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大明國師最新章節列表 > 第028章 四位國寶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028章 四位國寶

李雲崖原以為自己在士大夫階層中的名聲不好,徐光啟是禮部左司郎,比後世教育部的副部長權利還大,恐怕很難請的動,他卯足勁,做好三顧茅廬的準備,一定要把人請過來,如果三顧茅廬還不頂用,那用強的把人綁過來,總之不能讓人跑掉了!

然而徐光啟並沒有讓他三顧茅廬,接到太監來傳旨之後,開始禮部的交接工作,然後主動來中研院報道,這會中研院草創,只建成了一座中央大樓,人員什麼的都還沒有安排齊全。

李雲崖事情多,正在封緣宮後院看玉米的產量,他帶來的玉米種子一共有三種,草莓玉米和菠蘿玉米各一百顆,五彩玉米三百顆,都種了下去,出芽率還挺高,達到了百分之九十五以上,夏天時候李雲崖一根也沒舍得吃,都留到秋天做種,好在產量還不錯,每顆玉米上都結了兩根棒子,前兩種個頭小,米粒也小,產量不會很高,但也比現在的小麥、小米、高粱也要多出好幾倍了。

聽人說,徐光啟到了,他激動得立即把手頭上的事情都交給別人,跑到前院,飛身跳上那匹得自魏公公的夜照玉獅子,帶上二十名親衛一路飛奔進城。

到了中研院,徐光啟正在背著手看那十三層高的水塔,對於這種“國寶”級人物,李雲崖都是無比敬佩的,過去抱拳微微鞠躬:“讓徐先生久等了,我本想等家裡的玉米收完了,親自去府上迎請,沒想到先生竟然今兒個自己過來了,有失遠迎,還請恕罪,恕罪!”

徐光啟也很意外,這個“妖道”並不像外界傳言那樣飛揚跋扈啊,徐光啟這段時間每期都看中華侯報,對上面的某些論述,尤其關於數學和生活常識的部分十分欣賞,今日親眼見到十來層的高樓高塔,讓他有些心曠神馳,心中隱隱生出英雄相惜的感覺。

李雲崖雖然年輕,卻是天子跟前的大紅人,那麼多朝臣塌方式地辭官都沒能動搖他的位置,徐光啟也不敢託大,趕忙還禮,他現在已經沒有官職了,做出的姿態很是謙卑,李雲崖哪能受他的禮,趕緊用手攙扶起來:“我跟皇上說好了,請先生來這裡做副院長,以後我們會招更多的人才,我也會不斷地把資金透進來,先生可以無憂無慮,不再為任何事情煩惱,專門做研究。”

李雲崖當天調來人手,單獨劃出一個小院子,雖然只有一進,但是個二層小樓,後面有大約半畝田地,前面有東西廂房,十分乾淨整潔,專門給徐光啟居住。

中研院是最高的技術部門,安保工作不容忽視,李雲崖從軍校裡調來一個連的士兵,再從京營裡調人,湊夠五百人組成保安大隊,挎著火|槍巡視,不允許任何閒雜人等進來,並讓他們專門派四個保安,如果徐光啟出門,一定要隨行保護好老先生的安全。

除了保安大隊,李雲崖還成立了一個內部的醫院,從軍校裡調來一名軍醫,再從太醫院裡調來兩名太醫,另招了十幾位名醫,專門負責院士們的安全,每季度都要進行一次全面的檢查,尤其徐光啟更是重點保護的目標。

徐光啟有點受寵若驚,不知道這“妖道”為什麼對自己這麼好,難道是要千金市馬骨嗎?禮下於人,必有所求。很快,他知道李雲崖求什麼了。

李雲崖先規劃建造天文院、地理院、數學院、物理院、化學院、農學院、醫學院、工程院八大研究院,一個一個地給徐光啟講。

他的快遞郵包裡,開出來有望遠鏡,除了兩個軍用雙筒望遠鏡,還有一個臺式的,一百二十倍的天文望遠鏡,晚上時候,他和徐光啟一起用它觀看天空,跟影視作品裡面的表現不同,除了看月亮能夠看到環形山等以外,看星星還是一個光點,並不能看到更多的諸如星雲一類的天體,但是可以看到比肉眼更多的星星。

李雲崖對於星座之類方面的研究是個白痴,徐光啟可是研究曆法的專家,一看之下大吃一驚,一邊觀察一邊用鉛筆在白紙上面畫圖,嘴裡唸唸有詞,哪裡是太歲木星,哪裡是熒惑火星,一宮又一宮,還有什麼危月燕、星日馬之類的星宿名詞,刷刷刷,很快畫出一個天體圖紙,並根據經驗,畫出剩下沒有顯露出來的,兩相比照,上面看到的星星,比下面過去知道的星星多了不少。

李雲崖見他喜歡上了,心中稍定,畢竟強扭的瓜不甜,還是得他自己上這裡:“徐院長,天文觀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等明年我會在天文院裡修建一座三十三層的高塔,把這個望遠鏡放在上面,到時候你可以隨時上去觀察。”

徐光啟苦笑:“我這把老骨頭,上六層樓得氣喘吁吁了,三十三層,非折騰散了不可。”

李雲崖一想,倒也是那麼回事:“那把這個放在下面吧,等回頭讓他們再做一個更大的望遠鏡,唉,玻璃廠改進的速度太慢,現在造出來的玻璃還是有很多雜質。”他給徐光啟講了很多中研院未來的設想,徐光啟饒有興致地聽著,心裡原本那些擔心和委屈逐漸地煙消雲散。

李雲崖跟朱由檢要的第二個人才叫宋應星,這傢伙比較慘,雖然在萬曆年間以全省第三名的成績中舉,但之後沒再中過進士,今年二月朱由檢主持會試,宋應星仍然落榜,此時已經斷絕了繼續科考之念,他現在只是舉人,連個最小的縣令也做不了,跟徐光啟比起來身份地位天差地別。

當太監親自跑到自家傳旨的時候,宋應星都傻了,他並不知道中華科學研究院是個什麼機構,聖旨上也沒說要他過去做什麼官,到底是幾品,只說讓他儘快去報到,到雲崖真人座下聽用。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雲崖真人?看上去是個道士的名字,難道那個研究院是個道觀嗎?

