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大明海商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十八章 基隆商館的影響力(一)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六十八章 基隆商館的影響力(一)

晏世輪做好了做掉孔有德的打算後,猛然間發覺,自己太過於重視海洋方面了。雖然現在擁有了一隅之地,而且又有了歐洲——東亞海上絲綢之路,並且牢牢控制住了東亞的“內海”,但這些都不是晏世輪最想做的。一切事情的目的,都在於為如何能夠更好的開展地面戰爭而做準備。之前雖然考慮過遼東,比如最開始的黃古島基隆商館。但是,經過越來越正規和精細的作戰參謀部分析,這樣可能得不償失。首先那一塊氣候較冷且山地多,此時的後勤落後,雖然依靠金鄉軍水師的強盛以及飛艇的運輸,但是,陸地太大了,自己的島嶼太小,用數個小島供給自己征戰大陸?這簡直是在開玩笑。

而且,此時的大明實在是太缺銀子了。大明對陣海外勢力雖然從來都是強硬的,但是戰爭也在逐漸的削弱著大明的實力。當年戚帥雖然還算廉潔,但消滅倭寇絕沒有少花大明銀子。殺倭一頭每級官兵40倆銀子,共取倭寇10萬人頭、蒙古5萬。這筆銀子對於大明是很大的數目。證明士兵都是賣命的,但其個人晚年卻是窮死的。抗倭的勝利、抗擊蒙古的勝利、火器的發展以及戚繼光的裝備計劃還有五到六年的朝鮮戰爭勝利,這時大明實際上已經被掏空。打的全是銀子,大明開始徵收過份的稅收,但崇禎最後上吊還為大明守住了足夠大明三年吃喝的銀子(不知道這筆銀子崇禎為何不拿來拼搏)。假如大明拿這筆錢去裝備袁崇煥,就不徵收什麼遼東徵繳稅,西北不可能李姓不會被逼反,這筆錢滅八旗兩到三次都夠了。證明崇禎根本不知道這筆銀子,說明大明真正滅亡的原因還在官員的腐敗和貪錢。

同時,目前金鄉軍的陸地火器還不夠強大,並沒有那種類似“滅虜”戰船般超越時代太多的強力武器出現。而且遼東多山,山地幾乎都是易守難攻,這種條件下進攻,是要吃很大的虧的。

他不是沒有考慮寫奏摺,讓朝廷批示,用大明的前去攻打遼東。但是在遼響催繳的現在這種程度,簡直如痴人說夢。況且那一塊相對大明來說,能用的資源產出太少,至於說不凍港麼,大明現人不重視,打下來農業文明不能耕地遊牧民族不能放牧,讓袁督師的關寧主力去死磕又是太虧。況且朝中眾人,肯定拿出隋朝跟元朝來說事兒,當時都因為遠征那一塊大大損傷了國力。況且倭國在一般虎視眈眈的看著,打下了遼東、高麗之後,倭寇會隨時隨地過來偷襲。對於中華民族來講,攻打山地的高麗雖然難,但是還是可以打贏的。但是面對海上來的倭寇,打贏了戰鬥,倭寇就拍拍屁股走人;一旦打輸了,就被日本人全殲,簡直是太吃虧了。歷史上的中華的做法就是弄服了高麗賜個諸侯就行了,並沒有直接將遼東收入囊中,只有毛文龍。

毛文龍曾經率領一百多人取得“鎮江大捷”之後,後金方面極為震驚,即遣大軍反撲。毛文龍兵少難支,一度退入朝鮮。朝鮮節度使鄭遵、樸燁引後金軍包圍毛文龍於林畔,雙方進行了激烈戰鬥,“一日七戰,殺傷相當”,明軍將領丁文禮、呂世舉等犧牲,後金軍也蒙受了很大損失,被迫撤兵。林畔之戰後,毛文龍以皮島、鐵山及寬靉山區為根據地,招募遼東難民,以老弱者屯種,精壯者為兵,從無到有,逐漸發展成一支海外勁旅。天啟二年(16年)六月,袁可立接替陶朗先為登萊巡撫,明廷正式任命毛文龍為平遼將軍總兵官,掛徵虜前將軍印,開鎮東江。東江鎮建立後,毛文龍一面招撫因戰火而流離失所的遼東百姓,前後接濟安置百萬餘人。一面遣將四出,不斷深入後金腹地,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逐漸成為後金心腹大患。後金官員稱:“毛文龍之患,當速滅耳!文龍一日不滅,則奸叛一日不息,良民一日不寧。”

東江鎮?!

