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西夏風雲最新章節列表 > 第074章 計設往利山南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074章 計設往利山南

“陛下,刺史大人戰死兔毛川。”

房當皆雄跪倒在大殿上,向李元昊哭訴耶布移守貴為掩護大軍撤退,戰死疆場。李元昊十分憐惜,厚賞其子,留在朝中為官。

麟州之敗,府州之敗,鎮川堡之敗,讓李元昊非常惱怒,坐臥不安,想再興

兵報復。

張元對李元昊啟奏:“戰爭的勝負受多方因素影響,有國情、民情、軍情,有天時、地利、人和,有我情、敵情、戰情,非一種因素所致。上述三戰失利,非將士不用命,非主帥不遵命。”

李元昊道:“好水川之戰能勝,白豹城之戰能勝,小小的麟州、府州和鎮川堡卻不能勝,朕實在是不甘心。”

張元回奏:“為君者,不要計較一戰兩戰之勝敗。昔楚漢之爭,漢高祖劉邦屢敗於項羽,但垓下一戰而勝,建立漢朝大業。我軍連年征戰,將士辛苦,民眾靡費,當休息養生,以圖再戰。”

“軍師之言使朕茅塞頓開。”李元昊認為張元的話有理,遂打消興兵的念頭。

張元又建議:“宋朝調整了延慶之地的官員,范仲淹和韓琦又回來了,加強了防守。我當警惕宋軍的進攻,應以重兵駐守金湯城和白豹城。”

“好,國相之言正和我意。”李元昊遂命洪州監軍使往利山南,領軍駐守金湯城和白豹城。

往利山南請求房當皆雄為副將協助,李元昊同意。

白豹城兩次被燒,已經焚燬。張元見此城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下令修復。經過近一年的修復,白豹城又現雄姿,屹立在腦畔山上,像只勇猛的豹子,俯瞰宋朝的國土。

宋慶曆二年、夏天授禮法延祚五年(公元1042年)正月,往利山南率軍到達金湯城後,分兵房當皆雄進駐白豹城,以成掎角之勢。並囑咐房當皆雄在兩城之間建三座烽火臺,派兵駐守,如兩城遭敵軍進攻,就派人通報,如不能出城,即燃狼煙報警,出兵支援。房當皆雄領命而去。

金湯城西南距白豹城五十餘裡。兩城猶如兩把尖刀插在宋仁宗的胸中,引起宋朝君臣的恐慌,深怕李元昊再舉兵進犯。

右相宋綬啟奏:“羌酋李元昊多次領兵犯我州府,殺人掠財,罪惡囂張。近

又派重兵駐守金湯白豹二城,進犯我境之意甚明。我當主動出擊,掘除二城,以

絕後患。”

兵部侍郎王舉正也出班啟奏:“陛下,臣以為右相之議無可爭辯。我朝多為夏軍進犯才反擊,被動應戰,乃失利之根源。為今之計,臣以為當主動出擊。”

“兩位愛卿所言甚為有理。”宋仁宗微微點頭,遂下旨:“傳旨慶州知州范仲淹,出擊金湯白豹二城。”

范仲淹接到聖旨不敢怠慢,召集環慶副部署王仲寶與鄜延都監狄青商議出兵事宜。

王仲寶在好水川之戰中,率軍增援。當時數路宋軍皆敗,主帥任福陣亡,宋將朱觀領殘軍被圍於姚家堡,王仲寶將其和殘軍救出,以功升任環慶副部署。

狄青因累戰有功,宋仁宗親自召見,問以作戰方略。歷任侍衛步軍殿前都虞侯、眉州防禦使、步軍副都指揮使。范仲淹調

慶州任知州,經略判官尹洙向其推薦狄青。范仲淹與狄青談論兵法,狄青對答如流,用兵戰策有理有據。范仲淹甚是喜愛,稱讚他:“此良將材也。”遂將狄青調來慶州,委以重任。

范仲淹對二人道:“西夏派重兵駐守金湯白豹二城,有進兵之意。皇上下旨出兵進討。二位將軍有何見解?”

“回大人,”王仲寶站起身:“往利山南驍勇善戰,足智多謀,不可輕視。應迅速出兵將二城圍困,阻斷外援,待二城糧草盡絕,以兵攻擊,二城可破。”

狄青道:“太尉大人,王將軍之策甚好。末將在進一策,未知是否可行,請大人和王將軍審視定奪。”

范仲淹看著狄青:“將軍請講,我等共同商議。”

狄青道:“大人,圍城之後,可遣奇兵襲擊西夏內地,使西夏首尾不能兼顧,以利我軍攻克金湯白豹二城。”

范仲淹點頭,“好,好。狄將軍和王將軍之策甚好,老夫再使一策。就是招降金湯白豹周圍的羌酋,斷絕外援,使二城孤懸,以利我軍的攻討。”

