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西夏風雲最新章節列表 > 第008章 兄弟奪權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008章 兄弟奪權

後唐長興四年(公元933年)十一月,後唐明宗病危,遣宣徽使孟漢瓊馳奔鄴都,召李從厚回京。李從厚乃後唐明宗第三子、鄴都節度使、宋王。後唐明宗崩,李從厚秘不發喪。六日後,於西宮發喪,在柩前即位,是為後唐閔帝。

閔帝李從厚視潞王李從珂為眼中釘,因其作戰英勇,屢立戰功,擔心其造反,奪取皇位。也擔心北京留守、河東節度使、駙馬都尉石敬瑭勢力太大,功高震主。

潞王李從珂,為後唐明宗養子。本姓王氏,鎮州人。唐光啟元年(公元885年)一月二十三日,出生於平山。母宣憲皇后魏氏。唐景福年間,後唐明宗為後唐武皇李克用的騎將,攻取平山時,遇魏氏,擄為妻室。當時,李從珂已十歲,後唐明宗將其收養,視如己出。李從珂長大後,方頤大體,身長七尺,材貌雄偉,以驍勇著稱,明宗甚喜愛,帶在身邊出征作戰,屢立戰功,以力戰知名。後唐天成初,為河中節度使,加檢校太傅。長興元年(公元930年),加檢校太尉,移駐鳳翔節度使。長興四年五月,封潞王。

石敬瑭性情沉穩寡言,善騎射,喜讀兵書,敬慕李牧和周亞夫,勇敢善戰。後唐明宗甚是喜愛器重,將三女永寧公主嫁與為妻,委以重任,授予北京留守、河東節度使、兼大同、振武、彰國、威塞等軍蕃漢馬步軍總管。後唐明宗在宮中設宴,送石敬瑭赴任。

石敬瑭雙手捧著酒杯稟奏:“臣雖微怯,惟有邊事敢不盡其忠力,但臣遠離玉階,不能及時覲見拜望。”

石敬瑭辭行,明宗泣下沾襟。足見明宗對石敬瑭的喜愛。

閔帝李從厚為防意外,將李從珂的兒子李重吉從朝中調任亳州刺史,深怕父子倆內外勾結,篡奪皇權,並將李從珂已經出家為尼的女兒李惠明召進宮中為質。

李從珂得知,心中恐懼,惶惶不安。

做了這些安排,閔帝李從厚還是不放心。

樞密使朱弘昭秘獻換鎮之計,對閔帝李從厚道:“可將二人調離原鎮,以削其勢力。”

閔帝李從厚大喜,升任朱弘昭中書令,採納換鎮之計,宣授李從珂從鳳翔節度使調為北京留守;以北京留守、河東節度使石敬瑭調往鎮州節度使;以鎮州節度使範延光調鄴都留守;將堂兄河中節度使、洋王李從璋接任鳳翔節度使。

閔帝李從厚並沒有下詔書,只是遣使來宣佈,並命李從珂進京面聖。

李從珂聽到皇上的宣授,感到事有不測,召集賓佐將校研究對策。眾人紛紛上言皇上年幼,沒有親自處理事務,軍國大政都委託朱宏昭和馮贇。事出蹊蹺,潞王必須要有保全之策。

判官馬裔孫道:“皇上下令召潞王,不等備好車馬就急著要走。諸君都言此行兇險,麾下也認為朝廷有人要加害潞王,此行萬萬不可。”

李從珂聽從眾人的勸說,拒絕進京,心中更加怨恨閔帝李從厚。

西京留守王思同稟奏:“鳳翔節度使、潞王從珂拒命。”

中書令朱弘昭啟奏:“潞王拒命,足顯篡權之心。切不可姑息,宜當出兵討伐。”

閔帝李從厚道:“卿所言極是。”遂命王思同為西面行營都部署,率軍出討李從珂。並傳詔命諸鎮出兵征討叛賊。

殿直楚匡祚出班啟奏:“為防不測,應將李從珂的兒子李重吉招到京城監

押,以為人質。”

於是,閔帝李從厚下詔,將李重吉招到京城,監管在軍營中。得到李從珂起兵反叛的資訊,遣使將李重吉殺死。

李彝超得到詔命,整頓兵馬,準備出兵勤王。

其弟李彝殷對他道:“我聽說皇上猜忌潞王奪權,遣軍進剿,潞王興兵反抗。這是兄弟之間的事,也是皇上的家事。為臣者,不宜參與。弟以為切不可輕易出兵,以鑄大錯。”

李彝超道:“雖是皇上的家事,可皇上下來詔書,如不出兵,就是違抗皇命,怎麼辦?”

