡底和牛溫舒覺得宋朝做出如此讓步已經很難得了,同意所議,並將林攄失禮之事向宋徽宗稟明。

蕭得裡底對宋徽宗啟稟:“臣奉聖主之命為夏請和,皇上即已應允,請付御書,不見要約書辭,臣豈敢徒手而還。”

宋徽宗無奈,只得親書國書,交付蕭得裡底。

西夏終於贏得了和平……

注1 蕭關:為宋代蕭關,在今寧夏同心縣南。

注2 優人:古代表演樂舞戲謔為業的藝人的統稱,也稱優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