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仙武位面行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一十九章 同位異界體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一十九章 同位異界體

因為知道張三丰知道了自己是天外之人的事情,而且他對自己又幾乎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郭意便也將自己知道的許多事情都告訴給了張三丰。

郭意告訴給張三丰的這些資訊中,其中便有他在其他世界也見到過張三丰,而且他們的容貌和這個世界的張三丰一模一樣。

當張三丰聽到郭意所說的在其他世界碰到自己這個資訊時,他並沒有什麼驚訝之感,也沒有什麼好好奇之感,郭意從他的臉上看到的只有失落和惋惜。

這個世界的張三丰惋惜那些處於低武世界的自己,因為世界的限制,恐怕終生都不能再進一步。

倒是對於郭意所說的,那個世界的自己與這個世界的自己容貌相似這一點讓張三丰有些興趣。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其實,對於出現在張三丰身上的這件事情,郭意已經有了一些猜測。

在郭意看過的許多武學小說和電視劇中,張三丰都是武林之中的天下第一高手,是揚名天下的一代武學大師。

他自創太極拳、太極劍,將武當派發揚光大,威名遠揚武林豪傑無不拜服。

在許多武俠小說中,張三丰也是一個武學奇才,技擊之術冠絕天下

甚至在有些武俠小說中,張三丰還能發掌心雷,毀物於十丈之外。

但是,不管在哪本武俠小說中,張三丰所練武學都是內家武功和參悟道家的內丹養生功法。

在郭意以前所在的那處二十一世紀的世界,張三丰也是歷史中的人物,原本姓張名通,字君寶。祖先為江西龍虎山人,所以自稱為天師後裔。

張三丰於丹道上,完成了煉虛合道修持,形神俱妙。

郭意以前所在的那個世界的正史中曾有記載,張三丰生於宋理宗淳佑七年,是遼東懿州人,十四歲時就考取了文武狀元,十八歲擔任博陵縣令,後於1280年辭官出家修道,拜火龍真人為師。

當然,對於這些郭意以前是不知道的。

但是郭意知道,元惠宗就敕封張三丰為“忠孝神仙”,明成祖朱棣也敕封“猶龍六祖隱仙寓化虛微普度天尊”,明英宗朱祁鎮也賜其號“通微顯化真人”,明憲宗朱見深也特封號為“韜光尚志真仙”,明世宗朱厚熜贈封他為“清虛元妙真君”,

在明成祖時,朱棣曾自詡真武大帝化身,“北建故宮,南修武當”,派吏部尚書郭璡、隆平侯、張信等人,率領兵士三十萬,大修武當山宮觀,花費達千萬計。

在後來的《明史·方伎》卷二百九十九中記載:“張三丰,書經目不忘,遊處無恆,或雲能一日千里,善嬉諧,旁若無人。

因此,正因為這種種,所以郭意的猜測是,會不會真是的有某一處仙俠世界的張三丰修為超脫諸天萬界,不在時間長河之中,而這些不同世界的張三丰之所以會長的一樣,就是因為他的緣故。

對於自己的這種猜測無憑無據,沒有任何依據的猜測,所以也只是郭意的這麼一個猜測罷了,事情的真相也只能等他以後有能力再慢慢解答了。

而對於在張三丰身上出現的這種現象,郭意自己取了一個名字,他將他們稱之為同位異界體。

同位異界體,這個名字是從同素異形體身上得來的。

同素異形體是指由同樣的單一化學元素組成,因排列方式不同,而具有不同性質的單質。

同位異界體則是同一個人,因為所處世界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性格、成就甚至是名字和容貌的人。

同素異形體的存在不是個別的孤立的現象,而是非金屬元素的最外層電子數較多,成鍵方式多樣的宏觀反映。

郭意甚至猜測,同位異界體會不會也是這樣,同位異界體的存在會不會也不是個別孤立的想象,而是其他人也會出現這種現象。

想到這裡,郭意便想到了少林寺中還活著的那位了,達摩在許多武俠世界中也是一位武學大家,那麼出現在張三丰身上的這種現象會不會也出現在達摩的身上呢?

不過,郭意在之前的世界中都沒有見過達摩真人,只見過達摩的畫像。

郭意就見過的達摩畫像不止一副,這些畫像中的達摩有不同容貌的,單憑這一點,郭意就算是真的去少林寺見到了這個世界的達摩,也證明不了什麼。

可是,儘管如此,郭意還是想去一趟少林寺。

在武當山下,郭意與張三丰探討了一個多月的時間之後,他便離開了武當山,而武當山上的那些武當派弟子們,則都沒有見到張三丰。

在離開武當山,與張三丰分離之前,張三丰正巧也叫郭意去一趟少林。而郭意也向張三丰講明了,自己不能帶他人離開這個世界。

離開武當,在前往少林的路上,郭意再次感覺到了自己的幸運,他不會被一個世界所束縛,不會因為一個世界的限制不能有所突破。

但是,會不會在另外一處世界,也有著同樣的自己呢?那個自己可能也獲得了類似【仙武任務令】這樣的東西,而穿梭於各個世界。

也可能其他世界的自己並沒有自己的這份奇遇,他們還日復一日地在那個二十一世紀生活著,結婚生子或是一個人在一座城中孤獨終老。

想到孤獨終老,郭意抬起頭仰望天空,天空中只有藍藍的天和幾朵飄蕩著的白雲。

……

當郭意來到位於河南登封,少室山五乳峰下那茂密叢林之中的少林寺時,張三丰所說的那位,已經在藏經閣中等候多時了。

山道之上的郭意身穿青色衣衫,騎著一頭青驢,正沿著這條山道緩緩而上。

以前,郭意因為急著趕路,總是騎馬,雖然有時也會騎驢,但是那是很少的。後來自己實力大漲,兩隻腳趕路已經比馬匹的的四條腿還要快了,郭意甚至連馬都很少騎了。

現在郭意想通了,為什麼要那麼急呢?就這樣騎著青驢,慢悠悠地也挺好的。

郭意也不拉韁繩,任由這頭青驢信步而行,過了良久之後,他這才終於看到了少林寺的黃牆紅瓦。

少林寺大門的門前正有兩名年輕的和尚在掃地兼看門,郭意也沒有從大門進去,畢竟他不是來找少林的主持了空的,也不是來見其他幾位了字輩老和尚的,他是來找達摩的。

可是,別說是江湖中人了,就算是少林寺的僧人們,也不知曉他們的達摩祖師竟然還活著,郭意又怎麼可能將自己來少林寺的這個理由告知於他們。

所以,郭意同上次一樣,直接輕車熟路地來到距離藏經閣最近的一處院牆邊,從這裡進入了少林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