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古代 > 人人都愛馬文才最新章節列表 > 121、暗度陳倉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121、暗度陳倉

有些事情,朝廷開始正視了, 和朝廷不聞不問, 是兩回事。

之前皇帝被浮山堰的事情“嚇”去了同泰寺,這浮山堰就成了人人忌諱不敢討論的事情, 可太子出宮、百官上諫之後, 浮山堰之事就被拉到了明面上,雖然依舊還是忌諱, 甚至半天拿不出一個章程,但畢竟開了這個口子。

臨川王出了那樣的大事,短期內不敢再蹦?, 那些打著他名義斂財的惡官酷吏也只能收斂點,揚州買賣路引的事情再沒有那麼明目張膽, 各地州縣也敢壯著膽子接收流民了,畢竟人心都是肉長的,看著城外成片成片的人餓死,並不是每個人都能無動於衷。

而馬文才他們一路北上,能感覺到的就是南下的人越來越少了, 而且南來北往的人, 終於也敢說一說浮山堰的事。

至少浮山堰, 不再像是一個在地圖上抹平了的地方。

“南下的人少了, 一定是有什麼人安置了這些流民,而且來往的客商都說水退了,應該是有什麼緣故。”

陳慶之每到驛站一定回和別人閒聊,他不拘身份, 無論是販夫走卒還是商人官吏都能說幾句,就這樣一點一滴的,收集了許多的資訊。

“為什麼地方上沒有人報德政?”

馬文才聽完後第一個反應是這個,“安撫收容流民是有功之舉,怎麼一點訊息都沒有?”

“誰知道呢,也許行了非常之事不能上報,也許摸不清朝廷的態度,不敢以此居功……”陳慶之嘆息道:“若是朝中將賑濟流民當做德政,此事才能以德政上報啊。”

馬文才幾人也只能感慨。

後來越往北走,得到的訊息越多,說是還在修浮山堰的時候,淮水下游的陽平郡太守崔廉就一直悄悄地在修東漢時期留下的一條長堰,等浮山堰破了,水往下游淹的時候,陽平郡的百姓大多逃到了地勢較高的河堤上。

後來那河堤被人為破開,水被洩入了洪澤地區,雖淹沒了不少良田,可陽平郡附近卻沒有死太多的人。非但沒死人,還在洪水中救了不少的人命。

周邊許多受災郡縣的百姓,也多虧陽平郡收容。

只是這陽平郡太守和轄下四縣的縣令在那時候悄悄修漢堰,未免有些對朝廷大不敬,倒像是提防著隨時破堤似的,所以這事就一直捂著不敢提。

那漢堰被破開後也不知道淹了多少田地,雖說刻意將水洩入這些田地是為了救人,以免讓上游洶湧而下的洪水淹死太清、永安、安宜、豐國四縣的百姓,可這世道,田地大多不是百姓所有,而是庶族地主和士族高門的田地。

尤其是這種靠近湖澤的灌溉地區,一定是被士族以“佔田法”佔的上上良田,這一淹一年的收成都沒了,明年春天的耕種也不知道會不會被耽誤,這就是斷了別人的財路。

那些士族不見得就捨不得這些田地裡的收成去救百姓,壞就壞在這太守在士族中也是個異類,是親庶人的,這一次先斬後奏先淹了別人的田地,然後才出面去道歉,誰也不是傻子,對這太守恨的咬牙切齒。

用他們的家產去博他的名聲,又怎麼能不恨?

再加上陽平郡能力有限,自己雖沒遭受大的損失可損失也不小,還收容了第一波最艱難的災民,實在也無力再繼續收容,也不敢再宣揚這裡還不算受災嚴重。

這時代訊息原本就不通,士族和庶族的地主們不願宣揚崔廉的“美名”,崔廉也不願再有流民源源不斷的往這邊湧,所以陽平郡做了這麼大的事,竟沒有多少人知道。

但現在只是情急之時,全郡上下計程車庶人等、流民百姓都需要崔廉主持政務,一旦災情過去,水完全退了,就以崔廉做的事,大概也不會有什麼好下場。

就這麼多士族以“蓄意毀壞田地”的罪名上奏,崔廉這輩子仕途就到頭了,要再嚴重點,恐怕還有牢獄之災。

陳慶之得到了陽平郡的訊息後,忍不住一嘆。

“崔廉今年不過三十四五,正是精幹之時,身份能力都有,若因為此事而獲罪,也太可惜了點。”

“子云先生認識這位太守?”

