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洞天福地系統最新章節列表 > 第九十六章 半年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九十六章 半年

時間已經過去五個月了,今天是李星的學生們考取進士的一天,也是五萬學子結束學業的一天。

今天過後,他們就會成長起來,各奔東西,倍國家安排各自的事情。

可能是鎮守國家,可能是教導學子。

先不說別的了,先說學生考進士吧。

試卷的題目比他們考取童生的時候難了很多倍,四書五經都有涉及。

考題的數量也多了很多,整整一千道問題,還需要寫出治理國家的文章。

畢竟是考進士,試卷不難,李星都說不過去。

前三次求取儒位的時候,都是在外面,祭拜賢聖,獲得儒位,這一次進士儒位,李星準備自己來發放,因為他已經達到了儒仙。

已經可以發放儒位了,和賢聖效果一樣,因為現代已經沒有賢聖了,都已經飛昇了。

為學生發放儒位的是聖人意志,所以李星準備自己來,效果是一樣的,只是對李星來說不一樣,李星可以借發放儒位更進一步,看能不能達到儒賢,這是李星的想法,至於能不能做到,那是另外一回事。

學子們埋頭急書,神采奕奕,每一個學子會絞盡腦汁都想不出答案,李星對他們回答出一千道題很有信心,但是書寫一篇文章,還是治理國家的,不抱信心。

當然每個人都可以寫出來,但是文章的好壞就不一定了。

一天就這樣過去了,古代科舉很多都是考幾天,兩三天的有,三四天的也有,但是那都是些普通人去參加科舉,李星這裡全部都是儒者,還全部都是舉人,所以一天就要全部回答完。

下面來看看學生們的文章。(我到網上查的,請接見怪。)

《近年來,關於國家治理的研究文獻眾多,產生了許多堪稱經典的作品。不過多數此類研究往往關注於某一治理具象,例如,承包制如何導致“政府及廠商”的後果,稅制改革如何導致鄉村治理的失效,“經營城市”治理行為的分析。另外,多數此類研究都把研究背景放在改革開放這一時間空間下,企圖從轉型來解釋今天的治理問題是如何發生的,例如渠敬東等人的研究提供了這一研究的典範。不過,這種理論企圖背後似乎有一個預設的假設,及計劃經濟下的國家治理沒有今天的這些治理問題,而這一前提是否真實是值得討論的。例如,今天我們看到的國家治理中的中央集權與向地方放權的紛爭與計劃經濟下的“條塊之爭”其實是有同質性的。所謂“條”,體現的是以中央政府部委為主實施政府治理的集權方式;所謂“塊”,體現的是以地方政府為主實施政府治理的分權方式。事實上,在整個計劃經濟體制時期,國家治理中的“條塊之爭”沒有間斷過。正因為如此,研究國家治理問題,如果僅僅對某一治理具象做出研究,回答某一種治理問題是怎麼產生的,或者只對改革開放後的中國國家治理做出研究,回答經濟體制改革對國家治理的影響是不夠的。因為儘管這些研究能非常好地解釋某一治理具象產生的原因,但是它無法回答為什麼在同一時間內,各種看起來矛盾的治理問題會在同一時期內存在?例如,我們既可以看到諸如計劃生育、汶川賑災這樣高度有效的治理行為,也可以看到許多政府在實現自己治理意願過程中遇到的阻礙和困難,甚至“分割”。例如,儘管國家三令五申不得建立高爾夫球場,但許多地方的高爾夫球場建設仍然未停止,即使是徵糧徵稅這一幾千年來中國國家治理中的當然之事,往往靠正式的制度也無法實現。而且這些治理問題會周期性地迴圈出現,堪稱頑疾,為什麼?要回答以上疑問,需要有更為宏觀的視角和長時段的視野。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開放時代》011年第10期刊登的周雪光的《權威體制與有效治理:當代中國國家治理的制度邏輯》和011年第1期刊登的馮仕政的《中國國家運動的形成與變異:基於政體的整體性解釋》兩篇文章也是對國家治理問題的研究,但我以為周雪光和馮仕政的文章都是試圖超越治理具象和轉型這一特定時空,站在一個更為宏觀的立場上開展的研究。正如周雪光在文章中指出的,他們試圖回答:“是不是有一個理論視角,一個大的思路,可以把這些分散在不同領域、不同場景、不同形式的現象和問題放在同一個分析框架裡,探究它們之間的關聯以及其背後的制度邏輯”。他們的研究是極有特色的,但是也為後面的研究留下了許多可以再思考的空間。

任何國家治理都必須解決兩個基本問題,所以在一個關於國家治理的宏觀解釋框架中,治理的有效性與治理的合法性都應該擁有自己的位置,並能夠從二者的關係去說明國家治理的邏輯和問題。我在後面的分析中,將嘗試沿著這兩個線索展開分析。》

李星看完滿意的點點頭,好壞不去說,至少理解的通透,主要思想也清晰。

這群學子還是讓李星滿意的。

一千道題,參加進士考試的全部都答對了,就是文章,只有幾百人的文章達到進士儒位,其他的都差一籌。

李星站起身來,用金口玉言說道“好了,你們的答案我都知道了,只有五百多人達到了進士儒位,現在我們祭拜天地,讓我可以調動天地靈氣給你們加冕進士儒位。”

幾萬學生和李星開始了祭拜天地,先拜天,再拜地,最後祭拜儒,祭拜天地儒之後,就可以看見天地靈氣都集中在李星的頭頂。

李星身上冒出十九丈的浩然正氣像,李星的模樣,栩栩如生,手拿春秋筆和《儒書》,突然浩然正氣像開口道“儒者李星,現給進士學生加冕儒位,現。”

就看見五百多道天地靈氣降臨在學生身體上,光華四溢,緩緩天地靈氣溢入學生的體內。

當然還有剩餘的天地靈氣都降落在其他沒考取進士的學生身體內。

李星自己體內突然浩然正氣翻動,奔騰不息,這是要突破儒賢的感覺,李星喜歡這樣的感覺,心情舒服。

但是好景不長,眼看就要突破的時候,浩然正氣停止了翻動,慢慢穩定了下來。

雖然沒突破,但是也差不多了,就差臨門一腳了,半年時間李星從快進入大儒的境界突破到儒仙快進入儒賢的境界,可謂是非常快速。

天空中出現了地脈之龍和氣運青龍,他們都飛行在天空上,這些學生讓李家莊的氣運增長了不止一點兩點,是增長了一大截啊。

每次學生加冕儒位的時候,他們都會出來逛逛。

李星和學生們都坐下感悟了起來,每一點對儒道感悟都是珍貴的,可遇不可求啊。

現在那五萬學子,有四萬多舉人,兩百多進士,沒有秀才,已經超過了李星答應國家的目標。

他們出去就是國家的棟樑,華夏儒道的先行者。

一會李星站了起來,說道“今天是你們在這裡的最後一天,我叫了人去獵殺妖獸,給你們踐行,以後你們就要為國家去努力了,希望你們能成為國家的棟樑,不要讓我失望啊。”

五萬學子全部站起身來,應答道“是,學生不敢忘老師的教導,以後會好好對國家付出奉獻的。”

李星揮揮手,說道“去吧,你們聚個會,有半年沒好好玩一次了吧,玩的開心。”(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