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大明國師最新章節列表 > 第092章 建交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092章 建交

在南方,朱由檢下令成立南方戰區,由曹變蛟任總司令,朱由檢又給他派去兩個人,其中一個是明朝是明朝開國元勳,永鎮雲南的沐家當代國公沐天波。

沐天波比朱由檢小了七八歲,早在他十六歲的時候被李雲崖提議接到北京來,進入小學、中學接受新學教育。沐天波父親死的早,朱由檢問他未來志向,他表示仍然願意為大明開疆拓土,於是朱由檢讓他進入軍校,今年虛歲二十二,已經在北京軍區服役歷練過兩年時間,他們沐家在雲南已經營了很多代人,對那邊的土司山民,路徑風俗都很熟悉,因此被重新派到雲南。

跟隨沐天波一起動身的,還有一個人,叫做李定國。

李定國比沐天波還小了兩歲,當年李雲崖出兵山西,大破張獻忠的時候,他還沒有被張獻忠收做義子,跟隨俘虜流民一起被帶來北京,他年紀小,進入了北京城外的通州小學讀書,後來考入了軍校,畢業以後曾在西北軍中歷練過一年,獲得二等功,李雲崖無意中看到他的名字還以為是同名,等查過籍貫和來歷之後,才知道應該是歷史上的那個把洪承疇打得滿地找牙的李定國,於是特地栽培,先讓他到朝鮮跟隨盧象升打了一年仗,積攢經驗,這回也把他派去南邊。

曹變蛟原來的廣州軍區跟秦良玉的西安軍區一樣都被裁撤掉,曹變蛟總管東南沿海以及廣西雲貴一代的所有軍務,這邊地形複雜,山川溝壑數不勝數,不可能面面俱到,李雲崖跟朱由檢的意思是讓曹變蛟主要的精力仍然放在廣州福建一帶,雲貴地區交給這倆人,特地從北京軍區調了一萬七殺衛給他倆當作骨架,各自再訓練處最少五萬適應南方山地戰的特種兵,沐天波在雲南,李定國在廣西,準備將來攻略越南跟緬甸。

到了崇禎十三年,整個明朝軍事行動告一段落,維持三個戰區和兩個軍區,即孫傳庭率領的西北戰區,盧象升率領的東北戰區,曹變蛟率領的南方戰區,吳三桂率領的北京軍區,滿桂率領的南方軍區。兵力總計達到恐怖的七十萬,其中有三分之二是全火器武裝!

雖然古書上寫動輒百萬大軍,實際上都是誇大其詞,水分大得很,能超過五十萬是傾全國之力以上,還得是多年的積攢,並且只能是戰時,一旦戰爭過後要麼解散,要麼迴歸屯田衛所,幾乎沒有朝代能夠長久維持這樣龐大的軍隊數量。

好在此時的大明帝國跟崇禎元年以前相比,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國土面積增加了一倍多,連通東西南北的鐵路,勾連各省的公路,以及新建成的橋樑等基礎建設在全國範圍內快速興建,由於生產力的提高,農業產值、工業產值翻倍猛長,在重新納入版圖的東北,新開大型鐵礦多達二十多個,煤礦過百,在廣袤的蒙古草原上,馴養了三十多匹戰馬,以及數不盡的牛羊。

中國開啟大門,迎接西方人進來,將用電力機械生產出來的各種製造業產品賣出去,白花花的銀子賺進來,對外貿易的關稅連年呈井噴式上漲,南宋偏安一隅,貿易所得佔全國總收入達百分之六七十,如今明朝的潛力更大,貿易佔比從原來的不足百分之一,數年時間猛漲到百分之十八。

正因為進來的錢多,才能夠支撐起如此龐大的軍費開資,並且絲毫不耽誤教育、基建、科研等方面的發展,以及李雲崖力排眾議搞得堪稱燒錢的移民和築城政策。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歐洲的戰爭愈演愈烈,大家都殺紅了眼,而且開始從歐洲向非洲、亞洲、美洲等地蔓延開來,將戰火燒到全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明朝的軍火在西方打響了名頭,歐洲各國不願意被荷蘭的軍火販子從中間賺取差價,紛紛直接找上門,直接跟大明交易,李雲崖拉著朱由檢,跟眾多知洋的官員們探討一番,制定出來一系列兩國交往的禮儀準則,第一個適用的是英國。

從某種意義上來講,英國跟日本很像,彷彿“歐亞火鍋”兩邊的銅耳把手,但不同的是,英國經歷了長達百年的英法戰爭之後,已經徹底放棄了對登陸的幻想,轉而走上了甘心當歐洲攪屎棍的道路,永遠幫著歐洲的老二去打歐洲的老大,絕不會容忍歐洲大陸上出現一個統一的強國,那樣的話,他會被徹底孤立邊緣化,他也不願意徹底融入歐洲,那樣他會失去主導權,在體制內被邊緣化。而跟他在地理位置極為相似的日本,哪怕到了二十一世紀也沒有放棄登陸的野心。