馬文才好奇地問。

“這位太守是太府卿祖沖之最年幼的弟子。他少時遊學諸州,十幾歲時就在建康很有名聲,在天文地理和算學方面都有極高的造詣,和許多士族子弟不太相同,沉迷格物之學。不過他受到家門經歷所痛,一直都沒有出仕。”

陳慶之對此人印象頗深,概因他的家門。

“他是齊朝大將崔慧景的幼子,崔慧景反叛齊昏侯被殺,崔家也被齊昏侯滿門屠盡,唯有他遊學在外逃過一劫,東躲西藏在民間數年。梁國建立後,他一直對仕途沒有興趣,直到七年前才接受了舉薦出仕。”

“咦?既然對仕途無意,為何又出仕了?”

祝英臺聽得這人是祖沖之的弟子,當然是肅然起敬,聽到他的經歷後有些好奇,故而開口詢問。

“這……我就不清楚了。”

陳慶之搖頭,“約莫和祖??之的勸說有關。”

祖??之是祖家這代算學最傑出的子弟,任大舟卿一職,兩人有這般淵源,會聽他的勸說也是正常。

“清河崔氏也是名門,他出身不低,父親又與天子有舊,曾一起騎兵討伐齊昏侯,這些年天子一直想要補償這位崔家的遺子,可他拒不領受官職,後來接受了舉薦卻不願在太府出任官員,就去了陽平郡任官,直至升為太守。”

陳慶之越說越覺得造化弄人:“當年修建浮山堰時,朝中有許多人都大為反對,祖??之和陳承伯更是在浮山地區考察了幾個月,都認為淮河這裡雖窄,但淮水漂疾洶湧,沿岸沙土鬆散,難以壘堰,強硬築堰是勞民傷財之舉,且合攏無期,力諫不可修堰,為此陳承伯死諫在當場,祖??之若不是太子相護,大概也就在那時死了……”

“那麼多人都反對……”

祝英臺喃喃低語。

“那麼多人都反對,為何要修呢。”

這些話按理都是朝中隱私,說出來並無益處,但浮山堰既然已經破了,這些事情日後遲早會漸漸被人知道的,陳慶之也有意讓這一群少年知道一意孤行的後果,所以將此事說的十分詳細。

這件事馬文才是知道的,畢竟上輩子就經歷過一次,這輩子又極力阻止過,再聽一遍,除了氣憤之外,更多的卻是無奈。

可其他人卻不知道這其中這麼多干係,尤其是梁山伯,他因為身份所限,對浮山堰的事情知道的並不比其他平民百姓多多少,聽到這些內情之後,越發覺得百姓太苦。

“祖??之曾在淮河南岸考察的事情並不是秘密,當時去浮山峽地區時更是崔廉一路接待照顧,畢竟陽平郡就在淮水沿岸,而且陽平郡附近的洪澤和淮水相連,屢屢氾濫,祖??之身為掌管陂池灌溉、保守河渠的大舟卿,與陽平郡也一直有聯絡,兩人還系出同門,也許也一起去勘查過淮水地區。”

陳慶之做著推測,“大概那時候起,崔廉就已經看出浮山堰也許有失,才開始修已經幾乎荒廢的漢堰。祖??之是大舟卿,有他在京中的掌令,崔廉修建漢堰並不扎眼,修理各地的河工,疏通河道,原本就是大舟卿的職責。”

崔廉若覺得河道需要修,往朝中上報,只要大舟卿批覆認為有修的必要就能同意,只要不向朝中要錢,得了同意就可以修了。

也就是說,這件事祖??之肯定也有關係。

“這麼一說,倒希望這件事永遠不要被揭發出來。”馬文才一聽便知道其中的“合謀”之處,“否則大舟卿恐怕又是一劫。”

