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季漢彰武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章 曹操獨走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六章 曹操獨走

臨淄之亂初,張燕帶兵東進臨淄時,前線的曹操並未察覺不對。他們猜測說,春耕秋戰,臨淄可能是召集諸將,要準備今秋的戰事了。但過了十餘日後,不禁沒有援軍奔赴兗州, 反倒是黑山軍有調兵往東的趨勢,種種形勢都表明,臨淄已然出現了巨大變故。

曹操察覺出不對,立刻派人去濟陰捉拿俘虜,一番拷打下,終於得到了臨淄政變,諸公火併的訊息。雖不清楚具體細節,但臨淄大亂一事已無可生疑,這不禁令曹操大喜過望, 他即刻向長安與晉陽發文,並開始收集情報提點兵馬,準備趁此亂時收復失地。

劉備收到曹操訊息,很快來信詢問陳沖的意見。孰料回幷州半年,因邊境鮮卑猖狂,他對東征的態度大為轉變,竟然在信中書寫道:“今年之初,本欲起舉大兵東征。但近日北患漸起,軻比能猖狂,傳聞說,其將於今秋行大寇之事。幷州乃我之根本,而賊軍又正自相殘,是否先抵禦北寇,待關東變亂多日,再興兵征討?”

陳沖閱罷,當即皺眉批駁, 回信說:“關東變亂, 方鎮四起, 兵禍橫生,以至於生靈塗炭,百姓嗷嗷。此即君救民於水火,挽朝廷於失信之時,何來根本末節一說?何況雁門險峻,二城高峻,令良將率萬眾守禦,能有何憂?天下戰事,良機最為難得,如今軍機在前,豈有坐視之理?”

劉備這才改變主意,將段煨留在雁門鎮守,點齊河東、太平、上郡、上黨、晉陽五郡兵馬約五萬並軍,再南下河內經河橋抵達雒陽,召集去年留駐在關東的各將左商議戰事。

此時已是八月二十,關東的形勢已漸漸分明。

吳霸雖舉兵青州,但終究不能與其餘人聯合,管氏兄弟趁他勢單力孤時刻,於東安與吳霸大戰, 吳霸大敗,狼狽逃回北海,而管亥領軍追擊其軍,成功將其圍困於平昌,又招撫青州各郡,不日就能將其剿滅。

但兗州形勢則已無可挽回。張方得知其父死訊,領騎軍萬人,七日行軍八百裡,火速佔領濟北國,而後進軍泰山。好在泰山賊臧霸等人無意與其聯合,反於巨平、成縣一帶對抗張方。泰山郡地形多山,不利於騎兵馳騁,張方反被昌豨臧霸所擊敗,雙方於濟北暫成僵持之局。

而徐州除去琅琊郡外,各郡名義上還隸屬於臨淄,實際上已形同獨立。管氏兄弟得知公推結果後,承認韓暹楊奉官職,接連下詔,令他們馳援泰山抗擊黑山軍。但白波軍雖受詔令,卻不為所動,反而是發兵南下,進攻袁術麾下廣陵郡,進而將袁術拉入戰局。

袁術於三月初攻克廬江,平滅陸康。為立威江東,他夷平居巢城,並將陸康傳首六郡,揚州本只剩豫章、會稽二郡尚未臣服,其太守見此情形,也不得不向袁術稱臣。此時袁術正是得意之時,孰料廣陵再起戰事,他為此惱怒非常,於是親率大軍北上,與白波軍對峙奪地。

總而言之,自黃河以南,陳留以東,無處不在混戰。但局勢越亂,越考究統帥的眼光與能力。

對於攻打何處,眾人都無異議,均以收復兗州為上。但採取何種策略,卻有各種意見。

張飛先說道:“我軍如今勢大,更蒼又已四分五裂,雙方差距有如雲泥,有什麼值得考慮與遲疑的呢?只需要抓住良機,與賊軍決戰,必可一戰而復兗州。”

但荀攸卻持反對意見,他分析道:“當下蛾賊雖然混戰,但勢力仍不可小覷,畢竟其眾各有十餘萬,仍非倉促所能平定。度遼將軍所言一戰而復,卻不想若敵軍深溝高壘,不與我軍野戰,那我等又該當如何呢?”

說到此處,荀攸反過來對劉備說:“明公若有復土之志,便當知如今緊要,不在戰事,在緩不在急。”

劉備奇道:“我在晉陽時便傳書庭堅,說今歲不宜大戰,但庭堅卻說良機難得,故而催我發兵至此。可今日聽公達言語,不是正與庭堅之意違背嗎?莫非公達也讓我返回晉陽?”

荀攸聞言,搖頭失笑道:“明公,我所言之緩急與庭堅不同啊!庭堅所言,是讓明公不要身處局外。而我所言之緩急,而是臨陣之緩急,是指讓明公不要大兵壓境,而要恩威並施,戰撫並用啊!”