三人研究穩妥,依計而行。王仲寶率軍迅速出兵,包圍金湯白豹兩城。狄青領軍出馬鋪寨,向東北方向秘密進軍,繞過洪州,兵鋒指向宥州。

往利山南得到探馬的稟報,得知宋軍有所行動的資訊。正在此時,房當皆雄派人來報,白豹城已被宋軍包圍,烽火臺守軍被殲滅。往利山南登上城頭,向城外觀看,只見宋軍人馬滾滾,旌旗招展,飛速向城池湧來。他沒想到往日行動遲緩的宋軍,這次行動竟然神速,沒等到他出城迎敵就被包圍了。他趁宋軍立足未穩,立即派人向東谷寨團練使訛乞下令,命其明日出兵攻擊宋軍後軍,並遣部下向興慶府馳報。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次日,往利山南出城叫陣,王仲寶親率軍對敵。兩軍廝殺起來。突然宋軍後陣大亂,紛紛敗退。訛乞率東谷兵來援。夏軍兩面夾攻,宋軍敗退。

往利山南重賞訛乞,叮囑他回寨後,做好戰備,及時出兵接應。訛乞領命而回。

宋軍休整了數日,又來搦戰。往利山南披掛整齊,率軍出城。兩軍戰在一起。宋軍陣容又亂。往利山南得報訛乞率東谷兵殺到,傳令訛乞合兵。

東谷兵高舉“訛乞”旗號,身著宋軍軍服,衝向夏軍。往利山南一驚,正要問訛乞,只聽訛乞對東谷兵大喊:“活捉往利山南!”東谷兵迅速殺向夏軍。王仲寶趁勢指揮宋軍殺回。夏軍大亂,紛紛敗退。往利山南無法抵抗,飛馬回城,

急令關閉城門。很多夏軍被關在城外,被迫投降。

原來,訛乞已歸順宋朝,帶領二十三個部族內附。范仲淹出兵之前,派慶州蕃部巡檢趙明,化裝成商人,來到東谷寨,遊說訛乞。

當年,訛乞之族在與羌族的征戰中戰敗,得到趙明的救助。他感激趙明的恩德,與其結拜為異族兄弟,而後二人雖不曾見面,但偶有書信往來。

趙明來到訛乞府門,對衛兵道:“請通報團練使大人,說故人趙明來訪。”

訛乞得知趙明來訪,心中歡喜,趕緊命衛兵:“有請。”並出府門迎接。

二人親切寒暄,攜手進入府中。訛乞推趙明

上座,跪倒就拜。“大哥一向可好?”

趙明趕緊扶起訛乞:“愚兄還好,賢弟可好?”

“嗨。”訛乞嘆了口氣:“小弟多有不如意的事。”

趙明問:“賢弟有何不如意的事?”

訛乞回道:“尊兄有所不知。愚弟自景祐年間歸順西平王,授團練使以來,族弟訛介心中不服,暗中結黨,欲謀奪其職。”

趙明笑了,“小小團練使有何留戀。今有更大的官職等待賢弟。如果賢弟能聽從愚兄的話,那官職就是你的。”

訛乞看著趙明,心中已知其來意。“尊兄可是來勸降的?”

“正是。”趙明坦誠相告:“愚兄此來是奉了知州範大人之命,特來請賢弟棄暗投明,歸順大宋朝。”

訛乞低頭不語。

趙明問:“賢弟有何難處?”

訛乞道:“愚弟雖與族弟不和,但同是党項族,多年與宋朝作對,恐不能寬待。而且皇上對我不薄,不忍相離。”

趙明道:“賢弟錯了。有很多党項族歸順朝廷以後,都受到優待,加官進爵,賜賞豐厚,無論是本人還是族人都得到利益。再說李元昊原為附蕃,自祖上多受朝廷恩待,不思報效,卻僭稱帝位,人神共憤。賢弟離夏歸宋,乃大義之舉。”

正在此時,親兵來報:“往利山南將軍的信使到。”

訛乞對趙明低語:“請尊兄暫避。”

趙明躲到屏風後面。訛乞令信使進來。

信使跪倒,“團練使大人,這是往利山南將軍的軍令。”

訛乞接過命令看完,對信使道:“請你回報往利山南將軍,末將遵命,按時出兵。”

信使回去了,訛乞對著屏風:“請尊兄出來吧。”

趙明走出屏風,訛乞將軍令給他看。趙明看完,問:“賢弟作何打算?”

訛乞對趙明深施党項撫胸禮,“感謝尊兄教誨,愚弟敢不從命。”

趙明握住訛乞的手,激動地道:“愚兄十分高興,賢弟之舉,利國利族,功垂竹帛。愚兄當稟明範大人,向朝廷為賢弟請功封官。”

“愚弟不是為討官歸順朝廷,而是為本族著想。”

“賢弟這麼想就對了。往利山南的軍令如何以對?”

訛乞想想道:“如此如此。”

趙明連連點頭:“好好好,賢弟之計太妙了,金湯白豹兩城可破,賢弟初歸朝廷,就立下大功。”

往利山南敗回城裡,左思右想,也想不到訛乞領兵攻打他。又不見房當皆雄來援,知道白豹城被圍形勢危急,只得再派人殺出城,往興慶府告急。

一隊夏軍鐵騎趁夜色出城,欲闖營衝出,立即被宋軍包圍。往利山南站在城頭遙望。雖然看不清楚,只見亂哄哄的宋營中,人馬嘶叫,殺聲震天。兩刻之後,殺聲消失,宋營中響起歡呼聲。往利山南的心一顫,知道派出的夏軍全部被殺,心裡更加憂慮。

“將軍,宋軍攻城啦!”

往利山南一驚,往城下觀看。只見黝黑的夜色中,宋軍架著雲梯奔城而來。他抽出腰刀,高喊一聲:“將士們,堅守城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