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之大伯是曹操最新章節列表 > 第109章 陶謙死訊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09章 陶謙死訊

袁術聽韓胤說他有辦法破解陶謙背盟之局,眼前一亮,連忙問道:“什麼計策?”

韓胤陰笑一聲,道:“既然他陶恭祖做初一,那主公就做十五……”

袁術見韓胤說得雲山霧罩的,不明其意,有些不耐煩, 問道:“那本州怎麼做十五?”

韓胤手撫長鬚,道:“陶恭祖一死,徐州必亂!”

袁術似乎明白過來,說道:“然後本州趁亂而入,渾水摸魚?”

韓胤開始拍起了袁術的馬屁:“主公英明!”

袁術聽了韓胤的誇讚,頓覺有些飄飄然,渾身舒暢無比。

他怒氣全消,叫長史楊弘上前,吩咐他:“你去我軍中挑選十個精幹銳士,潛入郯縣,伺機對陶老兒動手。”

楊弘領命而去。

這時,袁術聽見那位站在韓胤旁邊的中年男子問道:“得到陶恭祖遇刺身亡的訊息之後,主公就領兵北上徐州?”

說話的四旬男子姓閻名象,是袁術帳下主簿。

袁術聽了主簿的問話,道:“當然。”

閻象道:“卑職以為,主公要是想在陶恭祖死後直接發兵攻佔徐州的話,怕是不容易。”

袁術訝然問道:“閻主簿何出此言?”

“陶恭祖死後,他的嫡系曹孝威以及徐州官吏必會重新推舉名士擔任刺史,或者直接將陶恭祖的嫡長子陶伯秋從兗州接回,繼其父之位。”閻象說道。

袁術訝然問道:“那又如何?”

“徐州帶甲之士,還有四萬餘人,其中三萬丹陽兵是陶恭祖的嫡系,他們在新刺史上任之後,必會心懷為舊主報仇之志, 抵禦我軍。而我軍之前歷經匡亭之敗,損失慘重,士氣低落, 面對徐州軍民,只怕並無多少勝算。”

袁術想想也是,自己現在的兵力也才十萬餘人,對上徐州四萬人馬,確實不佔太大的優勢。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他隨即問道:“那依主簿之見,我當如何?難道就不打徐州了麼?”

閻象不緊不慢地說道:“韓從事剛才說了,陶恭祖死後,徐州必會在短時間內陷入混亂。那時,主公可安排人進入徐州,拉攏那些本來就對我方有好感的士族豪強,請他們推舉主公為徐州之主,並作內應,協助我軍搶佔徐州五郡。”

袁術摸摸自己下巴上的鬍鬚,眼睛眯成了一道縫,頷首道:“主簿此計大妙!”