劉備思量局勢,緩緩露出笑容,對荀攸說:“我明白你的意思了。敵軍雖亂,但首要大敵仍是我軍,若我大軍壓境,蛾賊反倒會暫放仇讎,齊心與我對敵,不如我分而化之,各個擊破。”

既然定下先撫後剿的策略,就要決定拉攏哪些人。在黑山軍中,劉備曾與白饒、於毒部有舊交,同攻晉陽城,雖然功敗垂成,黑山軍臨陣倒戈,但到底沒有兵戎相見。而在泰山賊中,劉備素與昌豨友好,臧霸也曾在討董時與陳沖共事,若要招撫,這都是上上人選。

但正在劉備在雒陽制定方略的時候,前線的曹操已經按捺不住了。

八月初時,曹操收到晉陽幕府的通告,言稱劉備將於八月開展東征,讓諸將到雒陽參會。而曹操身為兗州牧,負責前線戰事,不必前往雒陽。

曹操從中看到了一絲良機。

私下裡,他與曹仁夏侯惇等親族商議說:“如今玄德攜五萬並人來到雒陽,兵威較去年更勝,而蛾賊內訌,相互攻殺,其勢較去年而言,又何止是小了數倍,若是等玄德定計發兵,蛾賊定難支撐,便是有些許波瀾,但論兗州一地而言,也必然收復。”

言及此處,曹操言語稍頓,但神情上滿是不甘,他拍著自己的肩膀,感慨說:“到時候,天下都只會稱讚玄德的名譽,以為他是唯一的英雄,又有誰會知道我曹孟德呢?”

曹仁聞言,頓時明白了曹操的意思,他拍著刀鞘笑說:“看起來,孟德你已經做好打算了。說罷,你想要先打哪兒?不管有何強敵,我曹子孝皆會率騎在前,為你噼山開路!”

“好!”曹操見曹仁如此豪氣,心中大為滿意,揮手拿來地圖,指著濮陽朗聲說道:“這兩年我們受盡苦頭,屢挫屢敗,以至於賊軍已然低看我們。這一戰,我們要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就打濮陽!”

話音一落,在座眾人無不一驚。如今張方雖親率萬騎向東,但主力仍駐留在東線。特別是濮陽城內,是整個防線的核心。早在上月,他們便打聽清楚了,濮陽守軍不下四萬。而現在曹操麾下所有兵力,也僅有四萬而已。若只算現下能調動的兵力,也不過二萬之數。以兩萬之軍攻四萬之城,真的可行嗎?

看眾人露出猶豫神色,曹操反顯得成竹在胸,他笑道:“不用擔心,這一戰,我們不用攻城。我已想好計策,只要抵達濮陽,定能讓敵軍主動出城,與我們野戰。你們所該憂慮的,應當是戰勝之後,那麼多賊軍俘虜,我們應當如何處理啊!”

說罷,曹操面色漸漸沉靜,開始給眾人下達命令:他將全軍分為三部,自己一部,曹仁一部,夏侯惇一部。

曹仁部領五千步卒,麾下有曹純、曹洪、張邈等將。曹操令他們在夜中進軍,埋伏在韋鄉以東二十裡的密林裡,等待他的訊息。

夏侯惇率萬餘步卒,麾下有夏侯淵、夏侯廉、鮑信等將。曹操令他們大張旗鼓,浩浩蕩蕩地進駐酸棗,做出有兵馬不斷從西方到來的模樣。

而曹操自己則領五千騎軍,麾下有曹昂、樂進、典韋等將。這批騎軍每人皆有從馬更換,曹操要以此騎軍,來大破濮陽黑山軍。

命令一下,各人都開始了匆忙的準備,只有曹昂等眾人離去後,反問曹操說:“大人,大將軍已下達命令,不日就將領兵東征,我們未經大將軍允許,自行出兵,是否會毀壞大局?又是否會招致大將軍猜忌?”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曹操沉吟片刻,緩緩說:“小子多慮了。乃父身為兗州牧,肩負平賊守土一責。如今我起兵討賊,不過履職而已,如何能令大將軍猜忌?若戰勝,我有功無過,若戰敗,在朝廷裡也不過是微末小傷罷了,也壞不了什麼大事。”

見曹昂仍是擔憂,他又說道:“等我發兵之時,自會給雒陽發信,你且去歇息罷!”

曹昂知道多說無益,給父親鞠了一躬,匆匆退去了。曹操看他離去後,自己坐回主席,一手指著地圖上的山川地理,腦中繼續打磨著戰事的細節。

到了八月二十三,劉備還在挑選招撫人選的時候,忽然收到一封陳留來的軍報。劉備頗為意外,畢竟曹操此前早已來信過,說黑山軍無有動作,也不知他此時來信所為何事。

結果一閱之下,劉備大驚失色。

曹操在軍報中稱,如今蛾賊大亂已近兩月,賊首張方似有回援跡象。若等張方回援,則戰機盡失,今歲又將徒勞無功。幾日前,他在濮陽內通有內應,已約定時日開門破城,故而他將領兵二萬,將於二十四日將進攻濮陽。

最後,曹操立下軍令狀:若此戰不勝,他必以死報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