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大明海商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十九章 料羅灣(三)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十九章 料羅灣(三)

把這封信放到一旁,晏世輪正打算召集參謀部的人進行商議出兵事宜,送信的毛三兒趕緊又遞上一個物事。晏世輪接過來一看,是半截竹子,在竹子裡面,還嵌了一封信。這個是”廿芝“的”江湖令“,看到此物,不用開啟信晏世輪也知道,這回鄭芝龍真的是急了。現在的鄭家由於自己的出現,比原歷史當中發展的還要興盛,船隻、人員更是多出一倍,而原來的”十八芝“也變成了現在的”廿芝“,但是舊有的江湖規矩還沒變。這半截竹子的意思就是——”東南江湖令“。接到這種令牌,就要秉承江湖義氣,出手幫助。晏世輪其實很不屑這種所謂的“江湖義氣“,這年頭沒有實在的利益,誰會真正的去給你賣命?開啟竹節裡的信,果不其然,信上說”廿芝“同氣連枝,一方有難八方支援,許你若干好處云云。

這套路也太老了吧?回憶起這件事,晏世輪想到歷史上的記述:在上次得到甜頭後,荷蘭人再次進攻廈門,遊擊張永產和同安知縣熊汝霖督度明軍迎擊,荷軍敗退,10餘名荷蘭士兵被殺。明朝水師追至外洋,因風向不利,經兩晝夜未能接敵而回。敗退的荷軍在海上遊弋二十餘日,不敢再攻廈門,於是轉而從料羅灣進窺海澄境,海澄知縣梁兆陽率兵夜渡金門浯嶼,襲破荷軍,焚其小舟三艘,獲五艘。浯嶼之戰後,荷蘭人由於接連吃虧不敢貿然進犯,明朝地方管員也在等待朝廷對於這次明顯不是小打小鬧的衝突的處理意見,因此在整個八九月份的颱風間隙裡,明荷雙方只保持小範圍的接觸。九月末,福建巡撫鄒維璉接到聖旨,崇禎皇帝嚴令懲荷。鄒維璉立即飛諭各地文武將吏,不許再談“互市”二字,“誓以一身拼死當夷”。十月中旬,鄒維璉自省城抵達漳州,檄調諸將,大集舟師。以鄭芝龍為先鋒,高應嶽為左翼,張永產為右翼,王尚忠為遊兵,吳震元、陳夢珠記功散賞。安排停當後,散發海戰方略給各位將領。又過三日,他親自渡過海澄,誓師督戰鄭芝龍不料荷人會採用攻擊,因不久前鄭芝龍答應發給臺灣方面自由貿易的執照,認為這樣應會使荷蘭人滿意。

七月中旬時,荷軍偷襲廈門,明軍在無防守下大敗,計有鄭芝龍部下十艘船被焚,張永產部下的五艘船亦焚燬。鄭芝龍在停在廈門的船隊被徹底摧毀。七月十七日起,荷蘭從攻擊河流上游,改為封鎖海面、掠奪船隻。廈門之戰損失最重當屬鄭芝龍,損失的人馬既是部下又是綠林兄弟,因此,除了明朝官方安排的賞格外,鄭芝龍本人動用了江湖令。他用自己的私人金庫對手下發出賞格:參戰者每人給銀二兩,若戰事延長,額外增給五兩。每只火船16人,若燒了荷蘭船,給銀二百兩(16人分),一個荷蘭人頭給銀五十兩。考慮到當時朝廷的七品官月俸,相當今天縣處級幹部的月工資也不過白銀五兩左右,這個賞格相當之高。高賞格加上江湖義氣激起的憤怒,使得鄭芝龍的部下士氣高漲。在明方積極備戰時,荷蘭人也不敢怠慢,他們招來了鄭芝龍的對頭大海盜劉香為增援。劉香帶來了戰船五十餘只。這以後的一段時間裡,雙方重兵集團互相搜尋,互尋戰機。歷史上直到十月底,最終爆發了料羅灣大戰。

