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學霸從數學建模開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十八章 抄自己算抄嗎?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七十八章 抄自己算抄嗎?

“太像了,我只能說太像了。”一位激進的大學中年教授說道。

“他們在第一問的模型處理方法和過程上,和這篇廣為流傳的代寫論文起碼做到了70%的相似度,如果不是提前看到了這篇論文,怎麼可能會做到這麼高的相似度。”

“的確,但是這種沒有事實根據的推理畢竟只是推理,我們絕對不能平白無故的斃掉一篇學生提交上來的美賽論文。”另外一位稍顯穩重的教授說道。

“可是漂亮國的主辦方已經收到了這篇代寫網站的英文論文, 即便我們這裡因為後面的模型質量精度高,求解思路巧妙就將其放過的話,在漂亮國稽核的時候也會因為相似度問題給卡下來,到時候還是會被追查回來問責。既然如此,我們必須把好國內論文稽核的這一關,決不能能讓國際研究人員看我們的笑話,即便錯殺一千,也不能放過一個。”

“但是,現在確實很難證明這篇論文是抄襲所得, 據下面的工作人員調取了所有購買違法論文的聊天記錄裡得知,某高校大三學生許璞玉是該網站上第一個上當受騙的學生,而他購買的時間剛好是比賽第二天的上午。即便網路的傳播速度再快,這篇論文所屬的代表隊,也不能夠在半天的時間裡完成整道A題的第一問和第二問,並完成了論文的修改並提交吧?”

“這...老張,這種時候糾結這種細枝末節的東西有用嗎?重點不是我們絕對不能把爭議的東西發'出口'?到時候落人口實,對你對我等的學校和組織都是不好的影響。”

...

圍繞著方舟這篇論文的討論,就發生在在這間臨時用於國內的美賽評委來評審所有華國地區美賽論文A題的教室裡。

論文的評審工作和上個世紀高考的老師閱卷模式基本相同。

所有能看到的的論文內容都去除了前面的英文封面和簽署了隊伍人名和學校的責任書,使得在場的評委老師都只能看論文的正文來進行評審。

由於論文的數量眾多,國內的評審工作,又要求必須在春節前完成。

所以每道題目都會請來七八位相關專業的教授,並摻雜數學系的教室組成共同評審組隊論文的建模進行評審。

每個評委都有一定的O獎推薦權以及取消資格權, 剩下的便是對華國地區的論文進行初步的等級篩選, 看論文的格式和模型便簡單將其分類為S獎(成功參賽獎)、H獎(優秀獎)、M獎(優異獲勝獎),以及F獎(特等獎提名)。

F獎便可以進入美賽主辦方的最終評審, 最終決定獲得O獎的隊伍。

而有爭議的論文則會被要求由多個評委老師共同討論,最終如果組內有半數以上的評委老師達成了共識,便會按照大多數人的意見來執行。

如今,方舟他們小隊的論文再一次來到了懸崖邊上。

上一次這麼無語的時候還是參加國賽的最終答辯時,遇到了一個噁心人的評委的時候。

但美賽沒有答辯這個過程,方舟怎麼也不會想到,自己信手捏來的一篇論文,居然出師未捷身先死,還沒有出國進入特等獎的最終評審,就卡在了國內的評審工作許久,甚至A組內絕大多數的中年評委們都認為前面那位言語稍微激進了一些的教授並沒有說錯。

寧可不做事,也不能做錯事。

寧可在未經參賽選手本人同意的情況下愛,將他的論文以個人放棄的原因封殺在國內,也不能讓有問題的論文拿到國外去丟人現眼。

“廖教授,您覺得呢?”

