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我的三國我當家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二十三章 備戰策略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二十三章 備戰策略

劉墉點點頭道:“從兵力來看,曹操自然遠勝於我們。不過戰爭的取勝之道並不是簡單的數量對比,否則官渡之戰也不是曹操以弱勝強了。依我看,糧草軍需的齊備、謀略的合理運用乃至兵器的優劣、天時人情、地形地貌等都可以左右戰局。如今襄陽劉表與我們休慼與共,互為援手,曹操也不敢輕視。”

魏延點頭稱是,劉墉又道:“說實話,我不喜歡打戰,甚至可以說是厭惡戰爭。因為戰爭只能帶來社會動盪、經濟崩潰、生靈塗炭。戰爭只能讓勝利者中的極少的高級將領受益,而大部分普通兵將卻得不到什麼好處,甚至因此丟掉性命。對於普通百姓更是如此,無論勝敗都會是家園被毀、土地荒廢,只能拖家帶口,四處逃難,還要面臨著物價飛漲,各種苛捐雜稅、徭役,苦不堪言。‘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魏延、甘寧都理解劉墉的愛民之心,都靜靜地聽著。只聽劉墉輕輕地嘆了口氣道:“可惜咱們處在亂世,戰爭雖然令我厭惡,卻又不得不面對它。我們不惹事,不挑事,但也不怕事,‘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勇敢面對就是。這兩年多來,我大大小小也參加過幾場戰鬥,我歸納、總結了一下,有四點感悟,不知有無疏漏謬誤。你倆都是軍事奇才,在這方面的見識遠超過我,聽聽看有沒有道理?”

魏延、甘寧還以為這是劉墉在謙虛,齊齊拱手道:“請太守賜教。”

劉墉暗自嘆了一氣,說道:“一是重戰。《孫子兵法》曰: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咱們要實現復興漢室,一統中原的目標,非戰不能解決。同時,曹操、孫權甚至劉表都會覬覦雒原的財富和人口,伺機攻襲是必然的。因而我們必須重視戰爭,要將重戰思想放在與經濟發展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我們要一手抓經濟,一手抓軍事,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

二是慎戰。《孫子兵法》又雲:亡國不可以復存,死者不可以復生,故明君慎之,良將警之。‘一將功成萬骨枯’,戰爭總是殘酷的,因而咱們不能主動開戰。即使要開戰也要遵循兩條,一是要師出有名,不能為戰而戰;二是要以仁為本,以義為正。仁者使人親,義者使人悅,若離開這兩點,必為百姓所唾棄,不戰先敗。

三是備戰。就是要未雨綢繆,早做準備。一是抓好平時的訓練,提高隊伍的凝聚力和戰鬥力;二是探知對方的虛實優劣,從容應對。這兩個咱們現在做得都挺好,我就不多說了。

第四是善戰,你們二人都是難得的帥才,這方面我也不用擔心。我想,只要咱們做到了這四點便會無往而不利,百戰不殆。”

魏延撫掌道:“將軍所言極是。魏延到富義剛開始領兵馬時,見訓練手冊上有上級需經常與下級,下級與兵士之間要有定期的交心、談心;訓練之餘還有安排各種娛樂活動等等很是不以為然。然而深入瞭解我方發現了這裡的兵士與劉表那裡真有天壤之別。這裡的兵丁精誠團結,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你幫我,我幫你,比親兄弟還親。這樣的隊伍打起仗來,就如脫韁的野馬、下山的猛虎,誰能抵擋?”

甘寧也道:“屬下以為將軍之語真是至理明言。我當初剛到富義時見太守制定的‘三大主義八項注意’軍規,以及軍丁除了訓練外還要去下地翻土播種、開挖溝渠、打井鋪路等幫百姓幹活也極是不解。可不久我便見到好多鄉民前來送糧食,送衣物,送鞋襪,實在沒有的就到軍營裡來洗洗補補衣物,沒有不誇咱們兵丁好的。我這才明白太守的良苦用心。”

劉墉呵呵一笑,“因為只有順民意、謀民利、得民心,才能得到百姓大眾的支援和擁護,才能永遠立於不敗之地。”劉墉心裡在感激八路軍和新四軍,我都是學你們的呢。共產黨軍隊抗戰前十萬不到,抗戰後卻發展到近百萬正規軍,正是很好的踐行了群眾路線。

開完了軍事會議,接著便是和虞翻等郡衙裡的官員召開政府工作會,主要議程有三個:一是聽取這一階段雒原發展的情況匯報、當前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和應對策略、下一步的工作思路和目標。

劉墉最為關注的是存在的問題或者隱患,因為這些關係到群眾利益和社會穩定,決定著以後發展的方向。果然虞翻道:“太守,依下官之見,如今最大的問題是土地的閒置。”

