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犁漢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八十五章:包圍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八十五章:包圍

巨鹿郡,列人城下。

此時城外曠野上已經人去營空,只留下了滿地的糞便無人料理。

漢軍撤退了,但城內的青州黃巾卻無人歡喜,只因為他們也傷得不輕。

漢軍自董卓部率兵九千出寨,就開始對列人進行勐烈的圍攻,而且其烈度並不因為分兵而有所減弱。

自十四日起,河北漢軍各部輪番攻城,連續六個晝夜不停,想趁著城中黃巾為發石機威力所嚇的空隙,一鼓入城。

但戰爭是講究節奏的,一開始城內的青州黃巾的確被發石機打得大沮,甚至還將之膜拜為蒼雷。所以原先盧植看到這些後,就打算在第二日,繼續狂轟,同時招募敢死衝城。

這種步砲協同的戰術,對下面衝鋒的軍士心理素質要求太高,非死士不能為之。

如果情況真的如盧植打算的這樣,列人估計是真的扛不住的。但誰讓在當夜,城內濟南方大魁祭孫帶著敢死縋城而出,一把火焚了八架發石機。

這時候情況就變了,戰役的節奏也亂了。次日漢軍再攻城,遇到的可見不是喪膽的青州黃巾,而是一群為主將豪勇所激烈的虎狼。

所以,即便這六日,盧植各營部將親自負薪填濠,連自己帶對面,六道塹壕都填了,甚至有些還一度率先攀城,但還是做了無用功。

城內的三位渠帥,祭孫、張饒、徐和皆是意志堅定的太平道信徒,這六日來日夜吃住在城頭,親臨第一線,各自的六節杖就穩穩的定在列人城三面城牆上。

縱然再多的悍勇漢兵爭先想斬落這面節杖,但都被節杖下的護節兵給殺退了。屍山血海中,杏黃節杖紋絲不動。

此六日直接擊破了盧植速攻列人的幻想,只能繼續選擇坐戰,而這一坐就坐到了泰山軍攻下鄴城,他們只能含恨撤離。

但盧植也不是好撤離的。一直就在西城樓上觀陣的祭孫,敏銳發現了漢軍壁壘的異動,知道漢軍多半要撤離了。

因為漢軍將列人圍了三重的緣故,祭孫等人並不知道泰山軍攻下鄴城的訊息,但不知道並不妨礙他打算出城咬住漢軍。

具有戰陣經驗的祭孫知道一個樸素的道理:

“敵人要做的,你要偏不要讓他做。每與其反,事乃成。”

於是,祭孫和張饒、徐和商議後,決定出城反攻。張饒、徐和二人在這一路的戰事中已經對祭孫的軍事能力心服,於是沒有多猶豫,就定下了。

光和六年,十月二十一日,午。

列人城內黃巾軍三路軍各萬人,從三門殺出,奔襲漢軍壁壘。

此時漢軍剛在壁壘內用飯,猝然聽得寨外喊殺聲,大驚失措。但盧植以中軍的北軍五校為中堅,出壁壘與青州黃巾對峙。

雖然青州黃巾軍力較多,但在陣戰中還是不敵精銳漢軍。兩軍相持半日,黃巾軍死亡千人,最後祭孫只能無奈撤回城內。

但就在北軍五校疲憊的要撤回營內時,從列人城內又殺出一隻黃巾兵,而這部顯然是精銳,披甲率堪比漢軍主力。

而這支黃巾軍就是祭孫的揀選的精銳,裡面甚至還有很多軍吏是他從泰山軍借來整訓軍陣的。

之前守城戰,這些人從來沒被祭孫投入上戰鬥,這時候一放出恰如出匣勐虎,勢不可擋。

漢軍五校沒想到對面用兵如此之狡,這會還能殺個回馬槍,猝不及防之下,大潰,二百石以上軍吏死十六人,好在已經修整好的漢軍其餘各部出寨接應,才殺退了青州黃巾的反攻。

這一仗,青州黃巾惡氣全出,心氣上升。餘後兩日,青州黃巾數次出陣,或偷襲,或陣戰。但幾次下來,都被漢軍擊潰。

如此青州黃巾倒清醒的認識到了自己與漢軍的戰力差距了。

但自十月二十三日,青州黃巾就再不出城。盧植直接就趁著這個機會,將剩下萬人不到的漢軍從列人大營撤下了。

盧植還擔心城內黃巾還給他來個反攻,所以就在撤退的路上佈置了三路伏兵,但誰知,等他們撤的乾乾淨淨,城內還是一點反應沒有。

就這樣,河北漢軍成功從前線撤退,為後面之合戰留得了有生力量。

為何城內的祭孫等人要放任漢軍西返呢?是因為久敗後銳氣喪了?還是沒有意識放走漢軍的嚴重性?