廖弘看了看手裡由年輕評委送上來的紙質論文,點了點頭,隨後便翻看了起來。

剛聽過了辦公室內所有評委老師的意思,大多數人都是以斃掉為主要的想法,他也不例外。

在對外關係上,還是要保持謹慎一些。

不過,廖弘很快,就從這篇論文發現了一些特別的地方。

以他從加入美賽的評審工作的時間以來,這篇論文算是看的最為舒服的一篇。

整片論文的數學思維巧妙,結構嚴謹,模型假設充分而大膽,無論是第一問的評價,還是第二問的替代模型,都採用了超出大多數普通的美賽競賽學生理解能力範圍的高階數學模型。

即便是以他這位數學公里不弱的水力學專家來看,都有些不太輕鬆。

很難相信,這是幾位老師口中,僅花了一天半時間,就在第二天中午之前就提交了的本科生能夠做出來的美賽論文。

如果這個小組內不是有年歲頗大的留級本科生的話,即便是帝都和水木大學的研究生都未必有這個能力,將數學和工程學結合的如此巧妙。

廖弘甚至想直接找來這篇論文的原作者收為自己的博士研究生才行。

要論廖弘見到的本科生,年紀輕輕就擁有如此能力的學生著實不多,很快腦海裡便浮現出來一個身影。

畢竟那也是他曾經朝思暮想,想要收為自己旗下研究生的一名天才,無論我天賦還是性格都極為的對他的脾氣。

對了,那個人我怎麼給忘了。

廖弘連忙開啟自己的電腦,在知網上搜尋到了一篇當初自己親自發表過,但自己名字的位次卻屈居第二的中文核心期刊。

想要下載,卻顯示未登入賬號,好不容易借辦公室所在學校的知網賬號登入上去之後,又顯示餘額不足,只得自掏腰包付了九塊錢,將自己發表的論文下載了下來。

列印出來之後,將其和代寫網站的假論文放在了一起,在有關水壩選址的問題上,果然存在著80%以上的相似度。

很顯然,代寫網站這篇不知道從哪裡找來的虛假美賽論文不過是一篇車頭車尾的縫合怪,將方舟為第一作者、廖弘為第二作者的水力學論文背景刪了個七七八八,然後將原先模型建立和求解的部分作為今年美賽A題的主要模型留了下來,隨後在其他問再塞一些看起來相對專業、但實際上經不起推敲的知識,組成了一個樣子貨。

拿來偏偏不懂專業知識的競賽考生還行,至於矇騙他們這群深耕水利工作三十多年的老科研人來說,可想的有些太多了。

想到這裡,廖弘再次拿起這篇有爭議的論文來看,上面的每一個模型,彷彿都是突然就附加了實際意義一般,並不是簡單的為了競賽和論文的數學性而建立。

想到這裡,廖弘迅速駁回自己試圖將他們的參賽論文截斷,留在國內差點給取消資格的建議。

其他的評委老師還是第一次看到作為評審組組長的廖教授臉上露出了一些失態的表情。

論成就,本次參賽的學生群體裡,方舟以本科身份,成為SCI一作的成在國內的重點大學來說,簡直不要太強,簡直是牲口一般的存在。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隨後,廖弘組織所有評審組成員開會,並在會上將先前看的兩篇論文多複製了幾份,隨後在研討會上大聲的說道。

“大家請看,這是發生在美賽之前,便已經發表過了的水力學論文。可以說,這次參加美賽選擇A題的國內隊伍,有一半以上的隊伍都借鑑了這個思路,只不過是建模的推導過程有多有少罷了...”

“所以,組長,您到底想說什麼?”眾人不想聽廖弘在這裡扯皮,一名年輕的教授說道。

“這篇爭議論文的始作俑者,雖然我看不到它的名字,但我能夠從文章的寫作習慣能夠看出來,作者必然是我認識的人。”廖弘自信滿滿的說道。

“廖教授,是您學生嗎?您早說啊,早知如此,我們不就不用討論這麼長時間了?”

