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絕境帝國機械人修仙傳最新章節列表 > 一場懲戒行動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一場懲戒行動

因為機器人生產出的產品沒有什麼加工成本,所以他們的產品可以將價格壓制到最低點。

低廉又精美的產品最具吸引力,以至於一些國家乾脆直接向帝國提供大宗武器採購申請,後來,世界上對帝國有一個公認模式,凡是帝國出品,既精美又便宜。

原以為帝國僅僅是對一個地區的影響,但是現在帝國在影響全世界經濟體系。

貿易的逆差在不斷增加,相關的類似行業在帝國加速生產中被擊毀。

如何遏止貿易上的逆差,需要所有聯盟內的國家全面禁止採購帝國商品。

正規渠道不行,大規模走私便開始在地下進行。

越禁止走私,走私的規模越大。越是禁止,對帝國出品的商品宣傳力就越大,名氣反而比之前更大。

貿易商會無法有效打壓帝國產品,他們開始建議大聯盟針對帝國的貿易傾銷,應該發動一場武力懲戒戰爭,武力才能從根本解決以上問題。

這樣的申請越來越多,礙於帝國屬於貿易成員國,戰爭儘量能避免則避免。

隱患遲早會爆發,

機會總是會出現,帝國的正規部隊觸及到不能觸及的底線。

貿易商會立刻聯名申請,對帝國實施武力制裁。決議立刻透過,罪名被疊加了多條。

決議是在缺席帝國下進行,透過決議立刻針對帝國採取軍事行動。

史無前例的國家集體罪,全民是罪人,國家的首腦是主犯,其他官員的從犯。

罪名多的難以計數,

帝國以及所屬區域,是全人類的敵人。不僅破壞了經濟秩序,還破壞了人類的正常體制。

無人能逃離大聯盟設立的包圍圈,接近百萬的兵力正在向帝國區域集結,封鎖住所有可能逃脫的路線,慢慢向帝國核心區域推進。

大聯盟唯一開出條件,放下武器出城繳械投降。

條件好,出去的人並不多。出去的投降的是沒什麼罪的人,更沒幹過大聯盟商會限定內的犯罪活動。

因前期創立者舉行全民開發手工業活動,促使全民參與到國家生產建設中。

大聯盟羅列出的條款,已經覆蓋了國家境內所有公民。

全民成了罪犯,沒有離開的人,開始聯合在一起,準備與進攻的大聯盟打一場毀滅的世界的戰爭。

無罪的出去頂多是接受審查,有罪的如果出去,是要被判刑的。

由於事態變化如此惡劣,三長者主動放棄了對國家的控制權,他們以平民身份向大聯盟求合。

為了減輕自己的罪責,他們三長者以被脅迫接受國家控制權為由,又向大聯盟發現全國投降書。

他們三長者,不僅以個人投降,又暫時代表國家元首,向大聯盟投降。

投降立刻被接受,大聯盟下令所有平民與武裝部隊,立刻出城受降。所有人必須離開自己的住所,不許攜帶任何物品。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種種苛刻條件僅僅是限制出城投降的人名,不會對大聯盟的軍隊構成威脅。

城裡的居民清楚,不攜帶必須使用的給養,出城勢必餓死在城外。

看來出城未必有活路,留在城裡興許還有一條出路。

真實與謠言在國內被修改成多個版本進行流傳,任憑大聯盟怎麼宣傳,想出城的人突然驟減。

大聯盟認為可能是帝國限制的城內平民自由流動,如果是受到了限制,可以透過自由頻道向城內平民宣傳他的自由主張。

如果人民想反抗,小小的帝國部隊不可能控制住國內局勢。

另大聯盟宣傳機構失望的是,國內的密探一直蠱惑,收到結果微乎其微。

但是大聯盟軍方不想有任何妥協,有一個妥協出現勢必會有其他的妥協。所以軍方一致認為,堅決不能妥協。一定按照之前的既定的方案執行,不僅不能攜帶物品,出城投降的地點又向前移動了八十公里。

距離增加了是為了避免城內的部隊,採取快速突進的辦法與出城的平民混在一起。要是混入了軍隊,如何打,怎麼打,成了一件難題。

避免魚目混珠拉開距離,使得部隊混入的機會減少,增加一道檢查站,針對出城投降的人員進行第一道檢查。

一廂情願的想法雖然好,對方願意不願意需要看實際表現。

結果可想而知,沒人想被動的被大聯盟牽制。

本應出現大亂狀態,實際上國內的狀態異常平靜。

之前的大亂已經不在,冷靜後人群,如同是狂歡過後疲憊的人,紛紛回到自己家中,所有人沒有在離開過自己的家。

既然躲避不開這場災難,還有什麼可恐懼。

平民穩定了,其他的相關商業同樣穩定下來。最忙碌的是在各個街道節點佈置防禦工事機器人,在沒有任何抵抗進攻的抵抗工事下,必須在國內各個街道佈置抵抗工事。

蠱惑效果不明顯,動武的態勢需要加緊。

大聯盟的兵力還未集結完畢,距離全兵力集結完畢還需時日。如果全兵力部署完畢,時間還需整整的一個月,等兵力全部結合到位,一共可以達到一百五十萬人。

一百五十萬人雖然在人數上確有劣勢,以突擊攻擊姿態,是可以達到毀滅帝國的目的。

問題在於時間,時間對大聯盟十分重要,時間拖延的越久,留給帝國防禦的時間越常。

防禦的越緊密,帶來的傷亡會越大。越難以打擊的成本增加,原來已經捉襟見肘的兵力,需要繼續增加。

以大蘇聯的建議,立刻對帝國採取行動。此時打擊正是最佳時機,拖延下去不僅不能解決問題,反而會變的更糟糕。

大聯盟最高執行長官已經輪值到美國方面,美國一直在壓制最後的行動權。

大聯盟輪值國最高執行官,最佳理由是兵力不足,不允許執行攻擊行動。

大聯盟為了安撫躍躍欲試的大蘇聯,他們出了一套更新的行動方案。

增加兵力,集合兩百五十萬兵,針對帝國進行一次毀滅性的打擊,一勞永逸的解決問題。(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