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西夏風雲最新章節列表 > 第029章 圍攻靈州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029章 圍攻靈州

宋太宗得到四十萬石糧食被李繼遷搶去了,勃然大怒。

李繼隆對宋太宗稟奏:“皇甫繼明病逝後,白守榮押糧北進。李繼遷進攻白守榮,田紹斌握兵不救,致使糧食被劫。而且他還說,‘靈武非我不能守’。臣認為田紹斌有異志,想要獨霸一方。”

宋太宗聞奏更加生氣,氣惱地道:“這個田紹斌,以前他背叛北漢來投,今又首鼠兩端,瞻前顧後,心懷二意,真是個逆臣!”

於是,遣使將田紹斌抓捕,下獄審問,貶為右監門衛率府副率,流放到虢州。

吐蕃自唐朝後期開始衰弱,種族分散,大部落數千家,小部落百十家,各部落不相統一。分佈廣泛,在儀州、渭州、涇州、源州、環州、慶州、秦州、鎮戎軍以及靈州、夏州皆有。各部落自置首領統轄,或請命中國王朝。宋初,各部以良馬入獻,進奉不絕。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折平部賣馬經過靈州,李繼遷得報,命部下搶奪。於是,折平部首領握散遣使進京上表,向皇上告狀。

李繼遷知道後,嘿嘿一笑:“找你皇上老子告狀也白告,越告我越搶。”遂下令,見到吐蕃人,不管是誰,不管是賣馬還是易貨,見到就搶。

命令一下,吐蕃人叫苦不迭。

握散見狀,毫無辦法,打又打不過,躲又無法躲。氣得牙一咬,秘密派遣使臣進京,再次告御狀:

久苦李繼遷侵掠,願會兵靈州,以備討擊。

宋太宗御覽奏章,一臉無奈,心裡道:你的馬算什麼。朕那是四十石糧草啊,我向誰告狀去。

蕃部來朝,當羈縻籠絡。宋太宗厚賜金銀絹帛,用以答覆。

四十萬糧食到手,党項人和眾蕃人歡呼起來,士氣大震。李繼遷趁熱打鐵,乘勢進攻西涼府。

西涼府,西漢置涼州刺史部,為漢武帝十三刺史部之一。東漢時治所在隴縣(今甘肅張家川),三國時魏移治姑臧(今甘肅武威)。轄境河西走廊、潢水流域和河東部分地區,魏晉以後轄境縮小,只轄河西地區。

十六國時期,前涼、後涼、北涼在此建國。隋時為武威郡,唐時降為涼州。安史之亂後,國力衰微,其地為吐蕃所據。五代十國時期,複稱西涼府。

宋立國後,在此地設定西涼府,但未遣派官員,由吐蕃首領統治。宋朝派遣殿直丁惟清往涼州買馬,丁惟清來到涼州,其地區獲得從沒有過的豐收,人畜興旺。吐蕃人大喜,以為是大宋官員帶來的福祉,遂上表宋朝請求留下丁惟清為知州。宋朝就順其所請,授丁惟清為涼州知府,賜以牌印。

李繼遷率領三萬騎兵向西進發,越大漠,躍長城,經過艱難行軍,終於抵達涼州城下。西涼府左廂押蕃落副使折逋喻龍波見夏軍勢大,堅守城池據守。夏軍攻城數日,皆被吐蕃軍擊退。

