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西夏風雲最新章節列表 > 第031章 宋太宗的遐想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031章 宋太宗的遐想

李繼遷見宋軍隊伍嚴整,也不敢貿然進攻。

王超撫摸著兒子寬闊的背膀,感慨地道:“王氏後繼有人啦!”

範延召讚道:“後生可畏!”

“謝大人誇獎。”王德用又對二人道:“歸師迫險必亂。如果我軍此時撤軍,必遭夏軍追殺。父親大人,請給我五千精兵,與夏軍一戰!”

“好。”王超十分讚賞兒子的勇氣,遂與五千精兵。

王德用率五千精兵向夏軍進攻,李繼遷和李大信且戰且走,宋軍撤退,夏軍就進攻,宋軍回擊,夏軍就退兵,等宋軍再回師,夏軍就緊緊尾隨,伺機進攻。兩軍戰戰走走,走走戰戰,一連混戰三天,李繼遷才收兵。

王超和範延召望著賓士的夏軍,不敢貿然追趕。二人心中愴恍,瞪著眼睛,看著李繼遷耀武揚威地消失在沙塵中。

五路宋軍陸續回到了原駐地,轟轟烈烈的五路伐夏,就這樣偃旗息鼓了。

宋太宗原本意志堅定信心十足,要一舉拿下李繼遷,徹底解決西夏問題。他沒想到,和李繼遷鬥智鬥勇了這麼多年,不但沒把李繼遷鬥下去,李繼遷還越鬥越強。堂堂大宋朝面對西方一隅的西夏,竟然損兵折將,顏面掃地。他想不通,他上火,他生氣。

宋太宗病倒了,躺在龍榻上,他在想;五路大軍,三路沒有遇到夏軍,兩路倒是遇到了夏軍,與之作戰了。可結果呢?範延召算是戰敗了李繼遷,將吃囉獻於朝廷,這人是党項軍的軍主,勝仗可見。王超呢?六萬大軍和李繼遷數戰,斬首十三級,俘掠畜產數萬!這十三顆首級是夏軍還是牧羊人?這也叫打了勝仗?李繼遷的軍隊有多少人朕不知道,可王超的大軍是六萬人,他兒子王德用率萬人為先鋒,大小十數戰,只斬首十三級,就算是夏軍的首級,這戰績無論如何不能讓人信服!是勝仗?這說不過去。是敗仗?王超和範延召都說戰敗了李繼遷,就是王超欺騙自己,範延召不能瞪著眼睛替王超撒謊,此人耿直剛烈,從未阿諛奉承。還有滿朝的文武大臣,不能都替王超撒謊。可他們都說王超是打了勝仗,勝敗不能用斬首敵軍的多少作評價。這話說的沒錯。兵法雲: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一個敵軍的首級都沒斬獲,卻是巨大而完美的勝利。

想到這些,宋太宗不安的心,稍許寬慰。

宋太宗臥在龍榻上,輾轉反側也睡不著,他還在想:北方有個強大的遼國,比大宋立國還早五十三年,大宋打不過,不願兵連禍結,賠點銀子,給些絹帛,低三下四,朕認了,是自己想要收復燕雲十六州,先挑起的戰爭。可西夏不同,歷朝歷代都是中國的蕃國,是臣下。拿個蕃國都沒辦法,這是讓朕這個皇帝最傷感的。想當年,大宋王朝君臨天下,劍指四方,兵到之處,無不攻城拔寨,戰無不勝,攻無不克。什麼南唐李氏,什麼西蜀孟氏,什麼吳越錢氏,什麼北漢劉氏,統統俯首稱臣,歸服中國。

宋太宗的思緒跟隨著哥哥太祖皇帝的身影,彷彿又衝殺在敵陣裡,彷彿又馳騁在戰場上。他對那些激烈而血腥的征戰場面已不感興趣,記憶猶新的是乾德三年(公元965年),宋兵攻入蜀國都城,蜀主孟昶投降,接受西蜀後宮的情景。那情景歷歷在目: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花蕊夫人出現在他的面前,優雅地一拜。

他問:夫人,可認得在下嗎?

花蕊夫人道:小女子不認得這位大官人。

他道:在下是大宋朝的晉王。

花蕊夫人又一拜,優雅地問:小女子不知是大宋朝的晉王爺,敢問王爺,為何來到蜀國,且是在後宮?

他意氣風發地哈哈一笑,看著花蕊夫人:在下率軍征討蜀國,蜀王已率十四萬大軍投降,夫人可知道嗎?

花蕊夫人輕輕地搖搖頭,眼裡湧上淚水,紅唇啟動,吟出一章:君王城上豎降旗,妾在深宮那得知?十四萬人齊解甲,寧無一個是男兒!