李彝殷道:“我等先整頓兵馬,靜觀時局之變。俗語雲:二虎相爭,必有一傷。如皇上得勝,我再急速出兵。如潞王得勝,我就偃旗息鼓。”

李彝超道:“好,二弟之計甚好。”

於是,李彝超整頓兵馬,卻按兵不動。派出數路探馬,打探軍情。

李從珂得到兒子李重臣被處死的音訊,放聲痛哭。當夜命李專美草書檄文,以“清君側”之名出兵,請求諸節度使出兵助陣。

王思同率軍征討,諸路大軍向鳳翔進發,將鳳翔城包圍。

李從珂登上城頭,淚流滿面,對城下的將士道:“我年未二十從先帝征伐,出生入死,金瘡滿身,樹立得社稷。你們當中有很多人,都是跟隨我衝鋒陷陣的。今朝廷信任賊臣,殘害骨肉,且我有何罪!”

說完,李從珂大哭。城下的將士們聽了,都產生同情之心。

羽林軍都指揮使楊思全對眾將士高呼:“大相公,是我主也。”遂率軍自西門進城。嚴衛都指揮使尹暉也引軍自東門入城。其他朝廷大軍見狀,紛紛撤軍。王思同一看,也領軍退守潼關。

李從珂率軍東進,兵攻潼關,將其攻陷,殺王思同,揮師長安。副留守劉遂雍開城投降。

閔帝李從厚得到上表,心中震驚,對康義誠等臣道:“朕年幼嗣位,委政大臣。兄弟之間,必無仇恨。諸公大計見告,朕獨難違,事已至此,何方轉禍?朕當與左右自往鳳翔,迎兄社稷,朕自歸藩,於理為便。”

朱弘昭和馮贇都反對,紛紛奏道:“皇上不可自尋其禍。”

康義誠道:“朝廷大軍戰敗,是由主將失策。現在陛下兵甲尚多,臣請自往關西,震其兵威,扼其衝要。”

閔帝李從厚見康義誠執意出兵迎擊李從珂,遂召集侍衛軍將領道:“先皇棄萬國,朕於兄弟之中,無心爭立。但先皇崩喪,朕才被委以社稷。潞王兄長,果然猜嫌。卿等跟隨先皇千徵萬戰,今日之事,寧不痛心!現在根據府庫,全都頒賜,卿等努力。”

於是,將府庫裡的錢絹都拿出來,賞賜出征的將士。康義誠為鳳翔行營都招討使,領軍迎擊李從珂。李從珂大軍至陝州。康義誠部下紛紛投降李從珂,康義誠見大勢已去,只得來到中軍大帳,跪在帳門前請罪。李從珂寬宥了他。

京城巡檢、侍衛馬軍都指揮使安從進得到李從珂書檄,派人請降,暗中佈下心腹,以為內應。

閔帝李從厚急召孟漢瓊,孟漢瓊不應召。遂手書詔書,遣使臣持詔急召朱弘昭進宮議事。朱弘昭聽說李從珂大軍已到陝州,整軍欲進攻洛陽,心中恐懼。

將軍穆延輝正好在朱府,朱弘昭對他道:“皇上急召我,一定是怪罪我,如何是好?我的兒媳是君的女兒,趕快將她接回府,免得受牽連。”

閔帝見朱弘昭沒來,又派使臣去催促。朱弘昭手握寶劍大哭,到後院要自殺,被家人極力勸阻。

使臣對他道:“請老大人快快啟程,皇上急等著呢。”

朱弘昭大呼:“我命已到盡頭!”說完,縱身跳進井裡……

安從進隨後領兵衝到馮贇府邸,將其斬殺。

無計可施的閔帝李從厚,於當夜帶著百騎出玄武門,出奔衛州。行至衛州東七八裡的地方,一騎從東邊飛速馳來,毫不避讓。馬後一隊騎兵緊緊跟隨。

侍從大聲喝叱吒:“聖駕在此,速速迴避!”

