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亂明者皇太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百九十二章 藩王的本分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六百九十二章 藩王的本分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後。

鍾化民也終於和肅王朱紳堯談起了正事了。

雖說平時地方上的政務根本就不用搭理藩王,但是,蘭州不同。

蘭州的位置緊靠著西域,高原以及草原等地。

藩王雖然也是擺設,但是,對於很多不明大明政治現狀的土著和部落之民而言,大明的王還是很有分量的。

所以,朱常洛也就看在了朱紳堯的作用上,以及他這些人身為肅王的作為,於是,也就給了肅王相當的禮遇。

畢竟,朱紳堯在蘭州還是很有人望了,他的所作所為也算的是一位賢王了。

有這麼一個活招牌放在蘭州,不用那就是浪費。

所以,朱常洛也就給予了朱紳堯蘭州大營兵馬大元帥的虛職,使他成為了大明在蘭州名義上的首領。

既然,朱常洛都這麼抬舉朱紳堯了,那麼身為新任的陝甘總督鍾化民自然也表示自己對朱紳堯的禮遇。

雖然,兩人還是井水不犯河水的關係,地方上的事務朱紳堯也沒權利插手,但是,朱紳堯畢竟是肅王,畢竟是蘭州大營的兵馬大元帥。

所以,在某些方面鍾化民還是要用得到朱紳堯。

朱紳堯和鍾化民一起把酒言歡,開心的不得了,做了這麼多的藩王,他從未想過自己有一天能有這麼的待遇和地位。

他的父親和爺爺以及更早的肅王們,一輩子都未離開過蘭州,也未見過像鍾化民這樣的封建大吏。

雖然,從身份和爵位上來講朱紳堯是僅次於天子一等的藩王,但是,自從建文削藩,成祖靖難之後,王爺的日子就一天比一天難過。

沒有地方上的治權,也沒有手中的兵權,而且還失去了人身自由,沒有詔令都不能離開封地一步,否則就以謀逆論處。

可以說自成祖之後,大明的藩王做的就像是囚徒一般。

心態好的,能安於現狀的藩王就好好的生孩子過日子,心態不好的就像寧王朱辰濠這種的人,就只能成為他人成聖的踏腳石。

鍾化民又輕輕了抿了一口杯中酒水後,對著朱紳堯說道:“王爺,臣多謝王爺的盛情款待,這次受聖太子玉旨之命,臣總督陝甘,協助王爺治理蘭州,還望王爺能夠鼎力支持臣的差事。”

朱紳堯立刻回道:“鍾總督言重了。有什麼用得上本王的,千萬不要客氣。本王身為大明藩王,自當也大明守土盡忠,牧養一方之民。”

鍾化民說道:“王爺能有此心,臣不勝感激!蘭州事繁,臣初來乍到也不清楚其中情況,所以,臣也有一些問題想要直接諮詢王爺。”

朱紳堯道:“但說無妨,只要是本王知道的事情,本王一定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鍾化民抱拳感謝,“王爺,臣來蘭州之前聽說蘭州附近羌民繁多,尤其是桃河那邊的牧民時常為禍。臣想知道這些桃河牧民到底是怎麼回事?”

朱紳堯聽完這句話後,他放下酒杯說道:“還能是怎麼回事?這些羌民們都太窮了。這些年來天氣又越來越冷,所以,他們也就不安分起來了。”

“不過也萬幸在萬曆二十年的時候,魏學增等曾率兵平叛哱拜之亂時,順便打了桃河的叛逆,再加上這些年來寧夏鎮兵威雄壯,所以,蘭州也就一直太平了。”

聽到朱紳堯這麼一說後,鍾化民心中瞭然。

這些資訊雖然在來之前鍾化民就知道了,但是,畢竟這些資訊都是紙面上的資訊,大明有些地方的地方官歷來又都是報喜不報憂的。

所以,鍾化民自然也要實際的瞭解一下情況,才能真正安心。

現在,經過肅王這麼一說後,鍾化民也算是心裡有數了。

至少蘭州不是什麼爛攤子,不需要他再花多少精力去收拾,就可以按照皇太子的計劃進行了。

鍾化民說道:“這都是聖太子和皇上的天威所致。當年寧夏之亂使得西北烽火連城,皇上當機立斷下旨讓葉夢熊,魏學增,李如松,麻貴等平叛哱拜之禍。聖太子當時聞聽此事後,毅然獻出了西山皇莊的數年積累,才使得寧夏之亂得以這麼快的平息。”

