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季漢彰武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章 永樂太后離京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章 永樂太后離京

蹇碩身死以後,西園八校裡忠誠蹇碩的馮芳、趙融、韓欽等人也相繼投誠大將軍府,至此,除去宮省之中還有些許董重黨羽以外,雒陽禁軍盡在大將軍掌握,一時間威柄顯赫,賓客盈門。雒陽百姓每日卯時出門,便可見雍門前後摩肩擦踵、擁堵不堪,到處擠滿了前去與大將軍求情的宦官車馬。

力保皇后在先,出賣蹇碩在後。此時宮中諸多先帝親宦自認為為何氏昌盛鞍前馬後,不可謂不盡心竭力,為新君登基保駕護行,亦不可謂不誠意備至,此時再與大將軍以財帛珍寶相交,不過是再申舊情,希冀於新朝之上能再得些許榮華罷了。

但結果出人意料,這些人馬到得顯陽苑前,皆不得入內,為袁紹派兵馬阻擋門外,最終統統都遣散回府了。

自夜奔顯陽苑以來,大將軍對蹇碩刺殺之事尚未忘懷,又在新君登基次日,同郡鄉黨郭勝又送來密信,言說蹇碩賊心不死,妄圖再行刺殺。何進大為心悸,問門客張津道:“蹇碩與我何仇?如今我擁立新君,權加朝野,他竟再三蹈死!貪嗔能使人若此乎?”

張津受袁紹指使,此時手彈青鋒,安然答說:“將軍有德,卻不知先帝黃門常侍權重日久,黨羽遍野,上有通天之能,下有效死之士,又與長樂太后專通姦利,亦可矯稱義名,專掌朝政。而將軍身居輔國之位,謙沖聲於九州,武威名動南北,兼有雪清玉宇、造鑄神器之能,諸宦思之慎之,必先除將軍而後快!”

一席話娓娓道來,何進連連頷首,張津見火候已到,便進諫說:“將軍既知當今之世,便須廣結英豪,清選賢良,整齊天下,方能為國家除患。袁本初願舉薦黨人,為將軍所用,正是當時,將軍切不可輕視!”繼而向何進獻上袁紹所書名冊,舉薦海內知名智士二十餘人。

何進聞言大喜過望,他常因出身低寒而嘆惋自疑,因此也最愛附庸風雅,結交名士。為此常入太學聆聽博士講學,也為獨子何鹹求索名師,因此袁紹來投時他也傾心相交,此時正是與黨人和解的大好機會,何進當即按圖索驥,在豫州、司州、南陽等地徵辟黨人清流。

黨人聽聞是汝南袁本初舉薦,無不欣然應闢,幾日內雒陽常常可見有蒲輪安車路過,車前置有束帛加璧,以顯示大將軍對應闢之人的恩寵。雒陽人私下打聽訊息,聽聞徵辟之人中竟還有南陽何顒、潁川荀攸、河南鄭泰,不由感嘆道:雲從龍,風從虎,大將軍畔有猛虎,正有風波隱潛,何時氣衝霄漢,指日可待呢!

何進見徵辟如此順利,更為倚重袁紹,遷袁紹為司隸校尉,將監察京畿的重任都交予他,到得此時,朝堂之上,雒陽內外,能令袁紹氣焰稍遜的,唯有許相、袁隗、劉弘、丁宮、何進、馬日磾寥寥六人而已。

得到何進授意,袁紹當即對雒陽人事做出調整:先任命何顒為北軍中侯,節制北軍五校六千人馬;再任命荀攸為黃門侍郎,出入宮中協助太后處理政務;最後任命鄭泰為尚書郎,每日為何進通報尚書臺機要。又恰逢王允重回雒陽,便徵辟王允為河南尹,監視河南諸縣動向。

如此一來,雒陽內外的重要關節都為黨人佔據,原董重黨羽多被廢黜。但董重自刺殺失敗以來,自知無力抗衡何進,便任由何進施為,整日深居簡出,進無高論,退無私交。蹇碩死後當日,他便上表尚書臺,自稱年老力微,無力擔任驃騎將軍的職位,懇請朝廷批准他回鄉隱居,頤養天年。

太后斷然拒絕,下詔稱:“吾不能視皇帝朝夕,將軍受先帝付託,其朝夕納誨,終先帝憑幾之誼。”仍令董重留京述職。

訊息傳到永樂宮中,董太後連撕數扇,當即乘玉攆至安福殿,當著尚書臺百官之面,手指太后咒罵說:“汝能輈張至此耶?莫非盡忘吾家恩情!汝鴆毒後宮,謀殺皇嗣,引先帝震怒,蠍毒已極!若非吾一念憐汝出身微寒,又為先帝懷胎十月,才令先帝保汝名分。今汝兄妹侵逼過甚!豈不知先帝起用驃騎,正制汝兄!汝若不識進退,吾正可敕令驃騎,斷何進頭來,易如反手耳!”

