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亂明者皇太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百九十一章 考試之神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六百九十一章 考試之神

鍾化民剛剛說完,朱常洛的笑聲就起來了。

聽著朱常洛的笑聲,鍾化民心中也不免忐忑起來。

鍾化民也知道自己這個點子出的有點野了,可能不會被皇太子認可。

但是,鍾化民不後悔把這句話說出來!

因為,鍾化民知道中華之所以為中華,就是因為儒家教化的緣故,若是能把儒家的教化進一步的再次推廣開來,那麼“中華”的概念也會隨著教化的普及而得到擴張,所以,鍾化民自始至終都認為教化是朝廷的頭等大事。

笑完之後的朱常洛感嘆道:“鍾先生這番高論,直接擔任禮部尚書也為過的。”

鍾化民惶恐回道:“殿下恕罪,臣妄言了。”

朱常洛擺手道:“鍾先生說的對,孤亦認為教化才是頭等大事。只不過在教化的時候不能僅憑著科舉的誘惑,就覺得能夠把這些蠻夷們收入彀中。”

“科舉的難度有多高,孤不說,鍾先生也應該是深有體會。朝廷三年才有一次科舉,一次才錄了三百到四百之間的進士。平均到全國的州府,一個州府也就一到兩個進士而已。”

“如此難度的考試陡然的放在這些蠻夷身上,他們並不會認為朝廷這是在施恩,而是會認為朝廷是在變著法子鄙夷他們。”

“畢竟,這些蠻夷都野習慣了,讓他們安安分分的坐在書齋裡讀著聖賢書,寫著錦繡文章,這確實也太難為人了。”

“國朝初年的時候,成祖皇帝南克交趾,使交趾舊地重歸華夏。但是,復歸華夏的交趾並未能和大明交心,交趾民心依然遊離於大明之外。”

“成祖皇帝雖然也下詔准許交趾士人參加科舉,但是,這一場場科舉下來,交趾士人中舉者不過一二,且名次都在二百開外。因此,朝廷也無法任用交趾人為官,多派內地官員赴交趾治民。”

“結果,內地之官與交趾之民隔閡甚重,再加上交趾的叛逆一直都在扇風點火,鼓動著交趾之民謀反殺官,使得交趾僅復土了十幾年,就再次脫離了大明。”

“孤不想再有這樣的歷史重演,所以,在教化蠻夷的時候,切不可一下子把調子提的太高了。科舉可以讓這些蠻夷考。”

“但在科舉的同時,也要給這些蠻夷們另外的希望,讓他們能夠追著這個希望融入到大明之中,這才是正道!”

朱常洛的深入淺出的說明了一下教化蠻夷的關鍵,鍾化民聽完之後,頓感歎服。

原來皇太子想遠比他還要深遠。

鍾化民道:“臣該如何做?”

朱常洛看著鍾化民如此上道,也默許了他的提問。

這個默許幾乎就算是明著告訴了鍾化民,他陝甘總督的位子已經定了。

朱常洛說道:“先生可效彷西山三院,在蘭州建立一些以技能技術相關的書院,選拔一些腦袋聰明的人進入書院學習,在他們學習到了一定的技能和技術之後,也可以推薦他們到西山三院繼續深造,也可以就地給他們安排相應的工作。”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使得他們可以從淺到深,潛移默化的融入到蘭州的定居生活之中,而且,還可以以此為跳板,讓他們以自己的所學所知,完成從蠻夷到文明的進化。進而補充在大明各行各業之中,完成徹底的漢化和心理歸附。”

朱常洛這就話如醍醐灌頂!

頓時就讓鍾化民撥開了心中的迷霧,看到了蘭州及大明周邊所有藩國全心歸附的可能。

鍾化民起身大拜道:“殿下之德光耀古今!臣相信若以此法教化蠻夷,萬方蠻夷盡皆都會歸附大明,成為大明的永世之臣!”