……

時間轉眼就到了二月初六。

這天下午,曹操在位於鄄城箕山塢堡的宗祠裡給他的長子曹昂舉行加冠之禮。

曹昂這年虛歲已滿二十,是到了行冠禮之時了。

行了冠禮,就意味著他已經成人,可以婚娶,並以曹氏家族成年男人的身份參加各種活動。

冠禮的主持人除了曹操之外,還有作為“大賓”的荀彧和“贊冠者”的曹德二人。

儀式進行時,由“大賓”負責加冠。

贊冠者作為司儀,同時還負責吟唱祝辭。

曹恪最近休沐,也就是放假,閒來無事,便隨老爹曹德趕回鄄城觀禮。

他跽坐在宗祠正堂東邊靠近大門的席上,見曹昂跪在祖宗牌位前。

而曹操、曹德兄弟站在牌位西面,荀彧立於靈牌東面,都面向曹昂。

在曹德的引導下,曹昂向曹家自邾子曹俠以下、曹騰以上的四十九代祖先的牌位行了三叩九拜之禮。

拜完祖宗,曹昂便起身,到東房更衣。

東房,是臨時用木板搭建在宗祠正堂東北方的小房子,在行禮過程中作更衣間使用。

曹昂更完衣,就出了東房,一臉嚴肅地走到位於曹恪前面不遠處的席上跽坐。

曹恪見堂兄一本正經的樣子,不禁掩嘴偷笑。

曹昂聽到聲音,稍稍轉頭,望了堂弟一眼,忍住笑,再次轉頭面向北方祖宗牌位,等待加冠。

他的席子前面,擺放著兩張黑色案桌。

其中一張案桌上擺放著三頂冠帽,分別是緇布冠、鹿皮冠和爵弁。

緇布冠用黑色麻布製成。戴上此冠,意味著這位成年男子有了參與政事的權利。

白色的鹿皮冠代表著軍人的形象,戴上它就意味著受冠者有了保家衛國的義務。

而戴上爵弁,就意味著族中長輩正式將振興家族的任務交到了受冠男子的手裡。

行冠禮時,“大賓”將依次向受冠者戴上緇布冠、鹿皮冠和爵弁。

加冠時,必須嚴格按照順序進行。

兩張案桌中除放冠帽的那張之外,還有一張用來放置酒水。

曹昂在席上坐下沒多久,曹操就領著曹德和荀彧走到他的面前,為他加冠。

荀彧每加一次冠,曹德就唱一遍祝辭。

加完冠之後,就到了取字的環節。

這個時候,就要由德高望重的“大賓”給受冠者取字。

曹恪正觀禮,忽聽見門外有動靜,於是轉頭望門外,發現有個男子站在那裡,被衛兵阻攔,進來不得。

那個男子身穿驛卒衣服,似乎是來給曹操送公文的。

帶著一絲疑惑,曹恪悄悄離席,出了門,走到驛卒面前,低聲問道:“什麼事?”

這個驛卒以前來鄄城送公文的時候曾經在州牧府見過曹恪,知道他是曹操的親信。

此時宗祠內正在舉行盛大典禮,驛卒不好貿然撞入,只得拱手低聲對曹恪稟道:“泰山應府君有緊急公文送達。”說完,將手伸進包裡取塘報。

應府君,就是應劭,時任泰山太守。

本來,按歷史進程,他這個時候應該在鄴城袁紹那裡,只因曹嵩遇害時,他救援不力,擔心曹操降罪,只好引部曲北逃。

因為當初曹恪的介入,曹嵩一家現在都還活著,都呆在宗祠中觀看曹昂的加冠之禮。

應劭沒有了北奔袁紹的理由,自然繼續在泰山當他的太守。

曹恪接過驛卒遞上來的塘報,向他表示自己稍後會親手交給曹使君,又問:“知道發生了什麼事麼?”

驛卒低聲稟道:“好像是徐州的陶使君死了。”

曹恪聞言大吃一驚。

現在才二月啊,陶謙居然這麼快就死了?

這也太快了吧?

歷史上陶謙是在曹操第二次討伐徐州的時候得了重病,同時承受不住自己屢次兵敗帶來的壓力,才一命嗚呼的。

他死前在陳登、糜竺等人的支援下,將徐州拱手讓給了率軍前來救援自己的劉備。

現在,因為自己的介入,二次東征也沒有發生,陶謙居然這麼快就死了?

自己這只位面小蝴蝶未免也太猛了吧?不過扇了幾下翅膀,就提前把陶謙給扇沒了?

曹恪疑惑頓生,又問:“知道是怎麼死的不?”

“好像是遇刺。”

“遇刺?”曹恪十分驚訝。他將塘報收到自己的衣袖中,又讓驛卒退下,這才心事重重地回到席上坐定,邊觀禮邊猜測刺殺陶謙幕後元兇是誰。

會是曹操嗎?

也可能是袁紹、袁術兄弟中的一個。

正思量間,那邊荀彧已經給曹昂取了個表字叫子脩。

昂者,高也。

脩通修。修者,長也。

這個表字,寄託了長輩對曹昂的殷切期望,那就是努力向上,步步高昇。

冠禮的所有流程都走完之後,曹操便讓人在附近的大院裡設宴,款待來賓和各位親朋。

曹恪這時和屋內親戚、來賓起身,走到曹昂面前,抱拳道:“恭喜堂兄!”

“恭喜子脩,賀喜子脩!”眾人也向曹昂道賀。

曹昂連忙向眾人施禮,口裡連聲稱謝。

曹恪剛剛隨眾人出了宗祠大門,忽覺背後有人拉他。回頭一看,才發現是曹丕。

他不知道曹丕拉他的用意,摸摸堂弟的小腦袋,問道:“阿丕,有事麼?”

“我阿翁叫兄長過去。”曹丕邊說邊將手朝供桌那邊指了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