百官眼見得永樂太后衝進安福殿,對著當今太后一陣數落,直至說盡力氣,周身發顫。永樂太后看百官眼神,知曉自己此時流淚模樣難看,當即又捂臉轉身離去,徒留下太后在桌案前面色煞白。太后強作端莊姿態,一手以扇拂面,一手翻閱詔書,只是手中紙張微微抖動,與桌案間發出沙沙的摩擦聲,令百官知曉她心中忿恨。

大將軍當日收到胞妹書信,讀過一遍,一言不發,讓荀攸轉頭扔給袁紹。袁紹心領神會,當夜聯絡太傅袁隗、司徒丁宮、司空劉弘、太常馬日磾,次日交由何進何苗署名,再由鄭泰上奏尚書臺說:

“孝仁皇後使故中常侍夏惲、永樂太僕封諝等交通州郡,計較在所珍寶貨賂,悉入西省。如今先帝御極,蕃後故事不得留京師,所謂輿服有章,膳羞有品。請永樂後遷宮本國。”

奏章裡指出永樂太后本是藩國王后,只因為竇武等人擁立先帝,永樂太后方才入駐兩宮。如今先帝過世,而永樂太后又非桓帝后妃,按照章程不能居住雒陽,而應返回河間國居住。

這個理由著實荒誕。先帝生前早已追尊生父河間王劉萇為孝仁皇帝,尊太后為孝仁皇後。四百年大漢素以忠孝治國,如今太后身為兒媳,豈有不親自贍養婆婆的道理?但太后見奏甚是歡喜,當即批准奏章,令荀攸速速催促董太後離京就藩,正應了民間對朝廷察舉的嘲諷:舉孝廉,父別居。

荀攸頗感無奈,只能領了詔令前去嘉德殿。小黃門得知訊息在前,夜裡便向董太後傳遞口風,見荀攸一行人還在百丈外,董太後令小黃門緊閉宮門,在門後大肆咒罵太后不肖。荀攸在門口聽了兩刻,只覺措辭貧瘠頗為無趣,便自顧自將詔書綁在箭矢上射入殿內。宮內一時無聲,荀攸趁這當口在宮前又念了一遍旨意,示意董太後初七離京,也不管她如何回應,自己當即回宮覆命去了。

到了五月初六,蹇碩已死了十日,首級堪堪傳閱三縣,先帝在時,蹇碩權柄無匹,一度能節制大將軍何進,不料旬月之內便身死族消,覆滅如此之速,讓諸縣官員深感不安,但雒陽的野心家仍嫌頭顱太少。

這天過了亥時兩刻,月上北邙山,已是臨近宵禁的時刻,因此道上也人蹤稀少,除去少量人屋中留有燈火,大多人已熄燈就寢。司隸校尉袁紹在西園用過晚膳,聽手下說驃騎將軍已熄燈入睡,當即領了一千北軍,讓兵士只帶了弓矢隨他出園。

一千人輕裝以布蒙面,在街巷間躡足前行,好似陰影中有一條具足蜈蚣。沿路的兵衛袁紹早已打好招呼,所以一路暢通無阻,不過兩刻時間,袁紹到達董重府邸門前,府門前寂靜無聲,只有幾隻夜梟駐足在院牆上,歪首打量著牆下人流。

袁紹以手勢令部下如計散開:堵住董府所有正門側門,再將董府圍成一圈。待包圍完成後,他點起火把,對府中高喝道:“司隸校尉袁紹奉旨查案!”北軍士卒也齊聲高呼,宛如驚雷炸響,大河凌汛,四周人家紛紛熄燈,但黑夜裡又不知有多少眼睛望向此處。

千人齊聲高呼六七聲後停息,府中方才傳來董重疲倦的回應:“不知袁君欲查何案?”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袁紹朗聲答說:“將軍勾結常侍,索賄瀆職,屢殺朝廷貞節之士,何能以片語述之?今我奉太后詔令,追索將軍印綬,細查將軍府邸,若將軍無有此行,則朝廷正可還將軍以清白,還望將軍體諒才是。”

袁紹說完,良久不聞回應,正當他心懷不奈,正要派人強衝府門之際。一名青年開門而出,迎著滿目弓矢走到袁紹面前,袁紹識得他是董重長子董普,董普強忍涕淚,對袁紹鞠躬說道:“家父聽聞校尉說完,便回到寢房,以劍自刎了。”

隨董普走入董重寢房,袁紹見四名女子正圍著一具屍體哭泣,那屍體正是董重,董重身穿一副明光鎧,手握先帝御賜的中興劍,在脖頸間割開一條兩尺長的血口,血水粘連住他的髮髻與鐵胄,散發濃烈的腥氣,袁紹蹲下身,皺著眉眼從血口中撥出他的氣管,這才確信驃騎將軍已死透了。

次日,也不用荀攸再去催促,董太後慌忙整理行裝,一大早便乘上駟馬車,從南屯門匆匆離開南宮,沿路無一人相送。

車馬顛簸中,董太後望向身側空空如也,不禁想起二十年前,她亦是乘駟馬車自河間出,遠來雒陽。

那時宏兒尚不及她腰,眼神乾淨。一路上宏兒無聊,抓亂她滿頭髮髻,結果下車時,正撞上竇武陳藩幾人前來迎駕。她因自己失態,以袖拂面,不敢與朝堂三公直視,宏兒卻拉她上前,對三公妙語連珠,她暗自驕傲,心想子貴如此,夫復何求呢?

她轉念又想起兒子臨死前削瘦的面孔,一股悔意由內而生:即便攝政成功,又能怎樣呢?兒子沒了,即使能如呂後般也不快樂!早知如此,不如依舊和宏兒終老河間。

永樂太后痴痴想念,終在車窗旁長聲痛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