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季漢彰武最新章節列表 > 第十七章 法正勸戰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十七章 法正勸戰

單就火勢而言,信都這場大火可謂是百年之最。因為火起糧倉,城中又無人救火,火舌在百萬斛米麵間肆虐,幾乎如在秋草上燎原一般,在極短的時間內就化為焚城烈焰。大部分市民為出城避難,還在家中整理財物,不料唐突感受到一股熱浪,繼而轉瞬間就為烈火吞沒,甚至連哭嚎都沒有來得及發出。

城中其餘地方的百姓見到這煉獄一般的場景,無不驚季萬分,如蜂擁般擠向城門。然而城門狹窄,因火勢緣故,有半數不能通行,以致數萬人不得不擁擠在數條街道中,並在無序中推攘咒罵。加之亂兵試圖斫人開路,很快引發了踩踏與仇殺。整座東朝國都如同被詛咒淹沒並吞噬,在大火的第一日,信都內外大約就有上萬人無辜喪命。

等西軍打掃完戰場姍姍來遲,信都的情形已經慘不忍聞。這座號稱“富誇關東,雄極河北”的關東國都,城外屍體枕籍,流民星散,到處都可望見抱著屍體或斷肢在鄉野間痛哭的百姓。其間間或夾雜著不少士子,此前東人以西朝多用胡人,嘲諷西朝為“西夷”,自比“華夏衣冠正朔”。但此時他們披頭散髮,衣衫襤褸,望之宛如行屍走肉,已全然看不出“衣冠楷模”的風采。

劉備見狀,一面去信法正,讓他帶大眾前來撫民,一面又令袁譚組織人滅火賑災。自己則就近觀察信都城池,然而此時大火未滅,距城數十步便被熱浪逼得難以寸進,鼻中所聞的更是一片焦臭味道,劉備望著城牆上的煙痕,不由在心中暗罵曹操,但也無可奈何。他心中知曉,來年河北的大饑荒恐怕已無法避免了。

再說曹操這邊,他在城東收斂得兩千人馬,星夜順絳水東奔,深夜時分到了修縣,聽見前頭數條河流交匯的聲音,便打算在此處渡河。也不敢點火,把散騎都派出去,沿岸蒐羅船隻,只得了八九只漁船。只能分批讓人上船,牽住韁繩讓馬兒跟著船泅水過去。到了次日午時,人馬都到了絳水南岸。

他見西軍沒有繼續追來,估計自己計謀得逞,就留了些人在北岸,協助零散跟來的敗卒過河。大概三四日之內,田豐、路招、李通等人都過了河,又陸陸續續收集了一些散卒,共有步騎一萬八千餘人。也不敢久留,燒了船,朝南亂走。

一路糧糗耗盡,天上雨雪交加,人們又冷又餓,胡亂搶掠了一些村莊。青州方才得到朝廷大軍戰敗的訊息,又見來人又殺又搶,還以為是西人來報仇了,多驚恐不已,紛紛四散避難。

過了數日,才得到訊息,原來這些人都是東軍殘部,按理是過來避難的。不過各城都怕西軍趁勢打過來,也不知道曹操還能撐多久,便也不敢開城接納。

還是青州刺史張郃得知後,率眾前來迎接,這才勉強安撫住了大眾。但東軍此時還能支撐多久,誰也不敢斷言。但平原與西軍相隔過近,是絕對不能再待了。

曹操與隨行眾人商議後,決定先暫時轉駐到臨淄。一來臨淄是更蒼故都,工事堅備,糧草充足,足以固守。二來臨淄周遭多是太平道信徒,和劉備鬥了約有數十載,可謂與西朝勢不兩立,不會再出現信都譁變的情景。

只是再次進入臨淄,曹操感慨萬千,上一次來到這座城池時,還是炎興七年情景,那時曹操渤海大勝劉備,以六萬擊潰三十萬的空前大勝,一戰奠定了東朝的十數年基業。當時他坐鎮臨淄,三路進軍,於一年內攻克十餘郡,橫行河南,兵臨虎牢,是何等的意氣風發?但在眼下,自己卻是帶著一干殘兵敗將,指望能在此處苟且偷生了。曹操一念至此,不禁有萬念俱灰,惆悵無垠之感。

但他很快又振奮起來,心想雖然局勢看似有利於西軍,但對東朝而言卻不是全然沒有機會。要點就在河北的民心變化。曹操徵糧後,河北的糧荒已極為嚴重,而西人調動近二十萬大軍東征,勢必無力處置,繼而會在來年釀成大規模的民變,只要自己在臨淄等待時機,以拖待變,等西朝在河北疲於奔命,伺機反攻,未嘗沒有奪回河北的可能。

為此,曹操做了大量的堅守準備。

一是令夏侯淵與曹真率軍前往東來,畢竟東來有海路與遼東交通,可運來平州大軍及糧秣輜重。而萬一東軍無法抵禦西人,曹操也能自此奔入東來,浮舟遁回遼東,只要穩住東來,東人便可進退有據。

