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古代 > 古希臘日常生活最新章節列表 > 73、銀行開業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73、銀行開業

第七十三章(修)

近二三年來, 雅典最風光的商人叫索菲尼斯科, 他是一所大鑄幣廠的主人。

在五年前, 他還只是一個普通的金銀匠, 有著一家小小的作坊。他大多數時候以製作金銀首飾為生,有時也能接到幫助有錢人把銀錠或者不中意的舊幣鑄造成指定新樣式的錢幣的活計。雅典城裡金銀匠很多,競爭激烈,他的生意算不上好,也算不上壞。

希庇亞斯被趕走之後, 他破釜沉舟把作坊關了, 開了一座專門的鑄造錢幣的鑄幣廠, 製作出貓頭鷹幣, 受到了所有熱愛城邦的公民們的喜歡。並且因為這種錢幣鑄造精美, 成色又好,連外邦人都很追捧, 供不應求,他一下子將所有同行都壓了下去。

自從鑄幣廠開業以後, 索菲尼斯科接待過各種各樣的客人, 有貴族、商人、異邦人, 男女老少, 但神眷之子塞雷布斯還是讓他印象挺深刻。

無他,那孩子年紀實在太小了, 而交易的額度又不低。

神眷之子塞雷布斯是個名聲不小的人,一舉一動都常有人議論。不說他被阿斯克勒庇俄斯所眷顧,也不說他的相貌漂亮驚人, 只他家能出產那麼美、那麼新奇的地毯,竟能被波斯商人看上,買去進貢給波斯皇后就足夠引人注目了。雅典的有錢人誰不想要一張地毯,只是毯子產出實在有限,訂單不易排上。

許多人猜測獻給波斯皇后的地毯馬庫託利斯家賺了多少錢,塞雷布斯帶來兌換的這筆錢讓索菲尼斯科心中也有了自己的猜測。這利潤讓他都有點眼紅。

塞雷布斯兌錢之外,還和他談了長期合作的事。索菲尼斯科的產品和塞雷布斯家的產品一樣,都是緊俏貨,常常需要排訂單,本來沒打算一口答應,但塞雷布斯小小年紀居然很懂人情世故,來談生意時帶了一張極其精美的掛毯作為禮物,不止讓索菲尼斯科的妻子愛不釋手,連他自己都捨不得拒絕。索菲尼斯科想馬庫託利斯家只是買賣地毯,流水畢竟有限,塞雷布斯也沒有太壓價,也就答應了。

不過他也因此更注意神眷之子的動向了。

塞雷布斯在港口區租的店面裝修之豪華驚動雅典,他還特地去看了。招牌掛上的時候,他跟所有人一樣奇怪什麼叫“銀行”,待的知道就是做兌換錢幣的生意之後,不由啞然失笑——這能賺幾個錢?

索菲尼斯科對兌換錢幣的生意很瞭解,畢竟這是他鑄造出貓頭鷹幣之後,城裡才多出的新興行業。這些年來海路越來越繁盛,到雅典來的異邦商人越來越多。他們喜歡貓頭鷹幣,但不是所有人都能找到鑄幣廠來。而且鑄幣廠生意繁忙,數額太小的生意也不接,因此,有些腦子靈活的人就支攤專門做這鑄幣廠看不上眼的小生意,據說利潤也甚為豐厚。

不過那利益應當還是不能和地毯生意相提並論,神眷之子家不好好打理地毯生意,反而投入這麼大涉入這一行,實在是讓索菲尼斯科不能理解。

不止是索菲尼斯科,多數人都不理解塞雷布斯家的行為。他們在租來的房子裡大興土木,改建的簡直像神廟一樣華美——不,有些冷清一些神廟都沒有這麼華美——居然只是為了做兌換錢幣的生意。要做這個,支張桌子就能做了!