好詩,好女子!他讚許地看著花蕊夫人:想不到夫人一曼妙柔弱的女子,竟有如此勇武剛烈的性子。話又說回來了,蜀王率軍歸服乃大仁大義之舉,免除爭戰殺戮,百姓安居,國家統一,這是眾望所歸,利國利民啊。

花蕊夫人深深一拜:晉王爺所言極是,民安國泰,妾所盼也。

“好,好。”宋太宗微笑著,發現花蕊夫人站在他面前。他瞪大了眼睛,向前探探身子仔細地看看,確實是花蕊夫人站在他面前。花蕊夫人雖然面帶憂鬱,卻不失國色天香,看看他轉過身去,消失在一抹煙靄中,一縷清香尚在!

宋太宗心中湧起莫名的悵惘。昏昏沉沉中,他好像來來到孟昶的靈堂。

孟昶之母李氏太夫人站在孟昶的柩前,神色從容,沒流一滴眼淚,手舉酒杯,慢慢地澆在地上,平和地道:汝不能死社稷,貪生以至今日。吾所以忍死者,以汝在爾。今汝既死,吾何生焉!

李氏太夫人遂不食,數日後而卒。

咳。宋太宗惋惜地嘆口氣,吃力地睜開眼睛,李氏太夫人出現在面前。

“國母安好?”宋太宗十分敬重李氏太夫人,雖然蜀國已破,仍稱之為國母,時常探望。

“深承眷注,不勝感激。”李氏太夫人還以萬福。

宋太宗剛要還禮,李氏太夫人忽地一閃不見了。

宋太宗一驚,定睛巡視,不見李氏太夫人,也不見花蕊夫人,四周靜悄悄,宮女太監們肅立,只有香爐中飄散著嫋嫋輕煙,此乃萬歲殿。回想夢中之景,不勝慨然,嘆道:“孟昶雖懦弱,其母及妃卻剛毅血性,真女丈夫也!”

宋太宗帶著高傲、帶著失落、帶著美好、帶著遺憾,慢慢地閉上了雙眼。

宋至道三年(公元997年)三月,宋太宗崩,年五十九,在位二十二年。群臣表其功,上尊諡曰神功聖德武皇帝。

李繼遷得到宋太宗皇帝駕崩的訊息,他的心情很複雜,既高興又傷感。高興的是大宋朝的皇帝死了,是他收去了自己祖先千辛萬苦奮鬥得到的平夏之地,老對頭死了,算是上天對他的報應。傷感的是泱泱中華大國的皇帝說死就死了,叱吒風雲,豐功偉績,何等的英武,不可一世,竟然也死了。他打下的萬里江山仍然在,可他沒有帶走一片土,沒有帶走一座山,沒有帶走一條河,兩手空空而去!

李繼遷望著大漠,黯然神傷……

就在李繼遷悵然若失之際,宋朝靈州屯戍軍校鄭美向他投降。原來,鄭美違背主將之命,擔心上司怪罪下來,自己承擔不起。

李繼遷非常高興,熱情地接待了鄭美。鄭美對李繼遷道:“西平王,靈州城並不是堅不可摧,駐軍不過五千人,沒有戰鬥力,其實是可以攻下的。”

“好。”李繼遷大喜,“本王授予你指揮使之職,為諸軍前導,進攻靈州。”

李繼遷率軍進攻靈州,與靈州都部署楊瓊戰於合和鎮以北。李繼遷戰敗,被擒人畜甚多。他不甘心,又派出五百騎兵到靈州城下搶掠,又被擊敗,遭到宋軍追擊,西夏軍敗退三十裡,才擺脫宋軍追擊。

李繼遷一臉茫然,暗自苦思:一個小小的靈州都打不下來,何時才能恢復祖先的五州之地?思來想去,他覺得問題還是出在實力上,以現在的實力還不足以和大宋朝爭鬥。看來恢復祖先的基業,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個漫長的鬥爭過程,平夏之地是祖先幾代人不斷努力奮鬥才得到的。看來我現在應該是集聚力量,伺機發展,為後代打下基礎。

怎麼辦呢?張浦不在身邊,不能給自己出主意,其他人有勇無謀。

李繼遷思來想去,只有一個辦法可行,那就是屢試不爽的歸順!對,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歸順!就在此時,大宋新皇帝派遣使者來了,詔諭李繼遷歸順。

“機會來了。”李繼遷心中暗喜,帶領軍民披麻帶孝,為宋太宗服孝。並派遣牙校李光祚進京朝貢,上表請求授任,歸還先祖之業。

………………………………………………………………

《西夏風雲》藝術地再現了一段鐵血縱橫的歷史,是一部接近正史的精彩作品。拜請新老朋友收藏,投上寶貴的票票。香廬墨客在這裡拜謝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