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黑科技:開局攻克I5晶片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十六章 彎道超車正式開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十六章 彎道超車正式開始

“這小子除了在晶片行業是頂尖的存在外,難道還有我們不知道的?”

龍衛國發現自己越來越琢磨不透陳淵這孩子了。

如果說他在晶片領域做出如此大的成績,已經算是驚為天人,要是還在其他行業內做到重大突破,那麼真得重新審視一下對陳淵的看重級別。

那可不單單只是國寶那麼簡單,他這個人可能就是華夏最大的殺器。

齊秘書是知道陳淵以前做過UP主這件事,便笑著猜測道,“可能是做一些別的發明吧,老陳他之前也是個手工博主,粉絲還挺多了,有十多萬呢。”

龍衛國想了想,點頭預設,“發明好,說不定哪天發明出來的東西就能改變整個世界。”

便也沒有繼續深究此事。

其實龍衛國有一點確實沒猜錯,陳淵確實是在研究發動機。

鈦合金是為了研究新型的耐高溫材料,發動機則是馬力強大的新型發動機。

這兩項都是玄女空天號的重中之重。

但是這個過程任重而道遠,並不是一蹴而就的。

與其他工業產品只需摸清構造原理就能彷制個大概不同。

即便將一臺更先進的航空發動機擺到眼前,也無法在短時間內完成彷制,甚至根本無法彷制。

因為製造一臺精密、高強度的航空發動機,不僅要明白其每個部件的材料組成、配比,還要具備相應的尖端加工技術。

這些東西,絕對是業界同行的不傳之秘,即便是再親密的外交夥伴也不可能洩露一絲半點。

所以說,就算把州軍F-22戰鬥機搭載的F-119發動機圖紙搞到手,包括華熊在內的所有國家都沒能力進行彷制。

就算陳淵照著系統的圖紙研製,最後也只是以失敗告終。

不過陳淵也沒有太失落,他本就是試試水而已。現在沒有成功,不代表以後都沒這個可能。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而外界每天都在發生著重大改革,百達在內的十多家半導體企業,開始將發展戰略轉向海外,以極低的價格,高超的技術,攪亂海外市場,這讓海外的企業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壓力。

尤其是三大廠商,因為之前和國內接觸的眾多合約,導致損失了往年收入的百分之四十。不光如此,華聲EDA的出現,讓他們之前做出的一切制裁變成了無用功。

而他們也開始正真懼怕起了華聲EDA背後的主人,此前在國內鋪開的訊息網開始四處打探華聲EDA背後的企業,但無形中似乎有股力量不在阻攔著他們,這也讓三大廠商察覺,研究出華聲EDA的人絕對有大能量。

甚至黎向達都開始認為,華聲EDA絕對不是某個企業研發的,它很有可能是上峰規劃出來的作品。

畢竟只有依靠整個國家機器,才可能研發出這樣一款舉世無雙的軟體。

誰又能想到它的背後僅僅只是一人的傑作呢。

譁——

A區製造室的大門從兩邊推開,陳淵抬頭看了眼久違的陽光,“哎,終於成了,累死我了。”

他來到主樓的位置,找到了還在實驗中的陳清。

彼時的實驗室內,十幾個人圍在一起,當儀器起動,再到最後提純出來的碳納米管不合格,陳清彷佛被掏空了所有精力。

“各位,又失敗了,這已經是第二百次提純失敗。”

其他研究員們也是深感憔悴。

這段時間,陳清用他的方桉實驗了多次,也進行了近百次的調整,但每一次的提純結果,無外乎是純度不夠,以及無法實現大規模提純。

他漸漸發現,或許自己從一開始走的路就是錯的。

宋思思也有些無精打采,很長的一段時間裡,她每天的休息時間很少,甚至其他人都被她發瘋似的研究給震撼到了,但最後的結果卻完全對不起她的付出。

“各位,跟我來一趟。記得把提純失敗的碳納米管一併拿過來。”站在外頭看了好一陣後,陳淵推開了門,並對他們招呼道。

看到陳淵的出現,眾人有些意外,畢竟確實有很長一段時間沒見到他了。

但又很快轉為了欣喜,因為老陳的出現,就說明他的研究成功了。

很快,一行人在陳淵的帶領下來到了主樓的測試大廳內。

碳納米管的提純儀器以及被陳淵吩咐人給遷移了過來。

引入眼簾的是一臺大型儀器,儀器的表面被鐵皮包裹,並刷上了塗料,而在最中間位置有著獨有的華聲LOGO。

他們的眼睛裡不約而同出現了不可思議的神情。

“這麼大的儀器,真是老陳獨自一人研發出來的?”

“太厲害了吧老陳,簡直就是神人啊。”

如是宋思思都看都有些出神。

陳淵內心倒是波瀾不驚,這還真不算什麼,他買的材料大多是配套的,自己要做的無非是組裝以及部分裝置零件的研發,工程量算不上特別大。想他之前還一個人研發過光刻機呢,雖然只是一臺垃圾。

陳淵在眾人的注視下將碳納米管的製作原料放置進了儀器當中,儀器是採用化學氣相沉積法將含碳的化合物分解提供碳源,然後在催化劑的作用下實現碳納米管的生長。

“整個儀器就分三部分,一個是生成碳納米管的區域,另一個是提純區,最後則是元件組裝區。”陳淵一邊說著,一邊在液晶屏上調整起了各種引數。

而當機器啟動後,能明顯聽到有嗡嗡的運轉聲。

這個時候,眾人都是吞嚥著唾沫,內心既期待,也擔憂。

“真的能成功嗎?陳清院士都忙活了幾個月也不見有結果,這臺機器真的可以嗎?”湯宇達並不是懷疑老陳的能力,他只是覺得不太現實,因為一臺大型的碳納米管提純儀器是非常精密的,其中涉及到的技術就很多。

但有一點是他很明白,如果這臺儀器真的能夠提純出可用來製作碳基晶片的碳納米管,碳基晶片真的很可能就要面世了。

“我覺得可以!”張海洋捏緊了拳頭,都到這種地步了,那就算是不可以都要盼望可以啊,要是再失敗了,真的很讓人崩潰的。

所有人的心都緊繃了起來,陳清就連呼吸都有些急促。

陳淵的把握還是非常大的,碳納米管的製造過程需要用到金屬,不可避免地會在成品材料中混入金屬雜質,儀器會很好的做到剝離。

不知道等了多久,儀器亮起了綠燈。

陳淵將閥門開啟,取出了提純好的大量碳納米管,並將其封裝在密封袋中。

“拿去分析一下吧。”陳淵將密封袋交到了陳清手上。

實際上碳納米管不是想象中的那種玻璃管,它的直徑只有0.01 微米,而陳淵給的那一包碳納米管乍一看就像是一包黑色的粉末狀物。

陳清連忙點頭,激動的往實驗室跑去。

身後同時跟了不少人。

來到實驗室後,陳清很快檢測起了這批碳納米管。

在眾人翹首以盼下,陳清的呼吸也變得急促了起來,轉頭看向眾人,“純度很高,沒有雜質,成了,真的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