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西夏風雲最新章節列表 > 第009章 石敬瑭被逼反叛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009章 石敬瑭被逼反叛

後唐清泰元年(公元934年)五月,末帝李從珂再次授予石敬瑭太原節度使、北京留守,充大同、振武、彰國、威塞等蕃漢馬步軍總管。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石敬瑭向末帝辭行。末帝李從珂對他道:“卿往太原,永為鎮守。朕與卿北門(注)一生無議除改。”

石敬瑭叩拜:“謝皇上信任,臣當肝腦塗地,為國誓守疆土。”

望著石敬瑭彪悍的背影,末帝的心中煩亂,湧起一陣不安。石敬瑭驍勇善戰,深得先皇的器重,深受將士的擁戴,手握重兵。自己雖登大位,卻是養子,鴆殺先皇的親子,篡奪皇權。雖然皇太后下旨自己是皇長子,不過是掩人耳目。他也聽到過近臣的稟報。

末帝李從珂思潮起伏,前思後想,倍感擔心。惶恐的心砰砰地亂跳……

第二年夏,石敬瑭屯軍忻州,朝廷遣使送夏衣。石敬瑭傳皇上詔諭,三軍對他連續高呼萬歲,嚇得他惶恐不安,慌忙制止,三軍仍然高呼萬歲。他心知肚明三軍的用意,驚恐萬狀,遂斬挾馬將李暉等三十人,才將事態平息。

末帝得報,心中猜疑,石敬瑭反狀已現。他更擔心石敬瑭聯合遼國謀反。為消弱石敬瑭的勢力,必須將石敬瑭調離。

於是,末帝與親近大臣談及此事,對他們道:“石郎與朕近親,在不疑之地,流言譭譽,朕心自明。萬一傷了和氣,猜忌加深,如何和解?”

那些大臣都無言以對,也都拿不出良策。

末帝又道:“朕想將石郎調往鄆州,眾卿以為如何?”

戶部侍郎房暠奏道:“不可,萬萬不可。”

司天監趙延義稟奏:“臣觀天象,近期星辰失度,尤宜安靜。調轉石敬瑭一事,應暫時緩行。”

末帝聽聞臣下如此奏議,只得作罷,卻耿耿於懷,不能放心。

一日,樞密直學士薛文遇獨宿宮中值班。末帝將他召來,將欲調離石敬瑭受到諸臣反對一事相告。

薛文遇走近前來,輕聲輕語地奏道:“以臣預料,石敬瑭調離駐地亦叛,不調離駐地亦叛,不如事先謀取。”

儘管薛文遇的言語聲不大,末帝聞言為之一振,心中大喜,痛快地道:“聞卿此言,朕出了一口惡氣。”於是,下定決心將石敬瑭調離太原。如何調離,末帝又犯了難,調離沒有正當理由,可能引起後患。費盡心機,終於生出一計。

遂於後唐清泰三年(公元936年)五月,授予石敬瑭鄆州節度使,進封趙國公,又加封扶天啟運中正功臣。並降詔石敬瑭從晉陽移駐鄆州。

石敬瑭接旨,準備啟程。時值末帝誕辰千春節,永寧公主進京入宮覲見末帝皇兄,進獻壽禮,拜祝千秋萬歲。數日後請辭行。

末帝對石敬瑭不滿,遷怒於永寧公主,揶揄道:“皇妹歸心這麼急,是想回去與石郎造反嗎?”

“皇上何出此言?”永寧公主大驚,懷著忐忑的心情回到太原府,悶悶不樂。

石敬瑭見狀,問道:“公主回府為何愁容滿面?”

永寧公主不語,悽楚地看了一眼夫君,淚水潸然而下。

“公主,你這是……”石敬瑭一愣,不解地看著妻子:“公主有何煩心事,言與夫君,夫君與你解憂。”

永寧公主輕輕地搖頭,“此事夫君難以排解。”

石敬瑭微笑著道:“公主之兄為當今皇上,夫君為國公,有何煩心之事不得排解?”