英國的這個目的,十分符合大明帝國的利益,對於大明來講,一個分裂的歐洲絕對比一個統一的歐洲要好,於是李雲崖跟外交部的官員研究制定出了一套新的建交規則,一改原先的藩屬朝貢的架構,說服朱由檢放下天|朝皇帝的架子,跟英國平等建交。

於是,在崇禎十三年的四月,朱由檢穿上龍袍,在紫禁城內接見帶著英國公使,對方帶著國王查理一世已經簽過名的國書,朱由檢在上面蓋上玉璽,確定雙方正式建立外交關係,又簽訂一些列的條約細則,如在對方國家互設外交使館,派遣大使,並在相互貿易當中減免一定的關稅等等。

李雲崖知道英國也是海洋五霸之一,很快要成長為日不落帝國,於是跟朱由檢敲定,只加深經濟來往,盡量避免軍事來往的基本策略,兩國貿易明朝處於出超地位,所以並不會吃虧,至於英國提出來,要在中國傳教的議題也被拒絕。

英國代表帶來了查理一世送給朱由檢的禮物,兩木桶最好的威士忌,朱由檢拿不準主意,問李雲崖:“既然是‘平等’交往,是不是不必像藩屬國那樣,加倍賞賜回去?”

“那當然了!人家是外人,不是藩屬,所以平等還禮回去好,依我說,弄兩大壇大明皇家火龍酒給他完了。”

“這不好。”朱由檢想了想,提筆寫下禮單,“歲寒三友瓷器一套,明前龍井一包,富貴萬年玉佩一枚,琉璃轉心燈兩盞。”

中國人送禮講究寓意,而且要成套,朱由檢選了四樣,命小太監弄上好的禮盒裝好,送給英國代表,還附帶了一封朱由檢寫給查理一世的親筆信。

隨著英國駐明大使館掛牌營業,其他各國都心急起來,兩國建交之後,英國人可以進入中國的數量增加了十倍,拿著臨時身份證明,沿海多達二十四個城市可以隨便走,而且還開放進入內地的暫時居住證明,每個月增加到一萬人,能夠進入內地,可以直接從廠家拿貨,不必再被中間販子剝皮,這意味著更大的利潤,從英國埋進來的東西,關稅也降低了三分之一,還開放英國人可以在中國內地租屋開店……

各國代表齊集北京城,要求見朱由檢或是李雲崖,迫切希望能夠跟大明建交。

李雲崖讓外交部的人把他們無論是否敵對的都安排在一家賓館裡,西班牙是天主教聯盟一方,對自面對新教聯盟的各國,倍感壓力,偏偏朱由檢遲遲不肯召見他。

朱由檢選中的第二個國家是瑞典,當今的瑞典十分強大,等打完三十年戰爭之後會更加強大,堪稱北歐小霸王,目前在歐洲混戰之中,瑞典是新教聯盟中的主力軍之一,戰鬥力相當強悍,在數年前,瑞典國王古斯塔夫二世率軍親征,攻佔慕尼黑,距離神聖羅馬帝的首都維也納不過千餘里地,差一點取得了整場戰役的勝利,雖然戰敗,但收縮兵力以後,跟法國聯手,仍然是新教陣營當中的主力國家。

對於這種又是主力,未來的威脅又不會太大的國家,朱由檢按照李雲崖的建議,對他十分親近,不但送了跟英國同樣豐厚的禮物以及親筆信,還邀請瑞典國王將來有空到中國來玩。跟瑞典的貿易比跟英國更加放寬,更擴充套件到軍事方面,打九折賣給瑞典大量的武器,既有陸軍的□□、火炮,也賣戰艦給他們,一方面讓他們在陸地上打得歡,將來海上力量強大了,還能遏制英國發展。

緊跟著,第三個建交的是法國,在歐洲歷史上,法國一直都比較強大,不過他比較尷尬,像德國是陸權國家,陸軍歐洲第一,英國是海權國家,海軍歐洲第一,法國總想二者兼得,只是哪邊都不行,總體上的趨勢是,陸軍幹不過德國,海軍幹不過英國,當然這很多是後話。

李雲崖建議朱由檢,只賣軍艦給法國,不賣陸軍武器,以免法國獨霸歐洲,讓他成為海洋大國,然後去跟英國爭去,朱由檢都按照他說的去做,只肯賣給法國人軍艦。

第四個建交的是丹麥,丹麥這些年雖然每況愈下,總被瑞典壓一頭,但破船還有三分釘,實力還是有的,丹麥人擅長造船,航運業和海外貿易發達,這次代表送給朱由檢許多珍貴的琥珀,朱由檢按照李雲崖說的,只賣給他陸軍武器,不賣給他海軍戰艦。

四個國家紛紛跟大明成功建交,外交部的賓館大樓裡還住著的西班牙跟荷蘭代表著急起來,隨著時間一天天地過去,始終得不到朱由檢的召見,他們越發地像是熱鍋上的螞蟻,花重金賄賂李雲崖和外交部部長,詢問其中關竅,得到的答案是:必須立即馬上退出臺灣島,才有建交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