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絕境帝國機械人修仙傳最新章節列表 > 利益瓜分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利益瓜分

規模增大了,相應的攻擊時間必定會延後。

時間對戰爭來講實在是太重要了,延後意味著什麼,沒有人比大蘇聯更清楚。

以大聯盟拖延的速度,很可能會導致整件事不僅是延後,還有一種可能是最終被取消掉。

但是現在大聯盟已經作出最終決定,沒有人能反對大聯盟做出的決議,更不可能更改這個決議。

既然下達了最終的行動決議,想行動必須等待大聯盟行動命令下達。

藉口與機遇不是隨時出現,此時此刻正是攻擊的最佳時間,錯過了以後是否還有機會,誰知道會是什麼時候再出現攻擊帝國的機會。

但是攻擊動議已經關閉,想攻擊需要找其他途徑。

大聯盟為大蘇聯的計劃豐富了許多內容,這可比原計劃中的規模增大了一倍。大聯盟給出的藉口是,目前所集結的總兵力不足以對付帝國,需要向世界調集兵力。人多了才有勝算的把握,以目前勢均力敵的態勢,雙方很可能會陷入一場相持許久的消耗戰當中。

大聯盟的計劃是以兩倍於對方的兵力進行攻擊,兩倍兵力有必勝的把握,一戰取勝是最核心的原則。

大原則是正確無疑,但是接下來的行動細節需要用天方夜譚來形容。

從戰爭開始到結束,時間被控制在四十八個小時以內。

四十八小時能完成什麼,要知道兩百五十萬軍隊,從休整狀態進入到戰鬥形態,四十八個小時也不夠展開所有兵力。

而且四十八小時需要完成攻擊、殲滅等一系列複雜操作任務,誰會寫下如此混蛋的條目,簡直是在開玩笑。

如果制定計劃的人真的參加戰爭,他們是不會制定這樣的可笑的計劃。

計劃細化到每一分每一秒的地步,厚厚的計劃書多達兩千多頁。

真的打起來,誰會按部就班的一頁頁閱讀厚重而繁瑣的檔案。真的按上面寫的去作戰,這場戰爭必輸無疑。制定如此呆板教條計劃的人,是一群只會在計劃書中新增理想化條目的混蛋。

作戰計劃古怪之極,大蘇聯的代表並沒在會議上咆哮,他默默的接受了會議上一切結果。

大聯盟此時不會站在大蘇聯的立場上想問題,讓一家獨享帝國產生的全部利益當然違背了很多人的意願。

如果打,必須大聯盟平分帝國所有產生的利益。

從土地到人口,還有已經產生的財富,以及智慧財產權方面的分割,在利益化分上,貿易聯合會正在計算所獲得的價值利潤。

經濟部分計算可比戰爭條款要複雜,總結出的檔案早已經超過五千頁。

五千頁檔案並非是結束,以貿易聯合會的計算速度,大有繼續持續下去的可能。

戰爭當然不公平,不客你是攻方還是守方,戰爭從來沒有對等過。

但是戰爭結束後,對帝國的瓜分一定要公平,用利益平衡世界國家間的關係,用勝利的果實彌補戰爭上帶來的虧欠。

大蘇聯的代表,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應得利益被肆意瓜分,代表們能作的只有沉默。攪局的人不攪局反而支援,原因正是帝國會帶來鉅額的經濟利益。驅使這群人跟著美國一起,在此事上分得一分利益。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沒有人反對軍事行動,反而他們願意主動出兵。他的兵力主要以內衛部隊為主,兵力上從人數與質量雖然不能與五大國自留的武裝相比,但其戰鬥不會弱於帝國主力部隊。

以此事態發展,最後集結的總兵力,肯定會超出兩百五十萬人。

甚至最後能達到超三百萬的總兵力,這還不算為戰鬥人員進行補給的後勤力量。

有史以來最強大的聯合部隊,即將出現在本世紀。

代表們雖然無力反駁,但是他們已經將會議的結果傳回到了國內,國內總是有辦法對付大聯盟定下的決議。

與大聯盟同步進行的是大蘇聯的軍事會議,在這裡爭論可比大聯盟的會議激烈。

爭論的矛頭不過是兩派,一個是打,一個是等待。

這樣等下去不是辦法,無謂的拖延會錯失戰機,機不可失時不再來的道理人人都懂。最終主攻派佔據了上風,他們以微弱的三票取得了出兵帝國的權力。

在沒得到大聯盟的許可下,大蘇聯還是先行對帝國採取軍事行動。

攻擊雖然顯的倉促,但是他們佔據了先機,先於所人有行動。

已經進入到戰鬥位置的三隻部隊,立刻針對帝國採取軍事行動。攻擊展開的異常迅速,三股力量猶如三柄利刃直刺帝國腹地。

由於帝國部隊處在各自為政的狀態,並沒有成功阻擊大蘇聯的三面夾擊,一擊及潰。在無任何損失的情況下,已經躍進帝國過境數百公裡。

事軍行動開始,其他國家還處在等待狀態與集結狀態下。

突然攻擊,迫使其他國家跟著一起行動。儘快派兵還能分得一杯羹,如果晚了別說是羹了,可能連盤子都沒了。

速度此時是獲取利益的關鍵,最近的天朝已經派出超強機甲部隊,直刺入到帝國境內。

其他國家正在趕來的路上,總之能用跑絕不用走。

大蘇聯的攻擊,打亂了大聯盟的計劃。

大聯盟除了警告大蘇聯以外別無其他手段,先迅速集合部隊,等這事完了在慢慢收拾擅自行動的大蘇聯。

攻擊比想象的成果大,以為與帝國交手,兵力總得達到兩百五十萬以上。但是現在僅以一國三十幾萬的兵力已經輕鬆推進。

外圍打的輕鬆,不代表內部一樣像切豆腐似的容易。

攻打內部一定是一場極難攻克的硬仗,雖然前面的危險所有參與國家已經預料到,不過看到獲得的利益份上,此時一定派兵,在不派兵,真的攻了進去,晚到的人可沒有機會獲得最大利益。

利益趨勢人們蜂擁而上,全世界陷入了瘋狂狀態。

先到先得這是自古以來的規矩,誰能先佔據最佳攻擊位置,誰便有利於擴大戰果。(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