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季漢彰武最新章節列表 > 第九章 加九錫封代王詔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九章 加九錫封代王詔

自古天命不常,王朝迭興,而相繼衰亡。如姒禹以敷土刊木,奠高山大川之功,立國名夏,始享五百國祚而亡於湯;子湯解網施仁,桑林禱雨,並用賢相,遺澤子孫,又存國六百載而見滅於周;後姬發奮武,戰於牧野,周公輔政,再建諸侯,成八百年周王業,傾覆於秦;再到秦統六合,漢承秦制,都是世人耳熟能詳的故事了。

話說在高祖立國兩百年之際,國家一度出現過王莽篡權,神器旁落的亂世。但好在漢有天下世長,恩德結於人心,故有世祖受天符祥瑞,於千秋亭繼承大統,復國至今日,說起來,也有兩百年了。

自先帝駕崩、東都政變以來,國家屢生禍亂。前有董卓篡權,袁術稱制,後有諸侯割據,數朝並起,但經過大將軍劉備與司隸校尉陳沖建立兩府統治關西後,國家漸有起色,已佔據司、並、涼、兗、豫、沙六州,又下轄雲北、西域長史府,可謂雄極宇內,近天下之半。

而兩府執政的十六年間,軍國大政,悉出兩府,天子雖有親政之意,但在炎興七年政變失敗後,已完全淪為垂拱之象徵。而劉備雖仍處人臣之位,但實際上已做好了登極九五的所有準備,其與劉協的關係,世人早就比作為世祖與聖公(更始帝劉玄字聖公),以為國家季興,就在大將軍身上了。

而現在,劉備終於邁出了走向帝位的第一步。

十月底,劉備率師返回關中。他不直接進京面見天子,而是先後拜謁高祖長陵、文帝霸陵、景帝陽陵。如此姿態下,朝中百官頓時明白其用意,頓時向尚書臺上書,為劉備請功。

十一月戊戌一早,有侍郎奉帝詔而出,詔書曰:“皇帝詔曰:大將軍德周萬物、澤披天地。宜加殊授,以正人心,今增封邑五萬戶,以晉陽之地賜之。”

“大將軍任當元輔,統領文武,不可同班群臣。自今起,詔誥及文書等,並不得稱大將軍名。著令劍履上殿,朝覲不趨,贊拜不名,以彰殊禮。”

劉備此時堪堪返回長安,住在此前一直空置的太尉府上。詔書到來的時候,三公九卿都為之隨行,加上其府下的官署,以及一旁隨侍的侍者宮女,隊伍浩浩蕩蕩約有八百餘人,在宣讀詔書完畢後,都一齊向劉備恭賀行禮。其間又有象徵皇帝威儀的羽保蓋車及天子旌旗,場面極為壯觀。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然而劉備上表固辭,表文交到尚書臺後,天子不許,而後又下詔道:除以上兩項恩遇外,還要為大將軍加九錫。劉備再次上表固辭,並退還九錫,天子仍不許,劉備在準備三讓之時,新任太傅劉表以民心為勸諫,劉備方才上表謝恩。

這一通來來回回下來,差不多花了七日,轉眼就是十一月乙己了。不只是天子、劉備覺得疲乏,連妄圖從中謀利的官員們也覺得麻煩,都盼著把戲早點演完。但他們同時心裡也知道,這種涉及帝位的大事,是絲毫馬虎不得的。況且,其中最重要的封王之禮,此時還尚未履行呢!

而由於陳沖提議,加九錫之月不宜封王,所以將此事安排在了臘月。不過相關的事宜都已在準備之中。諸如封王的詔令,已讓徐幹幫忙寫好,轉交到天子手中,就等著他蓋印。

其全文曰:“朕以寡德,獲承天序,嗣我祖宗之洪烈。遭家多難,不明於訓。曩者奸逆屢興,方寇內侮,大懼淪喪四海,以墮二祖之弘業。”

“惟公經德履哲,明允廣深,迪宣武文,世作方伯,以輔乂皇家。櫛風沐雨,周旋征伐,劬勞王室,二十有餘載。毗翼前人,乃斷大政,克厭不端,維安社稷。”

“暨鮮卑入寇,公綏援有眾,分命興師,統紀有方,用緝寧幽燕。其後黃巾鼎沸,東土不靖,公奇畫指授,制勝千里。是以鉅鹿之戰,乘釁大捷,斬將搴旗,效首萬計。白波猾夏,致寇三輔,戎車首路,威靈先邁,黃鉞未啟,鯨鯢竄跡。匈奴構隙,自相疑阻,幽鑑遠照,奇策洞微,遠人歸命,作籓北夏,爰授銳卒,畢力戎行。”