聯想到這裡,晏世輪認為,自己也可以開鎮啊?!但是選址在哪裡呢?朝廷會不會認可?此時已經有一個毛文龍了,他胡作非為可以,要是自己開了鎮,會不會直接被朝廷扣個造反的帽子?此時還是先低調吧,低調!

倒是可以這樣,依舊這麼神不知,鬼不覺的進行發展,把勢力觸手伸到任何想要達到的地方,朝廷也好,眾人也好,既無法干涉到自己的發展,又能按照歷史的軌跡,慢慢的去影響一切。自己的種種行徑,被人扣上造反的帽子是肯定的了,但是這又能如何?實力,只有實力!只有實力達到了,別說扣帽子,就是真的,又能如何?

但是,晏世輪還是覺得,東江鎮就這麼任其自由發展,對自己,對大明是極為不利的。於是,他立即命作戰參謀部,立即草擬遼東戰略規劃,只是這一次,他並沒有讓參謀們自由發揮,而是設定了很多“變數”和條件。比如,毛文龍如果突然間遇到意外,東江軍群龍無首,如何才能讓金鄉軍收益最大?還有如袁督師此時誤判,或是嚴重有資敵行徑,該如何在遼東獲取最大利益?諸如此等一條條的“奇葩”限定,參謀們第一次感覺到,一向理性、嚴謹的晏大人,怎麼一下子無厘頭起來?但是,金鄉軍軍內,服從晏世輪就是他們的天職,雖然心裡有些許疑問,但是晏大人何人也?乃太乙救苦天尊轉世,所料能差嗎?所以,盡享參謀部又是緊急的召開各項分析、討論、會議……

晏世輪對於東江鎮的作用,是看得非常明白的,歷史上的遼東經略王在晉就認為:“今有毛文龍在焉,所謂置之死地而後生者也。《兵法》:‘計險厄遠近,上將之道。’憑鴨綠之險,居隔江之近,文龍得其所矣。奴欲長驅而肘腋之間有蠆毒焉,奴一動而毒發,屢攻之而不能去其毒,其天意留之以制奴之死命者乎?……奴之畏文龍甚也!東林名臣陳良訓則認為:“今日所恃海外長城者,非毛文龍者乎?那個天啟爺也曾下詔書給毛文龍,肯定了東江鎮的作用。甚至都說:“念爾海外孤軍,尤關犄角,數年以來,奴未大創,然亦屢經挫衄,實爾設奇制勝之功,朕甚嘉焉。茲特賜敕諭,爾其益鼓忠義,悉殫方略,廣偵精間,先事伐謀,多方牽制,使奴狼顧而不敢西向,惟爾”而且毛文龍遣將收復金州和旅順等地,開闢了遼東戰場的新局面。使得登萊、旅順、皮島、寬靉連為一線,解除了後金所佔領的旅順對山東半島的軍事威脅,令明朝的二千裡海疆得到鞏固,並完成了對後金的海上封鎖,加重了後金統治區內糧食緊張的狀況。

