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大明國師最新章節列表 > 第057章 輿論鬥爭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057章 輿論鬥爭

李雲崖勸說朱由檢把西苑貢獻出來,好做內閣的總部:“你把這花園子拿出來,貢獻給國家,將來我帶你去看星辰大海!”

朱由檢現在只能跟李雲崖一條道走到黑,連權利都肯下放,園子自然也沒什麼可吝嗇的,況且他自從登基以來為國事操心勞神,根本沒有機會,也沒有心情去園子裡遊玩。

李雲崖得到他的首肯,立即請來最好的園林大師,設計出一張圖紙,然後建築工人迅速進駐,將太液池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改建,所謂太液池,是從金代定都北京時侯有的,後來歷經元代、明代,開挖出了三個大湖,即為後世中所熟知的北海、中海、南海,當年明成祖朱棣開挖南海,將挖出來的土方堆積在紫禁城北,形成萬歲山,歷史上的崇禎皇帝在這上面吊死。

李雲崖改建太液池,先修圍牆,將它徹底跟旁邊的紫禁城隔開,自稱一個空間,對岸邊的建築進行重建,將原來的西直房、尚寶監、御用監等全部搬離,新建各部會的辦公大樓。

其中監察部、外交部和國防部都在北海,以後皇帝在這裡主持辦公。其餘部會在南海,由李雲崖率領,在瓊華島辦公。中海建立太和宮,每年年初、年終、年尾,皇帝和內閣總理帶著所有部會首長在這裡開朝會。紫禁城完全給朱由檢作為自家的起居住所,不再具有政治功能。

雖然說兩人分管一攤,但李雲崖還是凡事都把朱由檢帶上一起參與,而朱由檢那邊的事務也都會找他,其實,朱由檢對軍事,對監察,對外交都沒興趣,他更喜歡內閣這邊的民政,李雲崖在崇智殿內給他安排了房間,讓他住在這裡,各部會一切事物都送到這裡,兩人一起研究決定。

在崇智殿住著,同樣不用太監宮女伺候,李雲崖把他們都打發出去,另行設立辦公廳,調了一些識字的青年進來當秘書,做記錄奏摺整理檔案等事務。

李雲崖畫了一張包含星辰大海餡的大餅,朱由檢被刺激得化身元氣少年,每天早早起來跟隨王徵南練劍,然後和李雲崖一起吃過早餐之後,開始辦公,先把秘書們分門別類送來的奏摺看上一遍,然後抱著來找李雲崖。

“洪承疇遞上來的摺子,說是江南那邊許多士子集體到南京哭皇陵,哭孔廟,煽動百姓造反,還集體抗稅,已經造成了好幾次衝突。”朱由檢把奏摺甩在桌子上,“跟前幾天國子監學子鬧事一樣!不好好讀書為國出力,會搞這些!”

李雲崖把摺子拿過來,用紅筆在下面批示:“亂世須用重法,一切依法辦理。”

看到李雲崖只寫了十二個字合上奏摺,朱由檢擔心:“你這麼寫,能行嗎?”

李雲崖笑道:“寫這十二個字已經很不錯了,本來連這十二個字都不必寫,如果事事都要我來做決定,我要他一個公安部長是做什麼的?一年那麼高的俸祿難道白給他?只不過因為百事粗創,又茲事體大,我才回的,洪承疇是個聰明人,他知道該怎麼做的。”

洪承疇不僅是個聰明人,還是個狠心人,最是心狠手辣,他在西北平叛的時候,經常把已經投降的農民軍頭領叫過來請吃飯,不等被端起飯碗叫手下進來全部給宰了,臨了連頓飽飯都不給人吃,是饞人家一下,李雲崖讓他接替孫傳庭當公安部長也是看中了他這一點。

隨著崇禎四年溫體仁的政變失敗,幾乎整個士大夫階層都對朱由檢徹底失望了,從跟李雲崖對上以來,他們集體辭官、扶植流寇、逼宮政變這些手段全用上了,都被李雲崖一一粉碎,以他們的失敗而告終!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如今李雲崖改革流傳了兩千多年的國家體制,越發觸動了他們最後的底線,他們沒有勇氣直接造反,只能鼓動協助其它勢力造反,大乾國的誕生是如此,結果五六十萬軍隊被李雲崖三五萬人給打了個灰飛煙滅,這個結果更讓他們心驚膽寒,武鬥行不通,又開始文鬥,江南地區開始大面積的抗稅逃稅。

李雲崖廢除六部之後,農稅也由公安部代收,最後統一歸財政部調配,地主官紳們為了逃稅,手段無所不用其極,經常一個舉人,帶上自己的親朋好友,三親六故,名下財產過百萬畝,卻不用納一釐米,交一個銅板。