“現在有好些有錢人在稍偏遠的地段大量購置土地,卻不修建,準備屯積取利。”

“這是在學我啊。”劉墉一陣微笑,“不過我當時只是不得已而為之,這些人卻是投機取巧。這個簡單,所有的土地不得閒置,若拍下的土地一年之內不按要求動工修建的,一律收回且不退款項。你們照此先擬一個章程,然後頒佈施行便可。”

又有人道:“由於沒有實行宵禁,因而常有不法之人趁機幹些偷雞摸狗的勾當,甚而調戲婦女,百姓多有不滿。下官以後,應當恢復宵禁,入夜後不得上街閒逛。”

“我看沒必要吧。”劉墉輕皺眉頭道,“是贊成宵禁的多還是反對的多?既然反對的多那就不用禁,如今民眾生活富足,幹完活後喝喝茶,飲飲酒,聽聽書,看看戲,只要不鬧事,有何不好?難不成仍像以前早早的上塌抱著老婆睡覺不成。”大家一聽不由得哈哈大笑。

“我看只要加強城防及巡捕,注意防火防盜防小偷即可。還有沒有?”

又有人道:“城市發展太快,人口密集,汙水亂排、垃圾亂丟,很是不雅。”

劉墉點點頭道:“這個問題提得很好,這也是我此次會議上最想說的。其實我老早就注意到這個問題了,可惜當初縣裡缺人缺錢,只好先放到一邊。諸位,滿地垃圾、臭水橫流、隨地吐痰只是一部分,還有那些在牆角、小巷裡隨地解手的,這裡面不僅有小孩,更多的是大人。如今雒原社會安定,生活富足,上大街的大姑娘、小媳婦多了不少。我昨日私訪了一下,人家小媳婦就在貨攤上選東西,一個男人急匆匆地跑過來,就在那小媳婦旁邊不遠的地方解開褲帶,掏出那玩意對著牆就撒,把人家大姑娘臊得臉通紅,拔腿就跑,東西都沒買成……”眾人一聽,都哈哈大笑起來。

劉墉也跟著笑了一會兒,又道:“這已經不是不雅觀了,而是有些可惡了。我還想說一下更深層次的東西,亂扔垃圾、隨地解手不僅是有礙觀瞻,更關係到我們每個人的身體健康,每個人的壽命長短。”

眾人不禁吃了一驚,怎麼和健康、壽命扯在一起了?只見劉墉呷了茶,慢條斯理地問:“我先問一個問題,你們知道人可以活多久嗎?”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據說彭祖活了八百歲。”

“那是傳說。”

“姜子牙活了一百四十歲。”

“這個有些誇張,你們說點有真憑實據的。”

“文王活了九十六歲。”“孔聖人壽七十三歲。”“孟夫子高壽八十四歲。”

劉墉微笑道:“這些就可信了。這說明人是可以活到一百歲的。可是你們有信心也活到他們的歲數嗎?”

在座的諸人都相視搖頭,微微嘆氣。劉墉痛心地道:“四十歲便可稱老夫,好些少年活不及弱冠,更有眾多的嬰兒出生不久便夭折,這是什麼緣故?”劉墉又自問自答道:“只要是人沒有不生病的。生病就該及時請郎中,然而大多數家裡卻請不起醫,吃不起藥,因而小病釀成大病,大病轉為重病,這就是為何大多數人壽命都不長的緣故。”

“人為何會生病呢?外感六淫、疫癘,內傷七情、勞倦、飲食,可以說生病是所有人都無法避免的。不過只要我們提前預防,措施得力,完全可以少得,甚至不得大病、重病。諸位想必還記得前年我們搞的那個疫病應急演練吧。其實當時的真實情況是富義縣已經有了大疫的徵兆,因擔憂人心惶惶、政局不穩,虞相才採納了本官的建議搞了個假演練真撲疫,很迅速地把大疫萌發的苗頭給撲下去了。”

虞翻頷首道:“確實如此。當時情形極是兇險,災民中死了十來個人,已經有大疫的先兆了。要不是太守當機立斷,果然採取措施,富義縣不知還要死多少人呢。”眾人這才恍然大悟,皆有些後怕。

劉墉笑問道:“你們想活久一些嗎?”眾人都齊齊點頭。

“這是人之常情。”劉墉點點頭,開玩笑,誰不想長命啊,又道,“以前我曾與虞相講過‘未病先防’和‘既病防變’的防治理念。可惜那時整個富義艱難竭蹶,入不敷出,此策便如鏡花水月、痴人說夢。如今雒原政治清明、富可敵國,再行此策水到渠成。依我之見,若人人都按章遵循,保管人均之壽命延長二、三十年,到時七、八十歲者比比皆是。”

眾人皆大喜,問道:“太守真有好法子麼?”(未完待續)