和晏世輪海陸空的立體打擊不同,歷史上的毛文龍,在攻打下金州不久,就被後金平復了,只因金州孤懸海外,易攻難守。張盤為後金所逼又退居麻洋島。登萊巡撫袁可立奏報朝廷:“劉愛塔事洩而金州空,沈有容以兵寡不可守,而張盤入據。聞金州有人率眾逼張盤於麻洋島,此金州復而不復之實也。”當年毛文龍在時,後金對明朝軍事行都很短暫,也不敢走遠。而毛文龍被殺後,後金欣喜異常,彈冠相慶,史載“清主大喜,置酒高會”,後金首領皇太極立刻起傾國之兵入關直撲北京,史稱“己巳之變”。此後一直到明朝滅亡,後金(清)時常直犯中原,如入無人之境,保定、濟南、兗州、高陽、固安、良鄉等許多城市被屠城,數百萬百姓遭到擄掠,這時候人們才意識到毛文龍的作用,但為時已晚。

每每想到這裡,晏世輪又是氣苦,又是無奈,這可真是親者痛,仇者快,好在此時自己來了,定要避免此時絕對可以扭轉乾坤的歷史事件!而史書——《三朝遼事實錄》上面也無比沉痛地評價道:“崇煥得信心行事,中奴之誘,先殺毛文龍除奴肘腋之患。己巳,虜遂從薊鎮深入薄都城,舍山海而以薊、宣為屢犯之孔道。向使崇煥不使吊通奴,西夷必不叛,夷不叛則西路不可行,不殺島帥,則奴顧巢穴必不敢長驅而入犯!”

說的太好了,這個毛文龍雖然算得上個大軍閥,也不吊你袁督師,但是,他的皮島,他的東江鎮,對於整個戰局具有決定性作用啊,自己這個不懂軍事的半吊子都看明白了,袁督師不明白?晏世輪又是恨的牙癢癢的。

不過此時不比以往,現在的晏世輪在痛恨的同時,已經有了對策,那就是——拿下東江鎮!只是細節尚需考慮周全……

現在困擾著晏世輪的卻是另外一件不得不他親自出手的事——基隆商館的擴建問題。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基隆商館現在幾乎遍佈全球有文明、有人類社會發展、科技發展的地方,除了大陸一些舊有勢力的地盤規模尚小外,在歐洲,在東南亞,甚至在晏世輪一手開闢的“馬匹通道”,基隆商館都是各地生意火爆的存在!

此時的基隆商館,並不是像最初發愁銷路。現在的全球的基隆商館都不愁銷路,正好相反,東西賣的太好了,不僅僅是傳統的茶葉、琺琅琉璃、瓷器、絲綢、布匹,現在在全球最火的,就是“金鄉雪茄”和豬肉罐頭,還有寧鳳晨搞的那個“歐萊雅”護理系列,特麼的,一套山寨縮水假冒(此時還沒有真的)神馬“護理品”,竟然要買到百兩銀子,連晏世輪此時的身家,都認為寧鳳晨這種無厘頭的定價簡直是打劫。但是,這個類似於蜂蜜加麵糊香精的“高檔奢侈品”,愣是受到各地的貴族們追捧,而且在請了諸多各地的名流、紳士們做了廣告後,在歐洲的銷量一下子超過大明,一時間整個金鄉軍治下的麵粉價格飛漲,這是讓晏世輪大跌眼鏡的地方。難道歐洲這幫成年到輩子不洗澡老狐騷們,就喜歡這摻了香精的麵粉往身上抹嗎?也好,最起碼,金鄉軍自打去年起,就沒缺過銀子。要說自己現在到底有多少錢,晏世輪還真的沒有估算過,反正汪才楓這小子再不來找自己,怕啥?

此時基隆商館總館已經發展成了一種大規模的經營日用工業品為主的綜合性的零售商業企業,經營的商品類別(系列)多,同時每類商品(每條商品線)的花色、品種、規格齊全(專案多),實際上是許多專業商店的綜合體。

在臺灣和大明主要城市,一般以太、中型居多;從日用品到食品,從工業品(簡單的衝壓鋼製工具之類)到土特產品(罐頭、化妝品,你懂得),從低檔、中檔到高檔品都經營(為了賺各個階層的人的錢),綜合性強(不強沒人來。而且基隆商館又是高度組織化的企業,內部分設商品部或專櫃,這年頭寧鳳晨已經在歐洲搞出了形形色色的“專櫃”,滿足那些所謂的“貴族”們的虛榮心,同時,狠狠地痛宰他們,在看到一個月內這些貴族們在專櫃前的消費流水時,只讓晏世輪大呼痛快!這種感覺,比直接手刃幾個洋鬼子都痛快。