永寧公主心如火焚,只得將入宮覲見時皇兄所言,如實相告。

石敬瑭聞言惶恐不安,喃喃地道:“皇上果然懷疑我篡權,皇上果然懷疑我篡權……”

石敬瑭見末帝疑忌加深,明白了末帝將他移駐鄆州的用意,鄆州離京城洛陽較近,遠離遼國,以此便於監督和防範。

石敬瑭被逼無奈,遂召集僚佐部下,商討對策。對他們道:“孤再受太原之日,主上當我的面言:‘與卿北門,一生無議除改。’今忽降此命,莫是以去年忻州亂兵見迫,深深猜忌。公主千春節入覲,當辭別時對公主言:‘你歸心甚急,欲與石郎造反嗎?’此疑我之狀,已經非常之明。”

掌書記桑維翰道:“皇上懷疑使君造反,其意太明顯了。”

都押衙劉知遠道:“皇上這樣懷疑使君,使君做何打算?”

石敬瑭嘆道:“我本無異志,朝廷自啟禍機,不可安然死於道路。況且太原險固之地,積粟甚多。如果皇上寬恕我,我當奉之。若以兵相加,我則外告鄰方,向北國請強兵相助。興亡之數,皎皎在天。現在我想發表稱疾,推遲調離,以窺探朝廷的意向,諸公以為何如?”

桑維翰道:“使君密計甚好。”

劉知遠等僚佐也贊成石敬瑭的計謀。遂上表陳訴患疾,不能奉詔調往鄆州。

末帝見表大怒,將上表扯碎,對群臣道:“石敬瑭果然反啦!”

遂降旨削奪石敬瑭官爵,即刻下詔晉州刺史張敬達為太原四面兵馬都部署、知太原行府事,統率代州(今山西代縣)、義武(今河北定州)、河陽(今河南孟縣)等鎮軍兵六萬,進軍晉陽征討。

又以河陽節度使、侍衛馬軍都指揮使張彥琪為太原四面馬步軍都指揮使;以邢州節度使安審琦為太原四面馬軍都指揮使;以陝州節度使相里金為太原四面步軍都指揮使;以右監門上將軍武廷翰為壕寨使;以揚州節度使楊光遠為太原四面兵馬副部署、兼馬步都虞候;以彰武軍節度使高行周為太原四面招撫兼排鎮使,諸路大軍進剿石敬瑭。

後唐各鎮大軍陸續抵達晉安寨,掘壕立營,在晉陽城西北依山列陣,伺機破城。

石敬瑭見末帝遣大軍來攻,知寡不敵眾,決定向遼國求兵。授意掌書記桑維翰起草奏章:請稱臣,願以父禮事遼太宗,事捷之後,割盧龍一道及雁門關以北諸州為謝。

劉知遠進諫道:“稱臣可以,以父事之太過,厚以金帛賄賂,自足致兵,不必許其土田,恐異日大為中國之患,悔之不及。”

石敬瑭道:“公不必多言,金帛何為奇,不許土田豈能出兵相助?”

“使君,切不可以土地換取出兵。”劉知遠力諫:“盧龍及雁門關以北諸州地勢險阻,為中原之屏障。如割與遼國,為我國大患。使君深思,使君深思呀。”

石敬瑭道:“兵臨城下,傾巢在即,顧不得許多,我意已決。”

劉知遠見石敬瑭決心已定,只得告退,邁著沉重的腳步,走出節度使府衙。

節度使府衙大門上懸掛著一排大紅燈籠,照得四周一片紅光。一輪明月彷彿一盞明燈,高高地掛在夜幕上。

劉知遠站在府門前,仰頭嘆息:“貽害中國,後患無窮。”

一朵烏雲飄來,遮住明月。頓時,天地間一片昏暗……

注 北門:唐朝禁衛軍分南北衙,北門即北衙。南衙稱謂宰相,北衙稱謂羽

林諸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