二是向孫權去信求援,曹操在信中大談唇亡齒寒的道理,希冀孫權能派一支軍隊至徐州為援,幫助曹操牽扯西軍,如若不成,也可兵出淮北,趁機攻取豫州,但絕不能坐觀成敗,否則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孫權收信後,也知曉事關重大,庭議一番後,決意以呂蒙為主將,朱然、程普為副將,率兩萬兵馬立刻渡淮援助曹操。臨行前,孫權與呂蒙計議說,形勢複雜難明,雖出援兵,不可妄動。曹操能戰則他戰,曹操若不能戰,他便虛張聲勢。而州府將在呂蒙出兵後,繼續在壽春一帶徵調大軍,趁中原空虛,趁勢兵出豫州。

再說劉備這邊,劉備見河北已然一片狼藉,一時心生猶豫,他等後續法正率大部趕到後,與眾人召開軍議,商議後續的戰略問題,他說:“曹賊殘虐,以致河北民不聊生,橫屍遍野。眼下又寒冬難耐,信都存糧十不存一,恐怕河北的明年會非常難熬,我為此坐立難安。但眼下曹賊大敗未已,本是大軍乘勝追擊的時刻,是追是留,你們說說看吧。”

眾將此時已收到曹操逃往臨淄的訊息,多持留看河北的態度,如袁譚就曾駐紮平原,熟稔青州周遭情形,就勸說劉備道:“此前陛下與曹操會戰,雖得大勝,但野戰終究不利,何況臨淄是天下堅城,河網密佈,不利進攻。如今既然已得河北,曹操可謂大勢去矣,不如先固河北為根本,再徐徐圖之。”其餘將領也是一片附和。

但劉備見此情形,卻仍是猶豫不決,說將此事推後再議。法正看出不對,當下便與劉備私晤說:“諸將苦戰數月,都已經有些疲乏了,不想在冬日深追,也是人之常情。但是陛下切要謹慎,不可因婦人之仁誤了大事!”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他對劉備詳細分析道:“如今看似平定河北,實際上得來的不過是些牆頭草木罷了,見曹操勢微,便改投朝廷,但就事論事,河北士族自據塢堡,百里為王,身為東賊數十載,投靠豈是真心?皆是不臣之人!恐怕等明年曹操帶兵緩過氣來,糧荒一到,諸郡立反!到那時,我軍深陷泥沼,四面皆敵,糧草不濟,雖有十萬大軍,百萬大軍,又有何用?”

論述了河北的不可靠後,法正又為劉備分析東徵之必要:“如今曹賊突逢慘敗,兵不過三萬。我軍是強弩之末,他便是一團散沙,所指望的,無非是河北人心反覆罷了。但這恰恰犯了大錯!青州與遼東遠隔渤海,往來一趟,往往不下月餘,我大軍只要置河北於不顧,輕易便可阻絕。只要陛下包圍臨淄,又分兵去佔據東來,曹操也不過是籠中之鳥,網中之魚,在城中等死罷了!河北塢堡見陛下兵威如發,曹操坐守愁城,自然也就收了心思,大可以後再緩緩收服。”

劉備沉思良久,抬眼對法正說道:“只是如此一來,國家出大兵於青州,必對河北無力賑濟,來年死人無數,豈非我之過錯?冀州父老怕不是要恨殺我吧!”

法正斬釘截鐵道:“陛下,漢家制度,本就是王霸之道,而非仁善之道,自古從來便是成王敗寇,今日若不能趁勢剿滅曹賊,以後又是十年苦戰,耗費無數,豈非有欠於天下?一州之苦,又何如九州之苦?當年高祖於項羽議和鴻溝,不也背約襲殺嗎?事關家國社稷,請陛下思之慎之!”

劉備聞言,又是徘迴良久,遲遲不能下定決心,焦慮間,他拔劍四顧,無意間看見劍鋒映出自己鬢角的白髮,頓時渾身一震,這終於促使他決意追擊。

次日,劉備向張飛發去手令,令他率北府軍南下至信都周遭,隨時準備平叛。自己則通知全軍,決議繼續東追曹操,違者軍法從事。繼而親率兩萬騎兵,以迅雷之勢渡過絳水,出現在平原境內。平原各縣已無多餘兵力探查敵情,只知有大軍遠來,便繼續堅守不出。結果劉備也不攻打,又徑直渡過黃河,並於次日渡過濟水,於當日夜晚趕至臨淄城下。

等到了天亮,東人在城池周遭探看,不禁驚訝地發現,一片赤旗在臨淄城北的一塊高地上迎風招展,而數不清的漢軍士卒正在其間來回走動,紮營炊飯。在他們身後,是卸在地上的鐵甲,反襯的光輝,恰似盛夏漣漪的波光,刺得他們不禁眯起雙眼。

劉備已下定決心,就在這座城池下,打完他與曹操的最後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