朱常洛道:“孤的想法再好,也要有股肱之臣一絲不苟的執行才能達到孤想要的效果。不然的話,就算孤想的再多,計劃的再完美,也不過只是一個人的空想罷了。”

“蘭州事關重大,不僅關係到大明西北的安定,更關係到遊離我中華七百年之久的西域歸附問題。”

“自古聖朝,不論東西南北,疆域達至極盛者才敢言盛世。如今的大明自土木之變,河套之患後,所治之地不過僅兩京一十三省而已。”

“京師以北便是草原韃虜之後院,這些草原人揮之即來,呼之即去,完全不把朝廷放在眼中,而朝廷為了防備他們不僅每年都要撥銀加固長城不說,還要維持著數量龐大的軍隊才能保證京師之安全。”

“像這樣的情況,如果不得已解決,孤要何顏面敢稱中興?所以,此次孤不僅要解決了九邊之外的草原之患,更要一舉張開大明的之掖,將大明的威德重新的宣告於天下四方。”

“由此,孤才敢言大明中興!”

聽到朱常洛這麼一說後,鍾化民頓時就感受到了自己肩膀上沉甸甸的責任。

鍾化民也立刻表態道:“殿下若使臣為陝甘總督,臣一定謹守殿下之教誨,做好蘭州之事,為殿下張大明之掖,威四方蠻夷!”

朱常洛看著跪伏在地的鍾化民,朱常洛頓了一下,然後說道:“鍾先生此心孤已知曉。此次召見先生也不過就是與先生閒聊敘舊一番。蘭州事,孤還是要慎重的和內閣軍機處商議過後,才能決斷。”

鍾化民聽到朱常洛這話之後,他知道這是朱常洛的託詞,但是,身為臣下,哪有可能去頂撞君上的話的道理。

鍾化民拜道:“臣明白。”

不過,接下來也沒讓鍾化民等多久,朱常洛就讓內閣下了旨意任命鍾化民為陝甘總督兼兵部尚書,去蘭州走馬上任了。

到了蘭州之後,鍾化民看著完全迥異於繁華京師的蘭州,心中也生出了無限感慨。

此地粗獷,但也是一處希望之地!

若是能把蘭州給經營好,不僅可以直接吸收著蘭州附近的散落的漢民,更能直接吸收著蘭州周邊的羌族,蒙古諸部的部眾歸化。

可以說未來的蘭州不僅不會像眼前這般的貧瘠,她的未來也已經會是無比燦爛的,也會成為一顆大明在西北鑲嵌的明珠!

回憶完了和皇太子在慈慶宮中的奏對之後,鍾化民也終於收回了思緒。

鍾化民對著身旁的新師爺孫承宗,吩咐道:“準備一下,今晚我們去肅王府拜見肅王殿下。”

孫承宗聽到鍾化民的話後,回道:“在下這就去準備。”

孫承宗本來是一直跟著房守士的,這次他屈尊來給鍾化民做師爺,其實也是朱常洛的意思。

朱常洛給了房守士一些暗示之後,房守士也只能忍痛割愛把孫承宗介紹給了鍾化民。

孫承宗在知曉自己要跟著新任陝甘總督來蘭州的時候,他的第一反應並不是失落,也不是沮喪,他的心情頓時就激動起來了。

孫承宗雖然也是讀書人,但是,他的心從未安分過,當初跟著房守士一起也是為了能過在軍中長長見識,順便一展抱負。

因為,在平時的讀書之餘,孫承宗最喜歡研究的就是兵法韜略,在這幾年裡,他除了給房守士的孩子當先生之後,還專門求了房守士給他開了個條子,讓他去薊縣軍校深造了半年多了。

當朱常洛知曉房守士推薦了孫承宗到了薊縣軍校後,朱常洛對這位在原來歷史時空被譽為大明最後希望的勐人,也不由的多留意了幾分。

朱常洛還專門調出過孫承宗在薊縣軍校的成績,看到孫承宗的軍校成績都加甲上的時候,朱常洛不由的感慨,“學霸就是學霸!”

