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玄武奇俠傳最新章節列表 > 第107 “談天說地”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07 “談天說地”

渡邊回到成都後,查了一些資料,在中江縣地圖上,果然找到了一個名叫“二水口”的地方。

渡邊從文史資料上瞭解到,“二水口”附近是古郪國所在地。

古郪國的治所在胖鎮,當年張獻忠曾在胖鎮駐軍和修工事。

他決定去“二水口”和胖鎮,既可以考察張獻忠的藏寶情況,還能私下尋找一些古郪國的珍稀文物,偷偷弄到日本去研究。

“摸金校尉”每天跟著渡邊和考古隊,渡邊覺得他有些礙手礙腳。

過了中國的臘八節,渡邊恩准馬飛龍回家過年,好不容易才把“摸金校尉”打發走了。

渡邊不給總督府的任何人打招呼,悄悄帶著美智子和幾個考古隊員,叫了兩輛馬車,經金堂淮口趕到胖鎮。他要對胖鎮和“二水口”,進行深入的考察。

列位看官,現在暫且按下渡邊等人不表,回過頭來聊一聊李叫花的情況。

趙爾豐在錦江邊遭遇李叫花行刺後,派人全城緝拿李叫花。

李叫花沿錦江河岸跑了一段路,然後連夜跑到興隆鎮兄弟茶館裡暫住。

次日,智涵子聽說李叫花回來了,急忙跑去打聽情況。

李叫花把在成都如何跟蹤鄧鳳生,在錦江望江樓邊如何行刺趙爾豐等情況,一五一十地告訴智涵子和廖春雷。

智涵子道:“你現在暫時不能去成都了,也不要外出去乞討,就在兄弟茶館或城隍廟裡躲一段時間吧。”

李叫花是個急性子,他急忙站起來高聲說道:“我怕個錘子!要我躲起來,那比坐牢還難受”。

接著,壓低聲音告訴二位:“我始終認為玄武山和二水口藏寶的可能性很大,不妨再去檢視一番。”說完話,轉身就去玄武山了。

李叫花走後,智涵子和廖春雷聊了一陣如何籌集資金,如何發展反清武裝等話題,然後智涵子告辭回了城隍廟。

廖春雷獨自坐在包廂裡喝茶,他看到自己的茶館很紅火,不僅賺了錢,還發展了一批袍哥和革命黨人。

他想,胖鎮是本縣最鬧熱的場鎮,又臨近二水口,不妨去胖鎮開一家茶館分店,既可以多賺錢,還可以考察張獻忠在胖鎮和二水口駐軍的情況。

列位看官,當地民間有“一胖、二墩、三興隆”的說法,指的是中江縣的三大場鎮。

一胖指胖鎮,是本縣最熱鬧的場鎮。二墩指大鎮(原名叫大磉墩),是本縣第二大場鎮。興隆只是本縣第三大場鎮。

廖春雷打定主意,決定去商貿繁盛的胖鎮,開一家茶館分店。

他去和智涵子商量,準備邀請他一起去胖鎮,考察第一大鎮的茶館情況。

在智涵子心中,胖鎮始終是個神秘的地方,總希望揭開她的面紗。今天廖春雷相邀,正合自己的心意,便欣然答應了。

次日,廖春雷和智涵子乘馬車到胖鎮,先在順河街的春來客棧下榻住下。

智涵子以前來過胖鎮,熟悉街市及道路情況。他領著廖春雷,把胖鎮井字形的八街和八巷,都考察了一遍。

廖春雷算了算,鎮上建有七座會館,以及八廟一寺。市鎮古樸雅緻,百姓生活悠閒,十分喜愛喝茶。二十來家茶館,分佈在街道的兩旁。

廖春雷心想,胖鎮的街市鬧熱,客商川流不息,很多人喝茶成癮,這裡真是開茶館的好地方。但是,把茶館開到哪裡,還得仔細斟酌。

智涵子提議,聽聽當地人的意見。他帶廖春雷去拜訪上次結識的朋友繆雲。

繆雲見智涵子到來,忙請進客房喝茶,智涵子將廖春雷介紹給他相識。

繆雲聽說廖春雷是張門蛤蟆神槍傳人,便有心結交,用好酒好菜招待。

席間,廖春雷向繆雲談起,準備在胖鎮開一家茶館,問他有什麼好建議。

繆雲道:“真是機緣巧合,我正好有個朋友在地主廟開茶館,現在他要和親戚去成都做生意,準備把茶館轉讓出來。我帶你們去看看,如合適可以接過來。”

廖春雷認為這是個好機會,馬上就去地主廟考察。

繆雲帶領廖春雷和智涵子,沿郪江河小路,來到鎮中心的廣興街。

繆雲手指街邊的一個高大牌坊,對廖春雷道:“這裡就是地主廟,曾經是道教場所。最初是湖北麻城人填四川的移民會館,現在是古鎮人喝茶和娛樂的去處。”

智涵子等人走到牌坊下,但見牌坊由青色磚塊和白色石塊混砌而成,上面豎刻“地主廟”三個大字,周圍鑲嵌有精美的動物、人物和花紋等浮雕圖案。

穿過牌坊大門,裡面是一個氣勢宏大的四合院。

靠近大街邊是一個兩層樓的大戲臺,戲臺前方豎立兩根巨大的龍柱,上面精雕著雙龍戲珠圖案。

左右廂房是兩層的木樓,樓沿上刻有“八仙過海”“白蛇傳”等民間故事浮雕。

廂房和院壩裡,擺放著二十幾張茶桌,每桌有三五人圍坐在一起喝茶擺龍門陣。

繆雲帶廖春雷等人走上二樓,上面全是大小包廂。

三人走進一個靠近戲臺的廂房,堂倌進來,給每人泡起蓋碗茶。

廖春雷觀察樓上樓下的環境,覺得十分安逸。他對在這裡開茶館非常滿意,便懇請繆雲幫忙把茶館接過來。

繆雲把開茶館的朋友找來,這位朋友對繆雲非常信任和尊重。

大家互相認識後,不到一盞茶工夫,就把轉讓茶館的事情談妥了。

兩天後,廖春雷把茶館順利接過來了。

智涵子見廖春雷忙著開茶館,自己對做生意不感興趣,就去二水口逛逛。

智涵子先到二水口的農家,租了一艘小船,在兩江匯合處測試水情,勘察下面是否有藏寶的可能。

他又向農民打聽,當年張獻忠是否在二水口駐軍?

