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之我是劉皇叔最新章節列表 > 第111章 大漢建安十三年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11章 大漢建安十三年

時光荏冉,時間轉眼又是一年多過去。

大漢建安十三年六月(公元208年),一統北方的曹操,經過一年的休養生息,北方各州郡的民生,也得到進一步的恢復。

六月一日的大朝會上,曹操在帳下主薄程昱、劉曄的提議下,逼迫皇帝劉協(漢獻帝),廢除了太尉、司徒、司空等三公制度,恢復西漢時的丞相、御史大夫制度。

曹操自己出任丞相,並繼續兼任冀州牧、魏公。

就這樣,曹操不僅在事實上,而且在名義上,完成了他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權勢地位。

六月初五,許都丞相府。

身高不足七尺的曹操,面相粗獷,目光凜冽有神,雖然長相一般,但貴為大漢丞相的他,氣勢確實威武不凡。

頭戴紫金冠,身穿紫袍冠帶,腰掛寶劍,佩戴紫綬二彩綬帶,意氣風發的的曹操,走進大堂的剎那,早已經就坐的文武大將,紛紛起身拱手拜道:“見過丞相。”

“諸公不必多禮,請入座。”曹操手持一卷簡牘,衣袖一揮,席地而坐之後,眾人這才紛紛落座。

“今日本相收到曹仁在樊城送來的密報,劉表已經病入膏肓,命不久矣。”

曹操說話之際,凜冽的目光環視左右,堂下之人,左首的文官是荀或、荀攸、賈詡、程昱、毛玠、劉曄、董昭、華歆等人。

右首的武將除了站立在一側的親衛大將許褚外,依次是夏侯惇、夏侯淵、曹洪、樂進、于禁、張郃、徐晃諸將。

曹仁、曹純等人屯兵南陽郡的樊城,張遼、曹休等名將屯兵合淝。

文臣武將,濟濟一堂,這也是曹操為何能夠一統北方的資本。

“劉表若死,劉備必然乘勢而起,此人不除,終究是心腹之患,本相決定召集三軍,以巡視荊州為名,征討劉表、劉備,爾等以為如何?”

“丞相,劉表割據荊州,劉備心懷大志,皆是阻攔天下一統的罪魁禍首,不可不圖也。”程昱第一個站了其父,附和曹操的提議。

“劉表若亡,荊州必然大亂,正是收復的好時機。”劉曄緊接著也拱手說道。

毛玠、董昭、華歆等謀士,隨後也紛紛拱手附和。

夏侯惇、夏侯淵等大將,也紛紛請纓出戰。

唯有荀或、荀攸叔侄,若有所思,並沒有過多發言。

賈詡則保持著一貫的作風,在人前他向來話不多,因為他一直認為,良謀不可於眾。

看到眾人熱烈的反應,曹操嘴角輕揚,露出一絲滿意的笑容,沉聲道:“傳令曹仁,統兵向樊城進發,試探劉表、劉備虛實。”

“夏侯惇為前軍都督,于禁副之,韓浩、夏侯蘭、朱靈為將,統率五萬人馬,奔赴樊城。”

“本相隨後親率大軍,與爾等會獵襄陽,踏平江東,一統天下,還大漢百姓一個天平天下。”

意氣風發的曹操,朗聲大笑而起。

會議結束之後,曹操留下荀或、荀攸叔侄,還有賈詡三人。

去年寒冬,曹操的軍師祭酒郭嘉,病死遼東,享年三十七歲。

如今時隔半年有餘,每每想起郭嘉,曹操都是傷懷不已。

“文和,此次本想南征,汝以為如何?”曹操示意三人落座之後,主動問起了賈詡。

賈詡字文和,涼州人氏,本是董卓麾下謀士,後董卓敗亡之後,投奔南陽張繡,曾為張繡獻策,誅殺了曹操帳下大將典韋,以及長子曹昂。

因賈詡所獻之策,無不是陰險毒辣,故有毒士之稱。

“劉表不足慮,劉備不足惜,荊州的變故,在於荊州士人。”賈詡憂慮道:“近年來,荊州有歌謠,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

“此二人究竟如何,僕實在不得而知,若荊州有甚變化,必然應在此二人身上。”

“丞相勿憂,根據王粲所言,臥龍乃諸葛亮也,此人是前司隸校尉諸葛珪之後,確實有些才能。”

荀攸拱手接腔道:“不過據王粲所言,諸葛亮因與人爭風吃醋,已經被人被人砍斷腳跟,隱居江東避禍去了。”

“鳳雛龐統,乃是鹿門山龐德公族人,此人相貌醜陋,性格傲慢無禮,在荊州甚不得人緣,劉表棄之如敝履,斷無出頭之日。”

“哈哈……”曹操聞言,不由大笑的撫掌道:“吾看此二人,不過是浪得虛名罷了。”

“若真有臥龍鳳雛之才,何至於如此狼狽乎?”