祖??之曾是他國子學的算學博士,他身上兼任著國子學博士的官職,教導諸位皇子和官宦士族子弟的算學,馬文才並不擅算學,也曾被祖??之出的題打擊的體無完膚,但對於這位先生還是尊敬的。

“這大概只是他們最後的希望吧,誰也不願意浮山堰出事。”梁山伯眼前卻似乎浮現了兩位同門愁眉不展,卻毅然決然的畫面:“但既然他們一開始就覺得浮山堰並不牢靠,大概也就做好了出事後遲早被發現的準備。崔太守也好,大舟卿也好,恐怕早已經料到了會有這樣的結局,但還是做了。”

梁山伯的這一番猜測,讓所有人都沉默不語。

雖然不願承認,但他們都覺得梁山伯的話十有八九是對的。

浮山堰不出事,這一道漢堰不過就是防止洪澤地區氾濫的工事,也就當做一項普通的河工混過去了,最大的風險不過是被參一本勞民傷財。

可既然這漢堰修建是為了攔水分流的,修的再好也是要破掉的,加上分流的地區淹沒的雖不是人流繁華的地方而是田地,就算控制的再好恐怕也要出一些人命,而且還淹沒了大量士族的良田,又怎麼能得到什麼好結果。

浮山堰會垮的事只要透露一點點就是妖言惑眾,崔廉根本不能和任何人商量,訊息透出去一點丟官是小,離開他,這陽平郡也就修不好漢堰了。

那時候舉全國之力修浮山堰,陽平郡也抽丁不少,要偷偷修就不能向朝中要錢,崔廉能頂著各種壓力把漢堰修成了,怎麼想僅僅用“能幹”來形容此人都算謙虛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此人的城府、韌性、手段以及能力,必定都極為厲害。

但現在這極為厲害,甚至救萬民於水火之中的官員,卻恐怕要成為被“浮山堰”這一車輪狠狠碾過的犧牲品。

也許還包括逃過一次死劫,卻可能逃不過第二次的大舟卿祖??之。

連這些尚不知政事的少年聽得一二,都能推測出崔廉和祖??之怕是要不好,就更別說朝堂內外、地方上的那些官員了。

就這樣等著牆倒眾人推的情況,陽平郡還能接納那麼多流民,訊息甚至被封閉的這麼嚴密,這崔廉又是何方神聖?

“這位崔使君,實在是讓人敬佩啊……”

馬文才自己就曾經想阻止過浮山堰事件,可無論如何努力也不過只將這浮山堰推遲了兩年,當然明白崔廉隱秘的完成此事有多艱難。

他知道自己只有中人之姿,將他放在崔廉的身份上,也許做的還沒有對方十分之一,所以對崔廉越發敬畏。

“聽起來是個好官,希望不要出事。”

傅歧撓了撓頭,“也許朝中會有明白人?我看太子殿下說不定還會出手相救的,之前不是救了大舟卿嗎?”

“也許並沒有那麼險,北方不靠朝中鎮撫能撐到現在,只靠一個太守可不行,一定是有位高權重或在地方上大有能力的官員高門護庇住了百姓,否則這麼多流民,硬生生就能拖垮了北方各郡。”

馬文才憑藉自己對地方上的一點瞭解推測道:“也許浮山堰快要出事之前便有不少人發現了端倪,只是不敢顯露,陽平郡做了這個出頭的,各方才敢做出應對……”

他說,“你們看,越往北,南下的人越少,可建康附近卻有許多流民,應該是剛出事時人心惶惶,不知情況的百姓都往南跑,可水患一旦安穩下來,受災的百姓卻不流竄了,足以證明他們有了可去之處。陽平一地,哪裡容納的了這麼多災民?”