李繼遷見無法攻陷涼州城,遂撤軍。沿路侵掠,押著民眾和大量的牛羊、財物回到平夏之地。

折逋喻龍波與吐蕃都部署沒暇拽餘,會合六穀部等蕃部到汴京,進獻良馬,再次向皇上告狀。

宋太宗好言安撫,賜與官印和金銀、絹帛以及茶葉。

李繼遷從西涼府回師後,得到一個情報,讓他振奮不已。

靈州知州侯延光病逝。其人以兵馬都部署知靈州,文武兼備,治軍嚴整,蕃人悅服。此時,靈州守將是竇神寶,其人是個宦官。侯延光在任時,李繼遷聞其名,不敢進犯靈州。

靈州於西漢惠帝四年(公元前191年)設定,地處賀蘭山東南,黃河南岸,境內有唐代修建的渠道,水源豐富,適宜稼禾生長。此地為平夏重鎮,遠離宋朝諸州,南有瀚海為屏障。

李繼遷早已對靈州垂涎三尺,只恨力不從心。而今,軍力大增,糧草充足。下決心攻取靈州。稍事休整,李繼遷聯合党項兀泥中族首領佶移、女友殺族首領越都、女女夢勒族首領越移、女女忙族首領越置、沒兒族首領莫末移、路乜族首領越瑟、細乜族首領慶元、路才族首領羅保、細母族首領羅保保乜等眾數萬,於宋至道二年五月進軍靈州,並聲言要宋朝放歸張浦。

竇神寶見李繼遷率大軍來攻,急遣部下出城,從間道飛赴朝廷告急。連忙關閉城門,領軍登上城頭。只見夏軍鋪天蓋地而來,眾軍驚駭。

竇神寶見狀,穩住神情。他知道自己要是顯露懼色,部下就不敢拒敵了。竇神寶雖然是宦官,卻是馬上戰將。從徵北漢太原,奮勇登上城頭,身中冷箭,依然拼殺。岌伽羅膩等十四族背叛,竇神寶率軍大敗其族,焚燬廬帳,斬首千餘,虜獲甚眾。又破牛家族二十八部。每戰必勝,戰功卓越,屢受皇上嘉獎。

“報西平王,抓住靈州城的求救信使。”眾軍士押著一個宋軍,來到李繼遷大帳裡。

李繼遷大喜,“你們是如何抓住他的?”

一夏軍稟報:“回西平王,我等在大軍外圍巡視,在一片山裡,發現一隊宋朝騎兵,約有二十多人,我等將他們圍住,他們護衛著這個人。一陣廝殺,我們將宋軍殺盡,將這個人俘虜。”

李繼遷看看眼前的宋軍,“你們出城有何使命?”

被俘宋軍身上有求救的文書,心中暗想若不以實相告,被搜出來命就沒了,遂跪下回道:“稟西平王,小人是竇知州派往朝廷求救的使者。”

李繼遷道:“好,本王饒你一死,將文書拿出來。”

被俘宋軍從鎧甲裡拿出文書,雙手高高舉起。

李繼遷抓在手裡,命軍中認識漢字的人念給他聽。聽罷,李繼遷在心中道:竇神寶,沒有救兵,本王看你如何守城。

他看看被俘宋軍,下令:“將他押下去,不得傷害。”

“遵命。”

夏軍攻城數十次,沒有攻下來。時間已經過去一個多月了。

李繼遷見靈州宋軍拼死抵抗,傷亡慘重,下令停止攻城,以重兵圍困靈州,要把靈州困死。

此時的靈州城已危在旦夕,被圍困二百餘天了,糧食已經吃完。更為不利的是,又連續發生了地震,可謂禍不單行,躲災多難。靈州城儼如一座死城。

竇神寶見人心惶惶,軍心動搖,心中如火焚燒。使者已經派出七個多月了,朝廷的援軍怎麼還沒到。路途再遙遠,行程再艱難,求救使者也早該到達京城了,援軍也早該來了。援軍不來,難道朝廷放棄了靈州?

