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湮滅太陽系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四十五章 中央環形山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四十五章 中央環形山

很快,星港就派出了一艘飛船將周成和宋石送往了月球。由於大推力離子發動機技術的小型化,他們到達月球的時間從阿波羅11號的四天縮短到了幾個小時。

飛船對接到“玉兔3號”空間站的時候,正好處於地、月、日在一條直線上,月球被遮擋在了地球的陰影裡。周成和宋石在空間站裡鵝行鴨步一般地適應著電磁重力模擬服的行走姿態。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舷窗外的地球因為在背陽面,已經看不出晶瑩剔透的藍色球形,她看上去就像是放在蠟燭旁邊的一顆瑪瑙石,熒著點點黃色的輝光。那是地球上通宵達旦不停工作的工業廠區在夜空中的投影。

而另一邊的舷窗外,大多數月面都是黑漆漆的。唯有在北部月海邊上,規模已經相當於地球上一座大型城市的廣寒宮基地,如同一串燈光下流光溢彩的琉璃鏈珠。

“不是親眼所見,真是難以想象。短短幾年時間,我們在航天科技上就能取得這麼大的成就。要不是危機時代,我們還以為這要上百年的時間才能做到。”宋石興奮地說著。

周成看著深空中那晨光下的瑪瑙一般泛著微光的地球沒有說話,他理解作為航天人的宋石此刻難以掩飾的興奮。但他也知道,這一切是犧牲了地球上幾乎所有人的正常生活換來的。而付出這一切在將來得到的結果,至今依然不容樂觀。

在妮可和鄧肯的幫助下,周成和宋石繞著“玉兔3號”空間站的環形艙段行走了一圈,算是基本掌握了電磁重力模擬的行動要領。在這期間,從廣寒宮基地飛來一架穿梭機帶來了基地建設部門的一名部門負責人。之後,他們就共同乘坐穿梭機飛向了月球。

穿梭機飛行過程中,宋石興奮地和負責人交流著廣寒宮基地的建設情況。當得知廣寒宮基地如果不考慮生產和減少常駐人口的前提下,已經可以完全實現自持迴圈的時候,他激動得就像個拿到生日禮物的孩子。

但當穿梭機外原本已經依稀可見的廣寒宮基地逐漸消失在月球弧度明顯得地平線上時,宋石不解地問道:

“高能粒子加速器專案的工程選址不在基地附近嗎?”

負責人回答道:

“根據EDA工程部門提供的工程資料,這個專案的工程選址在月球赤道和月球0度經線的交點處。這離基地位置確實有距離,但是在我們運輸系統的覆蓋範圍內。可以保證建設物資供給。”

周成和宋石都不是很明白負責人口中的月球赤道和0度經線位置的含義。這時穿梭機的高度已經離月面很近了,原本細黑一片的月面已經出現了如墨跡勾勒的輪廓。那些大大小小交錯疊在一起的環形山已經隱約出現在了視線中。

透過舷窗看去,穿梭機正懸停在一個巨大的黑色深淵上方。穿梭機推進器發出的閃爍火光把那黑色深淵周圍的一圈岩石照的若隱若現。這讓他們看起來就像是一隻即將被鯰魚巨口吞掉的魚餌。

忽然,一連串“嗖嗖”的聲音從穿梭機底部傳來。幾個拖著淡淡尾跡的光點飛向了四面八方,然後在四周的空中亮起了刺眼的光芒。就像空中忽然出現了幾盞緩緩下墜的大功率吊燈。

此時他們才看清楚了,剛才身下的巨口是一座規模巨大的環形山。這座環形山的圓形山口在穿梭機這個高度看上去非常的完美,幾乎是一個正圓形。而山口的凹陷深度要比外邊的地面低很多。這讓它看起來就像一座巨大的鍋放在月面上。

穿梭機在環形山上空慢速移動著。

“這就是工程選址的位置了,兩位專家看看吧。”負責人說道。

周成在地球上的時候就熟悉過整套月球高能粒子加速器的方案,他知道會在環形山圓形的山峰上修建數十座超導電磁加速線圈。

建成以後,那些幾層樓高的超導線圈會像長城的烽火臺一樣圍著這座環形山組成一個圓環,粒子在其中完成加速以後會被偏轉到環形山中央的撞擊感應塔進行碰撞。

所以,這裡建設完成以後不會像地球上的加速器呈現處一個圓環。而更像是一個中間插著探針的雷達反射天線。

穿梭機繞著環形山上空飛了一圈,幾枚照明彈的光亮也熄滅了下去。這時周成看到在環形山旁邊有幾個微弱的亮點,他問道:

“建設已經開始了嗎?”

“是的,這個工程的規模很大。前期工作已經鋪開了,前導工程隊已經開始建設臨時設施了。”負責人回答道。

“那我們可以下去看看嗎?在月球上建粒子加速器,我們也從來沒幹過,我想和建設人員聊一聊。”周成說道。

宋石也說道:

“是啊,我們成品部件地月輸送這一塊,也需要和實際建設者溝通一些問題,以便更高效合理的完成任務。”

竄梭機降落在一座半圓形的臨時建築旁邊。這座臨時艙很大,看上去就像一座三層樓高的愛斯基摩人冰屋。一輛月球車從環形山的方向開了過來,車上下來了幾個人。領頭的人蹦蹦跳跳地走了過來,負責人說道:

“這位就是高能粒子加速器建設項目的負責人李林傑,他是第一批來到月球的專業建設者。擁有很豐富的大型建築建設經驗,專業技能極為優秀。”

由於在月黑麵零下一百多度的環境,大家都穿著艙外航天服。常規的禮節就省略掉了。

“在這裡建設高能粒子加速器有什麼困難嗎?”周成問道。

李林傑回答道:

“我們已經完成了前期的地質勘測,月岩的密實度完全可以支撐所有需要建造裝置的基礎。從技術上來說,完成專案建設是沒有問題的。只是這裡離我們的基地位置很遠,需要建設大量臨時設施才能開展施工作業。”

李林傑對於工程選址的困惑引起了周成的注意。他在研究這套方案的時候,更多的關注於理論計算和實驗機器本身,對工程選址並沒有太在意。然而當自己身處這極端環境的月面時,才感覺到粒子加速器施工地點的選擇有些難以理解。

“這種規模的環形山在月球表面罕見嗎?我的意思是,大小和形狀。”周成問道

李林傑道:

“在月球正面,這種規模的環形山還有三座,其中一座離我們基地的位置要近很多。在月球背面大概有十多座。這一座算是很遠的,但這座從位置上來說也很特殊,它處於赤道和0經線的交叉點上。”

這已經是周成和宋石第二次聽到這個位置概念了,正想發問。李林傑補充道:

“我們這座環形山取了一個名字——中央環形山。也就是這座環形山的位置在正月面的正中間,這個點理論上,一直都正對地球。”

周成和宋石都下意識地回頭看了看高懸在空中那顆泛著微光的地球。特別是周成,總覺得這個位置好像有特殊的意義,但從他自己的科學體系對高能粒子加速器的理解又實在想不出這個位置的特殊性到底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