來人道:“我是鎮州節度使石敬瑭。”

閔帝李從厚聽到石敬瑭來了大喜。石敬瑭慌忙下馬,拜舞於地。

閔帝李從厚下馬大哭,對石敬瑭道:“潞王危社稷,康義誠以下叛我,朕無法保護自己。長公主告訴朕找你,幸而於路上遇見,共謀社稷大計。”

石敬瑭道:“可到衛州王弘贄府暫住,以圖大計。”

於是,石敬瑭與親兵在前引導,來到衛州,暫居驛站。然後去見王弘贄,對其道:“皇上流離遷徙,至此危迫。是我親屬,怎麼可以保護好?”

王弘贄道:“天子避寇,古來有之,雖然是奔迫之中,也是有將相、國寶、法物,以大軍護衛,不覺其亡。現在,宰相近臣跟來了嗎?寶玉、法物帶來了嗎?”

石敬瑭道:“我去問問皇上。”

李從厚道:“出奔匆忙,都沒帶出來。”

石敬瑭將實情相告。

王弘贄道:“大樹將顛,一根繩子是系不牢的。今以百騎奔躥,無將相一人擁從,安能興復大計!是所謂蛟龍失去**啊。現在,六軍將士都在潞王麾下,公縱然念親戚舊情,也是沒有辦法挽回的。”

石敬瑭遂同王弘贄來到驛站拜見。閔帝李從厚讓二人坐下,商量對策。石敬瑭將王弘贄的話對閔帝複述了一遍。

弓箭庫使沙守榮、賁洪進走到石敬瑭跟前,厲聲道:“皇上是明宗愛子,公是明宗愛婿,富貴即同受,休慼相關。現在與你商量安邦復國大計,你卻以從臣、國寶為藉口,是幫助逆賊暗算天子嗎!”

說完,抽出佩刀刺向石敬瑭。石敬瑭部將陳暉揮劍護衛,將沙守榮殺死。賁洪進見狀,橫刀自刎。

石敬瑭下令,將閔帝李從厚的侍衛騎兵全部殺死,只將閔帝李從厚留在驛館裡,派兵看守。然後,上馬奔洛陽而去。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李從珂到蔣橋,文武百官立班奉迎。傳旨:未拜梓宮(注),未可相見。

是日,李從珂入宮,拜謁太后、太妃,來到西宮,伏在梓宮上大哭。宰相與百僚屬立班拜見,李從珂答拜。宰相馮道等官上表勸進。

李從珂對群臣道:“我此行,是迫不得已。等到皇上回宮,先皇安葬完畢,我還回到鳳翔鎮守。請諸公不要如此言。”

皇太后下令降閔帝為鄂王。又傳令:

鄂王嗣位,奸臣弄權,作福作威,不誠不信,離間骨肉,猜忌連結,

輕舍社稷。皇長子潞王從珂,天縱聰明,有神武之英姿,有寬仁之偉略。

辛勤有百戰之勞,忠貞贊一統之運,臣誠子道,冠古超今。率土之謳歌

有屬,上蒼之眷命攸臨。一日萬機,不可以暫曠;九州四海,不可以無

歸。永言嗣守,宜即皇帝位。

李從珂隨即赴西宮,在先皇靈柩前告奠,即位皇帝。是為後唐末帝,改元清泰。下詔:宰相等官,俱復原位,大封有功之臣。並遣使鴆殺了鄂王李從厚。

李彝超得聞李從珂即位,遣使朝貢,進京恭賀。

後唐清泰二年(公元935年)二月,李彝超患病,在節度使任上去世,其弟李彝殷繼位。李彝殷原為夏州行軍司馬,三軍推為定難軍留後,代為節度使。

末帝李從珂得到定難軍的告哀表章,正式授予李彝殷為定難軍節度使。

注 梓宮:皇帝的靈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