“丞相所言甚是,但荊州民豐富足,襄陽、江陵、江夏皆是重鎮,又有長江、漢水為險,不可不慮。”

尚書令荀或見曹操請示荊州士人,還是出口勸諫道:“劉表若死,劉備必然會竊據荊州,丞相既然要南征,就必須當機立斷。”

“以免劉備搶的先機,錯失良機也。”

“文若,言之有理,劉備此人向來會蠱惑人心,不可不防。”曹操與劉備打了半輩子的交道,知道劉備這人籠絡人心的本事。

“此番出征,文若你坐鎮許昌,調配軍需物資,文和你坐鎮鄴城,防止北方出現叛亂,並協調軍需物資,運往許昌,公達你坐鎮長安,以防涼州有亂。”

曹操要要親征,這朝中的大事,都需要荀或負責,可以說荀或對於曹操,如同蕭何對於劉邦。

賈詡身體虛弱,年紀又大,曹操體恤與他,向來都讓他坐鎮後方,協調各方,因為賈詡精於人情世故,是協調各方最佳人才。

荀攸能謀善斷,又通曉軍事,即可在軍前參謀,又可以坐鎮後方。

此番南征荊州,在曹操看來,必然是曠日持久的戰爭,所以後方的穩定尤為重要。

這也是他把荀或、荀攸、賈詡留在後方的原因。

……

荊州襄陽刺史府。

自從今年五月中旬開始,劉表的病情突然加重,到六月初九那天,已經是口不能言,食不能下嚥,已然到了油盡燈枯的地步。

面對這個情況,蔡夫人自是明白,劉表死期將至,果然就在當天夜裡,劉表死於病榻之上。

一直在旁陪伴的蔡紅玉,以及劉琮,在目送劉表嚥氣的那一刻,無不是眼眶發紅的落下了淚水。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臨終之前的劉表,顯然還是不放心兒子,迴光返照的之際時,他並沒有看蔡紅玉,而是拉著劉琮的手,一再叮囑道:“兄弟同心,其利斷金,兄弟鬩牆,家破人亡……”

很顯然劉表在告戒劉琮,待他死後要好好對待兄長劉琦,還有劉磐和劉虎等一眾族兄弟。

在劉表看來,劉琮若能夠團結兄弟,為自己所用的話,荊州未嘗不可長存下來。

“父親、父親……”眼看劉表嚥氣,劉琮淚如雨下的哭倒在床榻前。

看著劉表嚥氣,蔡紅玉想起多年的夫妻之情,也難免有些傷感。

雖然二人早已經沒有了夫妻之情,但畢竟也是一場夫妻。

當天夜裡,蔡冒、蒯良、蒯越等人,接到劉表病逝的訊息後,便連夜趕到刺史府,商議繼承人大事。

而就在兩天前,他們已經接到丞相曹操,命令南陽的曹仁、李典、呂曠、呂翔發兵進駐樊城,兵鋒新野之事。

“夫人,劉琦還在城外,說是要進城探病,這個時候,必然會引起騷亂,天亮之後,可以假借主公命令,讓他立刻返回江夏。”

蒯越擔心劉琦帶兵入城,會影響大局,因為蒯越、蒯良兄弟,早已經有了密謀,並與前荊州北歸的從事桓階,取得了聯絡。

決定只待曹操大軍南下之日,便向曹操投降,當然他們的目的,是要挾劉琮一到投降,這樣才能建立功業。

這事目前就是蒯良和蒯越兄弟的密謀,甚至蔡冒都還不知道。

蒯越這個時候讓蔡夫人,假借劉表命令,讓劉琦離開襄陽,就是不想節外生枝,因為劉琦是何帶著劉虎,以及五百親兵回來的。

這點人馬看似不多,可一旦入城,則很有可能釀成血桉。

“兄長你怎麼看?”蔡夫人並沒有聽蒯越的,而是把目光投向了蔡冒。

“蒯異度所言有理,現在需要穩住劉琦,待小公子繼位之後,再招劉琦前來拜見,若到時候他敢不服,可趁機除掉他。”

蔡冒手握兵權,現在劉表死了,他劉琮又在他和妹妹控制之中,也就等於他將成為荊州實際之主。

所以這個時候的蔡冒,自然沒有想過投降,畢竟現在只是曹仁的三萬兵馬駐屯在樊城,而不是曹操大軍南下。

蔡夫人自從與劉儼有了感情,並傳送關係之後,潛移默化之下,她對於劉琦的關係,已經緩和了下來。

之前她不喜歡劉琦,主要是二人年紀不大,劉琦也比較看她不順眼,認為她是狐媚子。

“使君新喪,不讓人子奔喪,天下人如何看待使君與我?”蔡夫人眉頭一皺,想起劉儼前不久,給她送來的書信。

劉儼在書信之中交代她,讓她在劉表死後,防備蒯良、蒯越和蔡冒勾結,向曹操投降,換取他們的榮華富貴一事。

在簡牘之中,劉儼讓蔡紅玉自己做選擇,若她要跟隨蔡冒投降曹操,他不會怪罪她。

倘若她願意留下來,劉儼將來也會納娶她為妻妾,並會安排人把她接出襄陽。

對於劉儼的提議,蔡夫人想都沒有想,便決定要留下來。

她嫁給劉表十幾年,孤苦守寡多年,好不容易遇上劉儼這麼一個,能夠給予她精神和肉體雙重快樂的人,她做為一個女人,又無兒無女的,什麼榮華富貴,又哪裡抵得上一個有情郎呢?

面對蔡紅玉突然的強勢,蒯良、蒯越兄弟對視一眼,選擇默不作聲。

蔡冒見氣氛有些尷尬,只得轉移話題,表示明日發喪之後,先扶持小公子劉琮繼位,只要劉琮繼任荊州牧、鎮南將軍職務後,劉琦就算在也不足為懼。

會議結束之後,蔡夫人也終於意識到,劉儼說蒯家兄弟,還有大哥蔡冒投降一事,可能要成真。

“來人,把丁封叫來。”送走蔡冒、蒯越兄弟,蔡夫人越想越不安,當即安排下人,把去年年底,由劉表心腹親信成奇安排,把丁封調入到了襄陽校事府擔任了軍司馬。

劉儼把丁封安排到襄陽,就是為了掌握襄陽的情報,並在關鍵時刻,把蔡夫人帶離襄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