商稅牽連的更廣,除了各家奴僕經營的鋪子,還有很多私鹽、私鐵等見不得光的,多是當地士族跟衛所軍官相互勾結共同運作,殺父之仇,奪財之恨,不共戴天!龐大的利益團體開始反撲於是讀書人紛紛罷課,到孔廟門前燒書,煽動老百姓圍攻警察局,使得遍地烽火。

洪承疇得了李雲崖十二字批語之後,從北直隸緊急調了三千武警南下,李雲崖又給他從京營派了一萬精兵,開始鎖拿鎮壓,凡是帶頭鬧事煽動百姓的,無論是舉人還是秀才,不管過去做過什麼樣的大官,一律依照公安法,地問斬,參與鬧事的,革除功名,抄沒家產。

如果沒有李雲崖,再過十幾年,清軍入關南下,開始揚起屠刀,血腥鎮壓,這些人當眾除了少數有骨氣的之外,大多主動剪掉辮子,向滿清屠夫搖尾乞憐,這會跟大明朝耍賴皮的能力,到了那時候再也沒有了。

洪承疇在一個月之內,通報中央,連斬了七十八名首犯,進士出身的有四個,革出功名的舉人三百六十八人,秀才兩千有餘,舉國震驚。

這些讀書人敢怒而不敢言,偷偷在家裡立書做傳,把當下的大明朝描繪成為一個史上最黑暗的時代,國家馬上會崩潰滅亡,自己是如何的憂國憂民,一身才華卻無處施展……並指出,一切罪惡的根源都是國師李雲崖,號召天下所有的俠士們,一起站起來斬殺國師,澄清宇內。

李雲崖要跟這些人搶奪話語權,他把大明侯報開到江南各省,闡述新學,給教育部播了一百萬兩銀子的經費,讓身為教育部長的徐驥,也是徐光啟的兒子在各地建公立學校,縣裡必有小學,州府必有中學,省裡必有大學,並指定教學大綱,編纂各科教材,刊印釋出,並規定,凡能入學者,一律不收任何費用,老師的束脩,教科書等費用,全部由國家來出,學生只要自帶紙筆、飲食即可,還規定,以後考入新的體制必須最少要有小學的學歷,原來科舉制學四書五經考出來的秀才、舉人,新體制概不承認!

士大夫階層對此自然更是不滿,憤恨無比,一再貶低新學,說這些只是奇技**巧,旁門左道,不是聖人之學。絕大多數人家,凡是條件好的,仍然讀四書五經。

但家境貧寒的大有人在,仍有不少把孩子送到學校裡來接受新學教育。

這年頭讀書可不是個容易的事,整個村子也找不到一本書的地方十分普遍,能夠識文斷字,會個百以內加減法的算很有學問了,新學校裡只要帶上派出所頒發的戶口本可以去上學,白拿刊印好的教材,這種好事,對於官紳階層來說不值得一提,對於窮苦人家可是天上掉餡餅的大喜事,不衝別的,能讓孩子多認識幾個字,以後能送到城裡當夥計,總比在農村跟全家人死守幾畝地強!

因此,全國的小學校開始如火如荼地辦起來,招生情況比李雲崖預想的要好的多。

士族階層用很鄙視地態度,把新學定為“賤學”,只有卑賤的泥腿子才學的東西,跟他們自己的孔孟之道,聖人之學根本無法相提並論。

輿論陣地不能失守,李雲崖在大明侯報上接連數期發表文章,指出現在孔孟之道,是漢朝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後才成為主流學問,而在那之前,漢朝都是才用黃老之學,孔子和孟子是聖人,老子更是聖人中的聖人,新學相容道、儒、墨等百家之長,亦是聖人之學。

他這個說法自然被廣大士大夫階層嗤之以鼻,但也還是有不少讀書人聽進去了,專門弄來一套小學教材進行研究。

同時,李雲崖開始推廣“文言一致”,即日常怎樣說話,文章裡怎樣寫,不必追求起承轉合,不必追求四六駢體,更不用掉書袋,並提倡使用簡體字,中國文字經過數千年衍化,經歷過篆書、楷書等數次大的變化,李雲崖讓教育部將一大批太過繁瑣,二十筆畫以上的字做了簡化修改,以便於推廣,達成教育普及。

他在報紙上明確地寫出,自己身為國師,在教四歲的太子朱慈烺小朋友時候,用的是新學,是簡體字,將來教自己的乾兒子,朱慈烜小朋友的時候,同樣用這一套。

文人們拿著報紙看到這條新聞,無不大聲痛罵妖道不止要滅亡大明江山,更要連整個民族千年文化傳承一舉滅絕,紛紛作詩做文章,要生啖妖道之肉,渴飲妖道之血,恨不能立即率領百萬雄兵,上京將妖道抓住,挫骨揚灰,不到一年時間,各種描寫妖道的小說畫本遍佈江南,把李雲崖描述成一個會魅惑之術,又有斷袖之癖,勾引住皇上朱由檢,每天要吃九百九十九個小孩心肝煉藥的蓋世妖道,並說善惡到頭終有報,妖道數年之內必遭天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