不過不管他做如何想,聖旨到了,他必須得去,難得皇上還記得他一個小小的舉人。

日夜兼程趕到北京城,才聽說了最近這半年來,京城裡出現了一個妖道,叫李雲崖,精通幻術,專能迷惑皇上,如今皇上已經中了邪法,根本聽不進去忠良的話,引得百官辭退返鄉浪潮,天怒人怨……可見士大夫階層用刀筆殺人的功力。

宋應星懷著忐忑來到中研院,看門的保安驗了身份把他請進去喝茶,一面火速通知李雲崖。

李雲崖又騎馬趕過來,宋應星今年四十二歲,還沒有做出後世著名的《天工開物》,他從小博聞強記,有過目不忘之才,比較崇尚張載的唯物主義自然觀,對天文、聲學、農學、機械工程等都有很大興趣,熟讀李時珍的本草綱目,還能自己譜曲、作詩……這人簡直是個全才!

他在九年後做成的《天工開物》裡面,整合了農業、機械、燒瓷、硫磺、火藥、兵器、紡織、染色、採煤、榨油等等等等,方方面面的知識,有他用心收集的,還有他自己研究發明的。

在李雲崖的心中,他是可以跟徐光啟相提並論的,一見面給予了最大熱情,也給他一個單獨的院子,派四個私人保鏢,出門都有馬車接送。

宋應星比徐光啟當初更加感到受寵若驚,他從萬曆年考到崇禎年,屢試不第,處處碰壁,已經心灰意冷的,突然被皇上親自下旨調來北京,又得到據說是鬥垮了百官,可以跟前朝魏大太監相媲美的“妖道”如此禮遇,簡直跟做夢一樣。

李雲崖把院士分為青銅、白銀、黃金三級,每級分為三等,徐光啟和宋應星都被直接辦法了黃金三等徽章,等他們以後有著作或者成出來,再往上升,目前每個月工資一百兩銀子,要知道大明朝官員工資低的可憐,徐光啟原來做到副部長,每個月折成銀兩也三十多兩,在這裡不僅工資高,福利待遇又好的沒法講,頓頓的飲食都是滋補的藥膳,研究出成果之後還有獎金。

當然,更吸引宋應星的,還是李雲崖拿出來的那些現代的東西,用手按一下能發亮,像夜明珠一樣的點燈,還有能在天上飛的無人機,能夠在數里之外互相通話的對講機,連徐光啟也被深深地吸引,以為是神仙之術。李雲崖從軍校和匠工家庭裡挑出一些腦子活,有興趣的少年來給兩人做助手,一起搞研究。

在宋應星之後,又有一個人來報道,這人叫孫元化,他是個造炮專家,當年做過徐光啟的學生,跟他學習鑄造西洋火器的技術,今年四十七歲,在兵部做郎中,聖旨到的時候他請假回家去了,因此才來的晚些,到中研院時,天上已經開始下雪了。

李雲崖給他評為白銀二等院士,讓他幫忙到兵工廠裡鑄造更先進的槍炮,孫元化在朝堂上也算是不怎麼得志的,被調來之後,工資又高,待遇又好,還能每天拿著用之不盡的材料和資金做自己最喜歡的事,像是耗子掉進米缸裡,美滋滋地開始走馬上任,帶著李雲崖給他安排的助手,在中研院和南郊之間來回跑,一面繼續跟徐光啟繼續學習深造,一面改進火炮的鑄造方法,忙得不亦樂乎。

李雲崖要的第四個人也很有名,叫徐弘祖,說這個名字可能很少人知道,但是他的號確實鼎鼎大名如雷貫耳的,那是霞客,是霞客不是俠客,連起來是,徐霞客!

他十五歲時考了一會童子試,落榜之後,他父親看他無意科舉,也不再勉強,鼓勵他多讀書,徐霞客博覽群書,到處收集沒見過的書,並立下了“大丈夫當朝碧海而暮蒼梧”的旅行大志,在他二十二歲那一年,頭戴母親為他做的遠遊冠,挑起簡單的行李離開家鄉,直到五十四歲去世的時候,一生當中絕大部分都是在旅行中度過的,他住過破廟,露宿過街頭,甚至幕天席地,每到一地把所見所聞記錄下來,用三十年時間,寫了六十萬字的《徐霞客遊記》。

他今年已經四十三歲了,在外遊歷了二十多年,李雲崖讓朱由檢下旨,無論如何也要把這個人給找到,朱由檢派出錦衣衛到徐霞客的家鄉,以及他外出旅行所經過的各地州府到處巡查,終於在第二年的開春時候把徐霞客給找到,立即強行從陝西秦嶺給帶回京城。

徐霞客還以為自己犯了什麼罪,等到了中研院,受到了李雲崖種種禮遇,跟孫元化一樣成為白銀三品的院士還摸不著頭腦。

李雲崖想讓他成為一個地質學家,人文學家,用了三天時間跟他講了地質土層,以及氣候等高等各方面的知識,並讓他先將北京周邊地區研究明白了,派了二十助手給他,專門的馬車,路上一切食宿花銷,全部由中研院出。

徐霞客頓時有一種被從天上掉下來的一張大餡餅砸暈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