“現在,西北能有如此安穩的大局,這一切都離開不聖太子當年的支援和對寧夏鎮的重視。”

聽到鍾化民說到寧夏鎮時,朱紳堯便露出了羨慕的目光。

雖然,朱紳堯離不開蘭州,但是寧夏鎮距離蘭州可不算遠。

寧夏鎮如今的繁華,朱紳堯是早有耳聞的。

寧夏鎮現在不僅僅有互市,還有萬曆皇帝開辦的牛頭溝小鎮以及眾多京師豪族大商們開設的礦場。

現在,寧夏鎮不僅聚集了大量的人口,也創造出了驚人的財富。

尤其是寧夏鎮到京師直達水泥路,更是讓朱紳堯朝思暮想。

雖然,他沒見過這條路到底是什麼樣子的,但是,王府中的管事們去過寧夏鎮,走過這條路的。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聽下人們說寧夏鎮的水泥路平整堅固,比石板鋪出的道路都要好走時,朱紳堯都想象不出這水泥路到底是什麼樣子的路。

朱紳堯看著鍾化民道:“鍾總督,本王聽說聖太子殿下建造一條從京師至寧夏的水泥路,不知此路能否延展到蘭州?”

鍾化民看著朱紳堯期待的眼神,他回道:“王爺稍安勿躁。擴建蘭州是聖太子的旨意,也是朝廷肯定的國策。內閣和軍機處都對此無比重視,臣想寧夏的水泥路應該會很快的延展到蘭州來的。”

朱紳堯聽完此話,心中的驚喜更是難耐,若是,蘭州真的被朝廷重視起來了。真的要被營建為西北第一重鎮,那麼身為世守蘭州的藩王——肅王一脈,自然也是可以得到很多很多意想不到的好處的。

雖然,朱紳堯為人不貪不惡,但這不代表他不會為子孫後代考慮的。尤其是他的近親們,如果肅王府沒有足夠多的財富,他的那些沒能承襲爵位的子孫們過了幾代後就會潦倒的像普通宗室一樣,這會讓朱紳堯很心疼的。

所以,朱紳堯不僅要為蘭州的百姓們多想,更要為自己的子孫後代多想想,如果,蘭州真的富裕了,那麼在蘭州的肅王一脈的宗親自然也就可以衣食無憂了。

朱紳堯激動道:“那就好那就好,只要蘭州也能直通京師,蘭州富裕也是近在眼前。”

看著這麼激動的朱紳堯,鍾化民有點不理解朱紳堯的心情了。

一個藩王操這麼大的心,可不是什麼好事。

也萬幸當今的聖太子開明大度。

一旦遇到了猜疑之主,一個藩王不好好的在王府過日子,整天的想著施恩百姓,肯定是要出大事的。

鍾化民說道:“王爺只需做好本分之事,繼續以仁義之心對待百姓,懷柔那些歸化到蘭州生活的牧民即可。同時,臣也會為王爺做好後盾,把蘭州建成一顆大明在西北之上的明珠!使之不弱於江南煙花之地!”

朱紳堯激動了一會兒,然後又不敢相信的問道:“可能嗎?”

鍾化民斬釘截鐵的回道:“一切皆有可能!蘭州不富根源在於道路不通!如今朝廷已有重啟絲綢之路的構想,蘭州作為其中的關鍵一環,自然也是重中之重。”

“若是,能夠在此之前把蘭州營建完畢,不管是道路還是周圍的百姓都可以凝聚一起,蘭州何愁不能興盛?”

朱紳堯激動道:“一切都拜託鍾總督了。”

鍾化民道:“一切也都靠王爺了。只要王爺能夠繼續以慈愛之愛愛民,以慈愛之心對待歸化的牧民,臣一定會盡心竭力的幫助王爺,將蘭州營造成我大明在西北的江南!”

和朱紳堯吃完了飯,也聊完了分工之後,鍾化民便告辭了。

回去的路上,孫承宗又問道:“中丞大人,肅王可信嗎?”

