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西夏風雲最新章節列表 > 第092章 金國背盟攻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092章 金國背盟攻宋

阿骨打見宋軍兩攻燕京皆敗,親帥大軍進攻燕京。完顏宗望率軍七千為先鋒,迪古乃出兵得勝口,完顏婁室為左翼,婆盧火為右翼,進軍到居庸關。遼國統軍都監高六等投降獻關。金兵由居庸關進軍,攻克燕京。

金軍取得燕京,阿骨打不願將燕雲諸州交給宋朝。遣李靖使宋,只將燕京及所屬六州許宋。

宋徽宗得到金國之意,大吃一驚,立即遣趙良嗣使金酬答。金再遣李靖出使宋朝,竟然索要燕京及六州的代租錢。宋遣趙良嗣到金國,請加歲幣以代燕京的代租錢。經過雙方討價還價,宋朝一再退讓,答應將每年給遼國的40萬歲幣交給金國,每年另交一百萬貫作為燕京六州的“代稅錢”,金國才答應從燕京撤軍。

阿骨打派遣楊璞為使,帶著誓書與宋分割燕京及六州地。童貫、蔡攸入燕京,接收了涿、易、檀、順、景、薊六州。

金軍撤離燕京,金兵將燕京的官員、富民、金帛、子女、席捲而去,只把幾座空城交給宋朝。

宋朝以燕京及六州建燕山府。

宋宣和五年、金天輔七年(公元1123年)六月,阿骨打移駕到鴛鴦泊,身染疾病,遂下詔命粘罕為都統,蒲家奴和斡魯為副都統,駐兵雲中,以防備邊患。安排已定,返往上京,到達斡獨山驛館,阿骨打感覺不好,急召二弟吳乞買。

八月,吳乞買率宗室百官拜謁。阿骨打崩於部堵泊西行宮,年五十六。曾給吳乞買留詔,曰: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汝惟朕母弟,義均一體,是用汝貳我國政。凡軍事違者,閱實其

罪,從宜處之。其餘事無大小,一依本朝舊制。

吳乞買即皇帝位,改天輔七年為天會元年。吳乞買名晟,金世祖第四子。九月,阿骨打梓宮到達上京臨潢府,葬於宮城西南,建寧神殿。

金國滅遼後,金太宗見宋朝君臣昏庸,將士怯弱,與遼軍屢戰屢敗,遂生滅宋之意。

金天會三年、宋宣和七年(公元1125)年十月,金太宗背棄與宋朝的盟約,下旨伐宋。命:完顏杲為都元帥,粘罕為左副元帥先鋒,完顏希尹為元帥右監軍,耶律餘睹為元帥右都監,自西京進兵太原。斡魯補為南京路都統,闍母為副都統;六部路軍帥撻懶為六部路都統,斜也為副都統;樞密院知事劉彥宗為漢軍都統,自南京進兵燕山。

粘罕率西路軍,斡魯補率東路軍,分兩路同時進兵。邊報雪片般傳到宋朝,君臣慌了神。宋徽宗

急命童貫為宣撫使,駐守太原府。粘罕大軍攻克朔州,南下再陷代州,向太原進軍。

童貫得報,決意退軍。

太原府知府張孝純義正詞嚴地道:“金人渝盟,太師當令天下兵馬全力抵抗,今委之而去,是棄河東與敵也。河東入敵手,河北如何抵敵?”

童貫聞言大怒,叱責道:“我受命宣撫,非守土也。君必欲留我,朝廷置帥做何用?”

張孝純痛心地拍手,嘆息道:“童太師平生有如許威望,及臨事乃蓄縮畏懾,奉頭鼠竄,有什麼面目見皇上耶?!”

童貫惡狠狠地瞪了張孝純一眼,拂袖而去,在心裡說:要臉還是要命,我比你清楚!