手裡把玩著這半截竹子,想到此時的鄒維璉剛剛受詔回京,舉為南京通政參議,不久升為太僕寺少卿。現在正是意氣風發之時,於是一到到福建,便即著手整頓軍隊,鞏固海防,鼓舞士氣。近兩年間,沿海的海防已經逐漸鞏固,軍隊也顯得日益強勝。而在真正的歷史當中,鄒維漣渡江至海澄(今福建龍海縣境內),集軍誓師,諸將士歃血為盟。鄒維漣一聲令下,萬帆競發,水陸並進,官兵個個爭先,奮勇殺敵,戰鬥十分慘烈,持續了八天八夜,生擒夷王,繳獲船隻器械無數,中左全境收復,把荷蘭侵略軍追殺到東洋以外。福建人民稱頌說:“公一出兵,擒獲夷王,殲滅群醜,收復失地,僅兩個月便建大功、士氣不衰,財帛少費,此閩省二百年所未有也。”可想而知,大明福建兩百年來未有的大勝,多麼的漲我漢民族氣勢!但是這樣能文能武的官,最後的下場卻十分悽慘,在得勝後,鄒維漣回到朝廷後,卻受到當權者溫體仁的嫉恨被誣罷官。第二年新任福建巡撫呈奏疏,力陳鄒維漣撫閩時蕩冠大功,崇禎方知被人矇蔽,後悔不已。親筆寫下“天下第一清忠”的匾額賜予鄒維漣,並下令加升三級任兵部左侍郎。可惜鄒維漣還未動身上任,便病死在家中。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可嘆我大明的官場亂象,讓人唏噓不已。要是這個鄒維璉能夠連任福建知府,不僅能讓大明海防愈加的鞏固,以應對不久後歷史真正出現的西班牙來襲,更能有助於金鄉軍的發展,因為這樣一位精明強幹、辨明事理,而且注重武備的福建知府,對於浙南的發展將會是非常好的助益。心念一轉,晏世輪有了主意,他的想法就是,自己現在好歹也是一處地方的軍政大首腦,刨除掉狗屁的黨爭,盡金鄉軍幕府體系的全力,去支援鄒維璉。無論是從民族大義來講,還是出於自保來講,想必楚黨內部應該不會詰難。晏世輪是一個想到做到的人,現在沒有另一個穿越者寧鳳晨與他商量,但是他依然堅持走自己的路。雖然寧鳳晨在與不在,他這個“第二首長”也基本沒發表過什麼有用的建議。

現在軍中擅於海戰的寧鳳晨、費紹航都去了歐洲,晏世輪絞盡腦汁,終於想起一個人來——虞楠清(書友會飛的蟲蟲啊推薦)。此人頗擅海戰,曾有十二艘蒼山鐵小船,殲滅海盜三艘福船的戰績。而且虞楠清非常善於十艘船隻左右的圍捕戰,因為是金鄉軍最早的成員,前期圍捕鯨魚時,增長了無數的海船配合、指揮的經驗,而且虞楠清善於統帥部下,現在已經有了超過十幾個船長樂於聽命於“虞大人”,是寧鳳晨、費紹航以下,金鄉軍系統內少有的統帥之才。

叫來虞楠清,晏世輪發現此人不過二十三四歲,也許年輕是金鄉軍領導團隊最大的特色,但如此年輕,還是超出了晏世輪的意識。他拍了拍虞楠清肩膀,沒有說任何話,只是一個鼓勵的眼神,頓時讓虞楠清如墜雲端,連忙感激抱拳。在金鄉軍,如果能得到晏大人的垂青,建功立業指日可待。

晏世輪又吩咐日漸發福的汪才楓,做好站前補給工作。現在汪才楓再也不會為銀子發愁,每個月從歐洲、日本、朝鮮、東南亞等地往返的金鄉商隊,為金鄉軍幕府帶來了巨大的利潤和收入。金鄉軍的資產盤點,晏世輪已經吩咐了下去,但是從賬目流水上來看,每月竟然有一萬兩白銀的淨流入,這讓晏世輪不禁咋舌,即使很少有金鄉特色的“高科技”產品流向歐洲,光這絲綢、瓷器每個月就賺了這麼多,怪不得歐洲人眼紅一樣要往東方來搶奪呢,看來是真的逼急了。