陳慶之聽了馬文才的分析後露出“孺子可教”的表情,笑著點頭:“馬文才,你分析的不錯,就憑這樣的敏銳,你現在出仕已經可以了。”

馬文才被陳慶之誇獎,頓時像是被灌了幾瓶蜜一般,眼角眉梢都是歡快之意,口中卻還謙虛地說著“不敢當”。

“所以這位崔太守也不見得是孤軍奮戰。”祝英臺聽完了他們的分析腦子已經糊了,但還是能聽出重點,拍著胸口慶幸:

“這麼一聽,我對我們北上的行程有信心多了。我一直擔心看到一路千里餓殍,瘟疫橫行的場景。”

這也是他們一路上最大的擔心。

“子云先生,你真厲害,你怎麼知道這麼多呢!”

祝英臺滿臉崇拜地讚歎。

其他幾個少年就沒這麼厚臉皮,夸人誇得這麼直白。

陳慶之撫了撫鬍鬚,笑而不語。

這一路上行路枯燥,全靠陳慶之和這群少年們說說故事,談談經歷才能打發時間。

原本所有人都把陳慶之當做馬家的客卿,但後來陳慶之沒有刻意瞞著這些孩子他的本事,於是就連最遲鈍的祝英臺都意會過來,這子雲先生八成不是馬家什麼客卿,恐怕來歷不凡,只是藉著由頭上路的。

這一來,為什麼馬文才會對一個庶人恭恭敬敬,一路全憑對方安排的理由就說的通了,而梁山伯也對他無意中透露給自己的“訊息”有了信心。

既然對方來歷不凡,那訊息九成就是真的。

陳慶之也樂得讓他們胡亂猜測,自到了淮河以南的地區,他就經常帶人離隊出去一段時間,誰也不知道他去做了什麼,但最後總會回到隊伍裡,馬文才不問他們行蹤,他們也就都不問,不過心底自然有疑問。

如今有各種猜測,這疑問就更不會問出口了。

傅歧和徐之敬都急著趕路,一人要去嘉山找兄弟,一人要去盱眙和門人匯合,都恨不得用飛的才好,但隊伍裡人多,並不能太快。

到後來進了南兗州地界,過了廣陵地區,陳慶之思忖著已經離開了蕭宏能夠掌控的範圍,便開始用“御使”的身份暗地一路行著方便,這速度才開始加快了起來。

可一過廣陵,這群少年們卻又後悔走的如此之快了。

因為北地的災情,比他們想象的還要可怕。

也許有不少城池接受難民,但這時候的城也不是什麼後世動輒容納百萬人口的大城,會稽郡全郡上下也不過就是三十萬人口,可北方受災之眾,恐怕抵得上幾十萬人。

城池裡就算接納了災民,也無法養活他們,這些人還是要到處去找活路的,所以路邊常常看見拖著家小,餓得只剩皮包骨頭的百姓。

表情麻木的百姓一直綿延在各條道路上,他們大多連個包袱都沒有,就這麼拖著腳像是行屍走肉一般的走著,看到路上有馬車或旅人透過,有些還會一群一群地湧上來乞討。

因為這些災民太多了,誰也不知道在路上會發生什麼,商隊也好,官隊也罷,但凡帶有財物的都不敢單獨出行,所有人結伴在一起,若遇見那些名為乞討實為搶劫的災民,也好利用人多的優勢衝撞開。

祝英臺原本還騎著小驢經常透透氣,可在一次又一次看到馬車或牛車將圍搶的難民撞開,甚至有衣衫襤褸的難民因此被捲入輪底,祝英臺漸漸不再騎著青驢出現,而是選擇了坐車。

只要她在車上的時候,為了不驚嚇到她,陳慶之的護衛們總是不直接用車衝撞,而是派人在前面呼叱或用鞭子抽開,雖說這樣增添了許多麻煩,而且經常還是有人冒死扒在車上或試圖被帶著前進的,但他們的車底卻不怎麼染上鮮紅之色了。

可同行結伴的旅人,卻有些不待見他們這一隊人。畢竟所有車都在前方衝路的時候後面卻沒有車跟上,很容易被人尋了空子。

幾次過後,陳慶之嘆息著將祝英臺喊了過去,也不知道說了什麼,在那之後祝英臺不怎麼上車了,可騎著驢子的時候卻總是抹淚,看著讓人心疼。

“祝英臺心腸太軟,怕是不適合為官。”