“暨袁氏兄弟,滔天作逆,稱兵關東,操、範逋罪,同惡相濟,帥其蝥賊,懷藏國璽,以入江海,憑阻關山,敢距王命。公躬擐甲胃,龔行在罰,玄謀廟算,遵養時晦。奇兵震擊,而袁氏摧破;神變應機,而幽州稽服;取亂攻昧,而隴上不守。兼九伐之弘略,究五兵之正度,用能戰不窮武,而曹賊殲潰;旗不再麾,而元兇授首。收信都之雋臣,系亡命之逋虜。交臂屈膝,委命下吏,俘馘十萬歸國為民。雪宗廟之滯恥,拯兆庶之艱難。掃平西域,信威雲北,遂戢干戈,靖我疆土,天地鬼神,罔不獲乂。”

“乃者王室之難,變起蕭牆,賴公之靈,弘濟艱險。宗廟危而獲安,社稷墜而復寧。忠格皇天,功濟六合。是用疇諮古訓,稽諸典籍,命公崇位諸王,加於群后,啟土參墟,封以代域。所以方軌齊魯,翰屏帝室。而公遠蹈謙損,深履衝讓,固辭策命,至於八九。朕重違讓德,抑禮虧制,以彰公志,於今數載。上闕在昔建王之典,下違兆庶具瞻之望。”

“惟公嚴虔王度,闡濟大猷,敦尚純樸,省繇節用,務穡勸分,九野康乂。耆叟荷崇養之德,鰥寡蒙矜恤之施,仁風興於中夏,流澤布於遐荒。是以東夷西戎,南蠻北狄,狂狡貪悍,世為寇讎者,皆感義懷惠,款塞內附,或委命納貢,或求置官司。九服之外,絕域之氓,曠世所希至者,鹹浮海來享,鼓舞王德,前後至者千餘萬口。海隅幽裔,無思不服;雖西旅遠貢,越裳九譯,義無以逾。

“維翼朕躬,下匡萬國,思靖殊方,寧濟八極。以庸蜀未賓,蠻荊作猾,東寇苟存,潛謀獨斷,整軍經武。簡練將帥,授以成策,始踐賊境,應時摧陷。狂狡奔北,首尾震潰,禽其戎帥,摧其城邑。河北震疊,幽燕雲徹,地平天成,誠在斯舉。公有濟六合之勳,加以茂德,實總百揆,允釐庶政。敦忠孝以崇仁,恢六典以敷訓。而靖恭夙夜,勞謙昧旦,雖尚父之左右文武,周公之勤勞王家,罔以加焉。”

“昔高祖選建明德,光啟諸侯,體國經野,方制天下曰:‘國以永存,施及苗裔。非劉氏而王者,天下共擊之,若無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誅之。’所以籓翼王畿,垂祚百世也。”

“故齊魯之封,於周為弘,山川土田,邦畿七百,官司典策,制殊群后。惠襄之難,桓文以翼戴之勞,猶受錫命之禮,鹹用光疇大德,作範於後。惟公功邁於前烈,而賞闕於舊式,百辟於邑,人神同恨焉,豈可以公謙沖而久淹弘典哉?”

“今以幷州之太原、上黨、西河、定襄、雁門、五原、雲中、上郡,司州之河東、平陽,南至於華,北至於陘,東至於壺口,西逾於河,提封之數,方七百裡,皆趙代之故壤,太宗受之,為諸宗之首,紀綱諸夏,救國危難。爰胙茲土,封公為代王。命使持節、兼司隸校尉衝即授印綬策書,金獸符第一至第五,竹使符第一至第十。錫茲玄土,苴以白茅,建爾國家,以永籓漢室。”

“往欽哉!祗服朕命,弘敷訓典,光澤庶方,永終爾明德,丕顯餘一人之休命。”

天子閱罷全文,一時間百感交集,他將黃色的帛書放下,轉首去拿自己手邊的傳國玉璽。在蓋上印泥前,劉協不自覺地撫摸著璽底的“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字,眼眶不知在什麼時候已溼潤了。

董貴妃在一旁抱著皇子劉岐,對劉協哭訴道:“他今年便要封王,過幾年便要稱帝。到時候,你我就要隱誅於宮外了。”

劉協反倒鎮靜,安慰他說:“也不見得,世祖登基,不也沒殺劉盆子嗎?再說富貴也享受過了,且看一日是一日吧。”說罷也不再猶豫,將傳國璽沾上印泥後,他隨即重重摁下,後不再顧看,揮手把少府孫乾招來。

孫乾行禮接過帛書時,悄悄抬眼打量劉協的神情,結果發現劉協等若尋常,令他一無所獲。反而是劉協先問了一句,令自己心虛了。天子問道:“明日我欲請博士到宮中例行講經,不知合不合適?”

孫乾說:“回稟陛下,這些都是小事,只要在司隸府報備,也自然無礙。”說罷,他緩緩退出殿外,再回看時,這位有名無實的大漢天子仍佇立在原位上,久久注視著眼前的桌桉,並一言不發。顯然他心中苦恨翻騰,遠比表面上要來得驚濤駭浪。

不過對於大部分人來說,他的想法無足輕重。漢室社稷並不會因此而傾覆,即使劉備越過這些程式,直接如世祖那般建制稱帝,其實也不會遇到多少阻礙。偌大祖業因主宗衰落而落到小宗之手,本就是司空見慣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