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仙武位面行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一十八章 達摩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一十八章 達摩

當今天下,如張三丰這般從後天返先天,踏先天之境的人並不多,整個中原,恐怕就只有少林和武當各一位了。

在武當山中,郭意從張三丰這裡得到了不少資訊。

張三丰這麼多年來雲遊四方,為的就是一覽天地之奧妙,以求達到先天之上的境界。

但是,先天之上是什麼境界,那個境界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天地,這一點就連張三丰自己也不知曉,他也不知曉以前有沒有古人抵達過那個境界。

“你雖然還沒有重返先天,沒有抵達先天之境界,但是你的實力卻不是一般的後天武者能比的,恐怕就是一百年前最有希望踏入先天之境的天池怪俠也沒有你這般實力。”此時,張三丰已經停了下來,沒有繼續走動。

郭意之前已經從張三丰這裡得知,近一百年來,整個天下都在再沒有出過一位先天武者了。而自最有希望進階先天之道的天池怪俠死後,後人中甚至都沒有能超過天池怪俠的,更別說是進階先天了。

“不知少林寺中的那位,與真人相比孰強孰弱?”郭意現在對於這個世界的先天倒是有了不少的瞭解,而張三丰也差不多將他知道的都告訴給郭意了,郭意也沒有繼續詢問關於先天之境的事情,而是問起了少林寺的那位。

“你是想知道少林寺藏經閣的那位是什麼身份吧?我想你對他的身份已經有所猜測了吧,是嗎?”說到少林寺的那位時,張三丰卻是嘆了一口氣,淡淡地說道。

“難道那僧人真的是他?可是……這,這怎麼可能,如果這是真的話,他活到現在應該快近千歲了吧!”聽到張三丰所說,郭意倒吸了一口涼氣,滿臉不可思議地問道。

“沒錯,就是達摩,雖然他很少出來,一直都是坐枯禪,有時一坐就是數百年,但是儘管如此,他的壽命也快到頭了!”張三丰又點了點了頭確定道。

菩提達摩是南北朝的禪僧,略稱達摩,相傳他為南印度人,屬剎帝利種姓,通徹大乘佛法,是中國禪宗的始祖。

但是,相傳達摩於梁武大同二年圓寂,終年150歲。

郭意在以前猜測張三丰還活著和剛才確定眼前這個就是張三丰時,心裡就已經足夠驚訝了,畢竟張三丰是南宋末年的人,活到現在也有兩百多歲了。

可是如果達摩還活著,大概有一千歲了,在這非高武世界,一個武者能活兩百多年已經是一個奇蹟了,現在突然冒出來一個活了近一千歲的,這怎能不讓郭意驚訝。

要知道,這可不是一個修仙世界啊。

見到郭意一臉驚訝的模樣,張三丰卻是突然來了興趣,又對郭意說起了一些武林中的隱秘之事來。

其實在有文字記載的時候,便有關於武者的記載,只不過那個時候還不叫習武,而是叫做煉氣,據張三丰所說,這個世界的煉氣士最多應該是在春秋戰國的時候。

但是因為年代久遠,這些資訊張三丰從一些古籍中看到和別人的口中聽來的,並不能確保太多的真實性。

但是,有一點卻是可以確定的,那就是自秦二世而亡後,煉氣士便呈現滑梯式的下降。

後來煉氣士越來越少,而習武之人卻是越來越多,到後來煉氣士甚至逐漸成為了傳說。

到了南北朝之後,江湖中的習武之人便更是多入牛毛,天縱奇才者也比現在多不少,重返先天的也比現在多,但是不管這些人如何修煉,到了先天頂峰之後,他們便感覺到了阻力。

這個阻力使得眾多先天武者不得寸進,壽命也不長,絕大多數都活不過兩百歲。

張三丰也是在鑽研了無數道家經典之後,將自身武學與道家經典相就相結合,才成為自南北朝以來,第二位壽命超過兩百的武者。

而少林的達摩,是唯一一位活了近千年的。

按理來說,先天武者幾乎是不可能活這麼長時間的,達摩之所以能活這麼久,是因為他枯坐了數百年。

而達摩枯坐如此之久,便是因為一本武學,當郭意聽到張三丰說出這本武學的名字時,卻是感覺甚是熟悉。

能讓達摩枯坐數百年而不死的這本神奇武學,名叫《枯榮禪功》。

郭意所知道的枯榮禪功,是天龍世界中天龍寺的高手枯榮大師所修習的內功,郭意便曾見過天龍世界的那位枯榮大師,雖然他的武功在天龍世界算不上最高明的,但其看破紅塵,一心為善的胸懷卻是給過了留下了好感和很深的印象。

但是,郭意知道,此枯榮禪功絕非彼枯榮禪功。

不過,不管這兩套枯榮禪功有何不同,修煉枯榮禪功參悟枯禪的來歷都是相同的。

相傳,世尊釋迦牟尼當年在拘屍那城娑羅雙樹之間入滅,東西南北,各有雙樹,每一面的兩株樹都是一榮一枯,稱之為‘四枯四榮’,據佛經中言道:東方雙樹意為‘常與無常’,南方雙樹意為‘樂與無樂’,西方雙樹意為‘我與無我’,北方雙樹意為‘淨與無淨’。茂盛榮華之樹意示涅般本相:常、樂、我、淨;枯萎凋殘之樹顯示世相:無常、無樂、無我、無淨。如來佛在這八境界之間入滅,意為非枯非榮,非假非空。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有常無常,雙樹枯榮,南北西東,非假非空!。

天龍世界的枯榮大師曾數十年靜參枯禪,只修到那個世界“枯榮禪功”的半枯半榮境界,無法修到更高一層的‘非枯非榮、亦枯亦榮’之境。

既然這個世界的達摩能以此功法枯坐參禪如此之久,想必已經參悟到了“非枯非榮、亦枯亦榮”的境界。

“老道以為再也看不到前方的路了,可是四年前我卻發現天星移位,天機紊亂,你的到來給了我們這些老家夥一個希望。”說道最後,張三丰的話語中既充滿了苦苦追尋百年都不曾看到前路的落寞,又有一種“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車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橋頭自然直”的喜悅之感。

“可是……”看著張三丰那豐富的表情,郭意想說自己恐怕幫助不了他們什麼,因為他穿越世界只能自己一個人穿越,可是最終郭意還是沒有說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