諸事大定,晏世輪開始命人著手回信鄭芝龍,也就是“廿芝”同氣連枝,兄弟定為你出力云云。而另一封信,卻是用“抗擊紅夷”的大義,請“金鄉第一支筆”馮從吾親自草擬了一封華麗的文章,痛斥荷蘭紅夷反覆無常,強盜劫掠,吾金鄉軍乃“福建海防一體化”(晏世輪起的名字)的重要一環,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如果福建受損,則蒼南危矣。馮老先生看著竟然有抗擊外族入侵的大義,遂揮毫寫就了一篇大致千字的檄文,痛罵紅夷的同時,表達了金鄉軍上下抗擊外辱的決心,最後還落了款兒,只不過是在晏世輪名字之後。

然而,還未等到與福建水師聯手,虞楠清率領的十五艘“平倭”戰船,就與荷蘭人遭遇了。

三日後。

這是一個寂靜的黎明,正在例行日常捕鯨訓練的虞楠清船隊,十五艘“平倭”戰艦緩緩的駛向了澎湖,為了補充一定的淡水。然而在那裡,正停泊著荷蘭-劉香聯合艦隊的先鋒主力,一共兩艘蓋倫和七十五艘蒼山鐵、沙船等劉香海盜艦隊。

金鄉艦隊到達了澎湖列島西南面十五海里處,在收到了金鄉軍水師第三軍正在其東面40海里處,以10節的速度向西南方向航行後,一群從水面上起飛的水鳥越過了艦隊,晃晃悠悠的向南飛去。望著這群飛鳥被驚飛的樣子,敏銳的虞楠清立即判斷前方定有大批敵艦,立即命令道——“艦隊準備轉向,用燈光訊號!”現在由於是夜間,金鄉軍海軍的特色旗語受光線影響,無法發揮作用,而視線所及,還是燈光比較合適。所以金鄉海軍就“發明”了具有金鄉軍特色的“燈光訊號”。

虞楠清走進了艦首發言臺,“傳令兵,傳令各艦,命令其餘眾艦,做好戰鬥準備!”

隨後,又傳來虞楠清的命令,“艦隊準備轉向——”

在虞楠清大喊著的時候,隨船參謀過來道,“虞大人,隨時準備作戰的命令,早一個時辰前就已經傳達下去了,剛剛透過燈光新號,各艦都已經做好了戰鬥準備。”

“做的很到位,我們與敵之艦隊大概什麼時候遭遇?”虞楠清一邊說著,一邊戴上了白色的手套。因為看著影視作品當中,各個海軍的艦長啊,大副啊之類都有那麼一副酷酷的白手套,寧鳳晨當即就要求金鄉軍械司,調集民間的紡織高手,按照自己的“圖紙”,成批次的製造這種白色的“將官手套”。結果這個“將官手套”一面世,當即與所有的金鄉軍新鮮物一樣,到了瘋搶的程度,不管是不是海軍的”將官“,甚至民間的諸人,也不管是不是”軍“,用盡各種手段,也要搞到那麼一雙這種拉風的絲綢製作的白色手套。甚至一度風靡到了大明京師,以至於大明上流社會的名媛們,幾乎人人以戴上”將官手套“為榮,這種結果是寧鳳晨始料不及的。

“以目前我軍的速度,大概半個時辰後!”參謀一絲不苟的回答道。“好!那麼,我們必須得先搶佔有利位置。”虞楠清就像平日裡捕撈鯨魚一樣,他的習慣就是”強佔有利位置“,然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給敵(魚)以雷霆一擊。虞楠清又返回到了船長室,走到了海圖桌邊,看了一會,說道,“暫時落帆,然後派出小艇,送信給金鄉,聯絡金鄉軍水師第三軍,海防部隊,以通知敵情,並獲取最新消息。”隨船參謀點了點頭,立即向負責搜尋與情報的參謀軍官看去。海圖上已經由參謀把荷蘭艦隊幾次被發現的地方,以及航線,速度等引數都標了出來。虞楠清是不會自己做這些事情的,與晏世輪、寧鳳晨他們一樣,他對參謀的要求極為嚴格,任何微小的錯誤都將受到嚴厲的批評與懲罰。這導致了兩個結果,其一是金鄉軍的參謀任職資格考核極為嚴苛,但薪水頗豐。另一個結果就是,雖然一天天的提心吊膽,但仍有無數的有志青年奔往成為”參謀贊畫“的道路上,立志成為符合高標準、嚴要求的金鄉軍贊畫,這可是在金鄉軍所轄區域內,光耀門楣的事。(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