斡魯補大軍在白河戰勝宋將郭藥師指揮的四萬五千宋軍,再敗宋軍於古北口,郭藥師投降,燕山州縣皆陷。斡魯補率軍南下,在真定破宋軍五千,又攻克信德府。耶律餘睹軍在汾河北戰勝宋朝河東、陝西援兵。兀朮軍攻陷湯陰縣,收降三千宋軍。粘罕大軍進攻太原,知府張孝純和副都總管王稟率軍抵抗。

宋徽宗見宋軍節節敗退,只得下罪己詔,為推卻責任,禪位於太子趙桓。趙桓心知肚明父皇是將爛攤子推給他,泣涕固辭,心裡上火而得病。宋徽宗仍不許,自稱道君皇帝,到鎮江府躲避。

趙桓只得即位皇帝,是為宋欽宗。下詔親征,命童貫為東京留守。童貫不受命,奉侍宋徽宗南逃。大臣們得到金軍來攻的訊息,紛紛棄官潛逃。

東路金軍開始渡河,向汴京進軍。

宋欽宗得知金兵渡河,急得團團轉。宰相李邦彥和大臣們勸他棄城暫避敵鋒。

兵部侍郎李剛奏道:“道君皇帝挈宗社以授陛下,委而去之可乎?”

宋欽宗聞言沉默無語。

太宰白時中道:“都城不可守。”

李剛大喝:“天下城池,哪個可比都城?且宗廟社稷、百官萬民所在,舍此還能到哪裡?”

宋欽宗看看大臣們,問道:“策將安出?”

李剛奏道:“今日之計,當整飭軍馬,固結民心,相與堅守,以待勤王之師。”

宋欽宗看看李剛問道:“誰可為將?”

李剛向前走了兩步回奏:“朝廷以高爵厚祿崇養大臣,將用之於有事之日。白時中、李邦彥等,雖未必知兵,然藉其位號,撫將士以抗敵鋒,乃其職也。”

白時中不滿李剛的一番言語,惱怒地道:“李剛,你能帶領將士出戰嗎?”

李剛鄙視地看了白時

中一眼,慷慨地道:“陛下不以臣庸懦,倘使治兵,願以死報效!”

宋欽宗感動李剛的豪情,授其尚書左丞,為親征行營使。

李剛激勵將士守城,積極準備守城器具,數日後準備就緒。

武泰軍節度使、河東河北路制置副使何灌,領二萬宋軍急馳南下,到達汴京城外,請旨入見皇上。宋欽宗下旨:卿等不必覲見,控守西隅。何灌得旨,排列大陣,以捍衛汴京城。

東路金軍來到汴京。斡魯補下令攻城。何灌率軍背城拒戰三日,浴血奮戰,重創金軍,但寡不敵眾,全部戰亡,何灌也沒於陣,年六十二。

金軍將汴京城包圍,繼續攻城。李剛站在城頭,親自督戰。派遣勇士縋城而下,殺向金軍。宋軍將士浴血奮戰,斬殺金軍將軍十多人,殺死金兵數千人。

斡魯補得到密報宋徽宗已出城逃走,遂命四弟兀朮追擊。兀朮選百騎追擊宋徽宗,沒有追上,因帶兵甚少,不敢深入,繳獲三千匹戰馬而回。

斡魯補見汴京城有備,又得到宋朝勤王大軍向汴京增援的資訊,恐大軍久戰異地而師老兵敗,決意退軍。遂遣吳孝民為使入汴京議和。

宋欽宗見到金使來議和,正中下懷,對群臣道:“金使前來議和,朕遣李梲前往。”

李剛啟奏:“安危在此一舉,臣恐李梲怯懦而誤國事。”

宋欽宗擔心李剛忠誠義氣耿直凜然,有誤和議,執意李梲出使。

斡魯補提出割讓太原、中山、河間三鎮,金幣千萬兩,以親王、宰相為人質。

李梲不敢反駁,回來稟報。

李剛道:“三鎮,國之遮蔽,割之何以立國?至於遣質,即宰相當往,親王不當往。若遣能辨之士與金人所議,宿留數日,大軍四集,金兵孤軍深入,雖然得不到所欲,亦將速歸。此時而與之盟約,則不敢輕視中國,而和可久也。”

白時中、李邦彥等人不同意,極力主張答應金人條件,儘快議和。李剛見不能說服當權者,憤怒地請求辭職。

宋欽宗安慰李剛:“卿且去治兵,此事當徐議之。”

“臣遵旨。”李剛只得下朝。

宋欽宗遂同意金人所提議和條件,上誓書,並以皇弟康王趙構、少宰張邦昌到金營為質。斡魯補下令撤汴京之圍。

粘罕得報斡魯補與宋議和,命銀術可領軍繼續圍困太原,自己回西京大同府。

金軍諸路退軍,攻宋戰役暫時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