陳慶之看著身前的祝英臺,幽幽嘆道。

“他還不是殺伐決斷的性子,大概也做不了莊園主,也許能做個逍遙公就不錯了。”

“她也無意仕途,出來讀書,只是在家裡呆的悶了。”

馬文才苦笑著說:“子云先生希望她能做個逍遙公,她聽到了大概很高興,她本就是這個志向。”

此時祝英臺正閉著眼,從一群難民們身旁越過。

自之前她曾好心丟下些吃食,結果被撲上來的一群難民扯下馬差點踏死之後,馬文才就不允許她在有難民成群結隊在官道圍截旅人時睜眼。

她是答應了馬文才,可耳朵卻不能堵上,所以每每經過這些人的時候,總是咬牙忍著自己不要失態。

梁山伯見到她這個樣子恨不得替她堵上耳朵,卻知道祝英臺難過不是為了這些災民可憐,而是她對這些災民無能為力,即便是堵上耳朵、蒙上眼睛,也不能減輕她心中的痛苦。

其實他們又何嘗不痛苦呢?

馬文才自進入南兗州開始,就沒有笑過了。

傅歧每天都要從人群裡撈幾個孩子,生怕這些孩子被誤卷到車底,從進了廣陵開始,他就一直是跟著那些護衛驅趕流民的其中之一,而他驅趕,不過是想少傷幾個無辜罷了。

徐之敬已經不騎馬了,他進了馬車,對其他人說是怕庶人衝撞到他身上,事實上誰都看得出他不想再看有人受傷受難。

都還是孩子呢。

陳慶之越發有些後悔帶他們來,若是心性不好的,見到更慘的景象,情緒怕是要崩潰。

想到之前為祝英臺卜的那一卦,陳慶之越發有些沉悶,對身側的馬文才和梁山伯說:

“不能再這麼趕路下去了,這一路本就辛苦壓抑,沿道聚集的災民又這麼多,我怕祝英臺承受不下去……”

馬文才和梁山伯對視一眼,眼中皆有擔憂之色。

“全憑先生吩咐。”

“先生如何安排?”

“前面就是沛縣,聽說水已經退了,不如去修整一兩日,再行上路。過了沛縣就是盱眙,你們便不必跟我再走了,留在盱眙也好,去尋家人也好,待我事情辦完,我們便回返吧。”

陳慶之看著一眼望不到頭的流民,表情複雜而痛苦。

“浮山堰……我自己去。”

馬文才對浮山堰的真相並沒有什麼好奇,梁山伯跟著陳慶之也不過是想知道父親遇害的真相,祝英臺跟著馬文才來是想看看外面的世界,傅歧有自己的事,徐之敬也要去盱眙和門人匯合,原本就是要分道揚鑣的。

可直到陳慶之真的說出決定,他們才意識到這位長者不能再繼續照顧他們。

他畢竟不是出來遊玩的。

馬文才知道接下來的事可能很有兇險,只深深地看了陳慶之一眼,抬手慎重道:“先生若有所求,請不要客氣,弟子家中在淮河南岸,亦有薄產和人脈。”

“多謝。”

陳慶之也沒有一口拒絕。

就這樣,晚上在驛站休息之時,馬文才對眾人說了接下來的安排。

他們一路都受馬文才和陳慶之安排,自然是沒有什麼異議,唯有祝英臺摸著下巴,像是苦苦在思索著什麼。

“祝英臺,你想什麼呢?”

傅歧口快,直接問了出來。

“我在想,我好想忘了什麼事。沛縣和盱眙……沛縣和盱眙……”

這一路遇見的事情太多,祝英臺都覺得自己不太好使了。

眾人莫名其妙的看向祝英臺,她經常做些驚人之舉。

良久之後,祝英臺突然一拍巴掌,跳了起來。

“想起來了,馬文才!”

“什麼?”

馬文才被她一驚一乍嚇了一跳。

“我們要送信啊!”

祝英臺終於想到了自己忘了什麼。

“之前你收的信,有好幾封是沛縣和盱眙地方的!我都好好收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