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仙武位面行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七十九章 石之軒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七十九章 石之軒

想到廣成子的時候,郭意又想起了他曾在“天下第一”世界中關於同位異界體的猜測。

郭意曾在“天下第一”世界中遇到了張三丰,而那個世界的張三丰與“倚天屠龍記”世界中的張三丰和“笑傲江湖”世界中的張三丰都有著相同的外貌。

如果郭意這個關於“同位異界體”的猜測正確的話,那麼這個世界的廣成子很有可能在其他世界也是存在的,甚至還有可能影響到這個世界的廣成子。

就算是在沒有仙神的世界中,同樣有著廣成子的傳聞,據說廣成子乃是上古黃帝時候的道家人物,修行於崆峒山,黃帝聽說後還曾專程去拜訪他,向其詢問治國之術。

在《莊子·在宥篇》中記載有“黃帝問道廣成子“的事情,更有傳說中記載廣成子活了1200歲。

而在《封神演義》小說中,廣成子的道場為九仙山桃源洞,其道場法寶更是有番天印、落魂鍾、雌雄劍、八卦紫綬仙衣、掃霞衣、誅仙劍、九門醫術等。

而廣成子在封神世界的身份,是玉虛宮中擊金鐘的仙人,深受元始天尊寵愛,在仙佛中的地位可比張三丰要高不少。

“看來,等《天魔策》重歸於一,並找到《天外逍遙篇》另外兩卷之後,也該去一趟戰神殿,去看看那最虛無縹緲的《戰神圖錄》了。”郭意心中想道。

當和氏璧中的能量都被郭意吸乾,而和氏璧也化為了粉末之後,郭意也不再久留,很快便離開了這裡。

很快,郭意便再次出現在了空的面前。

當了空再次見到郭意的時候,他便知道和氏璧已經不在淨念禪院了。

“師妃暄在哪?”郭意對了空問道。

了空以為郭意找師妃暄是為了對付慈航靜齋,便沒有開口。

見此,郭意也不再多問,而是又道:“你若是見到師妃暄,便對和她她說一聲,慈航靜齋已經不再支援李世民了。”

說罷,郭意不再理會了空,離開了淨念禪院。

離開了淨念禪院之後,郭意自然是前往下一個目的地,邪王石之軒的住所了。

石之軒是天下正道與魔門都非常忌憚的絕頂高手,他曾假扮大隋重臣裴矩潛入隋宮,亦身兼長安高僧大德聖僧之身份。

“你以另一個身份出仕為官,為大隋經略西域,在幾年之間連橫合縱,將強大的草原帝國突厥一分為二,改變了自魏晉以來中原的弱勢局面。

而且,在那段時間裡,你更是將不死印法發揚光大。”當郭意找到石之軒的所在之後,便與其暢談起來。

石之軒的的確是魔門百年難能一遇的奇才,他現在自身的功法也都是他自創的,當初若不是碧秀心研讀《不死印法》而不幸逝世,石之軒現在的成就恐怕還要在寧道奇之上。

石之軒融匯自身所學,自創了天一心法、破蓮八著、幻魔身法和不死印法以及不死七幻。

天一心法是石之軒融匯了花間派和補天閣的兩道心法所創的奇功,他靠此心法使自己的幻魔身法和不死印法臻達登峰造極的境界。

破蓮八著則是石之軒專門針對天蓮宗宗主,外號胖賈,位列魔門八大高手之五的安隆的天心蓮環所創出的功法,能以巧勁破天心蓮環的蓮步和蓮環。

幻魔身法同樣融合了花間派和補天道這兩個門派的身法,不過不同於天一心法的是,幻魔身法還加上了佛門武功,這是一種變幻無常,高明到極點的身法。

不死印法是石之軒自創的所有功法中成就最高的功法,也是從魔門功法中變異出來的幻術,是石之軒綜合魔門花間派與補天道兩派秘傳,以佛學義理中“不在此岸,不在彼岸,不在中間”的高深思想作為理論依據,又經過無數次生死之際的戰鬥終於形成的一套高深的武功。

不死印法利用陰陽相生,物極必反的原理,透過真氣的快速生死轉換以致幾乎源源不絕而且不會有回不過氣的現象,能夠隨意在生死二氣之間轉變切換。

這門功法包括以真氣測敵、知敵、惑敵,奧義在於借力,利用生死二氣的極速轉換來借勁化勁,將別人攻來的真氣,也就是死氣轉化為生氣,回覆自己的氣血,這是一門如何將自己的真氣內力生生不息永不衰竭的法門。