而且,寧鳳晨還搞了什麼“分銷商”,在歐洲務必要求各個“商品部”相對獨立,可自己負責商品進貨業務,控制庫存,安排銷售計劃。反正就是,賣陶瓷的大明人,也可以來基隆商館做買賣,但是,一定不能強金鄉軍的特色買賣,或者,賣茶葉的,就乖乖的去食品部那裡賣,堅決不能在土產那個屋裡呆。

而此時的大明,各地的基隆商館分號,已經成為了城鎮零售商業的一種重要形式。只因為基隆商館的經營範圍廣泛,商品種類多樣,花色品種齊全,兼備專業商店和綜合商店的優勢,便於顧客廣泛挑選,能夠滿足普通百姓,達官貴人等等多方面的購物要求,甚至是坑爹坑錢的“專屬定製”。

這些基隆商館,早就在各地形成了不同規模的大型商圈,在每個地方,幾乎都有著較大的地下影響力。每個商館內,按商品的類別設定商品部或商品櫃實行專業化經營。隨著金鄉軍的不斷發展,基隆商館的經營方向和經營內容也在不斷地發生變化。現在由於金鄉軍已經腳踩了歐洲和大明兩艘船,成為了現在世界上不折不扣的時尚風向標,所以基隆商館的發展也呈現出兩個新的趨勢:一是經營內容越來越多樣化、世界化。寧鳳晨在歐洲天馬行空的去思考各種營銷模式和如何將商館做大,他出了很多具有建設性的措施,比如除銷售商品外,還附設咖啡廳、餐飲部、娛樂廳、展覽廳、馬車停放場、休息室、更衣間、隱秘的會所包房等多種服務設施;這些設施是這個時代所沒有的,開闢了世界經營模式的先河。尤其是休息室、包房等,大受歡迎。有些人,並不是為了去商館買賣商品,僅僅是裝修高檔考究的包房,去參加個什麼主題活動,都讓人感覺自己身價倍增。但是,沒有寧鳳晨那個領先了幾百年的知識進行管理,若干跟風出現的各種奇葩會館、商館,都面臨著這樣那樣的問題而倒閉,顯得基隆商館的挺立商潮更是難能可貴和與眾不同。

第二個方面就是基隆商館特別注重經營方式靈的活化。大明商人們,除零售外,還兼營批發,並設立各種廉價櫃、折扣櫃,以滿足顧客的多層次需求,提高商館的競爭能力。本來競爭就不大,這些手段多管齊下,還有不賺銀子之理?!

基隆商館開業後用年的時間,就有了一百五十萬兩白銀的資本,在此時,基隆商館就是高質量產品和服務的象徵。為保證各種產品的質量,商館的金鄉幕府操作團隊也是耗盡了心力。金鄉軍傳統強項,如罐頭、菸絲、化妝品等,這些要麼本來就是別人仿效不了,要麼根本就是假貨(賣給國內的化妝品還好啦,都是此時的高科技啦,至於運到歐洲的嘛……)。唯獨大明此時最賺錢的綢緞、成衣,為了滿足市場的需求,基隆商館可是大費周章。現在基隆商館的綢緞呢絨都在蘇州定織,並在每匹綢緞的機頭織上“基隆商館“字樣。剛出染坊的布匹嚴禁上市,必須包捆後在布窖存放半年以上,等染料浸透到每根紗錢後才可出售。經過上種嚴格的工序,可以讓布料色澤均勻鮮明,久不褪色,即使極大地影響了資金周轉也再所不惜。

所以,在這樣“誠信”經營了三年後,在目前的世界上,沒有人不知道“基隆商館”和“基隆製造”,就像晏世輪的前世,沒人不知道大眾汽車和蘋果手機一樣。(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