朱常洛之所以會感慨孫承宗是學霸的原因,就是因為孫承宗這人的腦瓜子是真好使。

孫承宗的智商簡直就是後世家長口中的“別人家的孩子”,他考科舉的時候,完全都是輕輕鬆鬆,毫無壓力的過程。

考完了秀才之後,孫承宗就開始一直玩,玩的年齡差不多的時候,又突然想起自己要考鄉試,於是就臨陣磨槍複習了一段世界就把鄉試給考了,而且還是一考即過。

簡直就是考試之神!

等考上了舉人之後,孫承宗便跟著房守士一起到了陝西等地做師爺和房守士孩子的授業先生,在這段時間裡,孫承宗完全變成了另外一個人,喜歡上了軍事。

沒事的時候就喜歡研究一下兵書,或者和一些老兵及低階軍官交談,詢問一些關於邊關防務的問題,慢慢的對邊關的軍務也有所瞭解。

可以說這次讓他跟著鍾化民來蘭州,孫承宗不知道有多開心。

他就喜歡這種刺激,艱苦的軍旅生活。

等著孫承宗準備完畢後,鍾化民打著總督的儀仗,帶著孫承宗一起去了肅王府。

在路上的時候,鍾化民看著這位已經三十好幾的“年輕人”,發出了一句自己的疑問。

鍾化民問道:“稚繩看你學識也不錯,也是舉人出身,為何不考進士呢?”

誰知,孫承宗說道:“進士太容易了,沒什麼挑戰性,所以,我就也沒去考了。”

鍾化民真是無語了,鍾化民勸道:“你現在年紀也不小了。早些年我在慈慶宮中做近臣時,皇太子殿下有提過,他要在將來的某一天限制考進士的年齡,如果在下一科的時候,殿下真的下了如此旨意,你這年齡想要再考進士可能就難了。”

聽到這話後,孫承宗也不由一慌,“這是真的嗎中丞?”

鍾化民道:“這是好多年前的事情了。那時候的皇太子還未監國。現在皇太子殿下不僅監國日久,而且,天下也趨於安定,趨於中興之像。故而本督以為殿下很可能就會舊事重提,將原來的某些設想變為現實。”

孫承宗聽完之後,更慌了。

“殿下為什麼要這麼做?”

鍾化民撫著鬍鬚說道:“殿下說朝廷之中白髮蒼蒼的老人實在是太多了。若是朝廷上下,不管是中央還是地方都是一些老人的話,可能就會影響朝廷的正常新陳代謝,使得思想僵化無法完成中興重任。所以,殿下才有意要控制進士的準錄年齡,進而降低朝廷老人的比例。”

孫承宗不由的倒吸一口涼氣!

若鍾化民說的都是真的,那麼孫承宗現在的年齡就很危險了。

他現在已經三十九歲了,下一科是萬曆三十二,到時他就四十一歲了。

如果,那時殿下真的下旨控制了進士準錄年齡,他這個年齡就真的危險了,可能連會試的資格都沒了。

孫承宗慌了一下,“此事事關重大,在下以為殿下應該不會輕易下旨的。畢竟科舉可是朝廷的根本,正是有了科舉所以才會有那麼人皓首窮經的苦讀。若是限制了年齡,那麼那麼多苦讀一生的老士子該怎麼辦?”

鍾化民不鹹不澹的說道:“這些老士子們即便是考上又能如何?在吏部考功和分配的時候,這些年紀大的老進士們有幾個能撈到實缺的?最後,朝廷還不是把精力和資源傾斜給了相對年輕的進士。”

“所以,老了就是老了,能考上早就考上了。考不上人即便是逆天考上了進士,那也是徒佔了年輕人上進的機會,於國而言便是不利。朝廷怎麼可能永遠倚重一群白髮蒼蒼的老頭來治理天下呢?”

鍾化民的話就像是暮鼓晨鐘,一下子就敲醒了孫承宗。

孫承宗對著鍾化民一拜,“學生寫中丞大人指點迷津!”

鍾化民看著認真作揖的孫承宗,他也說道:“好好在蘭州打磨一年,一年後你就回京好好備考科舉。爭取一戰成名,為蘭州士人做好榜樣!”