都不是,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他們沒糧了。

而沒糧則暴露出一個更嚴重的問題,那就是負責供應軍需的河北黃巾本部要不也沒糧了,要不就是要放棄青州黃巾。

這裡面哪一種情況都是嚇人的,所以祭孫再顧不得城外漢軍,忙令人縋城順漳水去後方的廣宗探明情況。

……

而在範常這邊,泰山軍東徵軍的下鄉隊也遇到了艱難的問題。

原先他以為河北作為太平道傳教老區,在知道泰山軍到來後會歡迎、接待他們。但現實是,黔首們見到他們後非躲即藏,就是請來一二老鄉也是支支吾吾不吭聲。

原來魏郡東北部和巨鹿郡南部原先確實是河北黃巾主要活動區。這些坐落在漳水兩岸的裡社哪一家不供奉燒香。但這是戰前了。

隨著今年四月張角一聲令下,太平道徒蜂擁而起,這漳水兩岸就亂了。原先這裡的道徒在幾次被本方抽調後,在幾次大的合戰中幾乎損失殆盡。

而之後盧植率領北中郎將部從河內北上,也陸續對此地區進行清剿。大的裡社都被燒光,能走能動的青壯都跑去了西邊的太行山,到那裡躲避漢兵的殘殺。只有一些腿腳不便的婦孺被留在了此處與狐兔為伍。

在這種情況下,範常又怎麼會迎來他預想中的夾道景從呢?

如果這還是外部困難,內部湧現的問題才是要命的。

泰山軍大部分都是河南地區和青兗地區的人,因為沒有當地人做嚮導,範常等人的吃住一時都成了問題。

而且這時候河北十月,天寒地凍,他們隨身帶的冬衣並不能為他們抵禦多少寒冷。夜晚只能以乾草禦寒,下鄉隊的士氣很低。

這種內外交困的情況,是之前下鄉隊從來沒遇到過的。在疲勞、飢餓和寒冷,各因素夾雜,不少分田吏拿著刀開始搜野外的裡戶,也好找一些物資來緩解困境。

但孰不知他們這樣做,在那些流落野外的黔首們眼裡,和那些漢兵虎狼沒什麼分別,所以也就更害怕,更躲藏起來。

範常還是明白輕重的,他立馬將十餘支分田隊的隊頭召集過來,嚴厲強調:

“最近下面幹的一些事我都聽說了。不想幹就滾回去,誰敢壞了我們泰山軍的名頭,我親自割了他腦袋。”

範常算個謙謙君子了,但和兵子在一起久了,再加上被形勢弄得焦頭爛額的,現在嘴上還一個大的血泡,所以說起話來是殺氣騰騰。

下面這十來人被這話一激,趕忙保證回去一定整肅紀律。

但這些話到底有幾分能落到實處,範常心裡沒底,他已經意識到現在建立根據地的策略要發生大的變動。

如果說泰山軍以前是在解決分配問題,那現在他們面對的是一個被兵火犁了數遍的白地,他們要解決的重建問題。

他們不再是分田吏、護田兵,而是要努力在這片空白的廢墟上重建家園,而這難度比前者要高太多了。

最後,交代了諸多事後,範常趕回了葛城,他要去那裡尋找張旦的幫助。

……

“什麼,校尉已經率軍東進了?”

