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黑科技:開局攻克I5晶片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十七章 前往滬海,採購光刻機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十七章 前往滬海,採購光刻機

陳清激動到老淚縱橫,摘下眼鏡擦拭了起來。

其他人也都開始歡呼。

宋思思更是激動的一把抱住了陳淵,“陳淵你太厲害了!”

一股芬芳撲鼻而入,陳淵這個大直男尷尬的抓撓著腦袋,訕笑道,“還好吧,不過宋老師,你抱的有點緊了,我快喘不過氣了。”

“抱歉……”宋思思趕忙鬆開手,將腦袋別了過去。

“這些時間幸苦你了。”陳淵說道,他自然清楚宋思思在這些日子做了為碳基晶片的研發做了多少努力,研發晶片的流程並不單單只碳納米管這一個,廠區裡的研究員們在其他方面都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只要晶片能研製出來就行。”宋思思發自肺腑道。

陳清朝著這邊走了過來,他的雙眼有些發紅,主要還是因為太激動的緣故。

“你帶給我的驚喜實在是太多了,我陳清做了半輩子的研究,都還沒見過有你這般能力的人,如果是在當教授的那段時間裡,我會很想當你的導師,但是現在我只想年輕一些,希望能夠做你的學生。”

陳清說的雖然有些誇張,但也正是其他人所想的。

這個年輕人給無限次的重新整理了他們的看法,幾乎所有人都是無比崇拜他。

“實際上這次也多虧了宋思思給我出的意見,不然我也很難做出突破。”陳淵自然而然的把宋思思推了出來,言外之意其中的功勞少不了她。

“宋姐確實很厲害,這段時間她沒少帶著我們在技術上取得突破。”白思怡站出來誇張道,宋思思做出的成績她自然是看在眼裡的,內心對她的看法改觀了不少。

其他人也大多朝著宋思思投來傾佩目光。

這讓宋思思很感動。

“現在碳納米管的難題以及解決了,那排列碳納米管那臺儀器應該也能完成吧?”陳清說起了正事。

“這個當然可以,目前我已經可以確保在10寸晶圓上均勻擺放碳納米管了。”

排列碳納米管相當於是要一點一點在光碟上貼顯微鏡都看不到的瓷磚,並且還得保證瓷磚與瓷磚間的間隙穩定,不能摞在一起。而在10寸晶圓上擺放碳納米管這項技術可以說是處於世界前列。

“那……太好了。”

陳清的話語有些過分平靜,但他內心已是翻江倒海,這樣的反差還是在於陳淵從一開始給出的驚喜太大了。

其他人更是滿懷震驚。

10寸的晶圓意味著什麼呢,目前市面上14nm以下的晶片,像7nm、5nm的晶片全是用12英寸的晶圓製作的,目前高通驍龍888就是採用的12英寸晶圓。而尺寸越大的晶圓代表著效能越好

同樣的技術晶圓尺寸越大難度就大,對晶圓要求非常平整,矽片平整度要求起伏在100nm以內,相當於從滬海到京市的距離高低起伏不超過10釐米。

所以面積越大,難度越高,面積越小,難度越低。

陳淵能夠做到在10寸的晶圓上鋪設碳納米管這是他們所有人都沒想到的。

這傢伙已經不能用天才來行容了。

另外有一點,晶圓的大小也關係到產能。

如果100%利用,一塊10寸的晶圓可以生產切割出580塊晶片。

但這是不可能的。

晶片是方形的,晶圓是圓形的,在切割時一定會有邊角料留下,按照物理知識可以計算出大約在520塊左右,但考慮到良率等,實際能生產的晶片大約在400塊左右。

也就是說一塊10寸的晶圓最終能夠生產出的合格晶片有400塊。

“既然碳納米管排列問題也解決了,下一步我們就要為其覆蓋上絕緣層。”陳清這時說道,覆蓋絕緣層也是其中很重要的環境。

所謂的覆蓋絕緣層就是為了能夠很好地把碳納米管理起來。

但是陳清的情緒並不高漲,因為這個時候,就要用到華夏的“卡脖子”技術——光刻機。

光刻機的作用主要就是在碳納米管製作好之後,輔助完成其裝載管道兩邊的金屬電極。利用光刻機在管道兩邊刻出金屬電極的安裝位置,之後將電極內建,完成安裝。整個操作中,光刻機必不可少。

所以不管是使用矽基晶片還是碳基晶片,光刻機的使用都必不可少。即使碳基晶片所使用的材料自帶導電性,但其自身所帶導電性並不足以滿足導電要求,只能說明這種材料在導電過程中可以起到輔助作用。

“之前我說了,如果碳基晶片落實下來,光刻機難題就不算是難題了。”陳淵拍了拍他的肩膀顯得信心十足。

之所以這樣說主要是因為在光刻機領域中是有兩種光刻機的存在。

一種是用於生產晶圓,也就是製造晶片,俗稱晶片光刻機,常見的類似EUV光刻機。

另一種則是在生產完成後的封裝,稱之為封裝光刻機。

當然,需要封裝的只有晶圓級的先進封裝才會用到,相較技術角度比較來說,封裝光刻機比晶片光刻機要低很多。

陳清自然是知道這一點的,“那我們現在看來要採購大量的封裝光刻機了。”

光刻機有現成的,沒必要再自主去研發。

如果他們弄的是矽基晶片,或許真的會想辦法研製一套全新的光刻機。

“沒錯,晶片製作我們可以購買國內90nm製程的DUV光刻機,並不一定非要找ASML採購EUV,至於封裝光刻機我已經找到了合適的企業商。”

透過陳淵之前的瞭解,他已經找到了合適企業選擇。

“封裝光刻機滬海的微電子很早就已研製出來了,而且已經實現了量產供貨。在國內封裝光刻機市場佔有率高達80%。而且他們還做出口海外市場,在全球市場的佔有率高達40%。”

陳淵拿出一份檔案遞交給齊秘書手中,“齊秘書,這是碳納米管的詳細發展方針,如果沒有什麼問題的話,希望你能趕緊落實下來,廠區現在已經建設出了兩間廠房,加緊把裝置複製出來,今年爭取把碳納米管的年產能提高到70噸。”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齊秘書翻看著制定檔案,眼神裡難以掩飾喜悅,“你自己有什麼打算?”

“明天我準備去滬海一趟,找微電子談合作。”

他再次叮囑道,“晶片的製作工藝多達百種,雖然現在我們把最困難的幾項完成了,但其他地方還需要各位費心,我這次去滬海可能要一個星期左右的時間,所以在此期間裡,希望你們能把晶片的生產流水線給規劃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