孫承宗對肅王並不看好,在他的觀念裡大明的藩王都是爛泥扶不上牆的玩意,就是投胎技術技術好而已。

鍾化民閉著眼睛養著神,聽著孫承宗的話,他慢慢的說道:“有些事情不能只看表面的。肅王和一般的藩王不同。本督曾在宗人府擔任過府丞,輔左過殿下處理宗室之事。”

“那時候本督的工作就是要瞭解天下藩王們的資訊,以備不時之需。肅王的情況我還是知曉不少的。他這個好人雖然也愛享樂,但不折騰,有時候看著蘭州的百姓們日子過的艱苦,他還會主動的免除蘭州百姓對王府的勞役,也會照顧一下孤寡老人,在藩王之中,他的所作所為也算是一個異數了。”

孫承宗聽到鍾化民這麼評價肅王,他有點驚奇了。

孫承宗驚訝道:“肅王竟有如此作為?難道他有不臣之心?”

這是孫承宗對肅王做好事的第一反應。

鍾化民看著孫承宗說道:“蘭州有什麼基礎可以造反的?要錢沒錢,要糧沒糧,蘭州附近還盡是不服王化的羌民和蒙古牧民,這些人豈會跟著肅王造反?”

“肅王這般作為,不過這是本心之舉罷了。他是斷沒有不臣之心的。且肅王也是知天命的年紀,也犯不著幹這種殺頭的買賣。”

孫承宗感嘆道:“那這肅王還真是一個異類。若是大明的藩王都能像肅王這般,大明的百姓就有好日子過了。”

鍾化民道:“這是不可能的。肅王的所作所為只能是個別現象。也只有像在蘭州這樣的地方這樣做才不會起到地方大員的猜忌。”

“一旦換了個地方,一位藩王敢這麼施恩百姓,先不說朝廷怎麼處置了。就是當地的地方官們都會一份接一份的參奏藩王心懷不軌的。”

“畢竟,這恩並不是誰都可以施的。地方官施恩百姓,那是本著忠心皇上忠心朝廷的作為,也是本分。藩王施恩本心,那是意欲何為呢?”

“難道朝廷的恩還不夠?還需要藩王繼續施恩才行嗎?所以,天下藩王是不能都做到肅王這般的,他們能好好的不惹事不鬧事,就是一個合格大明藩王了。”

孫承宗沒想到鍾化民會這麼點評藩王的作為,他冷靜的想了一下鍾化民的話,也確實如此。

恩只能由朝廷,由皇上,由皇太子來施。

一旦,讓藩王們越俎代庖,老百姓們的民心豈不是就亂了嗎?

所以,大明的藩王還是安安分分的待在王府之中過著衣食無憂的日子即可。

“肅王真是幸運。”

半天之後,孫承宗感嘆了這麼一句。

鍾化民也說道:“肅王是幸運,他幸運在他是蘭州的藩王,他也幸運在他遇到了像聖太子這樣的開明大度之君。否則的話,肅王這樣的作為,真不知是福是禍。”

感嘆完了之後,鍾化民又問著,“肅王府的宗衛指揮使到任嗎?”

孫承宗回道:“已經接到了宗人府的照會,肅王府的宗衛指揮使下月到任,叫金忠明。”

“金忠明?”

鍾化民聽到這個名字不由得唸叨了一句,這個名字聽著有點耳熟,但一時半刻,卻怎麼都沒想起來。

孫承宗看著鍾化民疑惑的樣子,他說道:“這個金忠明就是在朝鮮戰場上歸化的女真將軍,他的本名叫做努爾哈赤,原來是建州女真的都督。”

聽到這個名字後,鍾化民有印象了。

當初在慈慶宮的時候,他就聽過幾次皇太子殿下對此人的評價。

所以,鍾化民對努爾哈赤也是有印象的。

後來鍾化民被調任到了廉政署後,就再也沒有機會進到慈慶宮中。

但是,努爾哈赤這個名字鍾化民是記住了。

等到朝戰結束後,鍾化民再聽說這個名字時,努爾哈赤已經被皇太子賜名金忠明了。

鍾化民道:“金忠明是女真人,把他調為肅王宗衛的指揮使,可見聖太子殿下也是用心良苦,想用以夷制夷之法,給蘭州附近的羌民和蒙古牧民樹立一個榜樣,讓他們看到朝廷的友善之心。”

“同時,即便是金忠明殘暴,那也是他的本性使然,朝廷也可以順之則用,逆之則罰。這樣不僅可以恩威於蘭州附近的蠻夷,也可以順勢的樹立起朝廷不會歧視他們,唯才是舉的態度。”

——————————————————————

4000字。

羞愧難當。

。人怎麼可以懶成這樣?我再也不看世界盃了。我要開空調碼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