“不不不,我還沒有招本科生當弟子的習慣。”廖弘拿起茶杯喝了口水,接著說道:“論文的作者,來自的仙市的一位211大學本科生,方舟,同時也是之前那篇論文的第一作者,我頂多只能屈居第二。”

眾位評委頓時十分震驚。

本科生、和廖教授無關,卻搶了廖教授的第一作者,到底是什麼樣的神仙學生,才能擁有這樣的實力?

只聽廖弘接著說道:“美賽的論文並不需要和期刊庫中的論文進行比對查重,所以嚴格意義上來說,方舟他們在這篇論文中所寫的爭議部分,恰好都是之前那篇論文中已經寫過的核心計算部分。”

“從實際層面上來說,方舟自己抄自己的行為並不構成違反美賽的任何一項規定,而且水平突出,明顯高出同級作品一大截。”

“所以,這一篇論文,我的意思是,過。並將其推薦為特等獎。”

擁有如此恐怖的身份加持,眾人對這篇論文的態度一下子反轉。

從原先寧可錯殺一千,不可放過一篇的態度,轉變為了對論文質量更為看重的態度上來。

剩下的論文爭議再也沒有像這篇論文那麼巨大,兩個評委對其中的內容一碰,基本上小問題便直接迎難而解。

最終,華國的A題評審組組委會在年前的最後一天,報送了足足三百支隊伍進入了漂亮國對於O獎的最終評審當中,並在其中做好了標記和說明。

美賽的主辦方在漂亮國,並不過華國的春節,所以並不放假。

此時恰逢美賽的主辦方代表在華國出差,經過一系列批評之後,漂亮國追溯到了關於代辦論文的完整內容,想著在特等獎評審過程中,也以此為藉口對來自華國的競賽選手進行嚴格的選拔。

除此之外,當主辦方派出的稽核人員看到廖弘做出來的標記之後,頓時也驚為天人。當即便將方舟的論文挑選出來進行綜合評審。

當得知,方舟曾經的水利學論文,已經在華國得到了實踐成功之後,外國評委們的原神瞬間變了。

這種情況,如何來形容呢?

就像一個已經功成名就的人,前來參加小孩子的高考。

贏了血虧,輸了不賺。

放在一般人的身上,很難搭下臉來自降身價,參加這樣的比賽,但奈何方舟只是一名本科生,所能參加的比賽裡最難的便莫過於美賽了。

而作為美賽贊助者,海樂公司本來便想在提交的論文當中找尋到最有用的一篇,聽聞美賽出現了一位在華國有著成功水利工作經驗的本科生提交了論文,事情的性質很快發生了變化。

海樂公司組織了一大批的技術員來試圖驗證方舟在論文中的所寫所作。

不過,這些都是後話了。

...

眼下,方舟他們三人依舊在忙著圍繞股票的波段屬性建立量化模型的工作。

在昨天的工作當中,方舟找到了一種新型的研究方法——即時間序列與時空序列的時域和頻域上的統計方法。

這種將訊號學上面的數據處理方法運用到金融學上來,顯然有些不太適應。

因為信號系統對於不同頻率的訊號要求做到實時相應無延遲,而金融系統對於不同頻率波段的響應是不同的,有些會被保留,有些會被濾掉。

華國的股市以人為主,主要受到各種情緒的爆發導致市場動向發生急劇的變化。

以人性揣摩人性,尚且不足,更何況,用機械式冰冷的模型來給人的思維定性。

因為要研究股價的走向,方舟特意去開通了一個國內A股的證券賬號,用於檢視不同個股之間的動向。

同時在電腦上模擬出來一個小程式,使用模擬盤對建立的模型進行預測,最終得到這一量化模型若執行在大A,年收益率最多不超過15%的。

換做一般的基金經理,或許會很滿意這個收益,但是方舟並不滿意。

既然要追求極致,那就極致到底咯。

大A是人性和政策導向的市場,除了打板的玩家玩的很爽以外,其他的玩家都是一種被大A反覆rou搓的感覺。

所以,方舟決定,下一步,進入量化模型的天堂——美股和期貨的市場當中,去檢測實際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