可是,對於發生在兩百多年前的事,當地沒有一個人能說得清楚。

智涵子划動小舟,在美如畫卷的大小郪江中來回穿梭。

他或上山察看,或下水勘探,或深入蠻子洞中考察,忘情於兩岸的自然風光和人文歷史文化中。正所謂“仁者樂山,智者樂水”,他既是仁者又是智者。

一天,智涵子劃舟到一個小鎮,當地人告訴他,這裡名叫千子墳。

原來小鎮裡有一座千總官的墳墓,當地人叫這裡為“千總墳”。可是傳到後來,卻喊成了“千子墳”。

智涵子見到鎮上的千佛巖和九龍橋等古建築,具有極高的文物價值,便上岸去進一步檢視。

以千子墳鎮為中心的河灣和山巒間,遺存了數以千計的漢代崖墓。有些地方被盜挖留下的空墓,密如蜂房一般。

智涵子打起火把,鑽進一座空的東漢大墓。見前室、中室的兩壁和門壁上,有圓雕、浮雕、線刻等建築雕刻和畫像雕刻。

智涵子仔細觀看,浮雕畫像有騰空的舞蹈人、託腮端坐人、推門探望人、執板說唱人等,以及羊頭、跑鹿、奔馬等動物,形象栩栩如生。

在前室右壁上,一幅“狗咬耗子”的畫像雕刻,吸引住了智涵子的目光。

只見一隻碩大的鎮墓犬坐在地上,身體和前爪自然坐地,頸部伸直,兩耳豎立,雙目直視前方,炯炯有神。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狗嘴裡咬著一隻長尾巴的老鼠,悠閒自得地享用著戰利品。他想起四川的歇後語,“狗咬耗子”——管閒事,看來當地村民還是希望狗來管閒事啊。

想到這裡,他不禁大笑一聲。畫像雕刻生動有趣,智涵子十分喜歡。

在二水口玩了幾天,然後到胖鎮告別了廖春雷,回到興隆城隍廟。

卻說廖春雷接過地主廟茶館後,在興隆兄弟茶館裡挑了幾個熟手,對茶館進行裝修。

忙了半個月,茶館樓上樓下,面貌煥然一新。

陳長亭聽說廖春雷要在胖鎮開茶館,專程從廣福鎮趕來看看。

廖春雷正準備為茶園制塊招牌,就請陳長亭一起去匾牌鋪挑選。兩人一路逛到板橋街,見一個木匠正在鋪裡制匾。

兩人進去看了一眼,陳長亭嘆道:“匾材雖好,但字型欠佳。”

店老板聽後,狠狠地瞪了陳長亭一眼,不服氣地道:“聽這老師的口氣,必定會書法了,何不為我寫幾個字看看。”

廖春雷早就聽說過,陳長亭善顏體書法,便挑了塊上好的板材,請陳長亭書寫。陳長亭也不推讓,叫店老板拿來紅漆。

陳長亭找來一團棉花捏了幾下,然後用棉花飽蘸紅漆,唰,唰,唰,一眨眼工夫,寫下“談天說地”四個大字。

眾人看時,字跡圓潤,結構謹嚴,頗具顏體風格,廖春雷讚不絕口。

廖春雷買下匾牌,掛在茶館裡作為招牌。他準備過完農曆新年,擇個黃道吉日,熱熱鬧鬧地開張。

正月初二上午,廖春雷去給智涵子拜新年,並請他一起去胖鎮,觀看“談天說地”新茶園開張。智涵子滿口答應,次日兩人到了胖鎮。

正月初六上午,“談天說地”新茶園開張。茶園門前掛起大紅燈籠,鞭炮轟鳴,敲鑼打鼓,好不熱鬧。

開張前三天,茶園實行半價優惠。廖春雷還叫人在地主廟牌坊前,放一個大茶桶,對街上過往的行人免費施茶。

廖春雷請智涵子在大堂品茶,順便觀察茶園的服務情況,看看還有哪些地方做得不好,以便及時改正。

新茶館開張,生意十分興隆。

從兄弟茶館帶來的么師李老么,人勤快,嘴巴又甜,他眼觀六路,耳聽八方,鳴堂響亮悅耳,號稱“茶博士”。

只見李老么一隻手夾八至十個茶具,老遠能給茶客滲個“雪花蓋頂”。他還能一手提一隻壺,同時滲個“二龍戲珠”,杯中茶水盈碗,不滴不漏。

同時,他小手指把茶蓋子輕輕一勾,茶蓋一個“海底撈月”翻身,穩穩當當地扣在茶碗口子上。

智涵子對茶館生意沒多大興趣,但是對李老么的茶技卻是讚不絕口。

智涵子喝完一盞茶,對廖春雷讚道:“茶園辦的不錯,沒啥挑剔的。特別是李老么的茶技,堪稱一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