銀行開業那日,連很多來雅典做生意外邦商人來看熱鬧。攝於華貴的裝修,許多人不敢進門,但也有些人膽大,昂然直入。

這次開業,塞雷布斯花了很長時間精心準備。

他結合此時的實際情況,又參考後世銀行業的優點,設計出一套全新的營業流程。從負責兌換錢幣的金銀匠,到前廳的接待人員,他都精挑細選,並專門做了不短時間的培訓。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與編織地毯不同,這裡的員工除了保安,他沒有用一個奴隸,全是選用的公民或或公民之子,至不濟也是在雅典有家有業的邁提克之子。

負責兌換錢幣的金銀匠是一個公民,原本是一個金銀作坊的匠人,非常善於辨識金銀成色,手藝也好,只是因為一個意外傷到了手指,做不了精細活失業了,被他重金禮聘而來。

前廳的接待因為雅典的風俗,他沒有安排女性員工,而是聘請了幾個十一二歲的少年,有公民之子,也有邁提克之子。如果不是這個年紀的公民之子很多還都還在上學,不太好找,他其實希望全用公民之子。

這一行直接接觸鉅額金錢,用奴隸反而不安全,萬一管理有漏洞,奴隸見財起意卷錢逃走的可能性比公民要大的多。拋棄城邦,公民會比奴隸付出更大的代價。即便在面臨戰爭的危險的時候,也很少會有公民拋棄城邦。

不過邁提克之子也不是不能用,銀行裡也不全是直接接觸金錢的職位,前廳經理之類的人員也是需要的。既然要做銀行這一行,他肯定不會只開這一家,人才儲備是非常重要的,這些孩子他都打算好好培養,讓他們以後有能力挑大樑。

塞雷布斯給所有人都配發了統一的制服和銀行標誌的銀質徽章,嶄新的衣服一穿精神又漂亮。他還對各崗位的人進行了針對性的培訓,負責兌錢的金銀匠兌錢、應對客人、對賬他都設定了一套嚴謹的流程,並且在開業之前實境演練了很久。接待客人的少年們他則主要是培訓了禮儀、為客人介紹銀行的服務範圍和各種銀幣的兌換比例。

於是開業第一天來進入銀行的客人,都享受到了這個時代的人從未享受過高質量服務。

他們走到銀行門口,迎賓的少年就禮貌又熱情地歡迎他們。他們進去之後不兌錢,只是問東問西瞧新鮮,少年們也不生氣,將他們請到條凳邊坐下,耐心解答他們的問題,還周到地端來飲品請他們飲用。

雖然飲品只是非常淡的葡萄酒,但被這樣招待,很多人還是有點不安地產生了歉疚心理,問清這裡的兌換比例非常公道,而且無論什麼種類、多大多小數目的錢幣都給兌換之後,決定回去就把自己要兌的錢拿來到這裡兌。

有豪爽的人直接就去櫃檯前試探著兌換起來,赫爾托克就是其中之一。

他是一名色雷斯商人,主要來雅典進橄欖油,也帶了不少錢打算兌貓頭鷹幣。

他拿出來兌換的是一串黃金手串。

在櫃檯內負責兌換的人用天平稱重之後報出重量,赫爾托克一聽,與他所知幾乎沒有出入,點點頭。金銀匠見他無異議,收起黃金,兌給他嶄新的貓頭鷹幣。赫爾托克驗過無誤,滿意地將銀幣裝進錢袋裡,問他們最多能換多少。金銀匠問他想要換多少,他報了個數目,金銀匠告訴他可以換,他立刻轉身離開,打算馬上把所有要換的錢都帶過來。

他向外走時有人打聽:“怎樣,這裡的稱準嗎?”

赫爾托克急匆匆地邊走回答道:“準,很準。要換的快去換吧!”

他這麼一說,櫃檯前頓時又多了兩三個人。

有人擠在櫃檯前等著兌換,也有人避開服務的少年小聲交談:“簡直瘋了,他們這樣有什麼利潤?能養得活這麼一班子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