竇神寶站在城頭,不時地往南方遙望,盼望著在他望眼欲穿的眼神中出現大軍。有時,他的幻覺中會出現宋軍的大隊人馬,向靈州城外的蕃軍衝殺,蕃軍鬼哭狼嚎地四散奔逃。

讓竇神寶唯一安慰的是靈州的城牆,雖經多次地震,城牆依然堅固如初。他擔心的是糧食,城中的糧食已經斷絕,軍民開始宰殺牲畜度日。牛羊吃沒了,就得吃戰馬。戰馬吃沒了,還吃什麼?繼續堅守城池,用不著李繼遷攻打,全城軍民都得餓死。可夏軍將城包圍,何計可救靈州?急得竇神寶團團轉。

宋朝四方館使曹璨自任所入朝述職,路上得知李繼遷領兵圍困靈州,急趨汴京,不等傳詔命見,急急忙忙進殿,舞拜已畢,稟報靈州戰況。宋太宗和滿朝大臣都愣了。

宋太宗道:“朝廷沒有接到靈州的急章,不知李繼遷圍攻之事。”

曹璨回奏:“臣聞夏軍將靈州城圍困,竇知州不得遣使。”

宋太宗對曹璨道:“幸虧曹愛卿得聞,否則靈州休矣。”他看看眾臣:“靈州被圍,如何謀之?”

宰相呂端奏道:“請陛下發兵,出麟府、濮延、環慶,分三路直搗平夏,覆滅李繼遷的老巢,李繼遷必懷內顧憂,放棄靈州回救,靈州之圍自解。”

有大臣奏,平夏之地皆大漠,水泉乏絕。且現在正值夏季,平夏之地乾旱少雨,無論是出兵還是運送軍需都很艱辛,未見其利,不如靜觀其變。

宋太宗聽了,連連搖頭,這些建議都不中意。

“朕意已決,五路進剿李繼遷。”

於是,宋太宗下昭:十州都部署李繼隆出兵環州,容州觀察使丁罕出兵慶州,殿前都虞侯範延召出兵延州,殿前都指揮使王超出兵夏州,西京作坊使張守恩出兵麟州。五路進討,直抵靈州,合圍李繼遷。

竇神寶站在敵樓上,望著夏營。夏軍的營帳一座挨一座,一如原野裡的鮮花。他看看身邊的將士。將士們面如土色,沒精打采。

竇神寶握緊拳頭,狠下心,戰死是死,餓死是死,怎麼都是死,還不如拼一把!於是,他挑選將士,將府中的些許糧食做成乾糧,發給眾人,趁夜色偷偷出城買糧食。

圍城日久,夏軍見靈州死城一般,別說一個人馬出城來,就連一隻鳥都沒飛出來,就放鬆了警惕。不幾日,靈州人居然買到了糧食,又趁夜色在夏軍鼻子底下,神奇地將糧食運進了城裡。

“天不亡我!”竇神寶見到糧食,激動地衝夜空拜了三拜。將士們和百姓見到了糧食,軍民士氣大振。

有了糧食,心有了底。竇神寶見軍兵出城買回糧食,又能運進城裡,知夏軍師老兵疲,將士無心戀戰,可趁其部備,以奇兵勝之。

竇神寶讓將士們吃了三天飽飯,養足精神,在一個天昏地暗之夜,開啟城門,主動出擊。

殺聲震落星辰,戰鼓驚動鬼神。

“西平王,西平王。”

李繼遷正在大帳裡酣睡,被親兵叫醒,不等稟報,久經沙場的他立刻就知道發生了什麼。慌忙奔出大帳,見敗局已定,跨上戰馬,在親軍的保護下逃離。他在馬上悔恨自己的大意,自以為靈州城裡,內無糧草,外無救兵,再加上地震,不用攻城,困也把竇神寶和宋軍困死。自己就放鬆了警惕,沒想到竇神寶敢於出城襲擊他。

視死如歸的宋軍天兵天將般地神勇,殺得夏軍鬼哭狼嚎,四散奔逃。

………………………………………………………………

《西夏風雲》藝術地再現了一段鐵血縱橫的歷史,是一部接近正史的精彩作品。拜請新老朋友收藏,投上寶貴的票票。香廬墨客在這裡拜謝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