孫承宗拜道:“是,學生定不負中丞期望。”

教育完了孫承宗之後,鍾化民的總督儀仗也到了肅王府這裡。

到了肅王府前的路口,鍾化民便下了馬車帶著孫承宗及幾位隨從走到了肅王府的大門前。

孫承宗帶著肅王的請柬和鍾化民的名刺到了肅王府門前叫門。

肅王府的看門太監看到孫承宗手中的請柬和名刺後,微微一拜,“先生稍等,奴婢這就去稟報王爺。”

鍾化民和孫承宗等了一會兒後,肅王府長史範義明便親臨迎接。

範義明看到鍾化民之後,立刻抱拳行禮道:“肅王長史範義明拜見中丞。”

鍾化民也微微回禮道:“範長史無需多禮。本督是來拜見肅王殿下的,豈能讓長史屈尊?”

範義明聽到鍾化民的話後,心情頓時好極了。

明代的長史可不像漢唐時的長史權力那麼大,可以作為藩國宰相,署理藩國政務的。

明代的長史品級不過正五品而已,權力也小的要死,幾乎和管家等同,根本就是上不得檯面的芝麻綠豆官。

但是,鍾化民卻給了範義明足夠的面子,這讓範義明不能不激動。

雖然,範義明也知道鍾化民對他客氣也是看在肅王的面子上,但是,鍾化民能做到這一步,還是讓範義明激動不已的。

畢竟,蘭州偏遠,朝廷的封疆大吏甚是知府這一類的官員都沒幾個會來蘭州的。

可以說在蘭州肅王府做長史,這輩子都別想見過什麼像樣的官員。

現在,朝廷要大舉的重建蘭州,不僅給肅王封了蘭州大營的元帥,還把陝甘總督的行轅也搬到了蘭州。所以,這都使得整個蘭州上下都無比激動。

範義明也沒敢寒暄幾句,他立刻說道:“中丞大人,王爺已經在宮中等您了。”

鍾化民嗯了一聲,然後就跟在了範義明的身後,進了這座已有二百多年歷史的肅王府中。

走進肅王府中,鍾化民也默默的看了一遍,肅王府確實氣派,雖然沒有京師的浮華,但是在建築的規制方面,完成都是次皇宮一等而建的。

所以,那股子皇家氣派,依然還是非常濃厚的。

到了肅王府的前宮大殿,當代肅王朱紳堯也正在殿中等候。

鍾化民和孫承宗對著肅王朱紳堯行禮道:“臣參見肅王殿下,殿下千歲千歲千千歲。”

朱紳堯聽到鍾化民的聲音後,立刻起身過來扶起鍾化民,“鍾總督不須多禮,蘭州偏僻,沒有那麼多究竟。”

聽著朱紳堯一股西北腔的官話,鍾化民回道:“禮不可廢,王爺是大明親王,臣是大明之臣,當見王駕當行此禮。”

朱紳堯開心極了,做了這麼多年的肅王,還是頭一次有總督級別的大官到肅王府中做客。

往常的時候,就算是縣令這樣芝麻小官都不會來肅王府的。

可見,現在真的是趕上好時候了。

不然的話,堂堂的封疆大吏,怎麼可能會“屈尊”來拜訪他這麼一位冷門至極的藩王呢?

朱紳堯說道:“鍾總督請坐,本王已經吩咐下人們上菜了,來到了蘭州,本王也沒啥可招待你的。所以,就準備了一些蘭州本地菜,還望鍾總督不要嫌棄。”

鍾化民道:“王爺言重了,能受到王爺如此禮遇,臣已經是受寵若驚了。”

聽著鍾化民的話,朱紳堯開心的不得了,臉上的笑意從未消失過,他真沒想都一位封疆大臣會他這麼客氣。

這一刻,朱紳堯也不由得有點飄飄然了。

等到眾人寒暄完畢,落座之後,數十道具有蘭州風味的菜餚也開始上桌了。

——————————————————————————————————————

5000字到!

咳咳咳。

偷懶了兩天有點上癮了。

。明天一定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