不死印法代表了佛學中的虛無與道家的有意無意之間,與太極思想不謀而合,更是和乾坤大挪移也有著異曲同工之處。

而在早先郭意託石青璇帶給石之軒的那本書中,便有太極以及乾坤大挪移還有斗轉星移等功法,以及天下第一世界中一些同樣有著此等道理且威力更甚的功法。

不過,書中所記載的終歸是死的,現在郭意與石之軒親自討論,石之軒自然收穫更多。

除此之外,還有不死七幻,不死奇幻是不死印法和幻魔身法的衍生品,是石之軒從噩夢中醒來,將畢生所學融會囊括、化繁為簡於七式之內,是邪王武功大成之作,身法幻術皆有,飄逸似鬼魅,靈動如飛鳥。

而郭意這次特意來找石之軒,可不僅僅是為了和他探討武功的事情,更多的還有關於魔門與當今武林各大門派之間的關係,以及關於關於魔門統一和《天魔策》重歸於一的事情。

這個世界的魔門可不同於金庸武俠世界的魔教,金庸武俠世界中的魔教一般都是武林公敵。

可是,在這個世界的魔門並不是天下人的公敵,甚至都不是所有武林人的公敵。

若要說這個世界的魔門,那就不得不說這個世界魔門的起源了,而要談魔門的起源,那道魔同源的問題不能不講。

不同的武俠世界的歷史雖然都是大同小異,但是卻又有著各自的不同。

這個世界自西漢董仲舒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後,被儒家正統打壓的諸子百家開始進行有機結合,以道家思想為主幹,雜和墨、醫、巫術、方術等各家之長的原始道教開始形成。

而魔門的形成過程則與道教類似,因而初創之時兩者有許多雜匯、交叉的地方。

道分陰陽,人有生死。

道、魔兩家皆本於道,只是側重點不同。

道家中有仁與不仁、有情與無情之分,“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這句話便是老子說的。

而道家中的不仁、無情的思想便由魔門繼承發揚,使得魔門中人大多都冷酷無情。

而在這個時代這個世界,魔門的直接對手從來只有佛道兩家,而其餘武林各派對於魔門也一直都是持著觀望的態度,袖手旁觀罷了。

慈航靜齋自命代表白道武林,但它真正完全的同盟者只有淨念禪院、四大聖僧外加一個表面上是道家宗師,實際上是佛門走狗的寧道奇。

其他諸如巴蜀獨尊堡的解暉之流,吸引他們站到慈航靜齋這邊來的,是慈航靜齋幾大美女的金面,而不是什麼正義無敵,否則的話解暉也不會一轉頭又跟魔門的天蓮宗宗主安隆玩結拜了。

那麼,佛道兩家為何一直打壓魔門?這種費時費力的事情,對於他們來說利益何在?

而打壓魔門最厲害的,主要還是佛門,那麼這麼做佛門有何利益呢?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佛門和道家做事也一定是有利益的,他們對付魔門只有可能是魔門的存在觸及了他們利益,亦或是他們對付魔門有利可圖。

南北朝末年是一個國無常國、君非常君的動盪時代,那個時候的魔門還沒有足夠覺悟及實力主動捲進江山之爭。所以那個時候的魔門諸派其實還是很悠然自在的,佛、道兩家對他們的打壓也沒那麼厲害。

這一點郭意自祝玉妍身上便可看出來,祝玉妍年輕的時候在忙什麼?

祝玉妍當時忙的可不是什麼道魔之爭,更不是什麼江山之戰,反而是很盡本職地周旋於宋缺、魯妙子、晁七殺、嶽山等黑白兩道的頂尖人物之間,哪裡還有什麼正邪之辯,哪裡還有什麼門戶之別。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祝玉妍的年輕時代,更多的是花前月下,說不盡的旖旎風光,儼然是社交界新綻開之一朵光彩無限的交際花。

這一點,郭意在與石之軒的交談中證實了他的猜想。

那麼,現在這種狀況是如何發生的呢?慈航靜齋和道門對於石之軒的敵視更甚魔門其他的人嗯?

這其中的關鍵所在便於數十年前石之軒要做事的事情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