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重生始於1990最新章節列表 > 0680 另外一種角度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0680 另外一種角度

任正非的講話圍繞當前的社會發展趨勢去講的,也結合了一點華為科技公司的實際情況,但是具體操作和細節,他只字未提。

在任總看來,意識到高新技術的重要性比叫你去怎麼做更強,但是現場很多企業家屬於那種“拿來主義”,習慣了撿便宜,巴不得你告訴他在自己的領域,應該注意那些點去發展。

意識上的差距導致了很多企業的格局太小,無法做大做強。

也有企業家認為華為科技的商業機密太多,任總的講話看似隨意但是是經過大腦嚴密組織之後講出來的,避免透露商業機密,畢竟人家很可能在一個專案上就投入了上百億的資金,比你一個公司一年的收入還多。

顯然,任總的講話沒有能夠達到讓眾人滿意的效果,很多人都把期待放在了馬大雲和蘇偉身上了。

希望能夠從這兩個人的嘴裡聽到一些乾貨。

任總講完話,中國科學院的領導總結了兩句,對華為科技勇於鑽研和探索的精神給予了高度肯定,同時也藉著華為在科研技術方面的發展來警示各行各業的企業家們,你們現在應該提起危機感,時刻準備面對技術潮流的衝擊。

隨後輪到馬大雲講話,馬大雲把講話的著重點放在了高新技術在未來可能運用到的領域。

“都是老熟人了,我也不多介紹自己,客氣的話簡單說兩句。

我們接著任總的話講,不知道現場的各位對任總剛剛的講話有何啟示?

反正對我而言,我至少明白了兩個點,第一,技術競爭力直接影響到一家企業的市場競爭力。第二,想要把企業做大做強應該必須擁有自我研發能力。

網際網路經濟發展到今天,阿里巴巴能夠最終在殘酷的市場競爭中勝出,有一部分幸運的因素,更重要的是我們選擇了順勢而為。

大家記住這個詞很重要,我在創業的時候,已經意識到了網際網路的發展一定是未來發展潮流,它會代替甚至取締一部分傳統的商業模式,讓不可能變成可能,阿里巴巴一直立足於讓不可能變成可能的理念在發展。

大家應該還記得,在航州中國第一界網際網路大會上,蘇偉董事長提到了網際網路將會融合到各個領域,當時聽起來可能有些匪夷所思,如今再來看,一切都變成了現實。

同理,高新技術也會是未來的發展趨勢,它同樣會被運用到各個領域內去,任總剛剛大致概括了政治、軍事和經濟領域,我再刺細分一下。

透過我對社會形式的分析,高技術將會運用到六大技術領域內,同時包括12項標誌技術和9個高技術產業。

六大高技術領域分別是資訊科技、生物技術、新材料技術、新能源技術、空間技術和海洋技術,它們將在本世紀獲得迅速發展,並透過廣泛的實用化和商品化,成為日益強大的高技術產業。

在未來與此相關的企業和產業一定會產生巨大的變革,獲得飛速發展。

基因工程、蛋白質工程為標誌的生物技術將成為21世紀技術的核心;以光電子技術、人工智慧為標誌的資訊科技,將成為21世紀技術的前導;以超導材料、人工定向設計的新材料為標誌的新材料技術將成為21世紀技術的支柱;以核能技術與太陽能技術為標誌的新能源技術也將成為21世紀技術的支柱;以太空梭、永久太空站為標誌的空間技術將成為21世紀技術的外向延伸;以深海採掘、海水利用為標誌的海洋技術將成為21世紀技術的內向拓展。

六項高技術領域中的12項標誌技術,是已經萌發但還遠未成熟的前沿技術。

本世紀的傳統產業在國民經濟中所佔比重將縮小,但由於高技術對傳統產業的強制性滲透改造了這些傳統產業部門,因此這些產業的絕對產量和產值不會萎縮。

在傳統產業遭受到高新技術產業劇烈衝擊的情況下,很多企業能不能順應發展趨勢做好應對是急需思考和解決的問題!

我想說的是,華為科技有限公司,阿里巴巴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宏偉集團都是走在時代前沿的代表,值得你們學習。

我的講話到此結束,感謝大家。”

現場響起了一片掌聲,他們看到了馬大雲的自信,而且他的分析很細緻,聽起來好像高新技術的發展方向就是他預測的發展方向,如果按照他的推理和分析,那麼對很多企業家來說,一定是有所啟發的。

馬大雲的講話乾貨十足,相比之下,任總要保守得多。

任正非聽完馬大雲的講話,對他的第一印象是這個人極其自信,馬大雲剛剛講的那些,其實在任正非的腦子裡也有框架,不過他不敢像馬大雲那樣在這樣的場合當著眾人大膽推測,害怕誤人子弟陷入歧途。

蘇偉在中間對任總和馬總的話都表示贊同,兩個角度都沒錯。

他今天也是空手來的,沒做過多的準備,高新技術的發展趨勢已經被任正非和馬大雲分析透徹了,他接下來能講的話題,就只剩下了重要性或者是意義了。

中科院的領導聽完馬大雲的講話,點了點頭,還做了筆記,很多地方他們也沒想到,雖然只是一個大致的框架,但是馬大雲這個框架卻是囊括了一切可能與高新技術產生關係的領域。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不愧是中國企業家的代表,腦子裡想的東西比一般人理解的更深,眼光也看得更長遠。

接下來,眾人的目光轉移到了蘇偉身上。

蘇偉能不能講點乾貨出來,成為了會場所有人的期待,包括記者在內已經重新除錯了裝置,準備單獨給蘇偉寫一份報道,因為他們清楚網際網路大會上蘇偉的話對整個行業的影響力。

蘇偉見到一副副認真的樣子,他心裡忍不住笑了,顯然他沒有準備太多乾貨,不過他想的是,既然馬大雲和任正非沒有把高新技術的重要性及其意義講透徹,那麼輪到他的時候,對現場的人來說,一定是一個新穎但又不可缺少的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