一身風塵的範常此刻在葛城的軍府內,聽到了這個訊息,有點猝不及防。

他沒想到自家校尉動作這麼快,他們這才打下葛城多久,就著急東進了?這裡,範常心裡倒有些陰影。

畢竟後方未靖的情況下著急東征,並不是好事。

但現在張旦已經率軍東進了,他範常再急也只能無可奈何。他將在漳水一帶的殘酷情況飛書給了鄴城幕府,好讓渠帥也瞭解到現在一線情況的艱難。

隨後,他就從葛城軍府的糧倉中支取了三千石軍糧,還從城內招募了一些願意到下面開墾土地的流人。之後牽牛趕車帶著流人們重回漳水岸建立家園。

範常解決問題的關鍵很直接,既然現在分不了田,那他就帶著漳水人經營田莊,拾起荒廢的土地,重新建立秩序。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範常本是一個文吏出身,一開始也不懂庶務。但泰山軍就是個大熔爐,有太多的辦法讓他們脫去博帶,穿上單衣去下鄉了。

而範常就是最早一批下過鄉的幕僚。他之前在來蕪地區、河濟地區都參與過分田分宅,是個精明強幹的。

類範常這類從上面到下面歷練的幕僚,比一般主事要更有大局觀。如果一般的分田主事在遇到漳水兩岸的荒蕪情況,早就帶隊回城了。

他們可以一句話就應付上面的任務,那就是人都沒了,分什麼地。

但範常有大局觀,知道鄴城幕府對此地區的看重,也明白在這裡建立根據地的佈局深意。

漳水沿岸自古以來就是肥沃之所,物產豐富。昔光武得之,軍食不乏。之後也一直是漢室重要的錢糧重地。

雖然這裡經過戰火,人民流散,但土地還在。只要招徠流民,穩定外部環境,就能將隱匿在太行山的流人吸引下山,重新耕種。

現在泰山軍趁著河北局勢逆轉,得以佔據此處。只要擊潰剩下的河北漢軍,這王業之土就是天賜給泰山軍的寶地。

所以範常一定要在這裡站穩腳跟,即便這很艱難,但也要做。

有時候,不論做事成不成,都先要有排除萬難的決心時。人不能自己被自己先嚇怕了。

在範常帶著一批物資重返漳水兩岸時,泰山軍東徵軍的主力正在去列人的路上,他們要到那裡會合青州黃巾。

兩支同源流的青州弟兄就將要在河北這異鄉相見了。

……

十月二十四日。

張旦東徵軍的前軍先鋒屯正在沿著漳水北岸行軍。

這支前鋒屯的屯將叫楊典,漢軍降兵出身,是在潁陽一戰的時候被吸納的兩千漢兵甲士之一。

之後楊典在泰山軍北上過程中,數冒鋒失,積功做到了張旦校尉部的屯將。因為此人就是河北人的緣故,張旦點了此人作為這次東征的先鋒屯。

這次東進,東徵軍採用的是步舟共進的行軍方式。舟船雖然機動性強,但對地方無法建立統治,而東徵軍這次的主要目的是擴大根據地,所以將部分兵力分散到了兩岸行進。

楊典以前來過魏郡,當年殷饒的鄉間景象讓他記憶猶深,而這次再回故地,這裡的破敗蕭條觸目驚心。

經過白日的行軍,楊典需要找到一個宿營地,最好就是有人的裡社。

和大家以為宿營都在野外不同,大多數情況,小部隊宿營能不露宿就不露宿。因為紮營繁瑣費力,還蚊蟲眾多,很容易就被咬的生病。

但這裡社真的不好找,楊典帶百人屯沿著成型的道路一直走,終於在夜黑的時候找到了一處土洞群,在這裡遇到了幾十個野人。

很顯然,這些人逃避戰火,扶老攜幼躲在了這裡。

在楊典用家鄉口音反覆和這些人說,自己是太平道的,對他們沒有敵意,還送了兩袋粟。

這粟米起到了關鍵作用,這些人顫顫巍巍的出洞,在收下粟米後,就熱情的邀請他們入洞居住。

但楊典一看你們的狹蹙,只能婉拒,只能以這些個土洞為中心,開始扎帳篷。在和這些洞民分享了一些粟飯後,楊典問這些人這裡是哪裡。

這些野民只告訴楊典他們,這裡都叫西門圍,其他的也說不上來。

楊典之前只按著小道走,實際上也不知道走到哪裡了。於是,他就想從這些野人中招募嚮導。

最後楊典以半袋粟的酬勞僱傭了個據說來自巨鹿郡的憨厚漢子。此人說知道如何去列人。之後,楊典就帶人休息了。

這一覺就是半夜,楊典就被值夜的什將給推醒了,部下告訴了楊典一個壞消息:

“我們被包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